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新加坡新增确诊675例,累计25346例。新增病例当中,2人为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卫生部将在今晚公布其他详情。
5月12日疫情回顾
让我们先来回顾下昨天的疫情。
5月12日,新加坡新增确诊884例,累计24671例。19667人进方舱或转隔离设施。在院有1112人,另有20人在加护病房;昨日626人病愈出院,创单日新高,累计出院3851人。病逝21人。
最近一周,每日病愈出院人数有明显增加,从两周前的日均55.85人升到最近一周日均的333.14人。
5月13日,《新加坡眼》董事经理许振义博士在CCTV-4中文国际频道作新加坡疫情观察:
邻国疫情
5月12日,印尼累计确诊14749例,菲律宾为11350例,马来西亚为6742例,泰国为3017例。
马来西亚昨天新增16起确诊病例,是该国3月18日实施行动管制令以来的单日新增新低。
7个新感染群
5月12日,新加坡追查到7个新感染群,主要在工业区:
1. 建德弯(Kian Teck Drive)45号:最新确诊3起证实与先前的14起相互关联,形成本感染群,一共17起
2. 罗央6大道(Loyang Way 6)3号:先前确诊的5起证实相互关联,形成本感染群
3. 圣诺哥路(Senoko Road)36号:先前确诊的13起证实相互关联,形成本感染群
4.圣诺哥南路(Senoko South Road)7号:先前确诊的3起证实相互关联,形成本感染群
5. 双溪加株道(Sungei Kadut Avenue)3号:先前确诊的27起证实相互关联,形成本感染群
6. 科技园弯(Tech Park Crescent)46号:最新确诊2起证实与先前的1起相互关联,形成本感染群,一共3起
7. 兀兰E1工业园(Woodlands Industrial Park E1)5号:先前确诊的6起证实相互关联,形成本感染群
过去七天(5月5日至11日),卫生部成功追溯93起原本未能确认感染源的病例。
(设在万里山军营的“密切接触者”追查中心。图源:新加坡国防部)
社区病例
至于社区新增确诊,4人是公民/永久居民/非WP外籍人员,3人是不住集体宿舍的客工(WP)。根据统计,前者较有可能是家庭传染,后者较有可能是工作场所传染,因此应对的措施不尽相同。
卫生部表示,过去一周,非宿舍WP日均新增6例,比再前一周的日均7例有所减缓。
公民、永久居民、非WP日均新增亦有减缓,也是从再前一周的日均8例降至过去一周的日均7例。
根据卫生部信息,昨日新增病例中,98%与已知感染群有关,当局仍在追查其余病例的病源。
医疗系统感染病例
在本地社区的上述新增病例中,包括医疗系统的2人。
第24016例(63岁新加坡籍女子)是新加坡中央医院的临床护士,没有疫区旅行史,出现症状之后没有上班,5月11日确诊,目前在国家传染病中心住院。
第24255例(55岁新加坡籍女子)是樟宜综合医院的病患服务助理(patient service associate),没有疫区旅行史,5月11日确诊,目前在樟宜综合医院住院。在住院之前,她曾上班数小时。
客工宿舍病例
住在大型集体宿舍和工厂改建宿舍的客工(WP)确诊昨日增877例。相对于社区,大型集体宿舍可以作封闭式的集中管理,防控措施与社区有所差异。
除了5月11日出现技术问题导致确诊人数偏低,客工宿舍最近7天的日均确诊人数在800左右。
新加坡政府说,将陆续对所有32万住在大型集体宿舍的客工做病毒检测。目前已经完成3.2万人的检测,其他预计在几周内陆续完成。
4月初,客工宿舍爆发疫情之后,为了尽快筛分有无受感染,检测工作重点在已经出现症状的客工。到了本阶段,检测工作重点转为未出现症状客工。这部分人占整个群体的绝大多数,其中可能有受感染的无症状带病毒者,有已经自行康复的,也有未受感染的,必须一一检测筛分。
为提高检测效率,检测工作“兵分两路”。一路是对高感染率的客工宿舍群体先做血清抗体检测,检测阳性的表示已经康复且不带病毒,检测阴性的则与低感染率宿舍群体一起进行拭子PCR检测;如果仍检测阴性,须隔离14天,之后做第二轮拭子PCR检测。
PCR检测阳性的则按照症状分流,中症的送医院,轻症的送医院或社区康复设施(驻有医疗人员),无症状的送社区护理设施(没有医疗人员)。
截至5月11日,在各类设施的客工人员分布如下:
对客工筛分之后,有症状的治疗,无症状的护理,康复和未受感染的就可以复工。
跨部门抗疫小组联合组长黄循财说,康复出院的客工目前有1735人,本月底康复出院的客工预计有2万人。
新加坡眼评论
卫生部长颜金勇指出,如果疫情防控持续好转,政府将在6月起对“断路器”阻断措施作逐步解封,让经济和社会活动可以逐步恢复,但不会即刻全面解除限制措施。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新加坡政府贯彻的是“尽力压平峰值”而不是“完全遏止传播”的策略,大概是考虑到后者无法做到,或是代价太大。
因此,“断路器”逐步解封的条件并非“连续n天零新增”,而是“病例数维持在低水平”。
另,颜金勇强调,“断路器”逐步解封之后,病例有可能上升,甚至激增。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有必要恢复执行一些较严措施。
换句话说,这就像手里握只小鸟,握太紧,就捏死,握太松,就飞走。因此,必须不断调整手上的力度,感觉要飞走了,就握紧一点,感觉快不行了,就松开一些;不能让它飞走,也不能把它握死。
鱼和熊掌,我想兼得。
做得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