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不熟
这两天深圳的高光时刻,相信大家已经360度无死角地感受到了,但不少广州的朋友都掩饰不住一种失落的情绪,问我怎么看待未来的广深关系?这是不是意味着广州不如深圳了?
对一个爱广州的市民来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正视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但我首先想说的是,咱们的格局要不要这么小?在国家的大格局中,广深关系只是一个很小的事情,重点是大湾区如何拧成一股绳,走出国门和硅谷、纽约、东京竞争,那才是更大的看点。
为了把我的观点说清楚,下面分四个层面来讲。
01.
站在历史老人的角度,儿子战胜父亲、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作为一个蓬勃生长的新生力量,如果深圳一直长不大,一直被广州、香港压一头,也是蛮无趣的一件事情。
正因为深圳能够超过广州、胜过香港、直逼上海,中国经济才显现出无穷的魅力和无穷的可能性。新能战胜旧,阶层有流动,大家才会觉得更有奔头啊。
在日本以及欧洲许多国家,它们的城市格局已经几百年不变了,甚至整个国家都略等于首都,如果生活在这些国家,是不是少了很多精彩?
02.
广州的传统优势仍然坚不可摧,因为广深其实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
根据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唐子来先生的研究,基于城市的外向辐射度和内向集聚度,大城市存在“中心城市”和“门户城市”两种属性。城市的外向辐射度越高,中心城市属性就越显著;城市的内向集聚度越高,门户城市属性就越显著。
按照这个理论,东京、巴黎的中心城市属性更为显著,因为它拥有很多竞争力超强的本土企业,对外辐射能力突出。而香港、新加坡的门户城市属性更为显著,因为跨国公司一般会把亚太总部放在这两个城市,内向聚合能力突出,但本土并没有多少很厉害的企业。
在国内的话,上海、广州的门户城市属性更显著,因为中央部委、跨国公司、外事机构会倾向于把大区总部放在这两个城市,但两个城市的内生能力并不突出,本土没有多少特别厉害的企业。
深圳的中心城市属性更显著,因为它存在很强的本土经济,对外体现出超强的辐射力,比如上海第一大民企居然是上海万科。但深圳由于缺少外事机构,机场的国际化水平也较低,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就不如上海和广州了,门户属性较低。
北京则是两方面的属性都很强,既存在强大的本土经济,特别是互联网和文化产业在全国几乎没有对手,同时也对跨国公司存在巨大的吸引力,例如科技类的跨国公司更喜欢北京而不是上海。北京也是全球都罕见的“门户城市+中心城市”双极结构。
根据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先生的研究,他曾对企业异地设分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广州是外地机构在此设立分支机构的最大地,而深圳则是本地注册公司在外地设分支机构的最大来源地。
珠三角各市跨市企业分公司设置与企业总数关系(资料来源:珠三角全域空间规划)
此外,他还通过对中国移动手机信令数据的分析发现,对于每一对城市,广州的数据是外地的到达量大于本地的出行量;而深圳则呈现相反的特征:对于每一对城市,深圳的数据是出行量大于到达量。
如果说产业结构的数据反映了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的产业差异的话,那么,企业分部和手机信令的数据,则充分显示了近距离的两个超级都市出现了竞合关系的新格局:广州呈现出门户城市的特点,而深圳则显现出经济中心的特征。
以下是马向明根据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得出的广州与珠三角城市联系强度:
以下是深圳与珠三角城市的联系强度:
很明显,广州和珠三角其他城市的联系表现为“到达量大于出行量”,而深圳更好相反,体现为“出行量大于到达量”,二者在城市属性上的差异一目了然,广州的集聚能力更突出,深圳的辐射能力更突出。
各位,我说过很多次,广深在城市属性上有很大差异,竞争关系肯定有,但更多的还是共生和互补关系。唐子来和马向明都是业内鼎鼎有名的大学者,他们的学术成功也印证了广深的这种差异。
关于马向明先生在这方面研究,大家可以看这篇文章《广深港的"POD较量":门户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竞赛》。
广州素有我国南大门之称,是华南大区当之无愧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研中学、教育中心,也是全国性的航空中心、铁路中心、医疗中心、商贸中心、会展中心、国际交往中心,这么多中心叠加在一起,而且多是上千年历史自然形成的,堪称大国重器,岂是说衰落就衰落的?
我从不否认深圳在经济发展上的巨大成就,但它仍是一个偏科冠军,其在科教文卫、海陆空综合性交通枢纽以及国际交往方面,和广州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这方面深圳正在努力追赶,而广州也在努力巩固,而且护城河很高。
03.
第三,广深之争是个伪问题。在中国地图上,珠三角只是一个小得可怜的弹丸之地,把佛山、广州、东莞、深圳、香港这五个体量最大的城市加起来,也才1.67万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一个北京市或者杭州市。
而广州和深圳,市区相距仅70多公里,差不多从上海浦西到浦东临港,最近的地方只相距10公里(南沙龙穴岛到宝安机场)。长期来看,两座城市在地缘关系上,一定会趋近于浦西和浦东,甚至是越秀和天河。
浦西和浦东、越秀和天河有竞争吗?也会有,但更多的是共生关系,浦东崛起之后,浦西繁华依旧,天河成为CBD了,越秀还是政治中心。
我之前还有个比喻,如果把珠三角比喻成一套房子,那么香港就是阳台,它是和外界联系的气口。广州是客厅,是华南大区和岭南文化的展示中心,也就是国家的南大门。深圳是什么?厨房,烧火做饭的,是专心致志搞经济建设的。
你买一套房子,客厅和厨房难道还存在竞争关系?或者说,你买一套房子,难道只要厨房,不要客厅?
04.
广州也需要一个强深圳。要永葆广州的竞争力,首先得想清楚一个问题,广州的基本盘是什么?当然是广东啊,只有广东强,省会才会真的强。所以,只要有利于这个基本盘的事情,本质上对广州来说都是利好。
坦白讲,深圳现在能做一个广州暂时还做不到的事情,就是能帮广东省吸引到国内顶级名校的毕业生。
因为拥有华为、腾讯、平安、招商、万科等众多大企业,深圳对北京、上海的顶尖人才都存在虹吸效应。例如,城市战争之前统计各大名校的毕业生就业报告,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清北复交的毕业生都去哪里了?》,点开这篇文章,大家就能感受到深圳对顶级名校毕业生的虹吸效应。
如果不是深圳,以广东省目前的产业结构、科教资源、人文底蕴,基本没有筹码和北京、上海争夺顶级人才。这些顶尖人才虽然没有直接来到广州,但只要他们来到深圳,就有机会外溢到周边城市,例如华为之于东莞,微信之于广州。
深圳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因为占地面积太小,导致其辐射效应远大于虹吸效应。所以,深圳强,对广东整体来说,绝对是利好。而广东强,省会就不慌。
05.
来点正能量信息。8月14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信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发布了20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
根据榜单,广州有8家互联网公司上榜,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持平,超过杭州。而且广州互联网公司的平均排名甚至超过深圳。
广州上榜的8家公司分别是:
网易(排名全国第六)、唯品会(21)、三七互娱(23)、华多网络(31)、多益网络(61)、汇量科技(60)、世纪龙(66)、荔枝网络(85)。
另外,百度地图近日还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榜单》,报告选取了中国100个主要城市,通过大数据客观反映城市人口吸引力状况。
具体排名如下:
如图所示,广州凭借着14.277的人口吸引力指数,把北京挤下top1,位居全国榜首。
有人可能好奇这个数据的统计模型是怎样的,为此,我特地问过百度地图出品这份研究报告的主笔,她说人口数据是根据地图海量定位数据挖掘出来的,某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某城市新流入常住人口/全国新流入常住人口均值,然后把这个数据指数化进行排名。
而且,这份数据的来源不仅仅是百度地图的用户,还统计了其他一些开放数据的地图软件,统计样本是很大的。换句话说,这份数据报告的可信度是很高的
广州的人口吸引力向来有目共睹,这座城市的机场、高铁站的吞吐量,地铁的日均客运量,生活垃圾的产量,在校小学生的数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移动电话的用户量,这些反映人口总量的数据,几乎全部排在全国TOP3。
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本质都是人,对一个人口吸引力排名全国第一的城市来说,广州有什么理由不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