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敲门——浅谈城市新居民社区邻里关系及文化重建

敲门,简单吗?

敲门,容易吗?

敲门,敲得开吗?

敲开了物理之门,心灵之门,能敲得开吗?

敲不敲门?

今天,住进城市新社区的朋友,许多人失去了向邻居敲门的勇气,面临着敲门困境!

城市快速发展,新楼盘拔地而起,高楼大厦组成的新社区,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社区主体。搬进新社区,无论是生活配套、居住环境还是居住条件,等等,民生服务,大大改善。

新社区居民来自四面八方。居民通过市场,货币化购买房屋,大家成了互不相识的新邻居。即使那些传统乡村社区或者城市大院社区的居民,也在城市改造和扩张中,或进城上楼,或买房搬迁,邻里关系也日渐陌生起来。

于是,人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场景:

当忙碌一天,回到崭新的家。

当赶上休假,离开工作岗位的熟人生态。

当忙碌一生,退下来,彻底回归家庭。

人们茫然四顾,发现自己身处没有熟人的社区,置身社交孤岛,一旦遇到困难,急切需要帮助时,你第一时间会去敲邻居的门吗?

敲门之前,会不会犹豫?

有没有敲不开门的担忧?

即使敲开了门,会看到一张热情的脸吗?

在熟人生态,这根本就不是问题,邻居的大门,时刻为你开着。因为“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人们从功能不全的老旧小区,搬到路平灯亮、绿植迎面、花香扑鼻、配套齐全的新社区,从排子房、简易楼搬进现代化公寓,新公寓客卧分离、居室宽敞,厨卫水电齐备。就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而言,和过去比,天差地别,不可谓不好。

但是,新鲜感过去之后,有那么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并不快乐。

为什么?

在居住及环境等物质条件改善后,邻里关系、个人社交等出现了新的问题。从一个熟人生态搬入陌生人环境,除了家人,邻里之间,没有了过去那种熟悉和随意,社会交往的孤岛效应,很快冲淡了居住条件改善带来的快乐感、幸福感。

城市大杂院及村社社区,是一种平面居住生态,邻里关系相对开放,邻里之间隐私不多,人与人之间的关注、交流,更加方便及时。而新的居民楼栋,居住环境是封闭的,关起防盗门,房子成了舒适的钢筋水泥笼子,隐私得到较多保护,邻里关系却越来越淡了。

伴随人们住房条件改善,父母与子女分家单住,家庭变小,成员减少,大杂院变为独立单元楼,亲人朋友之间,不仅物理距离远了,心灵距离也远了。

在新居民社区,人与人、邻居与邻居关系重建的滞后,导致不少人在一个楼栋里、在一个社区住了几年乃至十几年,每天进进出出,见面脸熟,却很少打招呼,不知对方是谁,交往更无从谈起。这让许多人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居民,经常怀念老社区,想念老邻居,也呈现出一种围城情结:老社区的人想进新社区,新社区的人想出来。

现在,抱着手机刷微信朋友圈的人为何那么多?以致一家人聚会或回到家,都各自忙着刷微信,手机比亲人还亲。

人们到底在刷什么呢?除了获取信息外,更多的恐怕是刷寂寞、晒孤独。身边的社交有点难,只好在虚拟的世界找朋友、刷存在感。

但是,刷微信等社交软件,可以真正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吗?

进入陌生人居住生态,社区已经不再是过去的社区,邻居也不再是过去的邻居。在这种陌生人居住生态里,你常常遇到这样的障碍:

羞涩障碍:面对陌生人,我们普遍羞涩、内敛、低调。对面来了人,感觉像是邻居,但你和他不熟悉,打招呼还是不打?不打招呼不好,打招呼又怕人家不理睬,产生各种误会,你很有些拿不定主意,时间分分秒秒过去了,你终于没张开口。而对面那位,也许和你有一样的障碍。

恐惧障碍:新邻居之间,谁都不认识,不了解,缺乏信任,你会心怀恐惧,外出怕门没锁好,要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拉拽检查。

清高障碍:也有一些朋友,既不屑于主动与人打招呼,又对别人的热情表现出拒人千里的姿态,清高也是一种社交障碍。

冷漠障碍:还有个别朋友,事不关己,对邻里对社区一脸冷漠,甘愿做一个独行侠。

社交“原子化”障碍: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认为,互联网通过虚拟空间把人更加广泛连接起来的同时,也造成现实世界人际关系的“原子化”,即互不相连。日常生活中,与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越是关联多的人,离真实的人、团体和社会就越远。人们可以借助社交媒体交往,但在现实世界却是一个十足孤独的个人。尤其是在城市化程度高的社会,人们可以依靠互联网而生存,生产了大量的宅男宅女。宅男宅女多为年轻群体,他们“宅”在房子里足不出户,对居民社区邻里关系重建和邻里文化的养成,这也是一大障碍。

这些障碍,在熟人环境、熟人居住生态下,是不太可能存在的。

笑脸是最暖心的力量,和谐的人际关系、愉悦的邻里交往,是最有魅力的环境,也是一个社区最大的吸引力与凝聚力。而这些障碍的存在,却让现代化的新社区缺少了几分温暖。

让邻居之间“敞开”家门

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社区居民关系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传统的农耕文化里,邻里关系与文化,更多地表现为:宗族聚居、亲缘等级、村社文化、乡规民约、亲情互助。

在工业与商业化社会中,社区邻里关系,则更多地表现为居民平等、商品交换、分工合作、法律信誉及商业秘密。社会分工细化,人类的各种需求,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都可以通过交换或购买获取。

我们正经历互联网时代,即将迎来万物互联的5G时代,这个时代,新技术对社区治理、邻里关系及文化重建,会带来哪些影响?

我们已经感知了4G通信技术的神奇,可以在虚拟条件下既闻其声又见其“人”。到5G时代,万物互联,信息将实现多维低时延传输。不必面对面,人与人就可以随时交往。

即便如此,人与人能隔着屏幕拥抱吗?屏幕温度能让人感知彼此的内心吗?技术能彻底取代人,解决人性与人情冷暖吗?能安放人类的心灵、满足多样化的情感需求吗?

在新技术与陌生人居住生态叠加下,技术是可以让虚拟世界的朋友生态,转移到现实世界,支撑邻里文化重建的。但虚拟世界的朋友关系,不太可能取代现实世界的邻里关系。技术越发达,人类越害怕被隔离、被取代,越害怕出现社交孤岛、成为社交孤儿,越需要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有体感的交流互动。所以,无论科技怎样进步,以人为本的邻里关系、邻里文化、社区融合以及社会关怀,对人类生活更加不可或缺。

西方欧美社会社区治理中,宗教是一个重要工具。各种宗教渗透到居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邻里关系、邻里文化,也呈现明显的宗教特点。

与西方社会不同,在中国,佛教和道教,都是出世的,讲究信仰者的个人修行。宗教从来没有在社区治理及邻里关系上,发挥过主导作用。(当然,我们也发现,近年来,宗教在城乡居民中的渗透也是挺严重的。通过加强社区邻里关系与文化重建,才能防止宗教对社会生活的渗透,特别是对社交孤岛人群的争夺。)历朝历代,只有儒家文化对邻里关系、社区发展治理发挥着规范引领作用,形成了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儒家社会伦理及邻里关系基本规范。

新中国成立后,推进社会革命,进行社会改革,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挖掘不同地域环境中,居民自发养成的优风良俗,形成了全新的社区邻里关系及邻里文化。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针对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重建城乡社区居民新型邻里关系,养成新的邻里文化。

重建邻里关系,有必要引导居民对“家”的概念进行再认识。

家,从微观而言,是居民个体的那间房子。每个相邻的个体之家,组成了单元门洞,进而组成楼栋,若干个楼栋组成了社区。家不仅仅是关起门来,自己那一块小天地。那块钢筋水泥的小天地,肯定是家,不仅仅是吃饭、睡觉的地方。防盗门外,和我们比邻而居的那些人,一起组成社区,有了这些,才是完整的家,这里是居民可以安放心灵、寄托情感的地方。这个大范围的家,人们习惯把它称之为家园、家乡。

每一个具体的家庭,都不能脱离邻里、社区,不能脱离社会,一旦没有社会属性,家就只是个睡觉的孤岛。

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通过市场行为,人们彼此成为邻居。这种邻里关系,与亲缘、乡缘、工作职业或种族、宗教信仰等因缘结成的传统社区有很大不同。新社区邻里社会关系,法律保障先于社会伦理保障;传统社区,社会伦理保障往往优先于法律保障。

从人际关系而言,由熟人生态进入陌生人生态,在一群陌生人因居住关系而组成的新社区里,居民更看重家庭与个人隐私保护,因此,陌生人生态下的邻里关系重建,是关系社区和谐稳定的大事。

在定义社区概念时,社会学指出,社区是居住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守望相助的共同体。很多传统社区居民,通过经济、社交、精神等方面的互助,达到了心理与文化的认同、融合。彼此守望相助,才能拥抱比较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今天,技术进步支持下的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新的居民社区应该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017年中央13号文件发布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指出,要把城乡社区建成“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当代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哈贝马斯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交往。这里的交往,更多的是指在现实世界的交往。

邻里交往才能克服新社区居民认同与融入的困境,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建构新型的、与居住生态相适应的邻里关系,让邻里之间互动起来,建立信任关系,能够彼此“敞开”家门,走出小家,融入社区大家,相识、相亲、相敬、相助,这样的家,才是城市居民内心渴望的家,才能突破居民新社区邻里关系的困境,为现代社区发展治理,打下深厚的群众基础。

心灵相通,情义相连

重建新社区邻里关系,形成新的邻里文化,让邻里之间不仅敢于相互敲门,更要用邻里文化敲开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之门,让社区居民群众,在情感上有家园故乡般的认同感、归属感。

比起敲开防盗门,敲开居民之间的心灵之门,是更有意义也是最不容易的事。

城市新社区邻里文化的重建与养成,就是要在陌生人生态下,重新确立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定位。

陌生人社区邻里之间,要建立信任与联系,必须让邻居之间收起羞涩、放下清高、克服恐惧、拒绝冷漠,从虚拟回归真实。克服这些障碍的最佳方法就是组织各种能吸引居民的活动,让居民相识、相知、相融。

邻里文化重建与养成,要从满足居民的需求入手,通过具体而微的活动发力,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中实现。在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一日三餐、育儿养老、生病就医、垃圾分类、遛弯逗狗、文化娱乐、交通停车、居住安全等等,有烟火气的琐碎日子中,确立非亲缘关系下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嫂姐妹等长幼伦理秩序,形成有认同归属感的家园亲情关系。像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样,物化到居民日常生活之中,融入到全体中国人的骨血里,与居民的生活需求,实现自然无缝衔接,成为人们潜意识的思维习惯与言行规范,虽历经各种思潮和千年时间冲刷激荡,任何外力都难以撼动。

社区精神塑造,邻里文化重建,还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共同追求,与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等个性结合融合,形成接地气、有温度的特色邻里文化。

邻里文化建设,要把社区内的党员、社会贤达、能人发动起来,把各类人才挖掘出来,广泛吸引居民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让居民在不同平台上,服务他人也服务自己,以共需共建促成共融共享。可以针对不同爱好及需求群体,组织不同内容的主题活动,把关在铁门内的居民,引出家门,走出单元门栋,参加社区各种活动。

如:秀才艺、摆龙门阵、唱歌、跳舞、演戏、晒萌娃、比孝心、搞慈善、办邻居节、建笑脸墙,等等,通过一系列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浓浓生活气息的特色活动,吸引居民关注,带动居民参与,促进居民相识,拉近居民情感,改变陌生生态,融洽居民关系,促进邻里和谐,凝聚居民人心,养成邻里文化个性,最终让居民情感上对社区产生家园认同。

总之,在现代化城市社区,邻里之间既要有高度价值认同,融洽相处,守望相助,又要保护并尊重个人及家庭隐私,建设有精神依归的家园生态。这样的城市新社区,才是真正的幸福社区,这样的邻里关系才是大家期待的邻里关系。这样的社区,才能成为价值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而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共同体。

让新邻居之间良性互动,尽快融入新社区,不妨从这些小事做起:

迎面打招呼,有空聊几句。走出防盗门,社区认新朋。有事搭把手,敲门有回应。

(□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民生周刊》副总编辑 任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