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特派海口记者 陈琳)正在海南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吸引了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648家参展企业参展,瑞士、阿联酋、法国等21个国家的近50位使节也前来观展、参会,他们以各种方式为本国企业助力。
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全球新闻官鲁斯兰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说,消博会开幕第一天,就有不少外资企业的CEO跟他联系反馈说“明年还要参加,面积还要更大。”鲁斯兰说,“他们觉得成功,(消博会)才是成功的。”
首届消博会得到境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160多家境内外媒体近千名记者现场参会。在消博会新闻中心,面对境内外媒体记者的海南国际经发局全球新闻官鲁斯兰,今年还不到30岁,是个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小伙子。
鲁斯兰在消博会倒计时五十天活动以及吉祥物宣布,现场发布。受访者供图
鲁斯兰2009年进入海南大学,2015年从海南大学毕业,考入北京科技大学攻读硕士。他也是海南国际经发局成立后,第一个外籍员工。“2018年我硕士毕业后,回哈萨克斯坦工作了一年的时间。2019年我来经发局这边应聘。被录用后就在信息宣传处,刚进经发局的时候是新闻专员,工作一年之后升为新闻主管,现在也是经发局的全球新闻官。”
鲁斯兰说,2018年4月份,他还在北京攻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听到海南要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消息,但那个时候他不知道这跟自己会有关系。
参加消博会,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开放的海南。在消博会期间,接受媒体记者采访,鲁斯兰几乎“来者不拒”。5月8日,他从早上10点到下午5点半,一共接受了16拨记者的采访、专访或者直播。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他的嗓子已经快说不出话来。但消博会的成功举办,让他特别兴奋,“向世界宣传、推介海南自贸港、推介消博会,让我很有获得感。”
对话鲁斯兰:向世界传播海南的声音,我有获得感,也有压力
谈自贸港建设:新增市场主体超过过去30年总和
新京报:可以说,海南国际经发局是因为海南自由贸易港而生的,目前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情况如何?
鲁斯兰:2018年我在北京的时候,第一次听到海南自贸港。4月13日习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去年6月1日,国务院宣布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方案里有10多个优惠政策和很多的自由便利,从去年的6月份,我们经发局就带着自贸港的政策,去北京等一些大的城市招商。
我们通过线上推介活动,向国外企业推介、解读自贸港总体方案,吸引很多的企业来琼投资、发展。很多人把海南自贸港建设看作是40年前的深圳改革开放,也是一个新鲜的东西。在全球有其他一些大的自贸港,比如中国香港、新加坡和迪拜,我个人认为,海南自贸区也是对标这些(全球大的自贸港)。
自贸港有很多的政策红利,比如零关税,进口产品进入海南,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还有低税率,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实质经营的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税率。优惠税率都是最高15%。这些政策红利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现在很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在海南布局,在这边注册公司、拓展他们的业务。
我们统计,三年来,海南新增市场主体76.3万户,超过过去30年总和;利用外资连续翻番,累计达52.7亿美元;共引进人才23.3万,同口径增长675%。生态环境也在持续改善,PM2.5降至13微克每立方米,营商环境日益优化,已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2批116项。
鲁斯兰(左)和经发局同事一起,开展招商招展推介活动。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海南国际经发局与海南省原有的发展、招商等政府部门有什么不同?
鲁斯兰:经发局是为了自贸港建设成立的。我们是海南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的一个法定机构,相当于半政府机构。这也是一个机制创新,成立专门一个机构招商引资、对外推介,也可以招聘外国人。海南的经发局其实相当于中国香港的贸发局,新加坡的企业服务局,这些自贸港都有专门的招商服务企业的机构。经发局的主要功能就是招商引资、对外推介、办理国家级展会,最重要的是服务企业,在优化营商方面也有一定的功能。
新京报:你刚才说到服务企业,海南国际经发局为全球投资者在海南发展提供哪些服务?
鲁斯兰:我们的口号就是“投资海南,我们为企业跑”,英文叫we run for your business。经发局是投资者来海南的第一站,我们提供全方面的、不间断的服务。从投资者来海南之前,解读所有的政策红利,介绍与他们领域、行业相关的资源。服务企业来海南后对园区进行考察,海南有11个园区,每个都有不同的特色和领域,我们会帮助他们推荐园区。企业来到海南后,我们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就是帮他们注册公司、银行开户等,遇到问题协调、解决。经发局和海南所有的市、县、园区,以及各个部门都有联合服务企业的机制,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经发局还有全球投资服务热线4008413413,提供6种语言的服务,有汉语、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和俄语,我也是热线的俄语服务官,这也为企业了解海南提供一个渠道。另外,企业来海南,我们会专门为他们指定“服务员”,这个“服务员”会一直跟着项目直到落地。
谈消博会招展:疫情期间云端推介,经常半夜对接外国企业
新京报:2019年4月海南国际经发局正式揭牌,2020年就赶上了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这一年,我们开展工作遇到哪些困难?
鲁斯兰:比如说消博会,我们前期就面临了招商的困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定位,提出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原来我们是有计划去国外做推介、招商和招展,疫情来了后,我们行程只能取消。但我们也通过其他的方式,非常顺利的完成了招商招展工作。
我们通过云端对接、线上沟通,向外国企业推介自贸港、消博会。在经发局,我们每天会接待五六个企业团来考察,因为有时差,我们经常会在凌晨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对接,做一些线上推介或线上会议。我自己也经常在凌晨3点、4点,跟美国的一些企业去做线上推荐。
这个也是我们的优势,因为经发局本身是一个年轻的机构,我们的团队也很年轻,所以我们都有热情,有精力,还有对自贸港建设做出贡献的意愿。
新京报:我注意到首届消博会展区面积8万平方米,国际展区就有6万平方米,我们在招商时是先确定了国际展区的占比,还是根据招商情况来确定的?
鲁斯兰:我们在招商前,就已经谋划好了。这个会展中心面积一共是10万平方米,我们利用的面积是8万平方米,当时就确定6万平方米给国际企业,2万平方米给国内企业。这也是因为在前期对自贸港的推介过程中,我们接到很多企业和品牌的反馈,发现很多的外资企业、外国品牌,都很看好中国市场。
当然国际展区占比75%,我们也有一些压力。为了完成招商任务,国外去不了,很多外资企业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都有中国总部,或是代表公司,我们就上门去跟他们去沟通。消博会的筹备、招商、布展,也得到了多国驻华机构的支持。
新京报:消博会开展后,参展企业的反响如何?
鲁斯兰:消博会大受国际展商欢迎,我最近收到的点赞和预约微信非常非常多。我通过微信收到了很多的国际参展商的老板们、CEO们发来的信息,他们都说“太好了”,说“你们这次搞得非常丰富,人很多,媒体也丰富”,说“明年我们想再来”。而且现在不少展商对自己的展位面积不太满意,他们明年想扩大他们的面积。
本届消博会也有很多企业的全球CEO或董事长,非常想来现场参会,但是因为疫情来不了。不过他们还是通过各种方式,比如线上参会的方式参与进来。像我们举办的全球消费创新暨免税与旅游零售大会就有近20个全球品牌CEO,通过视频的方式参会。我觉得大家都没有遗憾。只有他们说成功,(消博会)才是成功的。
谈未来发展:作为全球新闻官,我要向全球发出海南声音
新京报:首届消博会的举办,给海南自贸港的未来发展,以及海南国际经发局未来工作会带来哪些变化?
鲁斯兰:现在海南这么好,游客来的特别多,离岛免税数据良好,这是因为自贸港带来的一些新的机遇,新的亮点。自贸港建设从去年到2025年,都是早期安排阶段,我们已经获得了早期收获,政策红利已经吸引了很多企业和人才来到海南。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在海南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博览会也是一个亮点。消博会的举办,让我们看到,外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看好。我们说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不是海南的,他是中国的、全球的自贸港。我们背靠的是中国14亿规模的大消费市场。
本届消博会,我们的招商招展超过了预期,这次来的外国企业中,韩国企业有124个,法国企业有99个,日本企业有89个,很多企业在消博会上进行了首发首秀首展。据我们统计国际品牌首发首秀活动81场,实际上远不止这些,一些企业每天在展台上都有首发活动。有一个美国来的电子产品的跨国企业,是首家确认参加消博会企业之一,他就带来了很多一些还未上市的新品来到消博会展示。
还有一些政府机构或大使馆、领事馆也组织本国的中小企业组团来参加消博会,并承担他们前来参会的费用。这也说明,这些国家都非常关注中国市场,也在积极寻求进驻中国市场的机会。来了以后,大家都很满意,明天还想再来。所以我觉得消博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更好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是产品、展品和品牌上。
新京报:你在海南国际经发局工作,主要与外企和外国人交流沟通,你有什么感受?
鲁斯兰:和外国企业交流沟通,我本身有语言优势,我会讲4门语言,俄语、英语、哈萨克语和汉语。我在和外国企业做推介的过程中,就可以用上我的语言优势和沟通协调能力。我在经发局做的这些事情,让我感觉到非常有获得感。
新京报:我注意到你的职务,海南国际经发局信息宣传处主管,也是全球新闻官。这对于你来说,有没有压力?
鲁斯兰:压力是有的。我的主要职责是做好传达海南自贸港在境外的声音,我要做好宣传、推介,要让全球知道海南、知道海南自贸港,知道在海南发生的一些动态。如何能更好地做好这些工作,是我的个人压力。现在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顺利,所以我也告诉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你能做到更好。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罗晓静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