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每周试玉(154)|嘉宾「曹辉 陈伟强 梦欣」

前 言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159)期,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 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合 评

题画钟馗

蒋昌典(湖南)

一任青霜久不磨,平生事业感蹉跎。

有心斩尽人间鬼,无奈年来鬼更多。

曹辉评:此诗颇有借钟馗画抒自家襟抱之无奈意绪。转合二句,以转折彰显诗家本意,结句为诗眼,更见作者对世事龌龊不平无能为力的心情。

梦欣评:钟馗是嫉恶如仇、负责打鬼驱邪的正义之神,可作者嘲笑他那把宝剑都生锈了。钟馗感叹道:有心斩鬼,无奈越斩鬼越多。作者借钟馗失责之事,揭示当今社会现实一种令人惶惑的现象:年年抓贪官,可贪官一年比一年多。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作者没有说,也不能说,因为答案应当由读者自己寻找。前人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着意见、声色、故事、议论为最上。此作即然。略感不足者,全诗议论太多,具象少,次句如能代之以形象描绘,则更好。

夜 饮

杨新跃(湖南)

隔窗看月坐凉宵,一片流光酒里销。

世渐冬严眠渐少,人如僧老夜如潮。

真无大事欣循吏,不敢微辞议圣朝。

霜色满天须耐冷,幸存衰鬓未全凋。

陈伟强评:章法严谨,辞亦闲雅。有弦外之音,味中之味。

梦欣评:前人论诗,有“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之说法。理由是:非精深不能超超独先,非平淡不能人人领解。这话本来没错,但至于说“求其精深是一半功夫,求其平淡又是一半功夫”,就有点故弄玄虚、卖弄过头了。因为精深与平淡是在作品构思时一气呵成的,是一个过程而非两次用力。当你考虑用那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一定会选取最合适的字句。而且,只要不用生僻之典,不随意生造词语,就不存在平淡与否的问题。即以此作为例,当作者选取“严冬”、“老僧”、“循吏”、“圣朝”这些意象时,只要有一般阅读能力的人都可以理解(循吏一词稍难些,但如果读过《史记》中的《循吏列传》,就知道何为循吏了),那么,在组织成两联对仗句式时,作者习惯将其弄得调皮一些、活泼一些。比如颌联将“严冬”倒转为“冬严”、“老僧”倒转为“僧老”,从而可叠用“渐”字、“如”字,显示时令对人步步制约的程度;颈联则以“大事”与“微辞”的强烈对比让人感受一种充满幽默色彩的抨击力度。有了这活泼而入味的两联撑起门面,结句再用上乐笔写哀情的手法,这诗用意之含蓄与精深便有不同凡响的阅读效果。

曹辉评

独 饮

楚成(武汉)

白发凌天立,韶华付水流。

与谁浮大白,独饮一江秋。

曹辉评:诗有气势说。此诗势壮,概因酒而生逸兴豪情。起句“白发凌天立”,夸张手法令诗气陡增,起点颇高。承句采用倒叙手法,回首青春,嗟叹不已,人生怎不如白驹过隙,一转眼白了少年头。转句用典“浮大白”拔高激情,“与谁浮大白”问中藏寂寥,大有天地之大,吾却孤身一人之萧然,高潮到此亦至鼎。结句“独饮一江秋”,稳妥支住全篇,平实有力,但不花哨,境与心偕。小诗整体虽恣傲,却勾勒出孤零意。

拾荒者

周立军(辽宁)

蹒跚风雪路,翻遍几污箱。

麻袋装寒暑,抓钩刨月光。

曹辉:立意颇深,为底层百姓代言,精神可嘉。写作手法亦出新。起承句实写,有背景有人有动作。转句用市井语“麻袋”作主语、动词“装”,宾语“寒暑”,喻意生动。结句用拟人手法,写实中更见功夫,“抓钩刨月光”,读来令人心生悲怆之感,有思想。比较成功的一首现实主义小诗。

己亥初雪

潘振华(黑龙江)

如约翩翩舞,流年又一轮。

风平松水暗,絮缀柳枝新。

忆起青春趣,翻成白发人。

生来属寒地,哪得不相亲。

曹辉评:全诗精在颈联。对仗工整,搭配和谐,青春白发引读者唏嘘。从初雪中将整个人生像倒带一样回忆一遍。深沉中不乏岁月蹉跎之感。

村 湖

孙延红(山东)

碧柳红楼小镜湖,彩云上面憩花凫。

一枚旭日如朱印,钤在新村倒影图。

曹辉评:此诗意象纷呈,要颜色有颜色,要景物有景物,用词精当,如“憩”“钤”二字,皆见功力。清新明丽,读来令人展颜,不失为山水田园诗之佳酿小品。

故乡(新韵)

张孝华(宁愿)

归来空见燕衔春,小院梨花似等人。

瘦弱墙头几株草,风中倔强守柴门。

曹辉评:此诗以意境胜出,用归乡人之眼,观故乡风物,用笔深沉,质地夯实,萧条景中藏有诗人自身无限落寞之情。本色小诗,不见雕琢,譬如“梨花似等人”,“瘦弱墙头几株草”,尤其“倔强守柴门”句,放出诗之异彩,神来笔,轻易激发读者共鸣。读罢此诗,感觉实在是一篇优美散文的缩写。

曹 辉,女,70年代生人,汉族,笔名清秋,网名万树花开。西班牙诗词学会顾问。从事文学创作多年。近年来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光明日报、文汇报、诗刊等报刊杂志等发表作品。在全国及各省市征文中多次获奖。出版个人散文集3部,书评1部,心理学书籍1部,诗词集2部。

陈伟强评

周末晏起口号

尚佐文(浙江)

蝶梦周太多,周梦蝶太少。

何当偿宿逋,连暝才一晓。

陈伟强评:尘劳之苦,却以谐语道之。所谓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立 冬

李明科(安徽)

威寒临故国,草木最先闻。

庾岭梅望雪,衡阳雁抱群。

天风旋菊径,霜气逼松云。

欲赏幽林叶,西山日已曛。

陈伟强评:颔联精巧,颈联有气势,允称佳作。

咏橘子

李秋霞(北京)

东南自古蕴奇珍,岂独莼鲈话到今。

临海人家多种橘,一声霜雁万山金。

陈伟强评:结句颇有神韵,渔洋之后劲也。

十月初十大晴西山公园即景

皮自樊(江西)

秋游恁觉似春游,山色回青水色柔。

蝴蝶寻花花不见,忽然飞上美人头。

陈伟强评:艳思飞动,极具性灵,可入《随园诗话》。

飞 絮

孙临清(辽宁)

莫恼团团乱扑人,不随流水委芳尘。

春归未有消沉意,还逐东风狂舞频。

陈伟强评:始则点化红楼梦中宝钗咏絮词,觉平平而已。至三四句,忽翻出新意,精警动人。

银杏落叶

齐蕊霞(河北)

能将大地换新装,极目长街铺嫩黄。

不忍清除难下帚,赏君最后一辉煌。

陈伟强评:与元人咏落花“狼籍满庭君莫扫,且留春色到黄昏”句同一机杼。状落叶之美,不减落花。

念奴娇·谒蒋捷墓

文裳(江苏)

碧天如洗,正葱茏岑表,遍生修竹。寂寞荒丘围短柏,道是稳眠苍玉。千度樱红,依然雨冷,漫打芭蕉绿。凄然伫立,趋前长揖如肃。

遥想江左风流,斯人才调,文采清相续。故国伤心悲齿髪,铮骨耻依周粟。落拓江湖,寄情诗酒,我亦风前烛。萧条异代,对君倾泻愁斛。

陈伟强评:以沉郁之笔,写尽兴亡之感。才人沦落,今古皆同,诵之黯然。

陈伟强,号灵溦。网名琴岛灵溦。1974年9月生,福建省厦门市人。1998年开始诗词创作,作品入选《海岳天风集》《海内外当代诗词选》《当代律诗钞》《中华诗词文库·福建卷》《福建中青年诗词选》等。曾任“海岳杯”诗词大赛评委。系福建省诗词学会理事,厦门市诗词学会秘书长。

梦欣评

秋日过小汤山窗前即景

江岚(北京)

林表见秋山,娟娟似翠鬟。

终朝两相对,恍惚已多年。

梦欣评:“终朝两相对,恍惚已多年”与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心境却有较大的不同。在诗仙那里,带有愤世嫉俗、聊以“敬亭山”为知己、终日相对而视获得无限安慰之意;在作者这里,正感受着生活的美好,所以看什么都顺眼,乃至有宾至如归的舒适与快意。“恍惚”二字包含极深的内涵。同一种快意与舒适,经历多了,方有此种感觉。当代人,生活比任何时代都更幸福,要敢于表达这种幸福情感,不必为赋诗词强说愁。

题玉玲珑石

刘鲁宁(上海)

示人有机巧,为石忒玲珑。

修得八方耳,来遮肚腹空。

梦欣评:石的玲珑是一种美,但出以机巧而美在表面,美的代价是掏空内里。这与那些处事圆滑而没有原则、主见及个人情性的人有得一比。诗的立意,便在于咏石而影人,讥讽味深。因是咏物,觉“石”字不用为好。比如用“面世”、“亮相”之类,便可不沾。

访慈善寺石窟

熊东遨(湖南)

山深秋自好,烟水共人闲。

侧目鸦窥柿,低眉佛坐关。

欲寻尘外宿,相拟醉中还。

随兴无拘管,馀年梦不删。

梦欣评:首句言山到深处秋色浑厚益见自在美好,尾句言人到晚年益发珍惜生命的青春活力,此首尾一意是也。次句将首句的美好锁定在一个“闲”字,第三句则来一个鸦“侧目”的特写镜头,闲中有动,是一转折。与鸦的觅食形成强烈对比,第四句则描绘佛的“坐关”静修,又一转折。第五六句之间又有一层转折,前为脱俗之念,后为入世之欢。看似自相矛盾,然则呈现生命体之鲜活品性。前人云,古诗之妙在首尾一意而转折处多。此作可作如是观。又,“无拘管”一语,应是来自杨万里“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诗句,见豁达襟怀。

鸳鸯廊桥

安全东(四川)

四山合匝一桥横,桥下双溪传姓名。

世固多情谁似汝,送潮东去复潮迎。

梦欣评:鸳鸯廊桥,看题目就知道有艳味。如果到过该景点,又恰巧是鸳鸯成群交颈觅欢之时节,则更会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写有艳味之景,却须把握描绘之尺度。此作之妙在于含蓄蕴藉,以淡语且以漫不经心的态势言之,留住更多的空间好让读者自行发挥想象能力。全诗妙用一个“潮”字。溪水是为潮,鸳鸯群是为潮,水势与欢情,都有潮,艳味品之方可得,此为含蓄。

飞新加坡机上诗意频发得绝句五首(其三)

陈仁德(重庆)

长空渺渺气沉沉,俯看人间夜色深。

南北半球容我渡,九霄云上自高吟。

梦欣评:刘禹锡“横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向碧霄”,这是高吟,但依托的是雁鹤的高飞,而诗人在飞机上,俯瞰的是九霄云海,那才是真正的高吟。这个高吟,既有长空任我穿越之豪迈气概,又有片时超脱人间夜色之欢愉心绪,更有瞬间跨渡南北半球之惊讶脸色。其实,“九霄云上自高吟”这样的句子,极为平常,似乎谁都可以写得出来,问题是:一,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二,连续用了三种情感(惊讶、超脱、豪迈)作足够的铺垫,这个“高吟”便显得具象而鲜活起来。

村 夜

楚家冲(北京)

炊尽鸦栖溽气生,东山月出绝人行。

可怜村犬无聊赖,偶向流萤吠几声。

梦欣评:在城市化及打工潮两股巨大潮流的冲击下,某些乡村的凋零和寂静,是一道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景观。作者对此显然有太多的观察和透彻心扉的伤感。村犬吠“流萤”的无聊景象,大凡从农村出来的读者自会领略个中滋味。本来,村犬在古人诗词里的意象,是用来增添一点荒僻乡村的气氛的,像“荒村犬吠人犹行”、“村犬嗥残月”、“村犬吠行人”、“繁星灿满天,村犬吠不已”、“村犬吠云日欲暮”这些诗句,都是。流萤与残月、繁星、行人相比,太过微小了。到了对这么微小的虫子也要“吠几声”,可知寂寞和无聊的程度。不说人而说狗,借物映人的手法十分老到。

景行书院赏菊诗会

段维(武汉)

廿七天台景最殊,东湖一臂挽南湖。

为能就菊生诗兴,茶煮烟霞直到枯。

梦欣评:前人论诗,有云诗文应具“三足”者,谓“理足、意足、气足”是也。理足便有精神,意足能见蕴藉,气足则得灵动。此作收结出奇语,然则表达一种相聚甚欢、谈兴极浓的情景。茶煮到水枯,也是常有之事,但煮的是“烟霞”,看似乖张,却是无理之妙。倘要细究之,则茶叶蓄有天地之灵气,谓之“烟霞”也可。而在此诗语境中,“烟霞”兼具多种象征含义,读者自可领会。此为理足。东湖与南湖,有“一臂”之“挽”,此以自然之景喻诗人聚会之情谊,这种情谊融注于全诗之中,是为意足。起句见兴奋、愉悦之心绪,次句补充说明心绪之来由,三四句则将无形的心绪转化为具象可见的场景,全诗气脉通畅,文彩斐然,此为气足。这种“三足”之诗,气韵生动,最为可读。

晋阳秋色

晋风(山西)

秋染山河色染梢,并州九月起红潮。

手中虽有生花筆,眼望风光不敢描。

梦欣评:晋阳秋色之美,作者首二句即具象描绘出来,其精彩之处点明是“红潮”。就是那种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的景象。但接着的两句却谦虚地说,自己唯恐笔力不够,对着这么美的风光,竟然不敢下手,生怕描绘得不够好。这种自我否定、前后矛盾的套路,属于“翻覆成趣”的手法。前半首已“拿定”,后半首又“走脱”,拿定为实,走脱为虚,虚实之间构成一种颠覆、翻叠,于翻覆中见出趣味。这种手法,可以增加诗意的层次、波澜及新鲜感,让诗词艺术能够在有限的篇幅中营造一片辗转回旋的天地。

梦欣 本名郭业大,诗人,诗词评论家。籍贯广东潮阳,现居美国旧金山。喜好诗、书、琴、剑、山水、酒茶。有诗句云:但凭肝胆生春色,每把烟霞当故人。快乐人生观,尽源于此,也局限于此。

评后絮语
这一期佳作太多,一路评出到七绝已满10篇,只好去掉一个,补上七律一篇,词部分就顾不得了。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