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货车偷渡案现场
上个月,“越南”出了震惊全球的大新闻。几十名越南人向蛇头交纳了1-5万美元,像猪仔一样挤进一辆开往英国的卡车里,没想到被活活闷死了。
请不要嘲笑这批越南人,因为他们在越南的生活实在太艰难了。世界银行2016年报告指出,有9.8%的越南人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该国少数民族内的贫困率,高达35.7%。
可以说,在汉字文化圈(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朝鲜、韩国、日本、越南)中,越南的经济水平和文化实力最差劲。
但在历史上,越南曾经是“南天小中华”、“诗的国度”、“文献之邦”,其经济文化实力远超古代日本。
越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常年炎热多雨,日照充足,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众多,是超级鱼米之乡。日本纬度高,冰霜期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短促,农业产量低。在工业革命前,越南的经济发展水平是高于日本的。
越南和中华帝国山水相连,交通便利,日本则过于偏僻。所以,越南比日本更早进入文明社会,公元前111年汉字传入越南,公元248年汉字传入日本。而日本的官员都是通过血缘关系或军事功劳来上位的,能写汉字的人少得可怜。而越南早在11世纪就实行了科举制度,培养了一大批以汉字为生的读书人,诗人的地位非常高。
毫不夸张地说,越南古人写的汉诗佳作已经达到了《唐诗三百首》水平。今天,我就带大家来欣赏一下越南古人创作的汉语诗歌。
文史不分家,要谈越南文学必须先梳理一下越南古代史。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越南历史上主要有四个长寿王朝:李朝、陈朝、后黎朝和阮朝。下面,我就来谈谈越南汉诗在这四个历史时期的传承和流变。
李朝开国皇帝李公蕴的出生、成长、甚至建国立业都与佛教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他的母亲是在焦山寺生下他的,他的父亲不知所踪。他三岁的时候被抱到古法寺李庆文家做养子,母亲偷偷地溜了。他七八岁的时候正式拜六祖寺高僧万行为师,学习佛教礼仪和文化知识。万行不遗余力地帮助这个学生登上政治舞台,四处散播李公蕴是真龙天子的谣言。
李朝开国皇帝李公蕴的铜像
李公蕴是个知恩图报的人,登基以后就把佛教定为国教,拜万行为国师,并让其参与国家的实际政治,出现了“帝与僧统治天下”的景象。
这些大权大握的僧侣们为了弘扬佛理,经常创作一些佛偈禅诗,进一步巩固了佛教的统治地位。
《示弟子云》——万行国师
身如电影又还无,万木春荣秋又枯。
任运盛衰无怖畏,盛衰如露草头铺。
《告疾示众》——满觉禅师
春去百花落,春到百花开。
事逐眼前过,老从头上来。
莫谓春残花尽落,庭前昨夜一枝梅。
《示寂》——道行禅师
秋来不报雁来归,冷笑人间暂发悲。
为报门人休恋着,古师几度作今师。
《示众》——宝鉴禅师
智者犹如月在天,光含尘剎照无边。
若人要识须分别,岭上扶疎索暮烟。
通过以上作品,我们大致可以知道李朝初期佛偈诗的特点:首先,在用韵方法上,不论四言或五、七绝律,大多都用平韵;其次,诗人多属禅门中人;再次,这些禅门人士,大都博学多才,不仅贯通佛教奥义,而且能透彻儒道内涵。
李朝中后期,国家政治局势趋于稳定,李朝的统治者们意识到“马上得天下,焉能马上治之”,要想实现承平之志,就需要文治。积极采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举措是提高儒家思想的地位及采用科举取士的选官制度。皇帝率先垂范,百官紧随其后,满朝都是诗人。
《示诸禅老参问禅旨》——李太宗
般若真无宗,人空我亦空。
过现未来佛,法性本来同。
《追赠万行禅师》——李仁宗
万行融三际,真符古谶机。
乡关名古法,拄锡镇王畿。
《赠广智禅师》——段文钦
拄锡危峰摆六尘,默居幻梦问浮云。
殷勤无计参澄什,索绊簪缨在鹭群。
这些帝王将相写的诗也和佛教有关,但显然已经不同于以往禅师诗作中常见的以诗喻禅,借诗作渲染佛理的写法,而是把描写的重点放在了多层次的景色描写上,借景抒情,充满了人生惜别的真挚情感。
陈朝有国约两百年,先后历经了十五位君王。这些君王大都能文善诗,并且刊刻有自己的诗文集,而且不少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越南汉诗的兴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战乱频起,不少诗集已散佚。现在留下来的只有 6 位国君的80 首汉诗。
影视剧里的陈朝开国皇帝
第一位是开国皇帝陈太宗(1218—1277)。他天性宽厚,好文重学,乃任儒臣,开创制度,彬彬可见。他有一首代表作《送天使张显卿》:
愿无琼报自怀惭,极目江皋意不堪。
马首秋风吹剑铗,屋梁落月照书庵。
幕空难住燕归北,地暖愁闻雁别南。
此去未知倾尽日,篇诗聊赠当高谈。
第二位是陈圣宗(1240—1290)。尊贤重道,大兴文治。性情仁厚,精于心性之学,好学深思,诗作常有微妙观察及深刻感悟之处。主要代表作有《挽宋臣陈仲征》:
痛哭江南老巨卿,春风愠泪为伤情。
无端天上编日月,不管人间有死生。
万垒白云遮故国,一堆黄壤覆香名。
回天力量随流水,流水滩头共不平。
第三位是陈仁宗(1258—1308)。他在位时担负国家重任又值元军南侵,诗作无论酬唱还是抒怀,都显示出威武不屈的斗志。如其《馈天使张显卿春饼》:
柘枝舜罢试春衫,况值今朝三月三。
红玉堆盘春菜饼,从来风俗旧安南。
第四位是陈英宗(1276—1320)。他在日理万机之余,游神翰墨,尤其工于书画,御制诗集名为《水云随笔》。主要代表作有《征占城还舟泊福城港》:
锦缆归来系老榕,晓霜花重湿云蓬。
山家雨脚青松月,渔国潮头红蓼风。
万队旌旗光海藏,五更萧鼓落天宫。
船窗一枕江湖暖,不复油幢入梦中。
第五位是陈明宗(1300—1357)。史称其“文明饰翰,敷贵前功,忠厚存心,内宁外抚,纪纲毕张。”主要代表作有《谢北使马合谋杨廷镇和前韵》:
九鼎尊安若泰山,时旸时雨瘴烟寒。
普天玉帛归尧舜,比屋弦歌学孔颜。
铜柱不烦劳马援,蒲鞭谁复羡刘宽。
圣恩浩荡慈云阔,化作甘霖满世间。
第六位是陈艺宗(1322—1395)。他天资聪慧,八九岁时就能咏诗。主要代表作有《避地嘉兴镇
寄弟恭宣王曔》:
位极谗深便去官,侧身渡岭入山蛮。
七陵回首千行泪,万里扪心两鬓斑。
去武图存唐社稷,安刘复覩汉衣冠。
明宗事业君须记,恢复神京指日还。
有陈一代是越南汉文文学长足发展的时代,不但国君有文学修养,而且宗室朝臣大都能文善诗,且卓然成家者不在少数。
陈益稷(1254—1329)陈太宗第五子,仁宗时封为昭国王兼大将军。陈仁宗绍宝六年(元至元廿一年,公元 1284 年),元军入境,安南力拒失败,益稷擎家
内附降元。主要代表作有《驻马渡头》:
大别山头汉口前,吴王矶下沔城边。
立残秋水隔滩鹭,噪落夕阳何处蝉?
赤壁冷烟销魏卒,黄州淡月照坡仙。
英雄潇洒名俱在,我爱狂吟不愧天。
陈光启(1241-1294)陈太宗次子,陈圣宗同母兄弟,封昭明大王。陈仁宗时率兵抵御元军,并败元军于章阳,收复京师,功居第一。主要代表作有《从驾还京师》:
夺矟章阳渡,擒胡咸子关。
太平须致力,万古此江山。
范五老(1225-1320)唐豪扶拥人,才器绝伦,倜傥有大志。他出生行伍,好读书喜吟诗,史称文武全才。主要代表作有《述怀》:
横槊江山恰几秋,三军貔虎气吞牛。
男儿未了功名债,羞听人间说武侯。
阮忠彦(1289—1370)字邦直,号介轩,天施土黄人。陈英宗兴隆十二年(公元 1304 年)应试,赐黄甲出身,年十六,时号神童。历事五朝,官至大行遗兼知枢密,82 岁而卒。主要代表作有《追挽岑楼》:
平生恨不识岑楼,一读遗篇一点头。
蓑笠五湖荣佩印,桑麻数亩胜封侯。
世间此话谁能道?万古斯文去亦休。
欲将骚魂何处是?烟波万顷使人愁。
胡季犛(1336—?)字理元。本是陈朝的一位权臣和外戚,1400年篡夺了皇位,改国号为大虞。不久让位给次子胡汉苍,以太上皇的身份仍掌朝政。1407年胡朝在同明朝的战争中灭亡,他被明军执送京师应天府。其主要代表作有《答北人问安南风俗》:
欲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
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
玉瓮开新酒,金刀斫细鳞。
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陈朝佛教尽管在社会上仍有强大的势力,但已经与政权分离,僧人也不再充当国家治理者的角色,甚至在诗作上也深受文人风气的影响,而不再是纯粹的佛家语。这一时期主要的僧侣诗人有慧忠上士、法螺禅师、玄光禅师等。
《访僧田大师》——慧忠上士
不要朱门不要林,到头何处不安心。
人间尽见千山晓,谁听孤猿啼处深。
《入俗恋青山》——法螺禅师
疏瘦穷秋水,巉岩落照中。
昂头看不尽,来路又重重。
《石室》——玄光禅师
半间石室和云住,一领毳衣经岁寒。
僧在禅床经在案,炉残榾柮日三竿。
从越南陈朝汉诗的种种迹象表明:越南汉文诗歌总体上已显现出强烈的文人特色,与中国文人诗歌已没有明显的分别,越南汉诗开始进入兴盛时期。
从可考的作家作品来看,后黎朝现存有名姓的汉诗人共 142 名,汉诗歌作品共约 2047 首。作家和作品数远远超出李朝。这些汉诗作品主要靠《全越诗录》、《皇越诗选》、《越峤书》以及越南史志《大越史记全书》保存下来。
后黎朝开国皇帝黎利的雕塑
阮荐(1380—1442)字抑斋,外祖父是陈朝著名汉诗人陈元旦,其父阮飞卿是陈末探花郎。在黎利创业的十五年间,阮荐运筹帷幄,起草文告,功绩卓著,封冠服侯并赐姓黎,是黎朝的开国功臣。其主要代表作有《观阅水阵》:
北海当年以戮鲸,燕安犹虑诘戎兵。
旌旗旖旎连云影,鼙鼓喧阗动地声。
万甲耀霜貔虎肃,千艘布阵鹤鹅行。
圣心欲与民休息,文治终须致太平。
黎圣宗(1442—1497)名灏,又名思诚,自号天南洞主、道庵主人,是后黎朝第四代国君,黎太宗第四子。他创立越南古代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学组织——“骚坛会”,并自称天南洞主骚坛大元帅,在朝廷设立专门的文学馆“琼苑九歌”。该会有成员二十八人,称为“骚坛二十八宿”。
“骚坛二十八宿”中最著名者,当属被黎圣宗钦点的两位副元帅——、蔡顺。
《奉和御制君道》——申仁忠
圣谟神断致覃研,制治宏纲在宪天。
无逸保民三代法,有常立武四时畋。
九经克懋修和政,八柄龙公予夺权。
皇极巍巍光遂古,磐泰国祚万斯年。
《顺化城即事》——蔡顺
舟楫东西往复回,虹桥横处水门开。
云连山色天边去,风卷涛声海上来。
晚市绮罗人会合,夜船丝竹月徘徊。
歌儿不管江南怨,时有横吹唱落梅。
黎圣宗之后,越南朝政日益糜乱,传至黎恭帝(公元 1524 年—1527 年)时被权臣莫登庸所篡。莫氏二传之后又被郑阮两家所灭,黎朝遂得以复国。但是此后不久,郑阮内讧,越南被一分为二,形成“北郑南阮”的对峙局面,文学也因此各有发展。其中汉诗更是呈现出南北方不同的特点。
《戏作》——阮秉谦
休期欣见圣人生,知是天将启治平。
历数在躬符舜护,室家胥庆傒汤征。
白旌西指群阴散,红日东升开国明。
自古帝王皆有命,笑他仇贼谩相争。
《安南使臣万圣节庆贺歌咏》——冯克宽
天庭一自降黄麻,万幸欣濡庆泽如。
河润海涵天地德,水环山护帝王家。
中秋节节新天气,上苑年年好物华。
岳宝川珍皆踵至,红云高拥六轮车。
《鲈溪闲钓》——鄚天赐
远远沧浪衔夕照,鲈溪烟里出渔灯。
横波掩影泊孤艇,落月参差浮罩会。
一领蓑衣霜气迫,几声竹棹水光凝。
飘零自笑汪洋外,欲附鱼龙却未能。
《永州八记》——黎贵惇
共传老杜擅诗名,夔峡年年秀气生。
点出零陵山水好,元和司马极才情。
后黎朝初期的越南汉诗总体上呈现出华丽、纤巧的形式主义特点。黎圣宗之后,后黎朝局势动荡,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后黎朝汉诗由前期的酬唱一变而为叙事长篇。这些叙事诗对越南社会生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以人物形象显示生活的本质,展示时代的精神和力量。
阮世祖福映在位时期,汉诗成就较高的文人有五位:阮攸、范贵适、郑怀德、黎光定、吴仁静等人。
阮朝开国皇帝阮福映
阮攸(1765—1820 年)特别仰慕唐朝大诗人杜甫,仿照《兵车行》创作了一首叙事诗《阻兵行》:
金锵锵,铁铮铮,车马驰骤鸡犬鸣。
小户不闭大户闭,扶老携幼移入城。
本地六月至九月,滑浚二县齐称兵。
贼杀官吏十八九,满城风雨吹血腥。
更有山东直隶遥相应,白莲异数多神灵。
州官闻贼至,挑灯终夜籍民丁。
州弁闻贼至,磨砺刀剑戛戛鸣。
州人闻贼至,三三五五交头细语声咿嘤。
行人远来不解事,但闻城外进退皆炮声。
……
民死在岁不在我,勿得欺心蔽圣明。
昨见新郑城门粘榜示,按户给栗苏残氓。
黄河以北麦又熟,百日而辈妻子皆得生。
归来归来勿作死,抚臣惠保如父兄。
《秋郊杂咏》——范贵适
野外连衔宇,秋高见远山。
斜阳明一半,烟树断中间。
国破家何在?年深客未还。
紫芝如何采,一为问商颜。
《过伶仃洋有感》——郑怀德
千里星槎逐水东,伶仃洋里晚帆冲。
虎门牙制临关险,鹏岭屏开接地雄。
赵尉来时南气王,文山过后宋图空。
无穷狱渎兴亡感,涛泣波号五夜风。
阮世祖福映死后,阮福晈(年号为“明命”)、阮福暶(年号为“绍治”)、阮福时(年号为“嗣德”)先后登上皇位,励精图治开创了太平盛世。吟诗作赋,皇帝躬亲于前;舞文弄墨,群臣紧随其后。
《多男》——明命帝
庆衍蚤斯可信夫,华对三祝兆唐庐。
古称百子虽云别,今犹百儿岂谓殊。
不有周公周武圣,愿无叔度叔鲜愚。
莫徴南史骆龙事,惟冀本朝皇祖符。
《鱼泳浅深泓》——绍治帝
鲲跃三千浪,鲸吞四海涯。
鲋争游夏沼,鲫斗泳春池。
鲈纵松江水,鲤登禹级时。
鲇鳀惊织女,蝌蚪学羲之。
《富浪沙火车道中书事》——范富庶
立国千余八百年,富强机巧擅西偏。
江山花树璃窗里,楼船街衢电线边。
八政实筹真有得,四端深意惜无传。
早教东土兼长技,玻理龙敦未足贤。
从嗣德中叶以后,越南逐渐沦为法国的殖民地。面对国破家亡的危难,越南的宿儒士子们四处奔走,志在救亡图存。期间他们写下了大量的救亡诗篇,这些诗大多慷慨悲凉,但竟成了越南汉诗的绝响。
《感成》——阮尚贤
使节孤臣九死余,关河霜鬓雪华侵。
岂知秦桧和戎计,难遂包胥复楚心。
石马围陵秋草冷,铜驼宫阙夕阳沉。
剑南家祭知何日?汉腊低徊怆不禁。
《题头屯海口》——阮长祚
人家牢落杂西尘,一望平林镇晓烟。
山起三峰回海岸,灯高一柱引洋船。
关河奠定仍依旧,景色苍茫已不前。
如此江山谁是主,要将情事问之天。
《东游寄诸同志》——潘佩珠
身为男子要稀奇,肯许乾坤自转移?
于百年中须有我,岂千载下竟无谁。
江山死矣生徒赘,圣贤寥然颂亦痴。
愿遂长风东海去,千里白浪一齐飞。
阮朝前期,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阮朝汉诗接着黎末叙事诗的兴起而继续发展,而且这一时期的叙事诗与当时的现实生活结合的更加密切,充满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再加上北使诗创作的异常繁荣,使得阮朝汉诗出现了中兴局面。但是这种繁荣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法国殖民势力的不断扩张,以儒家文化
为代表的汉文化被排挤,乃至于最后无立锥之地可言,汉诗亦随着这一时局的变化日渐衰落,乃至于灭亡。
总而言之,越南自独立后,汉诗的发展虽较中国为迟,但中国所具有的汉诗体裁和形式,越南汉诗亦紧随其后而逐渐发展起来,遂成为越南文学的主流。越南汉诗历经丁、黎、李、陈、后黎、阮等朝代,已有 1000 多年的发展历程,期间出现的汉诗人及汉诗作品对越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文化沙漠”变成“文献之邦”。但在法国殖民者的残暴统治下,汉字和汉诗在越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以至于大多数现代越南人看不懂汉诗。
可惜可悲可叹,“南天小中华”已成过眼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