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丨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婷婷
壹 赵希和她的小秘密
落地长沙后,赵希女士被带到山里吃了一顿土菜。刚吃完,她往朋友圈发了几张照片:艾粑粑、煎豆腐、炒河鱼、刚摘下来的空心菜。配了一段文字:长沙的小秘密。
3月23日下午,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咖啡厅内,她滑动手机,向我展示这几张新鲜的“小秘密”。而楼上,“洞察——亚洲女性摄影师作品联展”展厅墙上,光线里的一只手,车厢里打盹的人,灯火中虚焦的城市,正被风掀起的白色窗帘……数十张赵希专属“小秘密”,正等待被阅读。
她给这组照片取了个名字,翻译成中文,是“叶隙间洒落的阳光”的意思。拍摄这个系列时,她刚开始使用黑白胶片,胶片给她的感觉,像是一个时间魔术,“好像时间在变慢”。她用这些变慢的时间,在北京、上海和世界各地,观察日常的细节,收集情绪的秘密,聚焦那些容易被忽略、平凡又奇妙的瞬间。“都是比以往更接近我内心的moment。”
为什么总是捕捉这样的时刻?
“非常内向。”赵希形容自己。与陌生人交流,让她觉得有点“费劲”。作为一个“并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不如拍拍最熟悉、最接近个性、最表达内心的东西。五六年时间,“叶隙间的阳光”,慢慢洒落。
贰 “1个和7个”
“1个和7个”,汇成了此次“洞察——亚洲女性摄影师作品联展”。
与赵希共同参展的,还有新加坡的Ore Huiying、印度尼西亚的Dilla Djalil-Daniel、越南的Ha Da、日本的Noriko Takasugi,以及菲律宾的Dianne Rosario和Kat C.Palasi。
虽然来自不同国家,但7位女摄影,镜头对准了同1个的主题:人与自然。展厅内,110幅纪实摄影作品,向观众呈现,她们如何用手里的工具,逼近这个时代,逼近现代文明开发和传统生活模式之间的冲撞,以她们各自的视角,以她们独特的“洞察”,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勇敢发声——
记录被开发中的湄公河的生态现状;拍摄非盈利组织对黑猩猩的拯救和复原工作;以自然界的水为载体,警惕生命之源与索命之剑对人类来说只有一步之遥的关系;聚焦少数民族,探讨他们和山林与草药的共生关系;利用源于自然的柔和光点,赋予那些看似世俗平凡的日常以神奇的时刻;记录了本格特省Ibaloy族的历史和故事,生命寻根;拍摄福岛311地震的幸存者——福岛武士,探讨身份和韧性给生命带来的可能性与意义。
动物爱好者Dilla Djalil-Daniel,在拍摄黑猩猩的过程中,为小家伙们的“通人性”深深触动。“它们会在管理人员小憩的时候,用拳头调皮地敲他的额头。”“它会抱住工作人员的腿不放。”“有时护师坐在那里,它会跑过去用手轻轻摸她的脸颊,就像是孩子在抚摸妈妈。”说起这些,Dilla声音上扬,眼睛发亮,仿佛又跳回到照片里的场景。
人与动物的相互依赖,依然让她动容。“正是女摄影师特有的细腻和敏感,为影像世界带来了一片温柔。”
叁 会说故事的女人们
除了参展者,此次展览,赵希还有一个身份:策展人。
为何将女性作为展览的主角?
赵希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摄影师还是以男性占大多数,所以我们看到的影像,也大都是以男性的视角为主导。“我觉得,也需要平衡一下大众看世界的方式,给观众提供更丰富的视角。”而女性,可以带来更多元的、更新鲜的角度。
为何选择这7位摄影师?
赵希说,她们来自6不同的国家,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奇特的地域色彩。这些亚洲不同地域的摄影师,怎么看她们土生土长的家乡?在她们眼中,这方水土之上,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几何?她们如何用镜头描绘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脆弱的平衡?这比西方摄影师来“作客”观看,会更加打动人心。
“我只是想,观众看完这个展览之后,可以引起一点点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亚洲原来这么大,这么丰富,还有越来越多的本土摄影师,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呈现,在自己的土地上,说自己的故事。”
【补白】
1、本次展览是这七位女性摄影师作品首次登陆长沙。
2、现场有新潮的投影设备,带你感受东南亚绿意婆娑的自然风情。
3、特别增设了夜间观展时间,每周五至周日开馆时间延迟到晚上9点。
4、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展期两个月(3月24日-5月20日)。还等什么?快来看展吧!
7位女摄影师的镜头
赵希(美籍华裔):《叶隙间撒落的阳光》
戴安娜·罗萨里奥(菲律宾):《溺亡》
迪拉·丹尼尔(印度尼西亚):《森林孤儿》
Ha Dao(越南):《家有良药》
凯特·帕拉斯(菲律宾):《我的本格特省族人影像集》
高山纪子(日本):《福岛武士》
胡惠颖(新加坡):《湄公——母亲河》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