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除中国以外,世界上唯一一个华人人口占比超过50%的国家,汉语也是它的官方语言之一。华人不但是新加坡的主体民族(只是人数最多,并不存在超然的政治地位),更是对新加坡的建国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新加坡国父”之称的李光耀,就是一名华人,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则是他的儿子。
李光耀父子虽然是华人,却不拥有中国国籍,所以对于咱们来说,已经是纯粹的外国人了。但有一些对新加坡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华人,却仍然保留有中国国籍,比如对我国福建省教育事业居功至伟的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他就一直没有放弃中国国籍,甚至还一度官至副国级。陈嘉庚不但在中国享有很高的地位,在新加坡也同样受人爱戴,去年新加坡发行的20元新钞,就把他的头像印在了背面以示致敬。
新加坡发行新款20元纸币,中国人陈嘉庚赫然出现在背面2019年6月,为了纪念开埠200周年,新加坡发行了20元新钞,一共准备发行200万张,民众可以等值兑换。新钞的正面,印着尤索夫.伊沙克的肖像,他是新加坡建国后的首任总统,地位非常特殊,把他的肖像印在上面可以说是理所应当。
背面则印有8个人的肖像,他们都是对新加坡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驱人物,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则是一位名叫陈嘉庚的男士。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福建人,尤其是厦门集美区的人一定对他不陌生,因为厦门大学以及被统称为“集美学校”的一大批院校,皆为他所创建或出资扩建。
陈嘉庚出生于集美社(今厦门集美区),去世于北京,虽然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南洋闯荡,却始终持有中国护照,所以他是货真价实的中国人,可为什么新加坡人也如此看重他呢?
陈嘉庚对新加坡有什么贡献?何以能享受“印上纸币”的待遇?新加坡人如此看重陈嘉庚,与他对新加坡教育事业的巨大贡献有关。陈嘉庚可以说是注定会与新加坡结下不解之缘的,因为他出生时,父亲陈杞佰已经在那里经营多年,是当地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所以早在1891年,15岁的陈嘉庚刚刚读完私塾,便出国南下,来到了新加坡父亲经营的米店里工作,两年后回国成婚,婚后两年又再次回到新加坡直到母亲去世。
回国奔丧后,陈嘉庚更是携妻三下南洋,并从此定居下来,开始在新加坡认真创业。有着经商头脑的他一举成功,先后在新加坡创办了福山黄梨园、谦和米店等知名企业,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实业家。赚到钱后,陈嘉庚就在新加坡发起创建了南洋华侨中学,为南洋华人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的帮助。
这所学校,如今已更名为新加坡华侨中学,尽管授课主要语言已变成英文,却仍然保持着浓厚的中国文化背景,并且也是当今新加坡最顶尖的中学之一。
创办中学让陈嘉庚成为新加坡的教育先驱,并为新加坡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才有了今天新加坡的繁荣。所以新加坡人很怀念他的功绩,把他与其余七位各领域的先驱人物一起,印在了开埠200周年纪念钞上面。
说到陈嘉庚在教育事业里的贡献,就不得不提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可以说,福建最顶级的教育资源,都源于这位著名爱国华侨的贡献。虽然在南洋打拼半生,陈嘉庚却一直心系祖国,南洋华侨中学建成以后,他就立刻回国创办厦门大学,并自掏腰包补贴家乡的多座小学、初中。
又过了两年,陈嘉庚把老家集美社的各类学校联合起来,建成一个多校联盟,统称为“集美学校”,其中就包括现在的一本院校集美大学,这所大学目前在福建排名第五,而同样由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则排名第一。
这就充分说明陈嘉庚对家乡教育事业的贡献,并不输于他对谋生地新加坡教育事业的贡献,他既然能被誉为新加坡的教育先驱,当然也就有资格成为福建省的教育先驱了。
事实上,陈嘉庚对祖国的贡献还远不止教育事业。早在抗战年间,他就牵头拉动南洋华侨为祖国捐款捐物,对中国取得抗战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毅然回国,全身心地支持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并在1959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一名副国级领导。然而彼时的他,也已经85岁高龄了,仅仅两年后,便因病在北京逝世,遗体则运回了老家集美鳌园安葬。
陈嘉庚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他不但是新加坡历史上的先驱人物,也是新中国的一大功臣,相信他的光辉事迹,将会永远在中新两国人民心中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