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导师专访 | 踩线申请也能Offer全收?NTU传奇学长来咯

本期重磅嘉宾:


Karl(以下简称K老师)

先来看看K老师金光闪闪的个人履历:


17岁SM2全额奖学金来到新加坡就读预科、本科并直博;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多次发表国际论文,担任审稿人,并多次组织IEEE会议;曾就职于新加坡劳斯莱斯,新加坡科技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与新加坡第十四颗卫星的研发工作,卫星名字叫SCOOB-I,6月30日于印度搭载C-53 PSLV火箭发射……


两周前,K老师所带的学生拿到了所申请的两个方向的博士offer:

结束了吗?还没有。


就在几天前,K老师参与的卫星项目已成功发射,联合早报、海峡时报以及NTU官网均已发布相关报道:


截自《联合早报》


小编也收到了K老师如同老父亲晒娃一般发来的许多卫星照片:


然而,这并不是K老师参与的第一颗卫星:


截自K老师的朋友圈


总之看到这里我的心情:




我们也有幸邀请到K老师接受我们的简单采访,一起来看看我们的超强导师吧~


小编:可以简单谈一下留学经历吗?


K老师:整体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高二的时候参加了SM2的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之后于高三来到新加坡,在南洋理工大学先后读完了1年预科和4年本科,也想过在毕业后和周围的同学一样开始工作、就业,但总感觉自己不应当止步于此,比较幸运是刚好有直博的机会,于是就抓住了这个机会,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学历。


小编:你们学霸的人生都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的吗?(笑)


小编:老师可以谈一下自己成为导师的契机吗?(最好是有故事的那种)

K老师:关于这一点,也没有什么精彩的故事(笑)。一开始也是抱着给朋友帮忙的心态加入进来,慢慢的也能够在其中获得一些乐趣和成就感。因为小坡岛留学本身就是由学长学姐组成的,而我也是由我的学长带入行的,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传承吧。


小编:导师这份工作对您来说有什么收获吗?


K老师:因为我是通过SM2项目来到新加坡的,在新加坡读书、生活了8年之久,对科研项目、新加坡的院校以及当地生活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可以帮助更多想要来新加坡读书的学弟学妹更快找到方向,少走一些弯路。而且通过导师的工作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学弟学妹,帮助他们更顺利的来新加坡读书,有机会的话也很期待与他们见面。


小编:老师最近的这位学生成功拿到了两个博士offer,可以分享一下吗?


K老师:我记得这位同学之前自己尝试过套磁但没有成功,权衡之后找到了我们,但当时距离网申截止仅有14天,所以我们在沟通之后非常高效的帮助他完成了研究计划等一系列文书,并交给班主任老师加急完成了网申。


小编:准备时间可以说是很紧张了,中途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K老师:没有,整个过程还是很顺利的。唯一有困难的一点是当时学生对于申请方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选的方向并不完全适合他,于是在择校环节重新帮他规划了两个方向,最后也成功拿到了这两个方向的offer。


小编:感觉是老师实力过强,所以过程异常顺利hhh


小编:作为导师或是学长,可以给想要去新加坡读书的同学一些建议吗?


K老师:作为导师的话,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注重平常的积累,切忌临时抱佛脚。以目前的趋势来看,海外高校的申请门槛会越来越高,一方面对成绩的要求会更高,另一方面综合实力也应当被重视起来,科研项目以及论文发表这类学术产出在申请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


作为学长来说,以我个人经历而言,我认为无论本科阶段也好、硕博阶段也好,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升自己,都不要让自己止步于此。当然,我认为提升自己的学历和文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学历不仅仅将会伴随你的一生,还会成为你将来面对社会上种种挑战时的底气。


结语

“幸运”“顺利”是K老师在谈及自己成就时最常用到的两个词,轻描淡写地提起自己之前的努力与成果的确是实干家独有的一种帅气。而另一层面上讲,其实我们都知道从来没有凭空的幸运和顺利,只有实力与信念才能够破除过程中的一切障碍。“不要让自己止步于此”是一个动机、一个建议,更是一种逐梦者的强大信念,也是无论目前处境如何,心中仍有梦想待实践的人们的共同之处。

希望以上的攻略可以帮助有同类疑问的你,更多留学问题欢迎留言交流。

我们的专业留学老师将给到您一对一免费的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