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在线11月18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贺亚玲 通讯员 徐步城 陈赛)刚刚过去的“双11”对望城区新康邱氏腐乳负责人邱舟来说,是个丰收节。作为望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120多年历史的邱氏腐乳因口感风味独特深受老百姓喜爱,市场销量一直不错。
(改造后的邱氏腐乳作坊生产车间里,符合市场质量安全的一瓶瓶腐乳看起来非常诱人。)
谁能想到,三年前,新康邱氏腐乳差点关门结业。2017年,长沙市颁布实施了食品小作坊负面清单,对包括腐乳类发酵性豆制品采取限制生产许可,邱氏腐乳作坊面临着被取缔的窘境。望城区市场局工作人员深入调查研究后,对其实施了一波“反向操作”,不但没有取缔,还帮助其进行技术指导合规生产,待作坊整改符合生产条件和质量可控验收后,审批了作坊生产许可。邱氏腐乳作坊则通过“线上+线下”双平台积极扩大销售,年销售额已突破200万。“如果不是当时区市场局帮助企业整改并颁发了生产许可证,现在企业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好。”邱舟对此充满了感激。
近年来像邱氏腐乳一样通过转型升级重新进入市场的小作坊有不少。历史悠久的望城有着千年铜官窑、靖港古镇、新康戏乡等湘江特色古镇群,各种特色食品小作坊也散落在古镇中。味美但跟不上新时代的卫生许可需求,是这些小作坊的共同问题。为让小作坊也能与时俱进,望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特质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有机结合,打造了示范性的“望城非遗六品”特色小作坊,对非遗文化传承、百姓生活质量提升、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陶蔬恋坛子菜通过升级总结低温窖藏、自然发酵等工序,成功总结出一套坛子菜制作秘方。 图片均由通讯员 陈飞 摄)
新瓶装旧酒并不只是概念上的换包装,还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望城铜官窑曾有“十里陶城、百座龙窑、万名窑工”。“老技艺、老陶坛、老地窖是陶蔬恋铜官窑坛子菜缺一不可的要素。”陶蔬恋坛子菜非遗技艺传承人李旭继承了祖父原铜官酱厂的加工技艺,通过升级总结低温窖藏、自然发酵等工序,成功总结出一套坛子菜制作秘方。空有秘方未能成功打入市场的李旭在望城区市场局引导下,蜕厂为坊,改加工车间变身作坊,把原有的800多平方恒温高湿的酱菜地窖与加工制作区连接起来,并按食品生产要求调整布局和设置,重新设计产品包装,推出了独具风味的酱香浓郁悠长、鲜亮脆爽的“陶蔬恋窖藏坛子菜”,市场反响良好。
与陶蔬恋铜官窑坛子菜相隔近30公里的黄金园村,有一家已存在100多年的老粉丝厂,前身是1911年由粉丝作坊传承人李松柏曾祖父创办的“李氏粉行”,纯手工加工生产的“芙蓉牌”蚕豆粉丝出口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日本。由于集体改制后经营不善,长期停产。“自从粉丝厂被纳入‘望城非遗六品’行列后,区市场局就手把手指导我们怎么整改。”李松柏回忆,从改棚户变砖瓦,从翻新旧设备设施到隔墙分区,从整洁消毒到排污环保等环节,望城区市场局给予全程指导,让企业走出了新路子。
经过持续改造,目前望城“非遗六品”小作坊全部实现了“生产环境干净、生产过程合规、文化宣传上墙、人员意识到位”的要求,并颁发了食品小作坊许可证。望城区市监局局长朱飞跃表示,要让小作坊有大作为,离不开有效的监管和有心的服务。“望城有许多特色产品,比如靖港香干、靖港八大碗、糖油粑粑、米豆腐、香辣鱼尾、小麻花小花片等,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就必须严格按照‘六稳六保’部署安排,积极引导地方食品小作坊合规生产、合法经营,摸索出一条食品小作坊监管和发展道路,为湘江古镇群特色文旅金子招牌增光添彩,促进地方食品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水平提升。”接下来,望城区市监局将进一步着眼民生、贴近实际、合规指导服务小作坊,引导食品小作坊向“精优特”方向发展。“我们将继续因地制宜规划发展小作坊,探索在靖港铜官等靠近古街集镇区域设立食品特色小作坊集聚区,寻求当地街镇支持,进一步做强做活本地特色食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