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赚钱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但你要先做成之后才知道你想要什么

其实这篇文章的来源,是上个月跟公司的一个实习生聊天有感。离职前因为业务交集认识,我们有阵子经常交流,他时时刻刻在流露对金钱的渴望,也时不时提到了一些赚钱的方法,有些靠实力,有些靠投机。这让我想起大学开网店的那段唯金钱至上的日子,以及后来在欧洲生活的几年,让我逐渐返璞归真,才恍然意识到人生还有很多是比奢华的生活更重要的东西。


先说说在清华一夜暴富的故事

2014年下半年,我刚开始大四。刚刚结束了在CCTV的实习,也完成了出国读研的申请,距离写毕业论文还有一段时间。闲散的时间,我开始做一些手工,在网上跟着配方学做手工皂、护手霜、唇膏。做好的成品照片随手发到了朋友圈,很多同学朋友找我要购买链接,于是我就顺势注册了一个淘宝店。陆陆续续购买的人多了起来,我开始寻思店铺的商品太少,有点浪费客流量,于是开始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来卖,后来就有了一系列精油还有牛轧糖。

小店经营的成长速度很快,开店20多天的时候,开始有了陌生顾客,2014年的时候,我每天除了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在客服、打包、发货,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2015元旦那天晚上,我给自己放了个假,跟朋友去了南锣鼓巷的98,才有了开店以来的唯一休息日。2015年春节之后,订单数量越来越多,我忙不过来了,于是把打包发货的工作交给了学校的圆通快递,客服的工作也分担了一部分给网友。后来生意越来越好,能达到月进账30w。2015年,这个数字,对一个20出头大学没毕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件从来没想过的事儿。

于是我开始膨胀了,赚钱带来的经济独立,和随之而来的物质快感,真是太令人上瘾了。当时的心态比较接近“老X天下第一,谁都看不上”。我来自内地小城市,家庭条件算是温饱到不了小康,从小都是个穷养的姑娘。开店赚来的钱,虽然买不了房,但其他满足虚荣心的东西,以前买不起的,都能买得起了。现在回头看看当时的自己,怎么讲呢,真的就很像乡村暴发户的那种心态: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土豪,想要过上别人羡慕的生活。但是存款越来越多,曾经想买的名牌包包,却都不想要了,因为一切让我存款降低的事情,我都会非常痛苦。心态真是很神奇的东西,以前没钱的时候总是要存钱买东西,后来有钱了,却不想买了,因为忍受不了存款数字减少。还是因为钱不够多,人对于数字的感知,要降低三个数量级以上,才能够弃之无感。

就这样过完了我的大四,在开店的间隙,抽了两周时间,快速撺了个本毕业论文。写的就是跟开店相关的社会与传播学课题,所以写起来比较快。清华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想象中严,两周写的东西,顺利毕业了。

在北欧的精神救赎

大四快毕业的时候,原计划是去北欧读硕士,但赚钱的诱惑实在太大,在开店和出国读研之间,我battle了两个月,跟很多人聊过,也咨询过很多年长的朋友意见,最终决定赚钱的事情先搁一搁,还年轻,出去走走长点见识更重要。大概是在2015年6月的时候,我才最终决定出去读书,8月我就来到了芬兰。刚来就有很多开支,存款日渐降低,一开始内心是痛苦的,后来也慢慢习惯和接受了。在国外的这几年,一直是自给自足,经济上不依靠父母,也意味着获取了人身的自由。

芬兰是著名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人人平等的享受着健全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教育、养老等等一系列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权益。国家是每个人的坚强后盾,从而生活不再有不时之需与后顾之忧。

平等,是骨子里透出来的态度。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贫富差距小。在这样社会下的人民,幸福来得很简单。平时只要有咖啡和啤酒,黑面包和肉桂卷,烤肉肠和蓝莓派,周末只要有桑拿和湖泊,三俩朋友,坦诚相见。每年七八月短暂的夏季是最快乐的时光,人们到海边湖边喝咖啡晒太阳,去远离城市的小木屋度假,喝酒烧烤桑拿;漫长的冬季,也有禁欲系的美,有雪有极光,就算湖结冰了也能钻孔取水,蒸完桑拿跳下去,浑身散发着热量。在这样的社会里,物质与金钱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市中心的LV店里,终年只看到亚洲面孔,芬兰人更钟情本土的国民品牌marimekko和iittala。marimekko是一个纺织布与服装品牌,iittala是一个玻璃制品餐具设计品牌。在marimekko买布,在iittala买杯子盘子,在家里日常使用,简简单单。生活的物质品质不需要炫耀给别人看。那些年车马慢,慢节奏让我对幸福和快乐有了重新的理解与定义:遵循内心的自由与快乐,不再被他人的看法而左右,不再为取悦别人而活。

在环游世界的路上读懂自己

我在芬兰曾经在couchsurfing上面做过沙发主,host过各式各样的沙发客。见过很多辞去工作环球旅行的人,看到他人在追寻人生意义的旅途中,困惑、顿悟与抉择。其中有东航的飞行员,有德意志银行的投行,有硅谷的程序员,也有新加坡和韩国的高中毕业生。有其中有一个burberry的manager,他30岁“退休”,辞去了巴宝莉的工作,扔掉了所有在burberry工作时候的大牌服饰,卖掉了房子和车,一个登山包是他的所有家当,背包做一名世界公民,通过博客、instagram和 google map上做KOL,作为旅行和生活的经济来源。从2017年,我开始了背包客的环球旅行。我精简了所有的行李,只有一个45L的登山包,装着我的所有物品。一个人背着包在路上,一走就是一年。穿过了黑海里海高加索山脉,跨越了亚欧大陆,环绕了地中海,途径了巴尔干...见过各式各样的人们,见证了各地人民的快乐与忧愁,也在各地风土人情中结交了朋友。

你看遍了世界,才能有世界观。在旅行中成长,可能是旅行比看到的风景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一年,我学会了与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求同存异成为朋友,也学会了倾听自己的内心。看过越大的世界,见过越多的人,才能更清晰的认识自己。我一个人旅行,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那就是自己。学会与自己独处,活着的意义,不来源于外界定义的成功,听听内心的声音,让你的心告诉你答案。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生短暂,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但在宇宙的视角里,人类和万物永恒。


写在最后

凡是认真生活过的岁月,都必将有所意义。过去的这些年,不后悔每一段经历与选择,有时候想想,看透红尘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自己活得像一个小老头。

赚钱让你体会金钱能够带来快感,也能够让你认识到它的局限性。从它的局限性出发,突破围城,找到属于你的快乐与意义。

附上一段史铁生的文章,我很喜欢: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

再附上一首裴多菲的诗,虽不完全与本文思想一致,但也算与我当下心境有所共鸣: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