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燕|综合报道
国庆节恰逢中秋月圆,长假期间旅游行业迎来全线复苏。国内出游人数、旅行消费规模都达到今年以来最高峰。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国庆假期前4天,全国道路预计发送旅客1.91亿人次,民航执行航班58608班,运输旅客648万人次。《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周琦|摄
国内旅游市场复苏态势强劲,上海成最吸金城市
携程大数据显示,国内交通出行高峰从黄金周长假前一天即已启动。10月1日当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509万人次,民航运送旅客167万人次,均创疫情暴发后单日发送量新高。旅游观光、短途旅行等客流持续走高,带动“高铁游”、周边游等市场行情火热。
从热门线路上看,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西安、广州、长沙等地居民出行热度最高,而三亚、上海、北京、成都、杭州、西安、昆明、南京等地,则在全国热门目的地中排名靠前。
携程《中秋国庆假期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上海、北京、江苏、湖北、四川、浙江、广东、陕西、贵州、湖南等十大省市景区的预约人数最多,成为今年十一景区旅游的热点省市。上海迪士尼度假区、黄鹤楼、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上海野生动物园、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北京野生动物园、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圆明园,则是十大线上预订人气景区。
旅游同时带动了酒店、租车、餐饮等一系列消费的收入增长。从各地公布的旅游收入来看,截至10月10日,上海以135亿元占据首位,成为国庆期间最吸金的城市。北京、西安紧随其后,黄金周期间旅游收入均超过100亿元,分别为115亿元和111.4亿元。
网联平台提供给《中国经济周刊》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10月1日—10月8日),网联平台共处理资金类跨机构网络支付交易133.92亿笔、金额7.23万亿元。其中,10月1日交易规模最高,单日处理18.47亿笔交易,金额超过9937.21亿元。与去年国庆假期相比,网联平台日均交易笔数和日均交易金额同比涨幅分别为42%和47%。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自驾游和小型私家团获得了更多的青睐。携程数据显示,“家庭出游”“私密化”“独立成团”“户外游”等词语成为消费者的关键词。黄金周期间,在携程平台上报名私家团的游客量同比去年增长达100%,大幅超过国内旅游市场的增长水平。每5个报名携程自营跟团游的游客中,就有一个选择私家团。
尽管已经是深夜12点半,位于长沙海信广场的超级文和友门外仍有数百人在现场等待就餐。现场的屏幕显示仍有3000多桌在等号。《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燕|摄
深夜的长沙太平老街上仍然挤满了前来观光的游客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燕|摄
多地晒“双节”旅游成绩单:武汉人气最旺,长沙成新晋“网红”城市
江汉路熙熙攘攘、黄鹤楼宾客如云、长江灯光秀美轮美奂……这个假期,武汉向世界展示了疫情后快速复苏的生机和活力。著名地标建筑黄鹤楼,成为今年黄金周最受追捧的景点之一。
截至10月10日,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西安等多个城市陆续公布了今年的“双节”旅游成绩单。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武汉在黄金周8天接待游客超1800万人次,成为全国人气最高的城市。此外,西安、广州、郑州、重庆、杭州、济南6座城市假期接待游客人次均超过1000万大关。
如此高的人气,一方面得益于当地政府推出的A级景区免门票的“惠游湖北 打卡大武汉”利好政策;另一方面,武汉在抗击疫情中展现出的勇气和责任感也让不少游客前来瞻仰打卡。
据媒体报道,今年国庆,前来武汉的游客中不乏各地曾经支援湖北的医疗队队员。他们借着假期重返武汉,与曾经并肩作战的队友一起庆功,圆一圆摘下口罩好好看一看武汉的心愿。
离武汉高铁车程约1.5小时的长沙,同样也成为此次黄金周的“网红城市”。飞猪平台发布报告显示,长沙今年首次跻身国庆酒店预订量全国前十强。在铁路客流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长沙位居第五。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长沙各项旅游产品的预订量恢复超去年,同比增长达到16%。除了长沙,张家界、凤凰、韶山等地也备受游客青睐。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数据和相关信息显示,今年假期,湖南全省共接待游客6173.6万人次,假期游客接待规模位居全国第三。
排队,成为双节假期长沙街头的常态。10月3日21时,长沙知名餐饮“超级文和友”海信广场店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该店当日取号已超过30000桌,目前等位已超过10000桌。有网友表示,自己早上10点起来在公众号取号,显示排位已经到3000多名,大概下午两点钟才被叫号进店。
外媒热议黄金周:中国经济复苏是全球的成功案例
“酒店价格飙升、打车软件崩溃、长城门票售罄……在此次‘十一’黄金周假期中,几乎有5亿中国人外出度假。” 在近期的一篇报道中,彭博社如是描述此次“双节”假期。中国成功控制疫情,是中国人得以在黄金周放心出行消费的大前提。该报道援引经合组织的预测指出,今年中国将是二十国集团唯一实现经济增长的成员。
“十一”黄金周历来被外媒视作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在告别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后,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中国消费市场强力复苏。“双节”假期旅游消费的火热,体现了中国对疫情的有效控制,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复苏的清晰信号。
“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回到接近正常状态。”《纽约时报》如此评价。德新社报道说,“今年全球旅游业预计将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而在中国旅行已经大致恢复正常。”《纽约时报》报道中称,黄金周消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状况,“发出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明确信号。”
黄金周繁荣景象背后,依托的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巨大的需求潜力。“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中国消费市场的魅力正不断增强。”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如此评价。
“中国释放内需潜力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报道认为,面对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和不确定的世界局势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加大努力,进一步加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外媒看来,“十一”黄金周展现的巨大消费能量,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市场规模优势,也凸显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释放的发展动能。
墨西哥经济部长格拉谢拉·马克斯表示,具有强大活力的国内市场推动着中国经济复苏,中国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几个月来,中国经济复苏是全球的成功案例。”美国财经杂志《巴伦》周刊撰文说,“中国经济复苏令人印象深刻,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政府强有力的领导,民众对经济状况抱有高度信心。汇丰银行经济学家的报告也认为,中国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和消费信心提高将推动经济继续增长。”麦肯锡公司的民调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未来6个月经济表现的信心高达93%,远高于其他经济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9期)
2020年第1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