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为何你睡一觉后觉得脑子更好使了?

考试紧张复习时,你会不会发现,睡醒一觉后,脑子更好使了?

你又会不会在熬夜后,有种精神恍惚、仿佛昨天发生的事都不记得的感觉?

……

为什么好好睡觉和熬夜,脑子出现的感觉会如此不同?

不睡觉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那么,睡觉的时候,我们的脑子都在干什么?

研究发现——睡觉时,我们的大脑在整理一天的记忆!

睡眠期间,我们的大脑其实并非是简单地处于关闭状态,它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睡眠:

一是慢波睡眠(Slow-wave sleep),即基本不做梦的深度睡眠;

二是多梦的快速眼动睡眠(REM sleep)。

研究表明,人体大约80%的睡眠时间都属于深度睡眠,其特征是人体的脑电波缓慢,肌肉放松,呼吸平缓且以深呼吸为主。

在深度睡眠阶段时,大脑会将一些近期的经历转化为长期记忆进行储存,这对于巩固记忆十分重要。[1]

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大脑并非无区别地将所有短期经历都存储下来,它会清除部分无关紧要的记忆。

科学家在2017年发表在 Nature 的一项研究显示,睡眠期间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称为突触)会减弱,导致那些最薄弱的连接被中断,相关的经历被遗忘。[2]

所以,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一天不睡就感觉脑子不灵光,那是因为我们的记忆没整理好。

睡眠是如此重要,究竟需要睡多久,才能保持我们的记忆力不衰退?

美国宾夕法尼亚和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找来了48个身体健康的测试者进行一连14天的测试,测试者的睡眠习惯是每晚7-8小时,研究人员将测试者分为4组。

第一组连续熬夜3天完全没有睡;第二组每晚睡4h;第三组每晚睡6h;第四组每晚睡8h。

在这14天期间,研究人员发现,睡满8h的测试者记忆力没有任何退步现象,但是,只睡了4h和6h的测试者则持续保持退步的状态,只睡4h的测试者表现最差。

研究者称,对于成年人的睡眠时长建议是7-8小时,而低于6小时的睡眠就会被定义为“睡眠不足”。[3]

那么,对于每天都没办法保证睡眠,睡眠不足的人来说,记忆力还有救吗?

美国哈佛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给出挽救记忆力的方法——白天小睡一会!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Mednick在 Nature Neuroscience 期刊发表了一项研究显示:白天小睡与夜间好睡眠都可以增强记忆力 。[4]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的一项研究也证明了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白天补个午觉,两周内就能显著提升记忆力!

研究者在一所寄宿学校展开了两次各为期15天的研究,将112名年龄介于15岁至19岁的学生,按照睡眠时长以及是否分段睡眠来分组。

睡眠时长分两组:①每天睡足八小时;②睡眠平均时长六个半小时。

两组中,再按分段睡眠分两组:①晚上一次性睡足每天的时长;②每天把一个半小时用于午觉,其余时间在晚上睡。

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每天睡八小时还是六个半小时,分段睡眠都能提升研究者的记忆力。

也就是说,尽管晚上没睡好,白天补个午觉,是能提升记忆力的!

睡眠是开启好记忆的必要条件!你,最近睡得还好吗?如果你回答:晚上睡眠质量一般。那,请记住,要午休!


参考资料:

[1]Durrant, S. J.Cairney, S. A., & Lewis, P. A. (2013).Overnight consolidation aids the transfer of statistical knowledge from the medial temporal lobe to the striatum.Cerebral Cortex, 23(10),2467-2478.

[2]Medicalxpress.How sleep deprivation affects memory-making in the brain[EB/OL].[2017-4-7].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7-04-deprivation-affects-memory-making-brain

[3]JAMES CLEAR.The Science of Sleep: A Brief Guide on How to Sleep Better Every Night[EB/OL].[2021-11-16].

https://jamesclear.com/sleep

[4]Luo Z,Inoué S.A shortdaytime nap modulates levels of emotions objectively evaluated by the emotionspectrum analysis method[J].Psychiatry & Clinical Neurosciences,2010,54(2):207-21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281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