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人物 | 澄海这个小乡里走出过一代潮乐宗师,声名远播海内外!

近代潮筝先贤郑映梅如何让潮乐得以传承

郑锡伟

近日在地方旧志书中发现两首赠送给郑映梅的诗句。

其中一首是王耐寒所赠:

豪气如君早闻名,结交十载胆肝倾。

春风入座襟期远,秋月满怀神志清。

北海琴樽余雅兴,东山丝竹寄闲情。

登堂口度胆鸿范,我是姻家一晩生。

王耐寒出生于商人家庭,小的时候非常聪明,十岁便立志要做学问。弱冠之年成为秀才。戊戌变后,他前往上海中国公学深造。

另一首是林鹤皋赠:

未当识面久知名,白首论交肝胆倾。

岁寒松竹品双清,风暖琴樽神共契。

浅深福分安天命,翻覆波澜厌世情。

置驿犹看豪气在,不渐握手话平生。

林鹤皋是澄海县上外莆都陇尾村人(现上华镇陇尾村)。晚清贡生,清末曾在澄海景韩学堂任教,1915年9月澄海中学建成后,被聘为澄海中学第一任教员。

他博览古籍,治学严谨,一生谈泊名利,以教学为业。澄海沦陷后,举家到程洋岗亲戚避难,抗战胜利后迁居澄城城北,现上华陇尾保存有鹤皋先生(贡生)旗杆一座。

这两首诗均出自“小灜壶诗社”。据92年版巜澄海县志》卷二十八记载,清未民初,澄海西门蔡卓勋(字竹铭,号灜壶居士)创办了“小灜壶诗社”,后又创办“岭东灜壶社”,社员诗友来自江南、山东、山西、浙江、广东及香港等地,共有八十五人。

其中澄海黄作梅、黄峻六、丘拨生、王雁州、蔡小铭、王伦元、林一鸣、郑祝三(郑映梅),创作一批诗文,出版有《庚午半年刊书牍》、巜庚午半年刊投赠文》、巜庚午半年投赠诗》、巜尖影》、《壶中春》、《寄寄林》、《一家言》、巜同声集》、巜小唱和》、巜海上琴声》等十五个刊本。

两首诗所写的人物——郑映梅是澄海县苏湾都程洋岗村人(现莲下镇程洋岗),生于1879年,1946年去世。从这两首诗我们可以窥其交织的朋友广泛。其传奇的一生有很多少鲜有为人知的故事。也有待发现。昔年在新加坡化名郑祝三,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热心教育,在泰国曼谷捐款建立潮州公立培英高等小学,捐款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先生创立中华职业教育学校及上海朱剑霞女士执长上海爱国女子中学等。

郑映梅一生热爱音乐。小时家里两位兄长对弹琴和筝乐技艺情有独钟,跟随他们的脚步,郑映梅18岁起学习古筝,先是向其二兄学习基本指法,初步入门。后在新加坡跟随沈步月先生学得筝法,原用义甲,改为指甲,推法有慢推、紧推单推、双推等,颇有心得。

26岁时,郑映梅得到一代琵琶宗师洪派臣的指导,明心法,得教益,日后成为他的得意门生。据村里的老人说:洪派臣馈赠给郑映梅二把古琴,可见其对郑映梅的喜爱。

在新加坡期间,郑映梅又认识了名乐师陈子栗。从此,常与洪派臣、陈子栗三人会乐,其筝法出神入化,时有“映梅筝,琵琶王”之称,名闻中外。后在与洪派臣同赴泰国途中,正式拜洪派臣先生为师,学习古琴、琵琶演奏法,得其门径和谱牒真传。

46岁以后,郑映梅回到故里,购筑养竹山房书斋乐馆,传授潮乐琴艺,以乐会友,誉满海内外,成为20世纪30年代潮乐界一代宗师。有成名弟子多人,国内有杨广泉、陈愈昌、蔡远涛、蔡焕昭等;泰国有邱葵等。

潮乐界、儒家乐界及潮剧乐师,皆对其十分推崇,敬仰有加。

浩劫时期,郑映梅藏有一批乐器和乐谱。在长女郑瑶清的极力保护下,一些罕见珍贵的乐器得以保存。其中有两架古琴,一架是明弘治丙辰(1496年),另一架是清同治庚午(1870年),还有清代古筝、古瑟和其它乐器,(没有落款年代不祥)。古瑟这种乐器至今在全国己是罕见。

除了传道受业,郑映梅还花费了大量心思,修编乐谱一套——巜秦筝乐谱》《外江乐谱》巜潮音乐谱》。《养竹山房潮音乐谱》一书,包含他集一生所学、所奏、所教的音乐,被广东音乐家协会会员、汕头市音乐家协会顾问郑志伟称为“潮乐第一谱”。现已经由暨南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

郑映梅先生这批古乐器存在,足见潮乐有着远古的历史渊源!2009年3月28日,这批古乐器和乐谱还在汕头市群艺馆展出。

互动留言

我们期待在千年古村郑映梅故居---养竹山房能够筹建成为郑映梅的潮乐音乐展示馆。如果您有相关郑映梅的资料请与小编联系。为古村活化建设助力!

资料来源:郑锡伟

来源:杏园临风,感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