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燕画室只有10来平方米,如今已破旧不堪
东南网漳州6月7日讯(本网记者 林永清 陈惠华 文/图)漳州古城记忆馆里,如今还展示着漳州老画师林成寿当年作炭精画的照片,还有其女儿林慧燕与炭精画的报道。
作为老民间艺术,炭精画以炭精粉为颜料,它源于国画,又区别于国画,其独特的块面干粉揉色运笔方法又不完全类同于素描,在表现形式上打破了素描所具有的那种线条排铺明暗调子。
由于炭精画不褪色,易保存,而且可以达到和照片相媲美的效果,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许多地方都以炭精画取代照片作为遗像使用。
然而这门老手艺,在漳州似乎就要走到了尽头。如今,林慧燕不仅找不到传承人,在不久之后,她的画室还可能会被迫搬离漳州古城街区。
林慧燕佝偻着身子站在桌子前作画
她一家四代 百年传承民间老手艺
漳州芗城区延安南路137号的南燕画室,经历了79年的历史洗礼。
这间只有10来平方米的小店面,两侧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人物肖像画。门口一张小桌上,一边是镜框里的人物肖像画,肖像画右侧半边脸因原来挂在墙上时被漏下的雨水浸毁;一边是已经基本复原的新炭精画像。
“来,喝茶!”已经68岁的林慧燕站在桌前,正佝偻着身子修整着画像,看见客人过来后,热情的招呼着。
1939年,时年17岁的林成寿在延安南路开了这家南燕画室。“我算是出生在画像世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漳州早期的画师,到我这里已是第四代了!”。林慧燕说,其父亲三兄弟都学得一手精湛的炭精画,但只有父亲林成寿以画为业,所以在1939年开了这家画室。
虽然是画像世家,但家人其实并不赞同所有人都学习这门技艺的,“长辈时常叮嘱,学这门手艺将来不会有出色,倒不如转行做别的,家里有一个人会这个就行了。”所以当时作为漳州工艺美术社主任的父亲,也没有太多精力去手把手教他的儿女们。
“或许真有这方面的遗传吧!”林慧燕的5个兄妹,长期看着父亲教授学徒们作画,然后自己一边认真学习,慢慢地竟然均学会了炭精画,且技艺比那些学徒们还好。
1990年,林成寿外出多月,漳州工艺美术社里没人能顶替他的工作,于是叫来了林慧燕。没想到,林慧燕不仅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其画作水平更是不亚于父亲,“父亲回来后,惊讶于我竟然能画这么好!”
照片上的人物被“搬”到纸上
高超的画技 曾吸引了时任的省委书记
年轻时,林慧燕曾上山下乡到华安县,先后在华安县招待所和漳州市陶器厂待过。1992年陶器厂停产,下岗后的她到父亲开的这家画室,专职画炭精画。而这一画,就是20多年。
在这间小画室,林慧燕不知为多少漳州人画过多少像。有些相片因保管不善变得模糊不清,或是当时拍摄的效果不佳,经她画出来的炭精画,会再现人物的本来面貌;有些相片上的人物或太胖或太瘦,家人觉得不理想要求改变,她便会把人物画得恰到好处,宛若天成;有些相片只有头像,根据要求,她会画成或坐或站的炭精画或油画全身像。
画技的高超,使她的声名远播。有一次,在漳州的一位台湾企业主偶然间得知她会画像,特地拿了父母的旧照来让她重新画像,画完后那位台湾企业主很满意,又从台湾的亲戚朋友那儿拿了10多张照片,过来找她画。南山寺的住持传阳法师圆寂后,其弟子还点名要她画像。
如今,她不只画遗像,也为在世的人画像。
经常有些慕名而至的游客,来到店里会找她画像;也有些人把自己的结婚照片拿来,让她画成炭精画;甚至还有一些外国友人被她画作吸引,专程到画室请她画像。“你看,这是前不久新加坡的游客让我为他画的。”她一边说着一边翻开一本记录的本子。
让林慧燕难忘的是,2010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来漳州,也曾到店里与她交谈作画技艺。“她赞美我画得很像很好看,她还跟我说她也很喜欢画画,说要不是时间有限,一定当场也作一幅画。”当时,林慧燕并不知道对方就是省委书记,过后才听工作人员讲的。
林慧燕画的漳州古城
没有传承人 画室还可能被迫搬离古城
对于漳州炭精画的未来,林慧燕充满了担忧。这不只是市场的萎缩,还有就是没有培养传承人进行保护。此外,林慧燕的画室还可能被迫搬离漳州古城 。
而今,让林慧燕痛心的是,她这家画室可能也会保不住了。2014年到2016年,林慧燕自己因病住院,期间父亲瘫痪,母亲病情加重,双亲都住院治疗,也赶上店前道路翻建,停水断电无法经营,画室只好关门。2017年底,父母双双去世后,林慧燕才重新打开店门,但她却迎来了官司。
“漳州古城开发公司打电话通知我,要我补缴2016年以后的租金6000元和1000元的违约金,之后还要收回我的店面。”她说,她的店面属于直管公房,之前跟公房管理部门都是两年一签的。她不知道自己店面所在的“直管公有营业性用房”在2016年已划转给漳州城投集团,并由该集团指定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统一管理。
“我是特困户,之前公房管理部门照顾我,在租金上都有给我减免。这两年来,我还一直以为还是之前管理部门照顾我,没收我租金。”
目前,漳州市区仅存2家炭精画室,前景并不乐观。“现在的年轻人不愿从事这一行业,偶尔上门求教的多是玩一玩,过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也许这一行不久后也就会消失吧。”林慧燕充满无奈。
漳州的主管部门曾将林慧燕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给予推荐,但她因为没钱拍摄申遗视频片,且儿女们并不希望她再做这行,此事便被耽搁了,“可是我不舍得啊!我想让那些往生的人也可以留下照片,让他们的后人可以思念!”对于她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份赚钱的生意,而是在积德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