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跨境电商SHEIN已将一家由创始人许仰天注册成立的新加坡公司作为其事实上的控股公司,许仰天本人业已取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权。SHEIN在领英上的介绍页显示,其总部在新加坡。南京方面,从2019年起,SHEIN不再出现在官方发布的独角兽企业名单上。
上一次让我如此震惊的消息来自海底捞,当时民间热议的话题是:别让(创始人)张勇跑了!其实,作为一个爱吃火锅、看重文化影响力的成都人,海底捞事件仅仅让我觉得遗憾,因为它的海外招牌不再是四川火锅,而是什么莫须有的新加坡火锅了。但海底捞曾实实在在推进过国内火锅市场标准化,改善过餐饮体系的服务质量,股票发行也还在香港。至于张勇的个人行为,我无话可说。
但SHEIN不一样,SHEIN的悄无声息的“出逃”,让我困惑、沮丧和愤怒。
SHEIN由许仰天于2008年在南京创立,作为中国隐秘的时尚电商巨头,我从来没有购买过SHEIN的商品,因为它的市场放在欧美中东乃至印度,面向除中国外的其它几乎所有市场提供时髦而廉价的时尚单品。
时尚界经常将SHEIN与它的西班牙前辈ZARA比较,实际上SHEIN的发展模式跟ZARA也没什么区别。他的优势来自于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完整产业链(实实在在的中国红利),外加比ZARA更肆无忌惮的设计侵权和数据提取分析。(虽然时尚抄袭的问题目前仍很难界定,但SHEIN由于生产过程不透明,在欧洲和澳洲可是实实在在遇到过麻烦的。)
两个核心问题:
其一:SHEIN的迅速发展,是否为中国制造业和相关产业链带来了好处?
SHEIN的市场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发货量最高超过300万件。这样的体量,完全依托于中国尤其是广东的产业链。但随着业绩增长,SHEIN的合规问题也摆上台面。据LADYMAX报道,专注于全球供应链问题的瑞士组织Public Eye对SHEIN位于广州的17家工厂进行踩点后发现,部分供应商存在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工人们被迫每周工作75个小时,每天三班倒,每月只有1天休息,工作压力巨大。而“雨果跨境”此前采访的一名SHEIN供应商负责人也表示,这种模式不仅是对服装产业链资源的一种“透支”,也让中国工厂重新回到低端制造的窘境。
有读者说,至少SHEIN增加了出口,解决了国内就业问题。但我觉得做出评论以前,需要深刻了解国内服装制造业的现状。作为一个在发展道路上就已经极其内卷的国家,中国的服装产业利润微薄不说,还经常出现窝里斗的现象。为什么曾几何时全球批量制造服装都打着made in China的标志,是因为国外企业希望解决中国就业问题吗?显然只是廉价劳动力的消耗罢了。而现在国家为什么全面布局产业升级,就是为了不在初级加工的链条上一直被欧美薅羊毛。而国外为什么一致抵制新疆棉,就是不想给你话语权。
前段时间美国Target百货,因为一件售价几十美元的手工编织毛衣,大家吵起来了,因为涉嫌压榨工人。有人去做了调研,发现正常情况下做这么一件毛衣,三十美元连成本都不够。反观SHEIN,几美元的服饰泛滥成灾,它所享受到的“中国红利”,不仅是红利那么简单,也有剥削压榨、违规操作。但我们中国人历来的传统,自己家的孩子,饿肚子也要让他先吃饱,还会以他为荣。
但今日的中国早已不同往日,即使苹果、特斯拉这样的国际巨头进入,也得打着有利于当地发展的旗号,而且人家多少还是保障了工人权益的,不是什么都按最低标准来。反而SHEIN这样靠着在海外打价格战,在国内拼命压低成本的初级制造企业,不仅没有试图改善行业环境,反而体量做大以后直接走人了。这就是SHEIN悄然搬迁让我震惊和恶心的地方,它但凡在成长过程里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倡导过一点公平贸易,或是真金白银改善过中国工人生产现场,我都对它没什么意见。
其二:SHEIN将总部迁至新加坡必要性是什么?
当然,我们也要反思,为什么我们的环境留不住资本。主要几个问题,大家也心知肚明。但这个情况同样不适用于SHEIN。作为一家拼反应速度的快时尚企业,从中国到新加坡,这种变化并不会带来多少实质性的优势,反而有可能增加与国内部门的沟通成本。
SHEIN的真正用意,是以新加坡公司的身份去美国IPO。据报道,SHEIN正重新启动今年在纽约上市的计划,并聘请美国银行、高盛和摩根大通参与。目前SHEIN的估值已达500亿美元,但一个低端服装制造商为什么值这个价钱?除了日发货80万件,背后的数据分析想来也是重中之重。
2021年,SHEIN成为全球下载量第二高的购物应用,而SHEIN也一直宣称自己是家依托大数据的科技公司,那么最具价值的或许既不是产业链也不是营销渠道,而是大数据背后的用户分析。联想当年的滴滴事件,因为敏感数据问题被当局叫停,就应该清楚为什么SHEIN选择出海。至少,美国IPO完,用户数据这块就跟国内没什么关系了。
对我个人而言,SHEIN接下来的发展,顺风顺水也好,磕磕绊绊也罢,都没太大关系。反正那些一眼就能看出抄袭哪家大牌的廉价服饰我没什么兴趣。我只是觉得,每个企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它独特的初始环境,海底捞尚且遭遇业绩股价双杀,SHEIN这次又能“逃”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