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默默来到这个世界的五年间,有将近两年的时间都在与白血病抗争着。
妈妈说“他是是一个懂事、坚强的孩子,做穿刺的时候,他虽然哭着喊“疼死了”,但是身体却一动不动”
17次化疗,“无数次打针”,默默的病情依旧得不到控制。
今年春天,默默流着眼泪对妈妈说:“(如果)我没有了,你再生一个我这样的。”
这一幕让默默的妈妈泪目,也感动了万千网友,他的懂事和坚强,牵动着广大网友的心,大家纷纷留言表示,希望宝宝能够早日康复。
经历过白血病的患者们,在治疗的过程中不止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心理也备受煎熬。今天徐徐通过默默的新闻跟大家聊一聊白血病。
01白血病:威胁儿童生命的“头号杀手”
白血病(Leukemia),一般也称作血癌,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多发于青年和儿童。今年3月20日,《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2020》正式发布,其收录了全国313家儿童肿瘤监测点的32万9093张儿童肿瘤病例报告卡,分析了出院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的病例信息。结果显示,白血病仍然是儿童患病人群最多的重大恶性疾病,占比为57.21%。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化疗药物和方案的改进,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生存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据统计,患儿长期无病生存率已达90%。但我们仍要看到,有10%~15%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为复发或难治类型,并成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死因。
具体来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首次复发后5年生存率仅30%~50%,初诊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年生存率约40%,复发后的5年生存率仅有10%。因此,攻克复发型难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难题成了科学界的共同目标[1]。
02免疫细胞治疗:白血病患儿的希望
免疫细胞是人体中的警察,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帮助身体消灭那些坏蛋,减少病原体对人体的侵害。除此以外,基于免疫细胞的特性,医学家开始利用免疫细胞治疗人体疾病,其效果也是非常可观的。
当人体不幸罹患癌症时,医生会将血液中的免疫细胞提取出来进行培养与改装,把它们变成能力更强的免疫细胞,然后输入人体来消灭那些癌细胞。例如当前热门的CAR-T治疗就是这个原理。
在2017年,CAR-T细胞治疗药物成为美国首个获批的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复发和(或)难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基因疗法,宣告CAR-T细胞治疗再次取得了阶段性的里程碑[2]。
说到免疫细胞治疗白血病,徐徐第一个想到的案例就是首个被CAR-T疗法治愈的儿童艾米丽,目前她现在已经无癌生存9年了。今年5月份她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照片,宣告自己又平安走过了一个年头。
2015年,小女孩霖花被诊断患有淋巴性白血病,多次治疗都未能帮助霖花治愈疾病。就在霖花的家人感到绝望的时候。该医院的造血干细胞中心传来了好消息,专家们决定利用国际先进的CAR-T细胞来治疗霖花。随后医生给霖花注射了 CAR-T细胞,几天后,霖花体内的癌细胞奇迹般的消失了。
2018年,英国四岁男孩奥斯卡不幸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经过多次治疗之后,奥斯卡的病情依旧而得不到缓解,医生甚至告诉奥斯卡的父母,传统的治疗方式已经没有办法治疗奥斯卡了,医生建议他们可以寻找其他的治疗方式来救治孩子。2019年奥斯卡的家人带着孩子远赴新加坡,在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接受了CAR-T免疫细胞的治疗,2020年1月,奥斯卡的父母迎来了好消息,在经过CAR-T免疫细胞的治疗后,奥斯卡的身体里面已经没有癌细胞了。并且幸运的是,奥斯卡没有复发,2020年4月份,他出院了[3]。
2021年1月份,在武汉同济医院接受过CAR-T免疫细胞治疗的国外女孩麦吉进行了定期检查,复查结果显示,麦吉体内的白血病细胞已经消失,体内的CAR-T免疫细胞细胞持续存在。这标志着麦吉的白血病获得临床治愈。几年前,这位外国女孩麦吉身患急性淋巴白血病,辗转去了迪拜、新加坡、印度、菲律宾等国家治疗,骨髓移植后也再次复发了。绝望之际她来到了武汉同济医院接受了CAR-T免疫细胞临床试验治疗。张同存教授团队为麦吉精心制备了CAR-T免疫细胞,武汉同济医院医务人员将CAR-T免疫细胞输入她体内。三年来,她定期复查,病情持续缓解。
总结:虽然一直在和病魔作斗争,但年幼的默默还是很乐观,当妈妈问到默默康复以后的愿望时,他开心地说道:“我想去新疆吃羊肉串想去三亚玩沙子,还想去上学”。
默默的故事让人心疼,目前依旧有很多白血病患者正在等待着有效的治疗方式来挽救自己的生命,相信随着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免疫细胞疗法能帮助更多白血病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平凌燕.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儿童及青少年CD1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管理指南解读[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8,4(04):21-26.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19&filename=ZLZD201804006&v=ad0P2bFSuXHVNuMX5F9BgDXgvjrtCHv8uj72G0ZyhRN3Io8omL%25mmd2F4I9XVYpt5b7%25mmd2BI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5317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