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全面小康路上的历史画卷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决战之年。经过新中国70余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余年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尽管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了,但是我们依然一刻不能放松。近期以来,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实现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还有很多“娄山关”“腊子口”。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窗口,本刊特邀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学者从历史的视角、理论的高度、实践的层面,全方位梳理中国人的小康梦到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而艰辛历程,权威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使命、取得的成就及伟大时代意义,以此鼓舞我们战胜困难、保持定力、增强信心,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确保第一个百年目标如期实现。

中国人的千年小康之梦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小康就是按照这样一条清晰的路线,犹如一幅历史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美好生活的描述,就是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生动的描绘。

众所周知,小康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概念,在《辞海》中小康的含义有两点:一是指经济比较宽裕;二是指儒家所说的比“大同”社会再低一些的社会。“小康”一词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词汇,小康是中国普通百姓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社会。

在中国历史上,小康是人民的千年期盼。小康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诗·大雅·民劳》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思是说,人民过着贫困劳累的生活,内心中十分渴望能过上平静安逸的生活。此时,小康只是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而赋予小康新思想的是对我国思想文化影响最深的儒家文化。西汉时期,在《礼记·礼运》中小康被描述成一种比“大同”低一些的理想社会。

在古代思想家眼里,“大同”是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主要体现一种公正、平等的理想社会。在《礼记·礼运》中就有以下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而小康社会则是指“天下为家”的现实社会,在《礼记·礼运》中是这样描写的:“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由此可见,先哲们虽然认同“大同”这种理想生活,但是这种生活毕竟发生在尧舜时期,类似于原始的共产主义社会,可以财产共有,没有私有制,人们可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此时的人类毕竟处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生产资料等都处于低级阶段,随着社会发展贫富分化,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形态也由原始社会进入到了奴隶社会,从而人们的想法、观念发生了改变。原始的民主制度被废除,变为世袭制,人们有了自己的私有财产,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和私有财产,人们开始制定法律,约束道德,但是还是会有战争爆发,所以“大同”只能是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开始追求更多的是小康。因此,孔子认为大同虽好却难以企及,所以作为现实可行的目标,人们应该争取的是小康。

作为儒家的传承者,孟子更加完善了小康的内涵,在思考变革时期什么样的秩序才更合理时,他提出了“仁政”“王道”的小康思想,“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由此可以看出,孟子对小康社会的描绘除了保留社会相对安定的含义之外,开始更多涉及经济方面的内涵,特别是小农经济。小康成为从贫穷到温饱,虽然不是富裕,但相对来说已经不算困难,可以安逸地过生活的状态。

战国后期的荀子提出“隆礼至法”的小康社会理想模式,其主要表达的是社会需要礼和法相结合。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小康的理解开始不同。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由于儒学地位的上升,被儒家所推崇的小康思想也成为对中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理想社会模式。但道家的老子却描述了一种“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景象,这主要是当时春秋战乱带来的悲观情绪所造成的,这就成为一部分人对小康社会产生贬义的原因。

到了近代,儒家的“小康社会”被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康有为重新提倡,他推行的维新变法是以儒家今文经学为依据,希望争取君主立宪,但是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周游世界,受到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在他1902 年写作的《大同书》中描绘了一个“升平者,小康也”的社会构想。康有为认为应该结束2000 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现代资本主义,他认为未来必然是由小康进入“大同”的社会。

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关于小康社会的很多想法都过于理想化,缺乏必要的社会根基,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格格不入,在漫长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社会,小康社会这一期盼只能是一种梦想和奢望。

然而,不论什么时代,广大百姓追求的愿望都是很朴素的,他们需要的是衣食无忧、美好幸福的生活。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更替,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生活等词语早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历史的沉积带给小康理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根基,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这种梦想从未改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小康社会的实现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实质上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思想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程度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道路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他创造性地将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小康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构想,其后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步步发展完善,使小康社会从一种初步的设想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小康社会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主要标志是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思想和党确定把翻两番作为奋斗目标。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深刻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左”的错误,认为要想发展中国,必须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经验与教训,稳中求进。1979 年3 月,邓小平在访问了美国和日本之后,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程度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的差距,这使得邓小平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做了新的规划,逐步提出并形成了小康社会思想。1979年12月,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率先提出了“小康”这一概念,并用这一概念来描述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后来,邓小平在会见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时再次指出:经过我们努力,设想十年翻一番,两个十年翻两番,就是人均达到国民生产总值一千美元。经过这一时期的摸索,看来达到一千美元也不容易,比如说八百、九百,就是八百,也算是一个小康生活了。

1979年12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新加坡政府代表团时又重申这一设想。他说:“所谓四个现代化,只能搞个‘小康之家’,比如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即使我们的经济指标超过所有国家,人均收入仍不会很大。总之,既要有雄心壮志,也要脚踏实地。”

邓小平的这几次谈话用中国古代的小康来描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要实现的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对小康社会的概念从经济指标上进行了初步的规划和限定。邓小平这里提出的小康概念,用了几种表述方式: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小康的国家。后来,邓小平在提到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时,还使用小康水平、小康生活的表述方式,最重要的是明确提出和使用了小康社会这一新概念。他的设想反映了对我国几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估量,首次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加以定量化、形象化,提出具体设想。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小康。

在邓小平的这一设想下,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正式确定了分两步走、到20世纪末实现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小康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十二大报告指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到那个时候,我国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还比较低,但同现在相比,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将大为增强。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前10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情况和发展趋势之后作出的重要决策。这是第一次以党的代表大会的形式提出“小康”,将小康社会的构想作为正式表述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报告。

第二个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小康社会思想走向成熟的阶段,主要标志是小康社会思想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党的十三大把分“三步走”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

党的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又在不同场合对小康社会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新概念,而且还借助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形象而具体地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各方面应当呈现的面貌和状态。

1983年3月2日,他在与中央几位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以苏州为例,谈到了人均接近800美元后,社会是一个什么状况的问题: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力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

随后,邓小平在接见国外政要和华人华侨时,对中国的小康社会进行了更宏伟的设计。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同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提道:“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可见,小康社会这一新概念,来源于当时邓小平对“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雄心壮志的现实思考。1984年9月20日,在会见美籍华人学者吴健雄、袁家骝时,他更加肯定地说,实现小康目标,是有把握的。1984年4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英国前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时提出:同我们大目标相比,这几年的发展仅仅是开始。达到小康水平以后,我们还要在21世纪的30年到50年内,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1986年6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再次强调:“我们的国家是有希望的,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国家总的力量大了,那时办事情就不像现在这样困难了。”邓小平认为,要实现小康社会,需要有政治制度作保障,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也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他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是一个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这也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邓小平的这些谈话,将小康社会的一些构想逐渐提出来了,随着他的认识不断深化,整个小康社会的蓝图也清晰地显现出来。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同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会谈时,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概括了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100年间,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 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 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邓小平“三步走”设想,很快就体现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十三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现在,最重要的是走好第二步。实现了第二步任务,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取得新的巨大进展:社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所占位次明显上升。工业主要领域在技术方面大体接近经济发达国家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初的水平,农业和其他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也将有较大提高。城镇和绝大部分农村普及初中教育,大城市基本普及高中和相当于高中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民群众将能过上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又基础落后的国家,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无疑是一项宏伟壮丽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这样,我们党就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三个阶段:党的十三大以后,是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完善阶段。主要标志是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党和国家的战略政策。

1987年10月13日,邓小平在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第二个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目标是在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是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用两代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来实现这个目标。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真正用事实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了”。在这里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述,并将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种体现,表明他对小康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同时他还提出“这是我们的一些构想,现在我们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刻、实际的阐述”。

1987年,我国提前三年实现了第一步翻一番的目标。因此,1990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决定把“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作为整个90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至此,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脉络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并且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总结,不断丰富和升华。从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我们能看到,其与邓小平关于我国发展的一系列思想密切相关:

首先,邓小平设想的小康社会,与他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是紧密相连的。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当前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只有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才会增强。目前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是发展的副产品,而是发展得不够,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当前中国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中国“入世”后竞争力问题、就业问题、共同富裕问题等,也只能通过发展才能解决。发展是永恒的真理,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其次,邓小平设想的小康社会,是与他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紧密关联的。1988年,邓小平说:“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第三,邓小平设想的小康社会,是与他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紧密关联的。由于我国地域广大,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加上历史原因,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也一步步地富裕起来,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向前发展。邓小平多次论述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但是,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并不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而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波浪式前进的过程。邓小平说:“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实质是在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发生的先富与后富的关系,不是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不是两极分化。

综上所述,邓小平关于小康构想的思想,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站在今天,我们回过头再去重温这些思想和历史,更加充分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小康”构想的深远意义。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小康构想,我们的发展也许还处在对这一问题的摸索之中。

从奔小康到总体小康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党中央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作出了“奔小康”的战略决策,在神州大地掀起了奔小康的热潮。这样,奔小康就成为90年代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曲,推动着中国人民朝着总体小康的社会阶段快步迈进。

随着基本温饱问题的解决,我们党对下一步发展进行了战略规划。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专门就“发展战略”目标问题提出:从1991年到2000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确定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正确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即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实现。今后十年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 价格计算,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实现上述目标,要求今后10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左右,这在世界范围内将是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同时,党中央在建议中特别指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是要改善人民生活,“人民生活逐步达到小康水平,是90年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解决温饱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由温饱达到小康是又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全国小康水平的实现,从地区和时间上,将是逐渐推进的。到2000年,已经实现小康的少数地区,将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多数地区,普遍实现小康;尚未摆脱贫困的少数地区,在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前进。‘八五’期间,不同地区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次全会,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小康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全面奔小康的号角。

20世纪90年代的奋斗目标,后来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得到确认和强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总结了从改革开放到1992年这14年的发展经验,充分肯定了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对我国下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提出了要求。报告重申,20世纪90年代,我国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2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个方面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就能够达到第三步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

随着战略目标的确定,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奔小康很快就取得显著的成绩。1995年,我国再次提前五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1995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把“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作为“九五”时期我国的主要奋斗目标。1997年,我国又提前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量化评估看,1997年我国人均GDP为860美元,开始跨入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这正是小康社会的历史起点。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档次进一步改善。

随着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下一步发展战略目标又被提上日程。1997 年党的十五大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五大确定,从十五大起到十六大的五年,将是全面完成“九五”计划,为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奠定基础的五年。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

显然,就当时而言,新“三步走”的前两步十分关键,我国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党的十五大后,党中央全面部署下一步发展战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大部分地区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也已顺利实现,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总体小康在我国基本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事业取得初步胜利。

这一时期,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总体小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看,经济水平和精神生活已达到小康标准,物质生活、人口素质和生活环境实现程度分别为94.6%、88.4%和91.5%。

从城乡看,城镇居民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已基本实现小康水平,精神生活实现程度为86.7%,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实现程度为75.6%。农村居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实现程度为88.45%,其中收入水平实现程度为85.14%,物质生活实现程度为84%,人口素质实现程度为87.22%,生活环境实现程度为89.09%。

分地区看,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此数字不含港、澳、台地区),有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实现程度在90%以上,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80%—90%之间,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实现程度不到80%。

从人口分布看,1999年底全国有6.156亿人口已基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在90%以上,下同),占总人口的49.93%,其中有4.606亿人口分布在东部,占东部人口的90.79%;1.55亿人口分布在中部,占中部人口的35.198%。有4.65亿人口处于温饱有余的生活水平(实现程度为80%—90%),占总人口的37.73%,其中2.85亿人口分布在中部,占中部人口的64.81%;有1.33亿人口分布在西部,占西部人口的46.65%。有1.52亿人口处在温饱中期水平(实现程度不足80%),占总人口的12.34%,均分布在西部,占西部人口的53.35%。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全国有一半人过上了小康生活。当然,东、中、西部是不一样的。

从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看。多年以来,我国一直在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到1999年底,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达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全国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小学和初中升学率分别为94.4%和50%,平均每万人口在校中、小学学生数分别为636人和1076人,比1990年分别增加了189人和5人,两者比重分别比1990年增加了7.3个百分点和减少了8个百分点。我国文盲人口大幅度减少,明显快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9年底成人识字率达87.6%,超过85%的小康标准值。从人口文化结构看,1999年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较大,分别为35.7%和31.9%,他们占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二;高中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分别为9.9%和2.9%。我国高等教育人才不断增多,到1999年底,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为2.9%,平均每万人口有在校大学生数为33人,比1990年增加15人,比重比1990年上升0.7个百分点;1998年高、中等学校高级教师20多万人,讲师27万多人,助教和教员为21万多人;科研机构2.2万个,科技活动人员281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高达149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1.6名高级教师、12名科学家和工程师。

从文化事业的发展看。1999年我国文化事业有新的发展,文化馆达2899家,公共图书馆为2769家,博物馆为1371家。广播电视业更上一层楼,为绝大多数人提供了听、视觉信息获取和娱乐渠道,1999年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0.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1.6%。报刊、图书、音像及电子出版物层出不穷,图文并茂,1999年出版的报纸、杂志和图书总印数分别达到318.4亿份、28.5亿本和73.2亿册,三者种数分别为2000多种、8000多种和14万多种。这说明每个中国人一年当中有25份报纸可看,有2本杂志可读,有6册图书可念,彻底改变了过去报刊图书供应不足的状况。

从卫生保健条件看。人们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是伴随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逐渐加快的,药品丰富了,不那么依赖进口了,医院的床位宽松了,卫生服务的条件改进了,治疗的仪器先进了,人们不再因治病条件的艰苦而烦恼,卫生理疗和身体保健也早已不是奢望。

从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时间看。闲暇时间的增多,是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时期,一是法定节假日增多,二是家务劳动减轻,相应增加了闲暇时间。随着收入的提高和社会服务业的发展,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的普及,食品成品、半成品流行,保姆、钟点工进入普通人家,种种方便使居民的家务劳动时间大大减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劳动生产率提高,人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有增加休息时间的物质基础。闲暇增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里,人们才能享受到闲暇的乐趣,人们可以更好地休息,也可以学习、娱乐、健身、旅游,增长知识,愉悦心情,开阔视野,强壮身体。

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我们党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投身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建设事业,在20世纪末期,终于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已成定局。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第一次郑重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依据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进行再认识的理论成果,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的提出,有一个逐步的酝酿和认识过程。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宣布:“我们仅仅用了半个多世纪时间,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十二亿多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总体小康实现后,下一步的战略目标该如何定位,对此,党的十六大给予了明确回答。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为了进一步细化下一步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将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作了更细的分解,提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目标,对于推动全面小康建设具有指导性。

为什么党和国家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呢?这是因为“总体小康”已经成为历史的成就,全面小康则是新世纪的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国依然在现代化的征程上跋涉,在前进的历程中,中国人要面对各种挑战、问题、矛盾,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来巩固和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达到全面小康进而实现现代化。可见,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过渡具有历史必然性,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党的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概念外,还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个新目标概括起来就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些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随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和提法,仍然被党的十七大坚持和使用。但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了调整、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经阶段,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是与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惠及亿万中国人民的目标,是符合国情,合乎民意,极具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目标。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重要突破,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总体小康的重点不同,其关键在“全面”。这种“全面”体现在:一是物质文明方面,就是使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就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二是政治文明方面,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三是精神文明方面,就是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就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文化和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可持续发展方面,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只有这四个方面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达到的全面小康,才能真正成为党和人民所努力追求的更全面的小康。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党中央站在新世纪新的历史起点上,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全党上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党战胜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2008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党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了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了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毫无疑问,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就,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年成就,实现了新“三步走”的第一步,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共享发展的成果。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党的十八大从国际国内新的实际出发,特别是从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高度,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正式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总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概括起来大致有五个方面:(1)经济建设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政治建设方面。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3)文化建设方面。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4)社会建设方面。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5)生态环境方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这五个方面目标任务显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们的内涵却有很大的不同,表明了我国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收官阶段;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任务指标的进一步发展充分表明,在建设道路上我国处在即将到达预期目标的冲刺阶段;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显示出我们党在全面衡量建设成果和当前状况后对按计划实现目标的科学判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与总要求,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历史性进展和成就,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士气,更加坚定了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心。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党中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宣告,从党的十九大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全党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同时,党中央还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部署,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直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从蓝图描绘到变成现实,需要每一个人脚踏实地加油干。正如党的十九大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里程碑的全面小康,当然也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上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打响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进攻,全面小康的各项指标持续上升。

从综合发展指标看,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2019年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折合约1万美元,在中等收入国家中位居前列。从人类发展指数看,2019年在世界189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排在第85位。我国城镇化率接近60%,高于中等收入国家52%的平均水平。

从人民生活水平看,党的十八大确定的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目标,可以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19年底农村贫困人口还有551万人,2012年底以来累计减少9348万人,成效举世公认。我国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如以家庭年收入10万元至50万元作为标准,已超过4亿人。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已降至28.2%,连续9年下降。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2019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5.3辆,高于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住房条件显著改善,2018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9和47.3平方米,高于一些发达国家。

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看,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正在由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2019年毛入学率接近50%。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2019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6.8岁,比世界平均预期寿命高4.2岁。我国农村居民接入电力的比例为100%,饮用安全水源的人口比例达96%,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份亮丽的成绩单,令人自豪、激人奋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曙光在前。

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广大党员干部应保持清醒头脑,以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担起时代重任,不负人民所托,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尤其是战胜疫情带来的负面冲击,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需要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一些领域存在的短板影响和制约着全局的健康发展。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群众生产生活中还有不少需要重视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要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改进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持续为基层减负,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资源真正用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来。

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必须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各级党员干部要一鼓作气、连续作战,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要避免浮躁情绪,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把扶贫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要坚决克服“数字”脱贫、“指标”脱贫等问题,有效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同时,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要着重抓好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抓紧解决城市黑臭水体、垃圾处理、工矿企业污染、机动车排放污染等城市环境突出问题。要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必须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健全社保兜底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解决好部分群众上学难、看不起病、住危房等现实问题;加强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危房改造,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后续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有机统一;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综合运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保障救助措施,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解决好因病致贫问题。

总之,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撰稿/陈坚 常梦茹 东方

策划、编辑/石妍

《共产党员》2020年第7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