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安溪故事十:从蓝溪走向国际‖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安溪

安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中国历史上丝绸之路有四条线路,一个是西北丝绸之路,一个是南方,也就是西南丝绸之路,再一个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在汉唐时期得以形成发展。重点经过广州、烟台、泉州、冲绳、奈良和曼谷、马六甲等,形成多个空间节点,到了宋元时期为兴盛期,明清时期是繁荣期。郑和下西洋、海外移民,以茶、瓷器为代表的华夏文明在东南亚及印度洋、大西洋沿岸传播,特别是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交流。

安溪县属于泉州市,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安溪县的华侨史、茶叶发展史、制瓷史、历史遗迹等四方面很好地印证了这个论断。

安溪的华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旅居海外的安溪后裔超过70万,中其新加坡约有多于20万人,马来西亚约多于 20万人,印度尼西亚则多于25万人;(若包括港澳台同胞,则超过三百万人)人,约占现在安溪县人口总数的70%,这些人被称之“蕃客”。安溪最早出洋者 , 始有文字记录为明朝弘治十八年 (公元 1505年 ) , 即兴一里社竹村乡 (今尚卿乡福林村 ) 吴西溥长男吴文英往日本经商无回。实际上 , 安溪人出国远早于此。因而元代时 ,安溪方言里就有称出洋谋生者为 “蕃客” 一词。

到了清代 , 安溪人出国者日众。 据有关资料的记载 , 清朝康熙年间 , 就有安溪人航海南下暹罗或往菲律宾吕宋等地。 尤其是清朝嘉庆以来 , 由于连年的灾荒饥馑 , 致使大批农民破产。 为谋得生计 , 不少安溪人不得不离乡随商船飘洋过海 , 前往马来西亚的沙巴州纳闽、 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定居。民国时期 , 安溪民军兴起 , 战祸连绵不断 , 加之抓丁派款 , 兼具土匪猖獗以及宗派争端等 ,广大人民饱受苦难。 在此情况下 , 为了谋生 , 人们便纷纷携眷前往南洋各地定居 ,由此 形成了安溪历史上规模最大、 出国人数最多的 “出国潮”,安溪方言称为“过番”。

改革开放以来 , 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 , 安溪人因自费留学、 旅 游和劳务输出转为定居者日多 , 加上安溪籍新移民的不断扩充 , 迁往美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增多。这些新移民十分关注所在国的国情变化 , 已逐步溶入当地的主流社会,许多人事业有成,并回安溪做了大量慈善公益事业,回报桑梓,比如前期《安溪故事一:天上有颗李陆大》所列的李陆大、李尚东,林梧桐、王永庆、钟铭选、施金城等等华侨。

以上可以看出,安溪人很早就出国下南洋,海上丝绸之路中屡屡可以见到安溪人的身影。

泉州港古称刺桐港

安溪人下南洋

舞台剧《下南洋》讲述安溪先辈下南洋艰苦创业的故事

种植贩卖茶叶

安溪种茶历史可以上溯到建县时期,即五代显德二年(公元955年)。茶业, 作为传统行业, 从清代开始, 就有不少安溪人到东南亚各地经销茶叶。 据有 关资料记载, 清朝咸丰年间 ( 1851— 1862) , 新康里罗岩乡 (今虎邱乡罗岩村) 林宏德就在新 加坡经销金泰茶, 后发展为林金泰茶叶私人有限公司。到 1927年, 安溪人创办的茶庄、茶行 已增至 16家, 1952年又增至 30家, 至此安溪人经营的茶庄进入全盛的发展时期。到 1972年, 新加坡茶业公会会员共 15家, 其中安溪人占 12家。 在马来西亚、 印尼等地, 由安溪人开办 的茶庄、 茶行也比比皆是。 在印尼, 安溪人把生产和加工乌龙茶的工艺技术带到当地, 还进 行垦荒、 植茶和兴办茶厂, 并把加工精制的毛茶销往全国各地。在缅甸、 泰国、 越南等地, 也都有安溪人开办的茶庄、 茶行。 尤其是龙门乡人白锡璧侨居泰国后, 几年间相继开设“义和发茶行”和“三九茶行”, 并荣任泰国茶商公会理事长。 西坪尧阳人王冬在越南开设的冬记茶行, 在 12个省设有分店, 他自己配制的冬记大红铁观音, 驰名印支半岛。 此外, 端珍茶行、德芳茶行、 有记茶行等茶叶店规模也不小。

文革时期的国营安溪茶厂

贩卖瓷器

据考古工作者的发现 , 散布在安溪境内的古窟址多达 150多处 , 其中大多数是宋元时期留下的窑址。安溪瓷窑址,分布在福建省泉州市西北58公里安溪县魁斗、龙门、龙涓、长坑、尚卿等12个乡镇,共155处,,主要分布于县境西南、中部和东北部,其中宋元36处。瓷系有青瓷、青白瓷、仿哥窑青瓷、青花瓷为主,兼烧少量白瓷、黑釉瓷、釉上红彩、黄釉瓷等。器物有碗、盘、粉盒、钵、洗、壶、瓶、军持、杯、罐、炉等。宋时在龙门桂瑶烧制的青瓷碗,器内划篦梳纹,卷草纹或压印单、双鱼,器外划莲瓣纹或篦梳纹,风格与同安窑相似,在日本称“珠光青瓷”。在龙涓等处明清瓷窑,还生产“沙足底”的青花碗。安溪窑产品也大量销往国外。在宋元时期 , 泉州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 为名闻于世的世界贸易大港。时 , 安溪经蓝溪晋江水路可以直达泉州港口 , 货运十分方便。

安溪古瓷窑分布范围甚广, 著名的有桂瑶窑址(龙门镇桂瑶村)、魁斗窑址(魁斗镇垵园崙 、 乌尾舍村)、福昌窑址(龙涓乡内窑村) 、山沙坑吉窑 (龙涓乡吉山村)、银坑窑址(安溪中部) 、翰苑窑址(尚卿乡翰苑村)、珠塔姚窑(龙娟乡珠塔村)。

安溪瓷器产量丰富、品种多样 , 生产目的显然不是专供当地人民生活需要 , 应有外销任务 。 《安溪县志》中说到: “ 入海货诸东南夷人 ” , 民间也留传 “ 五大物产 ” ( 丝 银铁 、 瓷 、 茶 )出口的说 法 。 根据国外过去出土的中国瓷器标本分析 , 也可以得到证实 。 《支那古瓷器手引》中探索日本镰仓海滨发现大量青瓷器的来源时曾谈 到 ,“ 昔 时在福建省盛产青瓷之窑 , 是温州 、 泉州与安溪 , 其他亦有小规模之窑 。 其后温州编入浙江省后 , 建窑之青瓷以泉州为本 , 陶土亦是以由安溪采掘为主 ” 。 可见安 溪青瓷与泉州附近之青瓷曾远销 日本 , 泉州在宋元为我国东南沿海对外通商的重要港 口 , 也是一个 物集散地 , 泉州附近各地对外贸易的产品 , 都得由此外运 , 安溪地近泉州 , 水陆运输均极便利 , 安溪青瓷通过泉州出口则是十分自然的 。 在坦噶尼喀出土的一 批中国瓷器 , 其中有一件青花碗,其造型 、 釉 色 、 纹 饰 , 甚至底部的做法都与安 溪福昌窑址所出的清代青花碗相同 , 这就从事实上证明了清代安溪瓷器曾经外销到遥远的东部非州。

安溪青花瓷

历史遗迹

安溪县二十四个乡镇,遍布许多“古大厝”、土楼,很多都是清朝、民国时期在海外经商成功的华侨回乡建设的,比如:感德的龙通村土楼、西坪的“日月古寨”、“大夫第”芦田的“林鹤年古民居群”、官桥的“四海楼”、等。这些建筑的主人大都都是通过丝绸之路,漂洋过海,辛苦创业获得事业成功的安溪先贤和侨民。散布在安溪境内的150多处宋元明清古窟址则说明,安溪曾经是陶瓷生产大县,安溪生产的大量瓷器曾经由蓝溪晋江,通过泉州“刺桐港”走向世界各地。

安溪县芦田村林鹤年古民居群上的清代绘画

安溪西坪镇的布达拉宫——日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