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被合并的中航深圳公司改革功劳为历史铭记

Lijin_guoqijiedu。

我将在第一时间转载国资国企政策与新闻

被合并的中航深圳公司改革功劳为历史铭记

李 锦

10月8日,飞亚达A、中航善达、天虹股份、深天马A、深南电路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共同发布公告,披露航空工业集团对中航国际旗下公司进行缩短管理层级的重组整合,从而涉及上市公司的股权大调整。

中航国际是航空工业集团旗下收入规模最大的一块优质资产。中航国际深圳公司作为本次合并的被合并方将办理注销登记手续。航空工业集团成为投资公司试点后,率先对中航国际这一板块的管理层级进行整合,意味着集团“管资本”运营模式真正开始了,并且是从分量最重、质量最优的板块开始突破。

我到这个企业调研过,对这个企业是有了解的。值得一说的是,1984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并在考察中航深圳公司后的第二天明确表示“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随后决定将沿海14个城市整体开放,形成东部沿海对外开放的战略大格局。应该说,中国航空工业的改革开放,首先从深圳这个地方建立了窗口,也为深圳对外开放前沿阵地建设做出了贡献。

自20世纪70年代末抢滩特区开始,中航深圳公司便被定位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市场化“窗口”企业,是特区最早的中央部属企业之一,具有与特区共生的创业史。当时有9家部委同时派出队伍进驻深圳,因为各种原因有的中途撤回,有的企业质量发展不高。航空工业在深圳“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很好的发挥了毗邻香港的优势,借鉴了中国香港、新加坡成功的经验,使香港和新加坡成为深圳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从而少走了“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探索中的弯路。在改革开放几十年过程中,许多“第一次吃螃蟹”的举动是在深圳这个特殊环境下出现的,有些做法是与香港企业合资过程中学会的。譬如,创办航空工业系统的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开创航空工业系统负债经营先河、有偿转让土地制度到股份制改革,航空工业在深圳不断创造多个改革“第一家”行动,是这个企业敢闯敢创精神的生动说明。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谈瑞松在深南电路IPO仪式的讲话中曾指出:在深圳,“通过‘闯’和‘创’,航空工业实现了军转民、股份制、中外合资、混合所有制等各项创新机制改革的‘零’的突破,并率先迈进资本市场的大门。”1980年9月的组建南航电子公司是航空工业系统首家驻深圳特区的窗口企业;1981年9月创办的深圳航空精密模具厂是改革开放后航空工业系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83年11月天马成立,引进国内第一条液晶生产线;1984年7月深南电路成立,以租赁方式引进国内最早的高档多层印制电路板生产设备;1984年5月,天虹商场注册成立,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商业零售企业;1987年,深圳公司首开深圳土地购买先河;1991年,飞亚达、天马、南光成为首批改制的股份制企业;1993年,飞亚达在深交所上市,是航空工业系统内首家上市公司。

这家企业,开始投资3200万元(外汇额度)到资产总额1500亿元,国有资产增值约3700倍,在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768亿元,利润总额25.8亿元,深圳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两大主业,培育出了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国家队”。在近40年跌宕起伏的市场化浪潮中,走出了一条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完成在市场化大潮中办好、搞活、做强军工企业的历史任务。

航空工业深圳公司利用深圳的枢纽与桥梁位置,用足用好“天时”、“地利”两大优势,前期抓住日韩和“亚洲四小龙”迫切需要廉价资源与广阔的市场的机遇,以出口为中心、“工贸结合、技贸结合、进出结合、内外结合”,迅速开展多元发展是成功的。后期许多低端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航空工业将自身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品牌等密集型转移,增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航空工业站稳了深圳这个码头,抓住两次机遇,在提高资源配置水平的同时配置好自己,是得了市场经济的“真谛”。其中,天马微电子把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对标韩国企业并勇攀世界第一的过程,改变了我国“缺芯少屏”的尴尬局面。2017年,天马LCD全面屏出货量居全球第一,LTPS出货量稳步提升并在第四季度达到全球第一,成为中国显示面板行业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逐渐成为全球显示产业重心。

现在,这家企业被合并完成后,中航国际作为本次合并的存续方继续存续,中航国际深圳作为本次合并的被合并方将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此时此刻,对这个走在改革开放前面的企业机构被合并,给予关注。为这里的人们对中国改革开放做出的努力表示钦佩。历史将记着中航国际深圳公司的贡献!

现在转载今日报纸消息。

中航国际管理层级进行整合

10月8日上海证券报 记者王雪青

作为唯一入选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军工央企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简称“航空工业集团”)启动有关“管资本”运营模式的重要调整。

10月8日,飞亚达A、中航善达、天虹股份、深天马A、深南电路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共同发布公告,披露航空工业集团对中航国际旗下公司进行缩短管理层级的重组整合,从而涉及上市公司的股权大调整。

本次重组后,多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层级将进一步缩短。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航国际是航空工业集团旗下收入规模最大的一块优质资产。航空工业集团成为投资公司试点后,率先对中航国际这一板块的管理层级进行整合,意味着集团“管资本”运营模式真正开始了,并且是从分量最重、质量最优的板块开始突破。

“这是一个重要信号。”李锦预计,航空工业集团体内更大规模的单位重组将陆续启动。”

优质资产率先启动“管资本”运作

据上述多家A股公司的公告披露: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国际”)与中国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国际深圳”)及中航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国际控股”)拟进行吸收合并。

本次合并完成后,中航国际作为本次合并的存续方继续存续,中航国际深圳、中航国际控股作为本次合并的被合并方将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由中航国际承接与承继。

此前,港股上市公司中航国际控股于10月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中航国际计划以每股要约价9港元收购公司全部已发行H股,在H股要约成为无条件后,该公司将申请自愿撤销H股于港交所的上市地位。

就收购目的而言,A股公告称,此次吸收重组是为了“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事实上,由于三家持股平台此前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吸收合并之后,相关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在航空工业集团体系下的定位也将更为清晰。

从股权结构上来看,作为港股上市公司,中航国际控股的两名内资股大股东即为中航国际和中航国际深圳,分别持股37.50%和33.93%,其中中航国际深圳是中航国际的全资子公司。在中航国际旗下持有的大量公司股权中,由两家甚至三家同时持股的情况并不罕见。

去年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是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入选的军工央企。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资本管理部部长王学军此前表示,根据集团的试点改革方案,航空工业集团将持续加快重组整合和产业布局调整。以管资本为主,完善集团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实现“小总部、大平台、大产业”,强化集团总部的关键职能。同时进行专业化整合,形成以核心单位为龙头的若干个航空制造产业集群。

如今,中航国际旗下的股权调整已经启动。未来,更多资产整合值得期待。

更多板块资产整合或将跟进

集团官网显示,航空工业集团设有航空武器装备、军用运输类飞机、直升机、机载系统、通用航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航空供应链与军贸、专用装备、汽车零部件、资产管理、金融、工程建设等产业,下辖100余家成员单位、27家上市公司。

“资产证券化比例高是航空工业集团的特点之一,预计未来的资产整合将涉及不少上市公司。”李锦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上证报记者注意到,在集团二级公司中,除中航国际拥有多家A股公司之外,中航机载系统有限公司(简称“机载系统公司”)、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通飞公司”)等单位旗下也有多家上市公司。

例如:机载系统公司控股中航机电、宝胜股份,并参股港股公司中航科工,而中航科工又是中航电子、洪都航空、中航光电等A股公司的控股股东,并且参股中航电测;通飞公司则间接控股中航电测,并通过贵航集团间接控制中航三鑫、贵航股份、中航重机等公司。

李锦认为,继中航国际缩减管理层级之后,其他板块也有望陆续启动类似运作,集团“管资本”运营模式将逐渐形成。”

王学军介绍,航空工业集团将持续加快重组整合和产业布局调整。按照“三同”(产业同根、技术同源、价值同向)、“三高”(高端装备项目规模化、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高附加值项目服务化)原则,以市场化方式有序推进非航空业务整合。

同时,推动国有资本向航空主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中。充分利用混合所有制改革手段,完善市场化经营体制,按照“宜混则混”原则在所属三四级以下单位全面推进混改工作。

对于不同板块的发展目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新闻发言人周国强则表示,在航空装备领域,航空工业侧重于“开放”,面向全社会不断提高社会化投资、配套力度,着力打造军民协同创新体系和开放型科研生产体系。

在民用航空领域,航空工业侧重于“协同”,加快推进航空主业的军民协同发展,积极推动航空装备的资源共用和能力共享,例如加强与南航、海航等航空运输企业的战略合作。

在民品领域,航空工业不断推动军用优势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已在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虚拟现实、智慧产业、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