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我上学校的时候,一个班80%以上的人都是近视的。
而大数据,更可怕!!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总人口数量的一半。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7成,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
2016年,北京大学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中显示,我们国家5岁以上近视人口已达4.5亿,并将在2020年突破7亿。我们已经在“眼镜大国”这条路上越走越“名副其实”了。
孩子近视
为了预防孩子近视,家长们都给孩子们选择护眼灯,目前市面上的护眼灯从300-1000不等。有些护眼灯不但不能护眼,反而还伤眼,那么如何选择一款真正护眼灯呢?
H1、有无频闪
护眼灯如果有频闪,我们的瞳孔就会时而扩张,时而收缩。长时间使用这样的灯就会造成人眼酸胀、疲劳,可能影响视力。
支招:手机拍照可以检验频闪
手机拍照可以检验频闪
如何检测护眼灯是否有频闪?有个简单实用的方法:用手机给护眼灯拍照。
护眼灯如果有频闪,手机摄像头对准护眼灯时,手机屏幕上就会出现条纹状的频闪现象。频闪越严重,越不建议购买。
Na2、有无眩光
所谓眩光,是指光源发出的强光经过多种途径进入我们的眼睛,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一个昏眩、看不清、刺眼的感觉。
护眼灯发出来的光应该是均匀的、柔和的,亮度是适宜的,光区是适度的。所谓均匀柔和,就是护眼灯发出来的光不刺眼,无眩光。
按相关要求,将护眼灯摆放在距离桌面中心位置40cm高度,光源的几何中心向下,观测者在距离光源几何中心水平距离60cm处,眼睛不能直接看到发光的光源,同时也不能看到灯罩内壁反射的光源来规避眩光。
支招:手掌被照得发青的护眼灯慎买
如果护眼灯有眩光,时间长了就会影响人的视力,导致视力受损。他同时提醒消费者,要注意灯光光线的显色性。显色性好就不容易失真。判断护眼灯显色性的好坏很简单:将手放在护眼灯下照射。显色好的护眼灯,照射出来的手掌很红润。而放在一盏劣质护眼灯下照射,手掌会发青、发暗。
Na3、关注色温
专家表示,没有真正的护眼灯,“护眼”只是商家促销的一种噱头,但挑选一台好的节能台灯是有注意事项的。西北大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冯晓强老师给出三点建议,“色温最重要,这个参数在台灯的包装上或者灯管上都能找到,有些表示为色调或者光谱,你看到台灯上显示为‘三基色4500K’、‘5000K’,这个数字就表示色温。”色温在4000K到5000K对眼睛最好。
对孩子视力最好的帮助是户外运动
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曾锦认为,对孩子视力最好的帮助就是多到户外运动。
2007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在跟踪514名3年级美国学生5年后发现,其中111名学生患上了近视。而近视和父母遗传有关,和体育及户外运动有关,就是跟每周看书时间长短没什么关系。
2006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也做过类似的研究,得出类似的发现:每周读几本书并不能用来预测孩子未来几年会不会变成近视眼。实际上,不是看书导致了孩子近视,而是近视的孩子比较喜欢读书。
而在2015年,俄亥俄州立大学长达20年、针对4512名美国儿童的研究显示,长时间看书、看电视或者玩电脑坐得太近,真的不是导致近视的直接原因。
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孩子的近视?
科学家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懂近视的真正成因,不过他们正在形成下一个共识—— 户外运动越少,越容易得近视。
2008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凯瑟琳·罗斯团队,在将澳大利亚6-7岁华裔孩子和新加坡的6-7岁华裔孩子进行比较时发现,澳大利亚华裔孩子近视率只有3.3%,但是新加坡的华裔孩子近视率却高达29.1%。
两地孩子父母的近视率差不多(悉尼68%vs新加坡71%),且澳大利亚华裔孩子每周要读更多的书,更经常近距离看物体。为什么新加坡孩子近视率却更高?后来,罗斯团队找到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户外活动的时长:悉尼的华裔孩子每周在户外活动上会花去13.75小时的时间,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华裔孩子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只有可怜巴巴的3.05小时。
他们猜测,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孩子,接受到的光线强度也越大;而光线会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释放,这种神经递质能够保护眼球不会变得过长,进而防止近视发生。
当然,即使现在知道,长时间看书、看电视或者玩电脑坐得太近,不是导致近视的直接原因,我们也得合理限制孩子看电视、电脑的时间,看书的姿势等等。
但是更加重要的是,记得多带孩子到户外走一走、看看大自然,多进行户外运动,降低孩子近视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