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东华大学联合实验室取得纤维材料与器件领域研究突破

电极材料的可持续预测方法及其所需性能:从材料的来源、生产、使用到最终消耗,外圈显示了影响电极材料可持续性的因素。供图

电极材料的可持续预测方法及其所需性能:从材料的来源、生产、使用到最终消耗,外圈显示了影响电极材料可持续性的因素。供图

中新网上海2月14日电 (杨升元 许婧)东华大学14日发布消息称,该校先进纤维与低维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在纤维材料与器件相关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可穿戴电化学储能纤维电极的挑战与要求》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并获选为当期封面。

学界认为,该文重要意义在于及时澄清了纤维储能器件的一些关键误区,明确指出了该类器件从简单功能化走向真正纺织应用的发展方向,有望引领该领域的前沿研究。

文章在近两年研究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可穿戴储能纤维器件发展所面临的科学挑战与技术需求,从纤维及纺织工程与技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挑战与要求,并且思考了如何将现有传统纺织工业装备、电子工业设备与新材料、新技术的交叉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共同第一作者为东华大学材料学院2018届硕士留学生Mike Tebyetekerwa(来自乌干达,现于澳洲国立大学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全奖攻读博士)、纺织学院18届硕士留学生、来自巴基斯坦的Ifra Marriam、材料学院17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徐朕(现公派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Queen Mary UniversityofLondon硕博连读),其他作者包括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联合实验室外方主任之一新加坡国立大学Seeram Ramakrishna教授、马来西亚彭亨大学RajanJose教授、材料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伊朗籍全职专任教师Fatemeh Zabihi博士、复合材料系专任教师张辉博士等。联合实验室杨升元副教授、朱美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本文部分作者合影。供图

据介绍,研究成果依托于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先进纤维与低维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18年10月获批建设,属于“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方向,建设以来积极对接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科技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长期密切合作。联合实验室建立起了一支以“一带一路”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化教学与科研团队,成员包括来自伊朗、乌干达、肯尼亚、巴基斯坦等各国的教师及留学生,同时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马来西亚彭亨大学(UMP)等“一带一路”沿线高校院所紧密合作,推动学校科学研究国际化,助力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

《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EnvironmentalScience)期刊由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创办,在能源和环境科学领域400余本期刊中排名第一,是世界公认的能源与环境科学领域顶级刊物。该系列论文发表,标志东华大学在纤维材料与能源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并具有前瞻影响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