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曹州面人溯源考

面塑,顾名思义是用面粉、糯米粉等为主要原料制作,辅以各种色彩、石蜡、蜂蜜等防裂、防霉处理,再经手捏、揉、搓等各种手法制成,俗称“面花”、“捏面人”等,是在我国流传很广的手工艺。

远古时代,菏泽之地乃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后故名曹州。因地处黄河流域,洪水频繁。先民为避灾祸、求平安,用面捏成猪牛羊等代替活物供奉神灵,即所谓“花供”,后逐渐用于岁时节令和礼俗活动,此即面塑之源,融入黄河文化,绵延传承,遍布华夏。

(此处已添加纪录片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论语·乡党》、《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均记载了古人驱疫除病的禳祭活动,即大傩。其中舞者头顶面制鬼怪头形,祈祷神灵。

据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233年-297年)《三国志》载:“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奠泸水。祭罢,云收雾散,波浪平息,军获渡焉。”因而执此业者均供奉孔明为祖师爷。

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的唐代永徽四年(653年)墓葬陪葬品——面制男女人俑和面猪,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据传说,菏泽面塑在唐代主要用于祭神、寿诞、丧葬等民间习俗中,形成生面塑、熟面刷色塑和熟面染色塑三种形态。

宋元时期,面塑已经成为民间节令很流行的习俗。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当时面点,有“甲胄”人物、“戏曲”人物、“孩儿鸟兽”、“飞燕形状”等,可谓“奇巧百端”。

历经千年岁月涤荡,明末清初,以穆李庄、解元集、时庄等村为代表的曹州面塑守望中国近代发展机缘。

据现存1930年所立“沐恩碑”记载,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江西弋阳面塑匠人王清源、郭湘云夫妇游艺定居于菏泽穆李庄,与当地花供艺人郝胜、杨四白合作,把江西米塑融入了代表北方特色的花供中,形成独立“曹州面塑”集观赏和把玩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继而广收门徒,传授技艺。江西面塑和菏泽面塑的结合,是江米人艺术获得重大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江米人艺术获得迅速普及的关键所在,开启了中国近现代面塑艺术的先河。中国现代面塑艺术现已公认起源于山东省菏泽地区,即源于此。

据资料记载,1900年前后,山东曹州艺人卖艺至北京通州,北京第一代面塑大师汤子博(1882-1971)的技艺最初就学自曹州面塑艺人。

1908年前后,李朝训等人的面塑艺术,已驰名曹州府周边区域。李朝训传艺给侄儿李俊月、李俊和、李俊兴、李俊福、李新起等数人。其中李俊兴尤为杰出,后创立了中国李派面塑,成为一代面塑宗师。

1908年,15岁的李俊兴随兄到省城济南卖艺。从此,曹州面塑便和济南这座山东省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2年至1914年,李俊兴和河北吴桥马叉艺人相伴去俄国谋生,第一次把曹州面塑艺术带出国门,可谓是走向国际的第一步。

之后至建国前,曹州面塑艺人开启了国内、国际两条线传播面塑技艺之路:

1920年——1949年,曹州面塑传播情况:

国内:曹州面塑传播至济南、上海、厦门、福州、广州、广西、香港等地。

国际: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前苏联等国家和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面塑艺术获得了新生。

1956年,李俊兴等,在菏泽城关成立菏泽面塑合作社,后在济南创办面塑合作社。

1957年7月,李俊兴作为面塑艺人赴京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老艺人”称号。期间受邀在全国政协礼堂表演,并受到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78年,新的济南工艺面塑研究所成立,李俊兴被请回,与弟子李芳阁、李芳清、何晓铮及学徒徐家华、仇世森共同成立面塑研究组,再次撑起济南面塑乃至山东面塑的大旗。

1979年,李芳清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95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穆李村李芳清、马岭岗时庄村时振山为“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2004年,李效普的作品获得了全国工艺品博览会最高奖——山花奖。

国际交流:

20世纪80年代,李芳阁大师经常应邀在涉外宾馆为国际友人表演面塑艺术,受到来访外宾的赞扬。他先后三次走出国门,弘扬民间面塑艺术。1987年5月,李芳阁赴日本和歌山市访问,受到日本观众的热情欢迎。1987年9月,李芳阁赴新加坡参加在莱弗士城购物中心举办的中国山东--孔子家乡旅游展览会,向新加坡人民展示了他那朴实神奇的面塑技艺。1988年秋,李芳阁随山东代表团访问巴西,在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文化交流中留下了光彩的一页。

2006年,“曹州面人”大师时振山受美国洛杉矶蒙特利公园市市政府邀请参加正月十五灯会活动,自此至今定居美国,他是把中国传统民间面塑技艺带到美国的第一人,他的面塑艺术深受当地人喜爱。时振山大师经常应邀参加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举办的中美文化交流活动,既传播了中华面塑艺术,也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增光添彩。

2008年,曹州面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穆李村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

2012年,穆李村被评选为“山东省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色村”。

曹州面塑艺术是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代表,它依托民俗而生,却又顺应时代而变,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极广的受众面,是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葩。曹州面塑艺人近千人常年走向全国及世界各地,使这古老的“指尖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