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带你全面了解秦始皇

大家好,我是你的朋友团团,没想到大家这么喜欢郑哥,今天咱们继续聊秦始皇。

关于秦始皇有两个标签跟随他2000年,一个是统一中国,一个是秦王暴政。

史传秦始皇陵从政哥13岁继位开始修了39年,70万人在骊山苦不堪言,修阿旁宫要招纳六国美女,荒淫无度,

搞高级会所,个人宫殿,焚书坑儒,造成文明的浩劫,文化的损失。率先开启,愚民政策,大搞洗脑、思想专制,因秦律严苛,陈胜没及时上工,害怕被处死,才产生了因迟到而引发的秦王朝终止,这些史料到底可不可靠,秦王是不是真的残暴?

从西汉《史记》、《过秦论》的全盘否定,到唐朝《封建论》、《秦王扫六合》的功过参半,对嬴政暴君的评价是不是过于武断?考古和史书的矛盾应该如何判断?郑哥的为人到底是什么样?是真的天下苦秦久矣,暴政专制的反面形象还是后世恶意抹黑末代之王。掩盖了事情的真相。

先说秦律,秦律是秦朝的法律,秦国主张法家思想,强调以法治为核心,“缘法而治”就是依法治国,并不像其他六国,过于强调道德伦理,统一中国前,吕不韦集合门客弄了本《吕氏春秋》献给秦王,以儒家学说为主菜,道家理论为辅材,加上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等素材,来了一锅乱炖,史称杂家,结果隔壁韩非子说:如果讲道理有用,还要法律干嘛。

嬴政马上对韩非子路转粉,没搭理吕不韦,根据我一番推测,要么吕不韦一路太顺膨胀了,要么就是他知道嬴政姓吕,咋不叫《嬴是春秋》呢。说不定是中标了。

而韩非子的思想被采纳,也是因为法家思想说到了嬴政心坎里,法家强化君主权威,贯彻君主统治,通过法律和重刑来达到民不敢犯的目的,越严越不敢犯,就像2010年一个瑞士人Fricker在新加坡地铁涂鸦,坐牢5个月,鞭刑3下,鞭鞭到肉,就问你怕不怕。啪的一下,再也不敢涂鸦了。

那秦朝的法律有多牛逼呢,首先是法律的覆盖面极广,像是张三往李四家挂了只有毒的白斩鸡,李四欠王五钱以鸡代偿,王五想还张三人情,把鸡偷偷放进张三米缸,结果张三一家喝稀饭,一死两伤,这种杀人未遂反自杀只是常规法律的范畴。

像是公务员上班饮酒,客栈养狗不拴绳,吃饭不付钱就走,被咬了跟狗动手。秦律涉及之事应有尽有,云梦秦简里记载了最早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秦国规定身高不足六尺可以免除刑罚,《田律》规范农林牧渔粮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贸生产和环境保护法,《封珍式》记载着对传染病患者加以隔离,不同饮食、不共器皿。

还有疠迁所(隔离房)以供隔离,让每个人对居家隔离,都有了隔壁美国到现在都没有的深刻认识。

另外还有最早的消费者保护法,商品必须明码标价,以及审讯不能严刑拷打,见义勇为不该受罚,公钱私用与盗同法,离任审计追溯处罚等等。

那另一方面,秦律是不是过严了呢?严到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史记·陈涉世家》中有一段被后人反复引用,来证明秦律的刑罚过于严酷,表明秦末农民暴乱是官逼民反,不是农民主动叛乱。

秦二世元年七月,900人驻扎在大泽乡防守渔阳(今北京密云县),其中就有陈胜、吴广,结果天降大雨,身为屯长的他们过了规定的期限还没赶到,按照秦律“失期法皆斩”,换句话说:迟到了,判死刑。

如果按这个刑罚,那我上学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关键天降大雨,实属无奈,那横竖是个死,要不起义吧,这对于他俩来说是个理性决策,于是也就有了天下苦秦久矣,农民揭竿而起。

所以在《史记》中,司马迁的意思就是:秦灭亡是因为一次迟到,是因为秦国的法律过于严苛,如果不是迟到了就要杀头,那陈胜、吴广也不会铤而走险。

但这件事儿其实有两处可疑,首先陈胜、吴广不过是两个农民工,往大了说,也就是包工头,途中造反,六个月后被杀,那时文字记录得用竹简,属于稀缺资源,没有随行战地记者,也不能拿出手机来个短视频,

而《史记》中两个人密谋造反的对话栩栩如生,宛如微信聊天,

而且自起义以后,各地一片混乱,项羽推翻秦朝、焚烧咸阳,此番记录如何保留,所以《史记》能如此详细记载,事发细节存在疑点。

而事情的重点是1975年在云梦的一个古墓里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墓主是秦朝的官员“喜”,“喜”入土时没有带任何金银珠宝陪葬,就放了生前的工作笔记和法律文书,从头到脚被秦简团团围住,考古队长一阵惊呼,今有996的上班制度,古有秦官员带着工作入土,佩服!佩服!

出土的1155枚秦代竹简,包括法律、医学、书法等方面,其中《秦律·徭律》就有明确规定,“失期三日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

“谇”是训诫,“赀”是罚款,也就是迟到五天以内,批评一下就完了,至多也就是罚款,根本不用杀头,所以从成王败寇的角度来看,司马迁只是要给起义之事,找一个正当的理由罢了,而秦律远没有史记中严苛,更何况那个时候是秦二世的天下,进一步苛政之时,已不是始皇在位。

不过秦暴政的言论也不仅仅来源于秦律,农民起义的故事背景是服徭役,

这就得说到秦始皇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史记》中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

意思是秦始皇13岁继位之时就开始修秦始皇陵了,秦始皇离世后,秦二世修了2年,合计39年,这也是根据史料记载,目前主流的说法。而史料是人写的,《史记》是推翻秦朝的西汉人写的,能够还原历史的东西,除了文字,还有考古,就像是口供和物证一样。

西北大学考古学教授段清波,曾担任十年的秦始皇陵考古队长,

其考古团队在秦始皇陵附近发现一个修陵人的墓地,修陵人墓地上盖有瓦,瓦上有文字,文字写明死者的姓名、籍贯,而这些籍贯有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修陵,那肯定是统一之后的事情,秦始皇陵发现的瓦片上也都是帝国时期的戳记。另外,《汉旧仪》曾记载,李斯以丞相的身份负责建造陵墓,在过程中“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也就是向下挖不动,然后秦始皇说“旁行三百丈乃至”而李斯当丞相已经很晚,一直到秦始皇33年,李四的身份还是廷尉,距离秦始皇驾崩只有4年时间,换句话说,秦始皇死前4年,秦始皇陵还在挖地基,如果真修了39年,那前33年都干嘛去了,70万人每年往下挖1米,开心快乐就效率。

所以,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史记》关于秦始皇的记录确实存疑,因为秦始皇、秦二世的形象是西汉初年的人塑造的,新的朝代意味着对过去朝代的否定,就像清朝宣传明朝一众皇帝都是奇葩,明太祖朱元璋奇丑无比。

朱元璋

《史记》同样描述了秦始皇的长相,说“秦王为人,蜂准(鼻)、长目(眼)、挚鸟膺(胸)、豹声(声音)、少恩而虎狼心”

这描述我实在想象不出来,而郭沫若为了满足大众的猎奇,在《十批判书》中对其进行了解读,说秦始皇:凹陷鼻、突出眼、软骨症、气管炎。按照郭沫若的解读,“虎狼心”那一定是先天性心肌梗塞,所以秦始皇是丑八怪的传言,传自郭沫若,始于《史记》。

毕竟不批判秦始皇,又哪那么多人服刘邦,不diss(贬低)一下前任,怎么树立新朝代的合法性。司马迁身在西汉,屁股自然得坐正,更何况他曾在朝廷上给人说了句公道话,就受了宫刑,你要再说汉武帝不爱听的,估计小命都没了。

所以司马迁不敢向汉武帝谏言,想劝汉武帝,就得把秦始皇挡在面前,朕想大兴土木,你看秦始皇大兴土木,亡了吧;朕觉得法家不错,你看秦始皇姓韩非那一套,亡了吧;

朕想修陵,你……啊,没事儿,秦始皇也这样,他继位就开始修了,我一度怀疑《史记》中描述秦始皇陵从嬴政继位始建,是因为汉武帝当了54年的皇帝,修了53年的陵,一切都是为了西汉的光荣伟大及合法,所以才把秦始皇妖魔化,然后秦始皇的暴君形象就从这段正史传开。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及并天下,天下送徒七十余万人”和“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

就是说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就弄了70多万人,分两拨,分别去修阿房宫和秦始皇陵。

《汉旧仪》中也写了一句“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反正不管时间从哪年开始修,史料中人数是七十多万没错了,不然李白也不会在《秦王扫六合》里写道“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但仔细一想,当年,秦国灭楚是先败后胜,20万不够,派了王翦的60万大军,

如果秦始皇陵是秦王继位就开始建的,哪个皇帝会再派20万去攻敌的同时,再派70万人去给自己修陵,即使是统一天下后,还有万里长城、秦直道和秦驰道,

不仅有秦50万大军攻百越之战,30万军队北守匈奴要道,晚年的秦始皇还在求长生不老,陵墓的竣工也不能比驾崩早,所以70万人的说法,在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赶工秦始皇陵时才可能是这个规模,换句话说,就是从《史记》到《秦王扫六合》,司马迁把楼给带歪了,导致后世对嬴政的评价有失偏颇。

当然,徭役过重也确实是秦王朝一个不争的事实,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跟着起义不是,至少是在秦二世,而阿旁宫呢,他从秦始皇35年才开始修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说是项羽烧了阿房宫,也是楼歪了,项羽烧的是咸阳宫。

阿房宫

咸阳宫

根据2002年的考古,阿房宫在秦朝灭亡时还没建好,只是个烂尾楼。这个烂尾楼也成了伴随秦始皇2000年的污点,据《史记》记载,宫殿东西500步,南北50丈,可容纳万人,竖50丈高的旗帜。既然是个烂尾楼,描述如此确凿,那司马迁要么看过图纸,要么亲自见过,事实是,考古发现阿房宫土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是司马迁记载的7倍多,

推测司马迁只是看了萧何拿回来的图纸,没亲眼看过,

但不管如何,《史记》对汉代皇帝的警示效果确实达到了,而且出奇的好,警钟长鸣都明到唐太宗李世民了,《贞观政要·俭约》里说,李世民想修宫殿,砖瓦木料都已备齐,突然想起当时秦始皇修宫殿,百姓怨声载道,导致秦王朝灭亡,然后项目就取消了。不仅是修宫殿,李白还借诗歌,用秦始皇来告诫当时的唐玄宗,别修仙了,看看秦始皇最后的结果,还是人固有一死。

所以《史记》是秦始皇成为反面教材的源头,

《史记》中总结秦朝教训有81处,其中指责秦始皇暴政的就有67处,秦始皇自从被西汉当成反面教材后,就没下来过,暴政的刻板印象,也流传了千年。而在暴政方面,前面说的都是次要的,还有一件事儿始终绕不过就是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两件事儿,焚书发生在秦始皇34年,在一个盛大的酒宴上,70个博士一起大联欢,一个博士大赞,秦国今非昔比,壮大了,郡县制,能传万世,政哥很高兴。然而另一个叫淳于越的博士出来整活了,他是原来齐地人,说,商和周也传万世,就是分封诸侯,你统一了天下,但是你死了就没兄弟出来主持工作了,所以郡县制不得行。这个博士一看就是没被社会毒打过,这不就跟年会上说领导是笨蛋一样吗。正常情况下,你们觉得秦始皇会怎么处理?认为郑哥勃然大怒,拖出去斩了的在留言1,认为郑哥高兴,没和他计较的留言2。

事实是秦始皇听了之后,并未否定这个批评自己的博士,反而下令让大臣们开会讨论这个事儿,

这就像鲁迅先生所言“秦始皇倒是博采各种思想”,

然后会上李斯提出,现在国情不一样,以前从未实现统一,不能用前朝看现在,同时因为是六国形成统一,在思想上私学很多,各家有各家的学说,中央政府的命令下达以后,大家还是按照自己的学说去办,这样思想就混乱了,于是向秦始皇建议,除了秦国史官写的书以外,其他各家的书一律销毁,医药、农书等工具类书除外,秦始皇回了一句:可。

于是也就有了焚书事件,在焚书事件上,秦朝是中央集权的治理模式,统一思想,自然有利于国家治理,历史上每个朝代几乎都干过类似的事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空前绝后的文字狱,都是统治者加强中央统治的手段,相比于乾隆期间130次文字狱,秦始皇已经算好的了,而且烧掉非议秦国的书和民间藏书也都留有备份,秦始皇和李斯也没到彻底毁灭文化的地步。

按照鲁迅的说法清朝才是“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

南宋朱熹说“秦焚书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旧留得”。明朝《经下邳》中说“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犹有未烧书。”而《史记》中记载,项羽引兵屠戮咸阳,杀秦王子婴,火烧秦王宫,阿旁宫,证实未被烧过,但咸阳宫遗址确实发现了红烧土,所以成千上万的珍贵藏书,是在项羽的一把大火中付之一炬,清朝文豪刘大櫆直接指出“书之焚,非李斯之罪,而项籍之罪也。”

再说坑儒,坑儒事情起因是秦始皇最信任的两个方士,也就是术士。卢生和侯生为秦始皇找仙药,找了好几年也没找到,觉得秦始皇肯定要严厉处罚他们,然后说了一通秦始皇的垃圾话,撒腿就跑,秦始皇得知这俩人携巨款潜逃,非常暴躁,于是下令彻查这帮拿了钱的术士,一是卷钱跑的,二是拿了钱还妄议朝廷的,最后抓到460多人定罪:“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下令全部活埋,而且通告天下,这就是坑儒。

一言以蔽之,就是郑哥陷入了保健品骗局,所以坑儒的说法不准确。《史记·儒林列传》记载的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不是坑儒,是坑术士,而术士并不是儒生,《论衡·贤难》和《汉书·儒林传》里也都说的是术士。

直到西晋,一个叫卫宏的学者为《古文尚书》作序的时候,第一次提到“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这才变成了坑儒,到了南朝《后汉书》则又提到了坑儒,所以焚书坑儒的楼,是在西晋才歪的。后来700人的数量也是卫宏编造出来的,西汉贾谊《过秦论》将秦朝灭亡归因为“三主失误,不施仁义,民心尽失,大臣失语。”代表了汉代人对秦始皇及秦王朝的总体评价,把秦始皇说成一无是处,描绘成残暴的君主,全盘盯着秦始皇的错误,是为了巩固汉王朝的统治服务,以前读历史总有种错觉,秦始皇暴政必定是罢黜百家、独尊法术,其实秦始皇对待诸子百家是开明的态度,比如其创立的博士议政制度,吸收六国的诸子百家参议朝政,虽信奉法家,而儒生却占了多数,为其长子挑选老师,也正是焚书事件,顶撞他的淳于越,从小教育了长子扶苏。

嬴政一生未负忠臣,却对叛臣恨之入骨,他是一个国家主义者,而非人本主义者,功过参半,是多数改变历史者的宿命,第一个吃郡县制的螃蟹过敏而亡,秦朝的灭亡也不能全赖秦始皇。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不是残暴的写照,只是发展的步伐大了一些,超越了前朝,后世的皇帝口嫌体正直,也依旧用着秦朝那一套,骂着焚书坑儒,还是照样烧书,口诛笔伐秦律严苛,却将诛三族改为诛九族,暴君的称号,口口相传。

因为秦始皇第一个一统江山,而其王朝太短,于是秦王苛政也就成了教育后世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滥用名利、发动战争、焚书坑儒、刚愎自用,都是秦始皇的一部分,对于百姓来说,秦始皇可能是暴君,徭役和兵役,可能是暴政,汉初休养生息,在汉武帝后迅速衰落,隋朝实现了短暂统一,隋炀帝却抱千秋以祸,是秦始皇,只用了15个春秋,第一次统一了中国,他不负时代、不负祖宗、不负家国、也不负臣僚,他眼里是无穷的工业和伟大的国家目标,后世的统治没能超越历史的进度。二世十五载而亡,谁又能为他辩护,天崩地彻,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祖龙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是暴君又怎样,不是暴君又怎样?我们不需要一个完美的秦始皇形象,历史留给世界的是那个有血有肉的秦始皇。

喜欢我的,欢迎关注,收藏,后面继续给大家带来更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