X

用时代故事打造现实主义精神高地

□王禹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一批弘扬鲜活人物、动人故事的优秀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推出赢得了口碑与收视的双丰收。近年来,一批优秀电视剧不断涌现,它们不但忠实记录着中国社会的点点滴滴和飞速变迁,更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这也激励着更多中国电视人通过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反映沧桑巨变、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向电视观众描绘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精神图景。

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新的历史时期,无疑对电视剧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成为新时代电视剧发展的前进方向。

记得2017年9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不仅对电视剧从创作、制作、播出、宣传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也对人才培养、社会保障等涉及从业人员自身权益提出了指令性的意见,为电视剧从创作、生产到发行指明了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为引导制作单位合理安排电视剧投入成本结构,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等协会也联合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对演员片酬比例进行指导。

在此基础上,总局电视剧司出台了《2018—2022年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对重点电视剧选题提出具体要求。正如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谈到的,现实主义作品的生机和力量,不在于单纯地记述现状,不在于原始地展现丑恶和阴暗面,而在于如何有说服力地表现正义战胜邪恶、光明驱散黑暗,在于对英雄的礼赞、对道德的引导、对理想的抒发,在于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向每一位观众传递向善、向上、向美的能量。

明确的政策扶持方向和管理举措,为全社会的电视剧创作带来了清新之风,良好的电视剧创作环境也为观众贡献了更多富有真实情感、具有极强价值引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精品佳作,有力推动了电视剧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更为可喜的是,工匠精神再度成为电视剧创作的焦点词,遵循创作规律,对内容创作怀有更多的敬畏之心,成为新时期电视剧创作的精神内核。

现实题材呈现新时代精神

进入2019年,现实题材电视剧《都挺好》成了现象级热播剧,剧中赡养老人、职场风云、经营爱情等话题反映了更多社会现实,为观众提供了探讨幸福密码的舆论场。而刚刚大结局的《破冰行动》的脱颖而出,显然不仅仅是因为题材优势,更重要的是剧中绝大多数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性格鲜明、人性饱满。这样的变化便是业界对新时代新要求的最好诠释。

其实,近两年来,电视剧以强有力的姿态回归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里的“家国天下”,更多地呈现了人们在时代大潮下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既有宏大的史诗叙事描绘,也有见微知著的笔墨细描,从全景式呈现改革全貌的宏大格局,到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与机遇,不同角度、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展现着新的历史阶段所发生的变迁与进步。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既回应了观众的需求,又代表着时代主流前进的方向。从实际情况看,2017年可以说是电视剧创作导向的分水岭,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通过对现实社会和历史故事不同侧面的描写,让“中国故事”呈现出多元建构格局。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鸡毛飞上天》,该剧以写实手法透视义乌30多年改革发展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引起了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共鸣。与之不同的是,《情满四合院》则展现了30年时代变迁下四合院里的世事变化,在这里有喜怒哀乐,有家长里短,有人情冷暖,更有悲欢离合。更为难得的是,观众在不同人物身上看到了层次更加丰富的“好人”与“坏人”,所赋予的角色正如真实社会中的情景一样。

而2018年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在文化表达、价值引领以及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等方面,越来越多对社会大众起到深刻影响,并与当今观众的现实需求相贴合,在电视剧中实现有效传达,对社会环境和社会矛盾更加写实并赋予了强烈的纪实性特征。

其中,以跨圈层传播的《大江大河》为代表,既有全景式描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同时,又做到了对大时代背景下个体的细微观照,这部富含时代缩影观照当下的优秀作品,不仅赢得了老一辈的青睐,还吸引更多年青一代的关注。

多元题材力促走出去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针对重要宣传节点重点电视剧的创作,编制了《2018—2022年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先后推出了《最美的青春》《大江大河》《大浦东》《黄土高天》《西京故事》等一批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在此基础上,刚刚确定的第二批百部规划重点选题名单中,不乏《外交风云》《觉醒年代》《伟大的转折》《人民总理周恩来》《建国大业》等重大历史题材和主旋律的革命历史剧,同时,也包含了《我爱北京天安门》《无奋斗不青春》《小巷大总理》《幸福院》《正青春》等现实题材以及其他类型的电视剧入选,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自2017年开始,流量明星不再是电视剧创作的必备条件,多元题材的电视剧交相辉映,给观众提供了观察和体验当今中国社会的丰富性。随着电视剧创作空间的不断扩展,2018年通过创作上的求新求变,以更加多元的镜头语言,实现了与观众的情感共振。其中,当代题材以及都市情感剧依然是电视荧屏的主力军,以《恋爱先生》《美好生活》为代表的都市情感剧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冷暖人生一一呈现,并衬托出生活的本真和美好。在此基础上,相继诞生了《温暖的弦》《南方有乔木》等一批当代都市题材佳作。

除了大热的都市剧之外,更多题材的电视剧类型争相涌现,《和平饭店》《小楼又东风》《脱身》《面具》等谍战剧在类型创作上不断取得突破;年代剧《楼外楼》《娘亲舅大》、军旅题材剧《沙海老兵》、商战题材剧《你和我的倾城时光》、农村题材剧《黄土高天》《太行赤子》等均收获了较高的关注度和话题度。

伴随着更多富有中国文化基因的优秀电视剧作品亮相荧屏,也引发国外电视机构的高度关注,近两年国剧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从行销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琅琊榜》到风靡亚洲的《甄嬛传》,从在欧洲5个国家播出的《最后一张签证》到在尼泊尔播出的尼泊尔语版电视剧《西游记》,作为现实题材作品的《国民大生活》《小别离》也出口到了蒙古国,这些都成为当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最好媒介之一。这些类型多元且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成功“出海”,不仅反映了国产电视剧制作水平的日益国际化,更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