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刘亚丽:天水漫议(图)

作者语:由于前段时间看到著名媒体评论人梁宏达先生说伏羲生于平凉,并在平凉创画八卦,为此,作为一直在天水伏羲庙工作,并从事过伏羲庙讲解工作的我,就萌发了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详实史料,向世人证明羲皇故里在天水的冲动,于是就有了《天水漫议》的文章。该文写成后,投稿《东方散文》杂志进行了发表。现授权天水在线进行发布。

(天水城)

(天水夜景)

天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天水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天水有着8000年的历史,2700多年的建城史,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出生地。天水之名的由来来自“天河注水”传说。俗话说“金张掖,银武威,金银不换是天水”的美称。天水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物产富饶,素有“陇上江南”的美称。俗话说“3000年的历史看北京,5000年的历史看西安,8000年的历史看天水”。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里就说过这样的话:“甘肃人说到天水,就等于江浙人说苏杭。天水是风景优美,物产丰饶、人物秀丽的地方”。

(伏羲大典)

天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独具特色的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文化、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都展现着古城深厚的文化内涵。 天水人才辈出,有秦王朝的先祖赢非子、汉忠烈将军纪信、壮侯赵充国、飞将军李广、文学家赵壹、三国时期大将军姜维、唐高祖李渊、文学家李翱、诗仙李白、明代山东布政司胡缵宗、被誉为“陇上铁汉”的清代御史安维峻、近代北伐名将胡文斗、民革中央副主席、建国后甘肃省第一任省长邓宝珊将军等。汉刘秀“得陇望蜀”、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街亭”等,都发生在天水。唐诗圣杜甫客居天水,留下了21首《秦州杂诗》,五代王仁裕“夜梦西江”遂成一代文豪……一代代历史名人,为古城—天水增添了无数瑰丽的佳话,这也是天水辉煌历史的见证,所以说天水确实是人杰地灵之地。

(伏羲城)

(伏羲庙先天殿内的伏羲圣像)

有关伏羲的记载在先秦籍及以后历代的古籍中屡见不鲜,最早的见于《尚书》、《庄子》、《易经》,尤其《易经》中的记载较为系统和具体,汉代纬书加以神话渲染。在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中,他坚持信史实录原则,开篇以五帝为中国古史开端,无疑是中国古史中一大遗憾,唐代史学家司马贞为《史记》补写了《三皇本纪》,重新对伏羲生平及主要功德进行了高度概括,从而奠定了伏羲在中国古史中的首席地位。

(伏羲大典)

伏羲的出生有一段非常优美而神奇的传说,相传伏羲的母亲叫华胥氏,有一天去雷泽这个地方游玩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当时觉得既好奇,又好玩,于是就用脚在上面踩了踩,没想到身体突然被一团红光罩住了,于是有所感而身怀有孕,怀孕十二年后在成纪(天水)生下了伏羲。这段有感而孕的记载说明伏羲是生活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同时十二年恰好是古人说的一纪,于是在诞生伏羲的同时也诞生了成纪这个地名。所谓“人首蛇身”中蛇即“龙”,其原形是鲵鱼。天水的甘谷、武山各出土一件“人面鲵鱼身”的彩陶瓶,正是伏羲形象的反映,可印证天水是龙文化的发祥地。

(卦台山)

 伏羲的功德:第一大功德,伏羲创画了八卦,这是伏羲为人类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第二大功德,伏羲创造了书契,这种刻画符号,取代了原始结绳记事的方法。第三大功德,伏羲制定了男婚女嫁的婚姻礼制,取代了原始社会的群婚制,可以说这是人类婚姻史上的一次变革。第四大功德,伏羲发明了渔猎生产工具网和罟,传说伏羲受到蜘蛛结网捕虫的启发。在原始社会人们追赶鱼虫鸟兽的时候是拿着石块或木棒极为简陋的生产工具,而有了网和罟的发明,就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使原始渔猎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除了以上主要贡献之外,伏羲的历史贡献还有很多,立九部、设六佐,用八卦易经的原理治理社会,作甲历始有年月,养牺牲以充庖厨,尝百草始制九针,种五谷转向农耕;建房屋形成聚落;造琴瑟傩庆升平;龙图图团结一统。他一生致力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开创了渔牧事业的新时代,揭开了文化科学的新篇章,开辟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坚实之基础。因此后人尊其是“斯文鼻祖”、“亘古一人”。他,功盖百王,德配天地,不愧是一位伟大的中华文化英雄,值得千古敬仰。伏羲时代距现在约7000—8000年。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距今7800多年,已出土8000多件各类文物及中国最早的原始地画,有最早的原始宫殿遗址和“水泥”地面大厅等。在评定的二十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中列第十二位。该遗址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整个遗址与出土文物印证了伏羲、女娲生活的时代和大地湾遗址时期是相吻合的。

(伏羲庙)

 在天水市西关有一座专门祭祀中华民族伟大的人文始祖伏羲氏的宗庙建筑群,现存建筑群建于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总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庙宇。因为伏羲肇启了中华文明,被称为“龙祖”历史上一直位列三皇之首,天水伏羲庙被人们称为“中华第一庙”。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也称“人祖庙”。伏羲庙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伏羲庙)

伏羲庙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四进六院,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宫廷式建筑格局。主体建筑先天殿内现存明代伏羲泥塑彩绘巨像,身高三米,手托先天八卦盘,威仪古朴,俨然一位古代圣者的形象。殿内天花彩绘河图居中的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方位图,在国内古建筑中绝无仅有。《周易•系辞》中就有这种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古人将伏羲画卦添加上浓厚的神秘色彩,无非是一种崇圣心理的反映,实际上八卦、河图等图案并不神秘,都是我们祖先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我们看到天花板上的这些彩绘是“伏羲的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图”,它详细的记载就在《易经》里。我们今天的《周易》是以伏羲的先天八卦为基础,它堪称一部世界性的经典著作,它不仅对哲学、宗教、军事学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数学、物理、天文学等学科起到了推动作用,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受到《周易》的启发,研究出了许多科学成果,比如说十七世纪的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就是从一名耶稣会的传教士那里得到了“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图”以后受到启发,发明了二进制算术,他发现,如果把“—”读成壹,把“——”读成零,那么先天六十四卦图中的排列恰好是零到六十三的二进制数学,莱布尼茨由此发明的二进制算术成为现代科技计算机的基础,可见,易经的原理是非常深奥的,已成为世界的显学。周易还适用于万事万物,与声学、光学、化学、电学乃至生物学、医药学、遗传学等息息相通。如遗传学上的基因变化,不出64种;化学公式64位,均没超出八八六十四卦的范围,而且,现代的刘子华先生已运用八卦原理推算出太阳系第十颗行星,杨振宁受八卦的启发发现宇宙不守衡的原理。莱布尼茨用伏羲古太极图二进位原理发明了手摇计算机,以至发展到今天的电脑和微电脑,同时,伏羲八卦图还作为一种标志被嵌在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上。波尔创立的哥本哈根学派的标志,韩国国旗的图案是用的八卦里的四卦,还有新加坡的航空标志等等均以伏羲的先天八卦太极图而设计。因此,英国的大史学家汤恩比断言:“中国文化的本质为阴阳哲学,十九世纪为英国人的世纪,二十世纪为美国人的世纪,二十一世纪为中国人的世纪”。所以说伏羲画八卦这是他为人类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伏羲庙)

伏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其深远影响,为什么说伏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其深远影响呢?因为伏羲时代没有国界,诸国之说是按现今的位置国名而言。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时与中国人称亲戚、原因是拉美许多部族都说他们的故土在中国。日本人到云南寻根,匈牙利人到新疆寻根。九三年朝鲜发掘古朝鲜建国始祖檀君墓,引起了世界性的震动,出了许多论文,从刊载的碑文了解到檀君的祖籍是华胃甘谷县,其族根是太昊,其祖母是华胥氏。伏羲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易学的大根大本,不仅古而未老,博大精深,而且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然而伏羲、女娲的后裔们,始终不忘中华民族是一个根,把人文始祖出生地做为追宗思源、寻根问祖、民族团结的圣地来祭祀、拜谒。

(伏羲庙)

伏羲和女娲都是风姓氏族,风字也可做凤鸟解释,龙凤呈祥的美好祝语来源于伏羲、女娲兄妹结亲的传说,因此,天水也是中华民族凤文化的起源地。王昌龄有首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龙城指的就是今天的天水。 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是史前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属具有一定地域性的古文化范畴。具体地说,伏羲文化是人类由蒙昧进入文明门槛的过程中,伏羲及伏羲部族所发明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伏羲文化也是一种寻根文化,我们应该把它看作一种面向外来的先进文化,现代意义上的伏羲文化内容将更加广泛,凡和伏羲有关的人和物,诸如庙宇遗迹、民俗风情、轶闻传说、史籍记录、文物考古等都属于伏羲文化范畴。 伏羲带领他的部落探索发明了新的生产手段和生活方式,结束了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带动人类走向文明,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树起了不朽丰碑,历史对伏羲的赞颂经久不衰。追根溯源,史册有载第一位为伏羲唱赞歌的是东汉末年才高八斗的大诗人曹植。他在《伏羲赞》中写道: 木得风姓,八卦创焉。 龙瑞名官,法地象天。 庖厨祭祀,网罟鱼佃。 瑟瑟以作,时通神轩。 西晋大诗人潘岳、挚虞、东晋王彪之都有《伏羲赞》,唐代大诗人元结还作了《太昊庙乐歌》。1991年,著名诗人贺敬之来天水后作《天水题咏》二首,在《题伏羲庙》中写道: 匆匆访天水,悠悠拜羲皇。大小测气候,新演易几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意境非常美。然而,《蒹葭》描绘的远古时候哪个地方情景?也许好多人并非了解。以前,包括我在内,总觉得这么美的地方应该在江南一带,谁知“在水一方”竟描绘的是甘肃天水一带远古时候的风貌,天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伏羲文化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来中国古文化的形成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于伏羲及其部落创造华夏文明的评价,有人认为伏羲庙的五块匾额作了言简意赅的赞扬。

(伏羲庙先天殿内的伏羲圣像)

(1992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天水时题词“羲皇故里”。)

2001年,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在伏羲庙欣然题词“心向往之”。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朱镕基、乔石等先后视察天水,留下了重要题词,国内外知名人士舒同、赵朴初、楚图南等先后为伏羲庙书写匾额,伏羲文化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愿更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龙的传人都能来羲皇故里—天水寻根问祖,旅游观光,认识天水,走进天水,宣传天水,投资开发天水。让天水文化走向世界。

玉泉观

南郭寺

天水湖

天水湖

一大群红嘴鸥光临天水湖

天水湖 天水在线摄于2011年

南宅子

麦积山大佛

大地湾彩陶

伏羲城

朝观

朝“人宗爷”

作者介绍:

  刘亚丽,女,甘肃天水市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003年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现在天水市伏羲庙工作。2001年—2009年在伏羲庙旅游接待部从事旅游讲解工作,2009年—2017年在天水市伏羲庙旅游接待部从事售票工作。

  平日喜欢运动、旅游和随手拍,喜欢将大自然的美好瞬间点滴收藏记录。喜欢用稚嫩的笔记录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曾在《东方散文》杂志发表《天水漫议》,在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发表《胡氏民居文化意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