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第2068回:潮州乡土浮洋古巷,人文宗族意识淡薄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无欺于死者,无负于生者,无愧于来者


第2068回:潮州乡土浮洋古巷,人文宗族意识淡薄


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造访浮洋古巷,海滨邹鲁人文生态衰败宗族意识淡薄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Jumbo Huang Notes: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现如今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年轻人也不愿意待在乡村,大都选择外出打工,因为这样可以赚取更多的钱。而教育资源也都集中在城市,于是很多孩子从小就被大人带出去城市里学习。在过去儿童都在村里上的学,只有几分钟的路程,村里又有很多同伴一起玩耍,有着一个特别开心的童年。可是如今的孩子基本都是在城里长大,从小他们住在钢筋水泥房子里,找不到几个同伴一起玩耍,他们也不知道粮食怎么生产,蔬菜怎么种植,他们更多的是补习班、培训班。


村里渐渐只剩下老人,村落变得越来越衰落,乡土文化也在慢慢散失。现在乡土文化在慢慢散失,在潮汕农村,有过冬至吃汤圆的习俗,这个是小时候最喜欢的节日,可是如今却也渐渐被大家多淡忘。大人孩子都在城里,很少回来,一个要工作,一个要上学,只有老人家在家里操持着这些节日。他们觉得这个非常重要,



一种生活的惯性仍然指导着他们。正因为现代化生活的全面展开,很多孩子开始没有这样的机会去了解乡土文化,没有办法受到这样的熏陶,他们再也感受不到那种世人和祖先、老一辈人的关系,他们也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仪式和程序。乡土的文化就这样慢慢地消失。如今超市里速冻的汤圆载不起绵延千年的历史因袭,从大的方向来说,乡土文化就是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农业文明的见证。


从乡村发展层面,因为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病态,需要用乡村和乡土文化来治疗。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大面积破坏。过去乡村的河流是干净的,庄稼是生态的,如今,大量的化肥农药的使用,土壤开始板结,种出来的蔬菜也没有了过去的味道。瘦肉精、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问题也在不断发生。如今大量的洗涤用品的使用,洗洁精、洗发水、沐浴露等的使用,也一定程度污染了河流。


再加上便捷的卫生间,过去公共厕所可以沤肥的粪尿如今都成为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人类生活的便捷性,带来了环境污染。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粪尿没有循环使用到蔬菜种植上,而是直接排到了村里的池塘和小溪中,结果导致了河流湖泊的污染。现在随着经济发展,人文生态也慢慢恶化。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已经基本替代了过去的宗族伦理价值观。



在过去有村规民约,让大家共同遵守并维护好自己的家园。以前农村每家每户门口有一个池塘水系,过去这个池塘的使用是有约定时间的。什么时间段洗米洗菜的,什么时间段洗衣服的,都有讲究,


这样每家每户的水都可以维系的很干净。可是如今,渐渐地这些人文生态已经没有了,宗族意识也变得越来越弱,大家也不再用池塘来洗米了,而用自来水来替代,池塘里的水也再也不清了。化肥农药的使用,也使得池塘水受到一定的污染。过去,村里人最流行的就是换工。领居家里盖房子,



其他的人就去帮忙,用劳动力替代资本。可是慢慢地,大家都是以钱来衡量,换工也越来越少了。大家以谁家房子盖得高,盖得好为标准,以谁给的钱多就给谁干活。当然还是有一定的乡村邻里的味道在的,可是一旦很多人都去城里,只有很少的人在村里老家呆着,


随着乡土文化的慢慢散失,亲戚朋友的关系链接越来越弱、不再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情况下,大家互帮互助的精神也就越来越弱了。工业化、现代化、机械化替代了传统手工,传统手工艺在不断散失。过去村里人非常善于利用资源,就地取材。



山里的竹子非常多,那么当地村民就会非常聪明地用竹子来满足日常所需,做竹席、竹箩筐、竹篮子等等,于是这成了一门手艺,生活与自然就这样慢慢产生了链接。可是当工业化、机械化替代了手工,这些竹匠师傅们因为没有太多的收入来源,而纷纷改行,而年轻一代受不了这种“工匠精神”,


去城市里反而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于是他们不会选择学习这些手艺。慢慢地,也就只有60、70岁的老人家还愿意继续应用这些手艺,而这些手艺所承载的乡土文化也就慢慢随着这些老年人的去世而都消逝。我们需要用乡土文化治“发展”的病,我们要学会敬畏自然,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继续找寻到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平等友爱的关系,需要重新重视传统文化、传统手艺的价值。乡土文化必不可少。从城市的发展来看: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城市里物质满足了,可是却缺乏文化自信。什么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着坚定信心。乡土社会是产生我国文化的源泉。我们我国文化的根在乡村,了解了乡村,才知道我们的历史、才能了解我们是谁,了解我们从哪里来。现在一些先富起来的城里人,宁肯每年花很多钱送子女去国外搞假游学,也不愿意让子女到乡村去了解自己的根,结果下一代都缺乏文化自信,盲目崇洋媚外。


我们走到湖村,未找到井里村,我们在灰尘道路旁边的村庄碰到一个手指残疾的中年人,让他开三轮摩托车送我们到镇上,支付他20元,镇上有一个中学,很多学生穿着校服准备上学,河流也不干净,镇边有个大吴村,《皇氏古建築大全》第23882:泥塑之乡大吴村也是一个侨乡。由大吴、肖畔林两自然村组成,主村大吴,古称凤书陇。属潮州市浮洋镇。距镇晸府南3公里,位于潮仙公路东侧,东界龙湖镇银湖村,南与龙湖镇鹳巢村接壤,西望金石镇古楼村,西北为颜厝村,东北与龙湖镇后郭村为邻。


聚落呈块状。宋末金兵入侵,中原战乱,始祖吴定公由福建漳浦携3子南迁潮州,后长于居凤书 陇创业。是时有莫、林、姚诸姓混居。公元1360到1400年,诸姓外迁,唯吴氏一姓,因创居时属长子,故改称大吴。明嘉靖(1522年)以前,有古溪流经村边,曾建小市场于大宫前,后固泥沙冲积湮汉,市散。此后农业多遭旱涝之灾。



建国后经兴建水利平整耕地,使农业排灌自由。耕地750亩,属沙壤土。主种水稻、生柑、甘蔗、黄麻、花生、甘茨。清咸丰年间,有八角楼、静光轩、静远轩私塾书斋三所,学生30人。1906年并私塾子厚公祠办启蒙学堂。1911年于大夫壁公祠办凤书小学,学生60余人。此后改称大吴小学。


旅外乡侨200多户,1709多人,分布新加坡(约500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及香港等地。侨眷属占本村人口90%以上。全村年侨汇收入达20多万元。大吴村有个秀英园,环境不错,我们走到车站,很多顺风车经过,从这里坐车到潮州要20元,我们等到一辆公交车,看到一个妇女带着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上车,拖家带口的人非常多,当地也没有计划生育的概念,


以前在湖北湖南,能看到妇女带两个小孩出门都是稀罕的,来到潮汕地区,才发现当地人生四五个小孩都是非常正常,支付8元坐到了卜蜂莲花站下车,碰到几个妇女带着一群孩子上了车,那个场景真的是跟菲律宾差不多,人口爆炸。这家和沃尔玛家乐福同时进入我国市场的外资零售巨头,过往5年一共亏损近11亿元,而在消费者心中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差。横向发展与同行相比,


不管是与卜蜂莲花同时期进入我国的沃尔玛、家乐福,还是后来居上的大润发等以大卖场为主要业态的外资零售,沃尔玛和大润发均已进入千亿元时代,门店数300-400家,而卜蜂莲花是营收始终在100亿元徘徊,并且放弃了自2004年就提出的百家门店计划。从近两年开店的方向来看,卜蜂莲花的战略也开始收缩至华南甚至广东省。2016年,卜蜂莲花新开大卖场3家(全部位于广东省)。关闭的4家均在广东之外(重庆1家,安徽1家,武汉2家)。


潮州卜蜂莲花对面是商业街道,六桂福珠宝还打着林心如的广告,大地影院下面是长虹电视的广告,伊水瑶和周六福珠宝的生意红火,我看到远处有个老烟囱写着毛泽东万岁,卜蜂莲花广场正在组织什么美食街,到处是人,我们在两个印度人开设的飞饼餐厅旁边的本地餐厅购买了2个饼,支付15元,印度飞饼要25到50元,基本没有顾客光顾,韩国美食非常多,到处是年轻人,广场对面是几栋高楼,我去屈臣氏购买了脉动汽水和汽水,支付8.5元,又去卢妈妈餐厅吃饭,点了玉米鸡肉饭,牛柳饭和双菇面,支付38元,



店员都是反戴帽子的。我已经来过潮州很多次了,潮州是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韩江中下游,东与福建省的诏安县、平和县交界,西与广东省揭阳市的揭东区接壤,北连梅州市的丰顺县、大埔县,南临南海并通汕头市。潮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成员城市之一,对外开放旅游城市,闽、粤、赣边韩江流域的商品集散地。全市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和潮安区北部。



全市总面积3679平方公里,下辖潮安区(含枫溪功能区)、湘桥区和饶平县。潮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同时是粤东地区文化中心。历史上相继为郡、州、路、府治所。也曾是及海外贸易的始发地。享有”南国邦郡“、“岭海名邦”、“海滨邹鲁”、“文化橱窗”、”华侨之乡“、“国家园林城市”、“潮州菜之乡”、“我国优秀旅游城市”、“我国不锈钢制品之乡”、“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2016年12月,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7年12月,获得“厕所革命优秀城市奖”。


潮州话可以通行漳州,漳州下面的云霄、诏安、东山、漳浦、平和等县市,也都有潮剧团,演出潮州戏,可见,两地的历史渊源,是连在一起的。由此可见,唐朝时候的潮州,原来是曾经跟福建的福州和江西的虔州接壤的。



韩江的一个源头,是在汀州的新罗县(今龙岩市长汀县),另一个源头,是在循州的兴宁县(今紫金县,兴宁县今属梅州)。可以想象,韩愈那个时候的韩江,除了汀州段和循州段外,是完全在潮州自己的地域里流行的。元朝的时候,潮州称为潮州路,明洪武二年( 1369年)改路始置府制,称潮州府。


崇帧六年是潮州府辖县最广之年,辖海阳(今潮安)、潮阳、揭阳、饶平、惠来、澄海、普宁、平远、程乡、大埔、镇平共11县。隋唐以后,随着战乱、戍边、远谪和民族大迁移,大批中原汉人南来,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经宋、明数代,人文渐盛,名贤辈出,潮郡被誉为“海滨邹鲁”。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十几万莆仙的莆田人移民到潮州,见潮汕莆田渊源和相关文章。


莆田移民,从语言来看,潮州话与现今的莆仙方言有部分差异。原因在于留在莆田的莆田人继续受到福州省城话的影响,原先使用的方言闽南话受闽东方言影响,莆仙方言成为有闽南语底子的又带有闽东色彩的混合兼过渡型的闽语。 明万历三年(西元1575年),南澳岛开始分属福建,广东,设南澳副总兵,即“协守漳潮等处驻南澳副总兵”,分广东、福建两军营。 清康熙二十四年(西元1685年)升设南澳总兵,管辖闽南、台湾、粤东海域军事,直到1915年,南澳全岛才划给广东。1576年,始置南澳镇,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划潮州府的程乡县、平远县、镇平县,合惠州府兴宁县、长乐县,设立嘉应州,嘉应州治所驻程乡县。到了清末民初,潮州的概念已经基本定型,海内外潮州人共有的潮州,也基本上定型在这个基础上。这时潮州的辖县共八个,分别为:潮安(海阳)县、潮阳县、揭阳县、惠来县、普宁县、澄海县、饶平县、丰顺县,史称“潮州八邑”,也是今海内外潮州民系、潮州人的界定标准。


我在2003年做贸易时就跟潮州的陶瓷厂打过交道,潮州的陶瓷生产有1300多年历史,是我国最大的工艺美术瓷、日用瓷和卫生洁具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工艺瓷和工艺化日用瓷出口基地,还是全球陶瓷种类最齐全、产量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潮州市有陶瓷生产厂家10000多家,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潮州市依托陶瓷产业优势,正在致力打造陶瓷产品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和集散中心。


再说我们去车站跟一群当地人一起耐心等车,发现前方路段堵车,导致公交车迟迟不进站,我们等了半小时,当地的交通太糟糕了,到处修路,天天堵车,无奈我们叫了一辆顺风车,是一个来自浙江的蒋先生运营的,约好19元去古巷镇,我们过马路之后上了他的车,因为碰到了修路堵车的路段,司机多次改变了行驶陆续,最终被几个交警逼迫着司机往巷道走,经过很多陶瓷工厂,到处是灰尘,终于驶入了古巷镇象埔寨,给司机支付了31.21元,


我们下车后走到古一村的象埔寨,三面全被新建的火柴盒农民房包围,走进住满了人的象埔寨,最里面的宗祠还保存完好,再沿河走,陆续找到几个老寨,与卫星地图上显示的完整形制大相径庭,现实中大量老村老寨已经被肢解分割了,到处是新建的房屋,令人恶心,潮汕的宗祠和老寨前面广场上还流行撑起丑陋的铁皮棚,现在的农民完全没有审美观了。


我们先走到古一村南寨,很快就看到了前面是一百多米的夯土寨墙,再走到广场那里,才清楚地看到了象埔寨的新门楼,外墙挂着横幅,写着牢记祖训,不忘初心,它是文物保护单位,原来是很美的,现在却被大量的自建房围困起来了,《皇氏古建築大全》第774:潮安县古巷镇象埔寨, 象埔寨位于潮州市潮安县古巷镇古一村,东距潮州古城约8公里,座向为座西南向东北。古寨于南宋景定三年即公元1262年开创,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明清发展盛期的贸易商埠,也是目前粤东地区保存完整年代久远的古寨之一。

1987年12月被列为潮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2月被广东省宣布为广东省古村落。的古港,寨南寨北是护寨的河沟,一面靠山,三面临水。整个方寨外围由高大牢固的寨墙围陇,寨墙厚0.88米,高5.57米。全寨由一东大门进出,石砌拱顶,上有雄伟高大的寨楼,寨楼大门上有石匾额“象埔寨”,并有落款,上款为“壬戌之秋”,下款为“颖川郡立”,说明本寨陈氏祖先乃从河南中原南迁而来。寨前广场庄严矗立着“六尖四平”十座旗杆石。


在陈氏大宗祠后面有一座气势雄伟的大夫第后楼,与寨门遥相对应。寨南寨北中点各有更楼一座,南北更楼遥相对应。寨中建筑布局严谨规整,建制为三街六巷七十二座厝,住房全属陈氏家族。一进入寨门,是一条大通道,直通大宗祠陈氏家庙孝思堂。大宗祠位于寨中后部中央,大宗祠屋顶为悬山顶建筑,是一座金碧辉煌、典型的明式建筑。大宗祠前面是留芳亭,留芳亭的建筑为“八柱四垂”,犹如龟头。


这种三进祠堂前面是留芳亭的格局,是目前粤东地区唯一的一座。大宗祠左边是西湖公祠(二房祠),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右边是松轩公祠(房祖祠),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九月。这两座祠堂都是宫殿式建筑风格,外埕配“龙虎门”的建筑格局。龙虎门为南北向,门脊为楚尾花。西湖公祠龙虎门正面石刻匾额“二房祠”,背面匾额龙门为“奕叶流芳”,虎门为“崇禋世祀”。松轩公祠龙虎门两门亭正面石刻匾额为“房祖祠”,


石刻书法刚劲有力,四座门亭高大、雄伟、壮观。松轩公祠前面是雍穆公祠,建于清道光十七年,是一座华贵尚美、精雕细刻的清式建筑。大通道两侧,各有三条平行的巷,寨门到大宗祠后,共有南北横贯三条街,与巷交叉穿全寨,全寨三街六巷全部贯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是皇城建筑的缩影,故有“象埔寨、皇城起”的美称。登上象岭俯瞰,象埔古寨寨内三街六巷七十二座气势雄伟,井然有序,俨然一座古城。象埔寨地灵人杰,历代科举名贤辈出,根据潮州陈氏有庆堂族谱记载,有进士、贡生、举人18人,



寨中现有进士第一座,大夫第七座。象埔古寨是潮州一处著名的古村落,寨中民居年代久远,宋、明、清各年代的建筑皆有,古寨在规划和建筑中有四个特点,(一)、全寨是经过周密规划而建成,道路整齐,交通方便;(二)、建筑规整,平面类型丰富,每座民居造型各异;(三)、寨内地势前低后高,排水系统畅通。



喝水靠水井,每座厝都有水井。寨内四角各有水井一口,供公用。(四)、建筑外观统一、朴实。但门楼高出,有一定的雄伟和严肃感。门簪变化不定,可看出不同年代的建筑。纵观象埔寨中的这些古建筑,汇集了宋、明、清各年代的建筑风格,荟萃了木雕、石雕、贝雕、嵌瓷、彩绘、贝灰雕等潮州民间工艺的精华,又融入了中原建筑艺术和我国宫殿建筑的文化,彰显了“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的尊贵与气度。整个古寨的建筑布局及其形制,对研究民居发展史和民宅演变,都很有价值。


潮州古城西面八公里有一座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的古寨,古寨依靠象岭之山,盘踞龙脉之首,以前是三面临水,世称象埔寨,如今象埔寨只能勉强说一面临水,因为它前面已经被一排自建农民房挡住了。象埔寨前曾是川流不息的古港,因而在明清时期发展成了一个兴旺繁盛的水陆贸易商埠。而今立于寨门下,望着由糯米灰沙构筑而成的厚厚的寨墙,可以想像,这一繁华而古老的古村曾多少次抵御外来的恶贼猖盗。寨楼大门的匾额上,仍然清晰地刻有“象埔寨”三个烫金大字,上有“壬戍之秋”和“颖川郡立”的字样。


原始的寨门只有一个,由大块石头砌成的半圆形拱顶显得雄伟,人们只能仰望,在右侧被人为地开了一个新寨门,便于村民进出,寨内坍塌的地方还种了香蕉和蔬菜。传统的古村落是我国乡村社会的缩影,也是许多人儿时的家园,它承载着历史的基因。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因读书、工作来到城市,远离家乡,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昔日的古村落能否保持完好,使人们都能“记得住乡愁”?在潮州,散布在各地的传统古村落记载着昔日的辉煌,凝聚着厚重的文化,如今是否延续着历史的记忆呢?


这次我们专程从深圳赶来潮安区古巷镇,走进幽静的小村,寻觅古村落象埔寨的踪影。今天是秋日的下午,天高气爽。好在有导航的引领,我们才得以拐进象埔寨。没想到一路穿行在乡村小道中,来到象埔寨,却别有洞天,阔然开朗。难怪这里的村民说,这里是一片福地,从这里出去的人都“发达”了。这时的象埔寨正被阳光笼罩着,


在烈日的辉映下,古寨并没有显示出雄伟的身影,倒是那斑驳的寨墙,烙下着岁月的沧桑,仿佛在向人们叙说它那久远的历史。我们步入宁静的象埔寨,如数家珍地详细参观着古村落。据记载,象埔寨位于有海滨邹鲁美称的潮州古城西部,韩江以西,东距潮州古城8公里,座向为坐西南向东北;


象埔寨始建于南宋景定三年,即公元1262年岁次壬戍,距今已有756年的历史,是明、清发展盛期的贸易商埠。古寨为方寨,面积25074.56平方米。古时象埔寨倚象岭、朝笔峰,整个方寨占据龙脉之首,倚山傍水,寨前是川流不息的古港,寨南寨北是护寨的河沟,一面靠山,三面临水,



整个方寨外围由高大牢固的寨墙围拢,寨墙厚0.88米,高5.57米,由糯米灰沙构筑而成,寨墙有枪眼。全寨由一寨门进出,石砌拱顶,上有雄伟高大的寨楼,楼上面供有镇寨的府城隍公、三山国王、协天大帝、福德星君、玄天大帝五位尊神,神龛平时垂帐,节日揭帐祭拜。寨楼大门上有匾额“象埔寨”,并有落款,上款为“壬戍之秋”,下款为“颖川郡立”。


象埔寨是风水龟地,寨楼门口横卧着一对“龟眉龟目”石,寨前广场庄严矗立着“六尖四平”十座旗杆石。经历宋、元、明、清乃至民国上下近千年的象埔寨,其时间跨度长,建筑种类多,文化内涵及其丰富的古建筑,融入了中原建筑艺术和我国宫殿建筑文化,彰显了“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的尊贵与气度。这里的建筑格局严谨规范,而建筑风格各异,是典型的古建筑,它汇集了中原和南方古建筑的精华,被誉为“皇城缩影”。寨内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座,每座民居格局、造型都不相同。

七十二座民居中,虽同样是单进、二进、或三进,同样是一厅二房或一厅四房,有南北厅、花椅石、太平门、古井、石臼,但却找不到一座相同的。门楼的门簪变化不定,保留了不同朝代的建筑物风格。走进民居,砖雕、石雕、木雕满眼皆是,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处处展示着精心的设计与精美的手艺。



难怪有人说,象埔寨是目前粤东地区保存完整,年代久远的古寨。寨中有四座宗祠,即大宗祠、西湖公祠(二祠房)、松轩公祠(房祖祠)和雍穆公祠。大宗祠建筑风格保留了明代的特点,是典型的明式结构。全祠分三进,坐西向东,屋顶为悬山顶建筑,宗祠最前面是“留芳亭”。 这格局是目前粤东地区唯一的一座。这里无论是木雕还是壁画都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