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羌织绣文创产品展示
金秋时节,千年纸乡夹江秋意浓浓。10月24日至11月2日, 新建成的夹江县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园区(夹江县千佛禅意小镇),一场名为四川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文创产品展的展览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来自全省的民族、民俗文化创意人才齐聚一堂,市民和游客通过观赏一系列品种丰富的藏羌彝文化创意产品,感受到藏羌彝文化的魅力。
发现“新乐山”
10月24日下午,距离正式活动开始还有1个多小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文创产品展乐山文创馆内,已经有很多游客和媒体记者在拍照。沐川草龙传承人低头制作龙头,嘉州绣娘认真织绣,游客则兴致盎然地把玩着各种根雕小件。最引人注意的,是5只可爱的灵猴表情包玩偶,只见它们呆萌可爱,有的打拳,有的敲鼓,也有的在苦思冥想。“我们对乐山大佛和峨眉山很熟悉,但不知道乐山还有这么多文化衍生品,既有民族韵味,又有地方特色。”游客潘小凤当日到夹江千佛岩旅游,看到此次展览展出的400余件“乐山造”系列文创产品,让她颇为惊喜。
乐山文创馆让人眼前一亮
很多外地游客对乐山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峨眉山、乐山大佛,以及麻辣烫、钵钵鸡等美食上,并不清楚乐山作为全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辐射的重要区域,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热情奔放的小凉山彝族同胞创造和传承了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彝族刺绣、银饰、漆器,音乐、歌舞、诗歌……成为盛开在小凉山的一朵艳丽之花,是乐山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禀赋。
市文广新局非遗科罗萍告诉记者,近年来,乐山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文化+”的创新模式将文化产业与各行业紧密结合,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非遗活态传承。以佛禅文化为元素开发出大佛印象、峨眉记忆系列产品18个,以非遗文化为元素开发出夹江年画、沐川草龙、沐川竹编、宋笔等产品300多个,形成了“研、产、赛、展、销”五位一体的良好发展势头。目前,全市从事文旅创意产品、纪念品开发销售的企业超过200家,文旅商品品种已超过2000种。根石家系列产品多次在日本、意大利、法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巡展,四川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沐川)年出口近1700万美元,魔芋系列产品行销美、英、德、法等10余个国家。
乐山文创馆的峨眉山灵猴
“收获一个出乎意料的新乐山”,是此次展览给参观者的共同感受。
品读藏族“百科全书”
“你能想象这样一幅画像价值上百万元吗?”站在唐卡馆内,人们纷纷被称为藏族“百科全书”的唐卡所吸引。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独特的艺术风格,很多人不禁走上前细细品读。
炉霍郎卡杰画派第九代传承人雍珠洛吾来自炉霍县,炉霍县地处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北部,是一代唐卡画宗师郎卡杰的故乡。2008年,国家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炉霍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唐卡之乡”称号。
色彩艳丽的唐卡作品
雍珠洛吾介绍,唐卡是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颜料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等珍贵的矿物以及植物等,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唐卡色泽的鲜艳,历经几百年也不褪色,这是现代化学颜料无法比拟的。此次展出的作品主要为郎卡杰画派、噶玛嘎孜流派。
雍珠洛吾告诉记者,唐卡题材内容丰富,绘制过程繁复讲究,收藏价值很大,近年来,随着艺术品收藏日益火爆,唐卡的销售价格也屡创新高,现场展出的唐卡最低价格7万元,最高价格达160万元一幅。
如今,为了传承唐卡这一民族瑰宝,当地设置了唐卡协会和文化公司,建有炉霍县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办学新路子,助推唐卡艺术传承发展,实现“学会一技、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雍珠洛吾说,培养一名唐卡画师,不仅能保护和弘扬“郎卡杰唐卡”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老的唐卡技艺得以传承,还能通过特色文化传承带动当地就业。
感受时尚非遗
在杨华珍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0几个妇女围坐在一起,认真地穿针引线,旁边一名绣娘则在耐心指导。“我在学的过程中,发现需要细心和耐心,织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坚持,以后有空我想经常来学。”市民姜女士说。
现场免费学习藏羌织绣
说起藏羌织绣,不得不提到杨华珍。这位出生于藏区刺绣之家的女强人,在“5·12”汶川地震后,为了保护和传承藏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帮助灾区妇女增加收入,先后向3000余名妇女、高校学生传授、提升织绣技艺,帮助其把藏羌织绣变成居家就业、创业的技能。为了更好地对接市场,杨华珍还成立了藏羌织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建文创品牌“MORDO”,将藏羌织绣转化为融入现代生活的产品,并在成都锦里街区、北京前门大街、香港梵高艺术体验中心、香港裕华国货等地建立销售点。
如今,杨华珍不仅拥有自己的公司和技艺研习所,还成立了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进行展示展演、文化挖掘、技艺研究等工作。特别是开展与国际品牌、名人的合作,比如,美国星巴克、法国欧莱雅旗下彩妆品牌植村秀、五月天乐队主唱阿信、台湾艺术家不二良等,将藏羌织绣的文化元素融入了服装设计、品牌推广中,让年轻人换一个角度看待传统藏羌文化,使其既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体现现代时尚,以现代方式演绎传统之美。
看着这些展品,听着杨华珍和其徒弟袁燕的介绍,很多人感慨于祖先一针一线沉淀下来的“宝贝”,正通过文创,融入了新时代。(记者 张波 文/图)
(来源:乐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