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穷游世界8 日本6日游

日本6日游,改变了我多年对日本的厌恶心态。其实短短几天时间,看到的只是日常小事,细微之中,我对日本人民有了新的认识,甚至产生了佩服和敬重之情。

朋友约我们一起出国游,一开始考虑的是日本的“处女星号邮轮5晚6天游”,每人船费才3499元。而且同行的第3-4人还可以半价。但考虑到其停靠港口只有冲绳和宫古岛,多数时间都是在船上玩,就跟住旅店差不多,不能满足我们这些没到过日本的人好奇心,只好作罢。

接着是想参加“老挝万象万荣、琅勃拉邦双飞六日游“,收费3480元。对我们很有吸引力。还有7699元的“埃及迪拜10天游”。这是古老文明和现代奢华的两极世界的搭配,对我们有很大的诱惑力。但同行的朋友担心这2个行程都太颠簸、辛苦,我们也暂时放弃了。

最后还是把目的地转回日本。先是选择5380元的“日本本州芝樱温泉美食7日游”,可以一次过游覧本州著名景点(东京、箱根、京都、大阪)。报价的南宁森林旅行社还同意给我们每人减300元的优惠价。在交付定金几天后,我们得知5月25日还有一个同样行程,价格只要4980元的 “日本本州花见六日之旅”。经过和旅行社协商,我们最后每人不到5000元(已含当地导游小费300元),就可以走马观花看日本了。

这次日本之行,看到的自然风景和历史建筑或古庙宇,对我都没有太大的感触。但给我最大最难忘的印象就是“日本环境太干净了—干净得令人难以置信!”

芝樱公园花海

6天行程,4天在日本。从城市到乡村,从大街小巷到高速公路,到处都看不到灰尘。所有来往的车辆,部部都像是刚清洗不久的样子,没有一点尘土。带着极大的好奇心,我们同行的游客,都特别在几处城市街道一些栏杆边角处,用手指去擦拭查看,竟然没发现有什么灰尘。在各个酒店的角角落落,也很难找到些许灰尘。

在旅游的沿途各处,也很难看到什么纸屑和垃圾,到处都是一尘不染的样子。干净的现实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据导游说,日本还没有什么专门的清洁工(不知道他是指没有街道清洁工还是没有各单位的清洁工?),全凭大家的自觉和义务来保持环境的清洁。

我很纳闷,日本是个多地震和多火山爆发的地区。按道理应该是灰尘和废墟会比较多才对啊!怎么搞得这么干净呢?

如果说,他们的房间室内没有灰尘,可能可以通过常年关闭门窗,并采用空气循环过滤设备来做到。但满大街干干净净,好像建筑物的各个角落都没有什么灰尘,这应该是难以做到的啊?日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到现在还是感到十分的困惑!

大阪伏见稻荷大社

最后一天在名古屋机场,我们有几个小时的候机时间。他们的整个航站楼顶,专门做成一个供旅客观景的几千平方米的大平台。我们在那里观看飞机起落时,特意在这个空旷的大天台上的某个角落的一条2厘米宽的凹槽里,用手指涂擦一下,竟然也是一尘不染。我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这怎么可能呢?

飞机整天不停地在这里升降,灰尘应该足够多啊!这么多天的旅游,我们从来没看见过有任何清洁人员拖着垃圾桶跟着游客屁股转的情景(这在我们国内景区可是常见的现象)。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棟建筑物,单凭有限的人力资源,应该无法搞得这么干净吧?就算人力可以捡干净周围的废纸垃圾,但也无法整天在户外环境的各个角落里打扫和吸尘啊!?

天道酬勤?难道是因为日本台风大+雨水多,是自然的力量帮他们把街道和建筑物清洗得干干净净呢?这是我大脑目前可以猜想出的唯一可能答案了。

离开日本那天,我特意用旅店的白色刷鞋纸认真地刷一遍我的鞋子。结果几天来“上山下乡”的行程,踏足与多处花草丛中、乡间道路,但我的2个鞋面竟然都刷不出一点污垢和灰尘来。

这几天日常的种种观感,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仅是各处环境死角都可以做到一尘不染的程度,就足以让我对日本人民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佩。如果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国人在这样的细节上也可以做得如此别致的话,我们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就更真实了。因为在环境都可以搞得如此干净的国度里生活,你基本可以相信---餐厅里的碗筷或食物的清洁和安全,是不必担心的!

下面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现场实拍照片,顺便附上简单说明。

这是机场航站楼顶的观景台, 我们就在这样的铁围栏某个角落下面的扶手缝隙里“检查卫生”,结果竟然是“一尘不染”。

日本的各处公厕马桶都是电脑控制喷水冲洗的“电子马桶”,都很干净卫生。

酒店厕所马桶

高速公路服务站厕所马桶

上面左图是酒店厕所马桶,右图是高速公路服务站厕所马桶。下图是高速公路服务站厕所小便池。

上图是高速公路服务站厕所小便池这个厕所设计得就像个花店,花草与便池间有透明玻璃分隔,十分宽敞、明亮、漂亮。厕所并排有10多个这样的便池,因为当时旁边还有人在方便,不便拍全景。

这是在横滨的海滨公园里,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坐在海边画画写生,场面热闹凌乱,但地面却看不到什么垃圾和废纸。

这是大阪的某处街景。日本的大街小巷很干净,但也随处可以看到他们的电线象蜘蛛网一样凌乱。这也算是他们的一个特点吧!要是按照我们的习惯,迟早得将地面开膛破土,把这些影响市容的东西埋在地底下了。

听日本的王姓导游说,日本是世界上人均最长寿的国家。我以前不太注意此类信息,回国后上网检索一下,果然如此。下面是我检索到的世界人口平均寿命的一些信息。

1997年,美国商务部发表报告指出,全球人口平均寿命为62.27岁。世界各国和地区中最长寿的是日本人,平均寿命达79.66岁。

2012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世界人口平均寿命最长寿的国家是摩纳哥=89.73岁。世界人口平均寿命为67.07岁。该统计共220个国家或地区位列其中,中国澳门位居第2,中国香港位居第8。中国大陆则排在第94名。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3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日本、瑞士和圣马力诺三国人均寿命最高,达到83岁;其次为澳大利亚、冰岛、芬兰、以色列、新加坡等国,为82岁;非洲的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和莱索托等国,人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其中,日本排名第一位,中国排名第83位。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寿命已达到76岁。

2015年,世界各国人均寿命排行,摩纳哥第一,=89.52岁。日本第2,=84.74岁。中国世界排名为第99。

听日本的地导说,日本人爱吃纳豆,而纳豆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也可能是日本人长寿的因素之一呢!王导到日本10多20年,也养成天天吃纳豆的习惯了。而我们在日本的几天里,也似乎天天早餐都有纳豆供应。我以前也听说过纳豆有益健康,但一直没吃过。在日本第一次吃纳豆,感到好像有股酸臭味,比较难吃。当时我心里还莫名地产生了纳豆和臭豆腐的联想。因为不是迷信纳豆的健康价值,我是肯定吃不下去的了。他们的纳豆好像都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冷+臭(可能是我不习惯这种口味),不太好咽。我为了冲淡臭味,就将纳豆拌到热汤里吃。其他内行的人看到后告诉我,高温会破坏有益菌的。在后来的几天,我试着将就冷吃,也慢慢习惯那种味道了。

这就是所谓纳豆,外表有发霉的样子,味道不敢恭维。

日本人的饮食很清淡,各种菜肴汤水,都是没油没盐的。这倒很符合我的口味。我是90年代体检出高血脂后,才开始低脂、低盐饮食的。得知饮食清淡的日本人普遍长寿,我也大受鼓舞了。

这是我们一行6人在中华街的中餐馆作为午餐吃的410日元一碗的海鲜面,价廉物美,也是挺清淡的。

上图是29号晚在名古屋的一个酒店吃日本“硬壳纸”火锅的照片。该火锅其实就是在电磁炉上面放一个铁丝篮,铁丝篮里面放一张洁白的硬壳纸,硬壳纸里面放一块银白色的打了许多小孔的不锈钢铁片。由“铁篮+硬壳纸+不锈钢铁片”来代替我们平常用的不锈钢锅,硬壳纸里的不锈钢铁片和电磁炉作用产生热量,加热并煮开硬壳纸里的水。这也算是个奇思妙想---餐后打扫卫生就很方便了。把硬壳纸丢到垃圾桶里,连“锅”都不用洗了。

请注意,上面火锅的“汤底”就是一块2个手指头宽的海带加清澈透明的水,没油没盐。当晚我们就是用这些清水来煮菜、煮肉、打火锅了。由此我们大概可以知道他们的饮食是多么清淡的了。这说不定就是他们长寿的秘诀呢!

我们在东京住的酒店房间宽敞明亮,还配备其他酒店都没有的投影仪(上图右上角D机和可以拉伸平躺的电动按摩椅。当晚我们在酒店泡温泉,睡按摩椅,有“快活赛神仙”的感觉!

酒店房间一角

日本是一个全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都比较完善的国家。按照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他们应该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成功地由资本主义和平演变为发达社会主义的国家。没有小偷,没有乞丐,没有蚊子,没有苍蝇,没有污染,没有假冒伪劣产品。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社会生活环境,难怪他们生活得如此滋润、祥和!

但我们在日本也可以看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60-70多岁的老人,还在不同的岗位继续工作。按道理他们应该是衣食无忧的,该享受的时候了。为什么还要工作呢?难道这些老人还要继续享受工作的乐趣?

奶奶级服务员

特别是像商店、餐厅和司机这样的职业,经常会碰到爷爷奶奶级的人物在操劳。碰到像上面照片那样的老人提供服务,我们一时半会还感到挺不习惯的呢!

我们4月下旬到日本时,樱花的季节已过,但芝樱花好像正当时。下面是4月27号在富士山脚下的芝樱公园拍的照片,盛开的芝樱花,有玫红、粉红、白色、浅绿等颜色,密密麻麻的铺满大地,一望无际,颇为壮观。好像比樱花还好看。

我记得上次去韩国,看到他们的物价大概是我们国内同类商品的5倍,他们的工资收入大概是我们的10倍。这次在日本,我就没有具体询问他们的收入和我们的差距是多大。但看市场物价,大概是我们的5-10倍。日元单位有点像汉字“丹”,目前兑换率大概是100日元=6元人民币。

中华街上看到的5碗1份的“老北京”套餐才850日元,没有我原来预想的那么昂贵。

这次日本游,同行的朋友都大量购置化妆品和药品,很多人都是带着亲友的购物任务来的。受到 “狂购浪潮”的裹挟,我们也因为好奇心,购买了2支 “液体创可贴”。无意中看到药店和超市里的日本牙线和我们国产货价格差不多,我们也买了不少日本牙线。我们夫妇几天在日本购物加零食小吃的花费,也没超过7百元人民币。可以算是名副其实的“穷游观光客”了!

上面东京街头这栋建筑物外墙乱糟糟的文字,不知道是什么内容。当时触景生情—让我联想起的是文革期间我们在大街小巷、各个建筑物都挂满的的各色标语牌!看来日本闹市里的市容好像也不怎么样啊!

这是我们刚好碰见的东京街头冒雨跑步的市民。导游说,如果不下雨,街上跑步锻炼的人更多。

这次日本之行,看到的自然风景和历史建筑或古庙宇,对我都没太大感触。但他们的干净卫生程度,确实让我造感到震撼。也可以说是我这次旅行的1个特别的收获吧!

4月30号晚上12点多才回到南宁。刚出到机场的停车场,就隐隐约约闻到空气中有一股工业污染的味道,周围灯光中看到的也是灰蒙蒙的。几天来,习惯了清洁的空气和环境,回到环境条件相对于市区算是比较好的机场,我们就好像感到不太适应了。

回到家里,看到沙发扶手明显的一层灰尘,好像从梦境回到了现实。从地面、桌面到床铺和家具,统统都盖着一层熟悉的尘土。这才开始反应过来—--确实是到家了。我在自问:我们可以把家也打扫得一尘不染?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事。就算是我们夫妇2人不干别的事情,在家全天候不停地打扫卫生,也不可能搞得出一个连角落都没有灰尘的家!更别说搞好我们一栋楼,一个城市的大范围的清洁卫生了。

小日本是怎么做得到的?难道我所看到的小日本的这种清洁卫生,只是我的梦游或错觉?

会不会小日本也是搞了个假大空的面子工程给我们这些游客看?我期待去过日本的其他朋友,也能从不同角度谈谈他们的见闻,给出不同的观感和答案,让我们对日本有更真实的了解。

题外话:

临行前一周,去养老院看望老爸时,向他提及我们游日本的计划。他听到后很不高兴的说:“千万不要去日本。”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到广州,打死了大伯。你们要去旅游的话,宁可游新加坡或越南,也不要去日本啊。”我知道老爸对抗日战争时期的苦难始终不能忘怀,他对日本人有一种本能似的仇恨。所以我只好对他说,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在过去几代人了,那些坏人都死光啦!我们去看看不要紧的!但不管我怎么说,他也听不进去。最后我要离开养老院时,他还是特别强调的口吻对我说:“记住啊,千其唔好去日本啊!”其实我的所有出国手续都办好了,只能敷衍说:“就是去看看嘛,不要紧的。”

带着一丝不安,我们还是按原计划去日本旅游。从日本回来后,我去看望老爸时。老爸问我:“你们看到的日本人,是否和我们差不多”。我赶紧答复道:“没什么差别的。和我们一样的。”尽管老爸没有直接责备我,但我心里却并不感到有丝毫的轻松。我知道,几十年前的国难家仇,是我们父辈永远难以忘怀的痛!

其实,这次出游,让我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对日本人的固有看法。几天的行程,跑了不少的地方和路程,看不到我们日常熟悉的警察、城管,甚至看不到城市环卫工、看不到政府机构强力的管控之手。好像是他们是靠国民高度的自律和自觉,让这个国家高效、有条不紊地运行。我相信,今天的日本人民,不可能会让军国主义再度复活!

但愿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仇恨可以慢慢消解。同在一个地球村的人民,可以情同手足,亲密亲密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