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从业余爱好到竹笛大师,他领衔“草原笛派”走向世界

“街上行走的小汽车,按喇叭时的‘滴滴’声是几个音?大卡车的喇叭声‘嘚儿嘚儿’又是几个音?高级汽车与普通汽车喇叭的音色有什么不同?”在76岁的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竹笛大师李镇看来,音乐元素无处不在,它弥漫于天地间,渗透在生活中。



一句话一辈子扭转人生道路

“刘兴汉老师的话为我指明方向”


李镇于1944年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5岁时迁居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走上竹笛艺术之路,对李镇来说是偶然又是必然。他的家人没有哪一位表现出强烈的对音乐的敏感和热爱,也没有营造过这样的艺术氛围。但是李镇对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爱,他小时候痴迷二人台(起源于山西,成长于内蒙古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小学四五年级时,因学校里吹笛子玩儿的孩子们很多,自幼热爱音乐的他便不自觉地、无法抗拒地被卷入到这股潮流中。

用李镇自己的话说,这种热爱是盲目的,但他把这种“盲目”的热爱一直延续到了中学,还经常跑去内蒙古艺术学校(现内蒙古艺术学院)找专业老师刘兴汉请教问题。高中毕业时,李镇因为数理成绩较好,原计划考当地的一个工业学院,但是内心对于音乐的向往,就像一个亟待破土而出的小嫩芽,稍微给点动力,它就会以不可阻挡之势冒出尖儿来——内蒙古军区文工团来学校招人,李镇动了心。



年轻人的“鲁莽”加上急于为家庭减轻负担的心思让李镇选择放弃了高考,但他却因不可抗力没能如愿进入军区文工团。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两脚踩空”的李镇迷茫了。这时候,刘兴汉老师对李镇讲了一句话:“你也别考工学院了,来内蒙古艺术学校好好学三年笛子,不一定比走别的路差。”如今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李镇十分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刘兴汉老师的话为我指明一个方向,也彻底扭转了我的人生道路,我至今难忘。”


人笛合而为一演绎喜怒哀乐

“啊呀,这个笛子吹得说话呀哇”


从内蒙古艺术学校即将毕业那年,李镇去乌审旗、哲里木盟(现通辽市)一带体验生活。草原广阔无垠的气势、牧民老乡朴实坚毅的品格,留给李镇刻骨铭心的记忆和启发。在苦中有乐的牧区生活中,李镇对草原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也为自己后期创作笛乐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创作的基调。

笛演奏曲《大青山下》 《鄂尔多斯的春天》、笛协奏曲《走西口》等一系列广为流传的乐曲,在李镇的演绎之下,音符好似被具象化了,草原的广袤、文化的绚烂像流水一样,倾泻在舞台上。曾有位牧民观众这样评价《走西口》:“啊呀,这个笛子吹得说话呀哇!”,直言这笛乐像是在讲故事。对于李镇来说,这是自己深入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不断提升对当地民间音乐理解和应用自觉性的成果。“一定要深入到民族文化的深处,才能用乐器表达出观众心里的喜怒哀乐。” 李镇说。



就是这样一位可以用笛乐讲故事的大师,在刚到牧区时也因为当时蒙古语使用不熟练而闹过笑话。有次到一个蒙古包里,家中只有一位老阿妈和她的女儿。李镇本想用蒙古语问问老阿妈有几个孩子以表达问候,但他把“孩子”说成了“女儿”,老阿妈回他:“我只有一个闺女,已经有对象了。”说起这件事,李镇笑起来:“人家以为我要打人家闺女的主意呢!”


在创新中创作在创作中创新

“兴趣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专注力”


李镇不仅在笛子的演奏和曲目创作上卓然有成,对于乐器的研究和改良也建树良多。

牧区生活让李镇了解到蒙古民族对音乐的审美心理,用美学语言来描绘就是内向的、深沉的、伤感的。1976年,李镇发现云南哈尼族的一种民间乐器巴乌发音比较闷、比较浑厚,很适合用来演奏蒙古族音乐,于是创作了巴乌乐曲《牧歌》,演出后大受欢迎。上世纪80年代初,他又开发出以传统六音孔竹笛向超高音扩展七个音(纯五度)的指法。1991年,李镇研制完成以环气树脂(又称玻璃钢)为材料的笛子和双笛膜低单大笛系列,成功解决了北方笛界长期面临的笛身干裂问题。这种材质的笛子不仅保留竹笛传统音色,还音质好,反应灵敏音准佳,这一发现让李镇获得内蒙古文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国家专利。



“长期以来,我也一直在思考着解决干裂的问题,做过很多尝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嘛。”李镇说。这种对一件事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的养成,可以追溯到李镇的青少年时期。李镇高中时就读于呼和浩特市一个重点中学,在热爱笛子之外,还喜欢钻研无线电。李镇回忆道,对音乐的热爱和专注使他在无线电学习中成为佼佼者,对无线电的痴迷又提升了他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兴趣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专注能力,而专注能力又是学习知识的必备条件,它让我一生受益。”


躬身教坛育桃李传承草原笛派

“正规化教育才能培养优秀学生”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李镇为代表的一批来自草原的竹笛演奏艺术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他们自称为“草原笛派”。但真正形成一个流派并不容易,要具备四个要素:继承、发展、创新、传承。演奏草原地区的古老音乐可谓继承,将民间音乐进行专业化演绎可谓发展,改良指法和笛子制作材料可谓创新,那么如何进行传承?



作为专业人士,李镇从不吝啬向那些对竹笛感兴趣、前来学习的人传授专业知识。除了这样的日常操作之外,2001年,57岁的李镇前往北京,在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躬身教坛育桃李直到2019年退休。他培养了大批学生,韩三明、侯长青、杨帆等现已成为当代著名竹笛演奏家。“有了正规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正规化的学生。传承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只有从创作、演奏、制作到理论各方面都取得进步,我们才能真正将我们灿烂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多年来,李镇屡次走访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将充满大草原风格的新派笛韵之特殊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获得乐界高度评价。

虽然现在笛乐传承也有一定难题,比如多元文化的发展让年轻人有机会培养更多兴趣爱好,但李镇对笛乐的未来还是充满信心:“国家经济水平发展了,人民文化水平提高了。无论从教育的方式方法、教学质量,还是学习之后的人才走向方面讲,我们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西方古典音乐演奏家在一起,我们毫不逊色。”李镇骄傲地说。



草原文化艺术"高峰"人物系列报道——李镇



李镇,1944年6月出生于山西省河曲县,幼年随父母迁居内蒙古。竹笛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竹笛协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常务理事,曾任内蒙古歌舞团副团长、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等职。

李镇师承刘兴汉、黄尚元等,其笛韵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音乐特色及歌唱性艺术风格,同时又承新派笛艺宗师刘森之神韵。历经五十余年笛艺生涯的磨炼与艺术沉淀,创立了风格独特的中国北方草原笛派,为内蒙古的民族音乐事业和中国的笛子艺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创作和演奏的作品主要有《鄂尔多斯的春天》《大青山下》《草原的思念》《走西口》等(含合作);出版过《李镇笛子曲选集》《李镇演奏笛子曲谱六十首汇编》,CD专辑《走西口》,磁带专辑《喜相逢》和《帕米尔的春天》等。笛曲被海内外音乐院校列入教材并应邀讲学。


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

作者:中国网记者 赵明霞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赵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