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2022年电子行业:数字化浪潮加汽车智能化,硬科技万紫千红总是春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鑫证券毛正 刘煜)

1、行业回顾:板块整体涨幅居前,由估值驱动向业绩驱动跨越

2021年电子行业整体表现优异。

2021年以来,电子行业指数(申万)累计涨幅为16.04%(截止12月31日),尤其在下半年表现亮眼,整体远强于沪深300指数全年-5.20%的涨幅。

2021年电子行业涨跌幅排名全行业第十一。

申万全行业横向比较,2021年电子板块涨跌幅排名第十一,处于中位数偏上水平,排名靠前的行业分别为电力设备、煤炭、有色金属、基础化工和钢铁等。

电子板块逐渐由估值驱动向业绩驱动跨越。

当前电子板块市盈率为38倍,低于过去十年平均市盈率43倍(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与此同时,行业整体业绩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20590亿元,同比增长24.70%,归母净利润达到1392亿元,同比增长73%,归母净利润增速持续远超营收增速表明整体电子行业盈利能力正得到持续改善。我们认为,随着电子行业公司业绩持续高增,目前板块成长逻辑已由过去的依靠估值拉升向业绩+估值双重因素共振跨越。

2、半导体:缺“芯”叠加国产替代浪潮,行业高景气度持续

2.1、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创新高,国产替代大势所趋

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创下新高,行业高景气度持续。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兴起,5G 技术快速普及,汽车电子、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都将持续提供强劲市场需求,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实现强劲增长。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 (WSTS) 组织的最新数据,预计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年增长率将达到25.6%,市场规模将达到5529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同时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年产值将超过6000亿美元,达到6015亿美元的规模。

中国已具备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规模。

自2005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大国,未来随着5G、汽车电子、物联网等下游产业的需求刺激,叠加全球半导体产业向大陆转移,中国半导体产业规模有望实现进一步扩张。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贸易逆差仍旧较大,自给率较低,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虽然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升高,但在关键技术领域还有所欠缺,自给率较低,因此对进口依赖较大导致贸易逆差较大。

根据IC Insights数据,2020年我国半导体自给率为15.87%,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19.37%。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贸易逆差为2327.13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贸易差为1315.2亿美元,差额仍然显著。

当下国际局势依然动荡,我国半导体行业多次受到国际打压,国产替代已经刻不容缓,未来随着国内优质企业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市占率逐步提升,国产替代将是大势所趋。

2.2、IC设计:下游需求旺盛,汽车三化带来增量市场

受益于传统消费电子、工业和通信领域叠加新兴的汽车、数据处理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全球芯片市场规模快速提升。细分领域之中,汽车芯片为增长最快的应用方向,根据 Mordor Inteligence数据,2020年汽车芯片市场规模为49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 800亿美元,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10.3%,远高于整体市场平均增速7.5%。

当前汽车芯片包括控制芯片(CPU/GPU/FPGA等)、存储芯片(DRAM/NAND/NOR Flash 等)、MCU芯片、CMOS图像传感器、V2X射频芯片、VCSEL芯片、触控芯片、显示芯片、 LED芯片、MOSFET/IGBT、超声波/毫米波芯片、PMIC电源管理芯片等等。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传统燃油车所需汽车芯片数量为600-700颗,电动车所需的汽车芯片数量将提升至1600颗/辆,而更高级的智能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将有望提升至3000 颗/辆。我们认为,未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持续渗透将为半导体产业 带来更加广阔的增量市场。

2.2.1 功率半导体:碳中和时代的“卖水人”,绿色电力和新能源汽车助力长期成长

汽车三化之电动化:作为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的功率半导体在汽车电动化进程中迎来快速发展的大时代。功率半导体是电力电子应用装备的基础和核心器件,主要用于电力电子设备的整流、稳压、开关、变频等,具有应用范围广、用量大等特点,主要包括二极管、晶闸管、晶体管等产品,其中晶体管又可以分为IGBT、MOSFET和双极型晶体管等。

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新能源发电和电能质量管理、汽车电子和汽车充电桩等领域,尤其是在大功率、大电流、高频高速、低噪声等应用领域起着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

根据Yole的数据,随着全球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更多绿色能源发电、绿色汽车、充电桩、储能等需求,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将从2020年的175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26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9%。

汽车电动化推动功率半导体装机价值提升。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控制、引擎控制和车身控制等各个系统都离不开功率半导体器件,根据Strategy Analytics计算,在传统燃油车中功率半导体装机价值仅为71美元,约占总价值的21%,对于纯电池动力车,功率半导体价值达到387美元,占据总价值的55%,接近传统燃油车的5倍。

新能源汽车渗透加速为半导体功率器件市场带来巨大增量。

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新能源车渗透率加速提升,202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327万辆,到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957万辆,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将突破2000万台,达到2325万辆。

中国市场方面,新能源车销量持续超预期,2021年达到330万辆,预计 2022年将突破500万辆,而到2025年预计中国市场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提升为功率半导体行业带来量价齐升,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加。

汽车电动化之外,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对功率半导体亦存在大量需求。

在光伏发电的过程中光伏电池板产生的是直流电,但由于太阳光的强弱时常会改变导致其产生的电流并不稳定,无法直接输送进电网中,因此需要整流器、逆变器的参与,而功率半导体是其中的核心器件。

此外,无论是高压直流输电还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都需要使用IGBT等功率半导体器件,同时在电流输送进入家庭前,高压电需要降至家用电压,功率半导体亦是电力变压的关键器件。

光伏新能源的加速铺开催生了对功率半导体的大量需求,《中国2050年光伏发展展望》明确指出,2020年至2025年中国光伏将启动加速部署,到2050年光伏将成为中国第一大电源,根据CPIA数据,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年均光伏新增装机量为70-90GW,未来光伏发展空间巨大。

第三代半导体逐步站上历史舞台。

第三代半导体目前主要包括SiC和GaN两类,又称宽禁带半导体,相较于传统的硅基电源开关(例如IGBT和硅MOSFET),SiC和GaN的应用使电源开关能够在更高的温度、频率和电压下运行,使得功率半导体拥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二者相比,SiC比GaN具有更高的热导率和平坦的温度系数,使其适用于大功率和高温应 用,GaN则可适用于更高频的应用场景。

目前来看,SiC将主要用于650V以上器件的场景,未来有望在新能源车领域大放异彩,而GaN则主要用于100V至650V的高频场景,例如快充和5G基站。未来随着技术突破和成本逐渐降低,第三代半导体有望凭借其更优异的特性实现市场规模逐步提升。

国际龙头以IDM模式为主把控功率半导体市场,国产优质厂商日渐崛起。

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国际厂商优势明显,以英飞凌、安森美等企业为代表的龙头厂商均为IDM模式,拥有完整的晶圆厂、芯片制造厂和封装厂,对成本和质量控制能力很强,以高端产品为主,实力强劲。中国大陆的厂商起步较晚,目前IDM和Fabless模式兼有,随着国内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正在日趋完善,产品技术取得突破,本土厂商如斯达半导、时代电气、新洁能、宏微科技、捷捷微电、士兰微和华润微等企业日渐崛起,国产替代未来可期。

2.2.2 数字芯片+传感器:汽车智能化下主控芯片地位显著,期待VR/AR等可穿戴的新消费新增量

汽车三化之智能化:智能驾驶=单车智能化+网联化。

智能化汽车是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信息通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车内网、车外网、车际网的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信息共享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自动化协同控制功能,与智能公路与辅助设施共同组成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智能出行系统。

在汽车智能化进程中,包括MCU、SoC和FPGA在内等主控芯片地位至关重要。根据IHS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汽车MCU市场规模和汽车SoC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89亿美元和82亿美元。

智能座舱与ADAS先行引领汽车智能化浪潮。

当下引领汽车智能化浪潮的是智能座舱和 ADAS两大环节,其中智能座舱是指搭载了智能化、网联化的车载设备和服务,能够实现人、车、路、云全方位智能交互的汽车座舱,其与传统座舱相比,以液晶仪表盘和大尺寸中控屏代替机械仪表盘和传统中控屏,以触控交互代替物理按键,信息娱乐功能更丰富,安全度、集成度与智能化程度明显提升,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国内智能座舱市场将有突出表现,2020年市场规模为567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000亿元。另一环节ADAS则是实现自动驾驶的第一步。

作为辅助驾驶员进行汽车驾驶的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可以大大提升车辆和道路的安全性,已逐步演化为发展最快的汽车应用领域之一。

据中汽协测算,2020年ADAS主要功能市场规模达844亿元,同比增长 19.3%, 未来随着5G逐步落地,主机厂纷纷推出搭载ADAS功能的新车型,ADAS各功能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2250亿元。

AR/VR、TWS和智能手表等可穿戴逐渐放量为主控芯片市场带来新的增量。

AR/VR和TWS 等可穿戴新消费正有望掀起新的科技消费浪潮,继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为主控芯片市场带来增量空间。科技新消费叠加传统工控医疗的增长将驱动主控芯片市场规模提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2026年全球MCU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85亿美元。

同时根据 Market Research Future预计,全球SoC市场规模2023年将增长至2072.1亿美元,2017- 2023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8.3%。

主控芯片环节,本土企业在高端产品与国外巨头仍有较大差距,在中低端领域已经实现突破,逐步渗透。

细分应用来看,在汽车领域,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巨头牢牢把控市场,目前国内企业兆易创新已推出车规级MCU产品,瑞芯微的通用型SoC RK3358M已经通过车规级AEC-Q100可靠性认证,未来均有望逐步实现替代。

在消费领域,目前高通、联发科领先占据头部位置,国内企业如恒玄科技、北京君正和安路科技等目前正以追赶者的姿态前进。图像传感器在ADAS中必不可少,受益于智能化发展快速上量,本土领军企业。

随着智能驾驶由L1升级至L2/L3级,摄像头颗数从最初的5颗左右增加至8-13颗,车载摄像头颗数显著的增加,同时车载CIS也逐步像素升级,从VGA→1M→2M→8M,单颗摄像头价值量逐步提升,量价提升带来车载CIS市场规模的提升。

除此之外,安全性的诉求提升也增加了CIS的用量。因此随着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对CIS的数量和分辨率要求在不断增加。当前每辆车可能需要2颗以上CIS,到2025年增加到10颗以上,2030年更增加到13-19颗。

除此之外,包括安防、AR/VR也是图像传感器的重要应用场景。目前行业领先公司韦尔股份在图像传感器领域排名全球第三,国内第一,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格科微等优质国产企业。

2.2.3 射频芯片:汽车网联化下射频前端市场扩容,预期5G换机回暖带来量价齐升

汽车三化之网联化:即V2X,需要实现人车交互、车车交互等,这些通讯都离不开射频器件的发出接收处理。射频器件是指能够将射频信号与数字信号进行转换的芯片,它包括功率放大器PA、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LNA、天线开关、双工器、调谐器和射频模组等。

汽车网联化是对智能化的补充。

网联化实际上是通过车联网(V2X)对智能化(自动驾驶技术、智慧座舱)进行了补充,车联网是实现车辆与周围的车、人、交通基础设施和网络等全方位连接和通信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车联网通信包括车与车之间(V2V)、车与路之间(V2I)、车与人之间(V2P)、车与网络之间(V2N)等,具有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殊严苛的通信要求,通过V2X将“人、车、路、云”等交通参与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能够获取更为丰富的感知信息,促进自动驾驶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构建智慧交通系统,提升交通效率、提高驾驶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改善交通管理、减少污染等。

国内网联汽车成长空间广阔,带动车载射频前端市场未来市场可期。

根据IDC 2020年 预测,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数量快速增长,将于2023年达到7630万辆,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车联网市场规模超1900亿元,同时,随着车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2022年将达到约3500亿元。我们认为,网联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高将有望带动车载射频前端市场规模的提升,行业前景未来可期。

手机市场需求回暖,移动端射频前端市场仍占主导地位。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1 年11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525.2万部,同比增长19.2%,其中5G手机2896.7万部,同比增长43.9%,自9月开始手机市场需求正逐步向好。

2021年1-11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3.17亿部,同比增长12.8%,其中5G手机出货量2.39亿部,同比增长65.3%。

同时根据Yole Development的预测,2020-2025年5G智能手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高达 30%,整体手机市场将因为5G手机的强势渗透而逐步恢复,移动端射频前端市场仍占据整体射频前端市场的主导地位。

量价齐升带动移动射频前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未来模组与分立器件将会长期共存。

5G时代,手机频段数将达到50个,需要80个滤波器和15个开关,单机总价值达25-40美 元,相较4G时代单机射频前端价值量可以实现翻倍。受益于移动手机出货量需求回暖、5G手机占比提升以及5G复杂技术和应用所带来的价值量提升将带动射频前端市场规模迅速提升,根据Yole Development的统计与预测,2019年射频前端市场为152亿美元,到 2025年有望达到25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同时5G下多频段+多技术的新挑战将推动射频前端模组化趋势显著,未来射频模组与分立器件将会长期共享整个射频前端市场。

根据Yole Development的统计与预测,未来射频模组将占据较大的市场,2025年将达到177亿美元,约占射频前端市场总容量的69%,但同时分立器件市场也将继续维持增长趋势。

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被美日厂商长期占据,国内射频前端厂商有望挤进第一梯队,替代前景广阔。射频前端领域设计及制造工艺复杂、门槛极高,现阶段主要被国外领先企业长期占据,根据Yole Development数据,2019年前五大射频器件提供商占据了射频前端市场份额的79%,其中包括Murata 23%, Skyworks 18%,Broadcom 14%,Qorvo 13%,Qualcomm 11%。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厂商依然在起步阶段,市场话语权有限,但在中美贸易战后国产自制芯片的政策鼎力支持和国内手机品牌占有率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国内供应链厂商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其中卓胜微在射频开关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LNA和接收端射频模组产品上也具备一定实力,唯捷创芯在射频PA领域表现出色,目前已经占据全球4G中低端PA市场的三成以上,麦捷科技则是国产高端SAW+BAE滤波器领先者。

未来国内优质厂商有望上升至第一梯队,扩大市场份额,成长空间广阔。

2.2.4 模拟芯片:长坡厚雪优质赛道,逐步打造品类“超市”

模拟芯片是连接物理现实与数字世界的桥梁。按功能划分,模拟芯片分为电源管理芯片和信号链芯片。

其中电源管理芯片是在电子设备系统中负责所需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等管控功能的芯片,是所有电子产品和设备的电能供应中枢和纽带,其功能一般包括:电压转换、电流控制、低压差稳压、电源选择、动态电压调节、电源开关时序控制等。

信号链则是指将自然界中存在的声、光、电磁波等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以0和1表示的数字信号,再由电子系统处理后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的整个过程链,是拥有对模拟信号进行收发、转换、放大、过滤等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

模拟芯片下游应用场景广泛,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模拟集成电路应用范围广阔且分散,涉及消费电子、通信、工业类、汽车电子、安防监控、医疗器械、LED 照明等诸多领域。

根据IC Insights数据,2021年全球模拟集成电路的应用仍然以通信、汽车、工业为主,尤其是在汽车领域,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汽车对集成电路尤其是模拟集成电路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2021年模拟芯片在汽车领域的占比也将由23.0%提升至24.3%。

受益于下游市场的发展,作为所有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模拟芯片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根据WSTS数据,2020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557亿美元,预计2021年和2022年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729亿美元和792亿美元,同比增长30.88%和8.64%。

细分来看,根据 Frost&Sullivan的统计数据,自2016年以来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0 年达到328.8亿美元市场规模,预计至2025年将增长至525.6亿美元。根据IC Insights 数据显示,全球信号链模拟芯片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84.1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99.2 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18亿美元左右。

产品生命周期长是模拟芯片特点所在,打造丰富产品品类目录是关键竞争力。

与数字集成电路强调运算速度与成本比,必须不断采用新设计或新工艺相比,模拟集成电路强调可靠性和稳定性,产品一经量产往往具备长久生命力,著名的德州仪器音频放大器芯 片NE5532生命周期长达30年,至今依然是多款音响设备的标配。

同时,模拟芯片具有典型的多品种特征,丰富的产品才是模拟芯片厂商强大竞争力的体现。

从产品数量上来看,国外龙头均在万种以上,比如全球模拟龙头德州仪器产品品类超13万种,国内目前圣邦股份拥有3500余款可供销售产品,其中贡献收入的产品有1700余款,未来进一步完善产品目录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关键。

模拟行业市场分散但龙头企业格局稳定,国内厂商逐步提升竞争力。

根据IC Insights 数据,2020年全球前十的模拟芯片公司市场占有率达到62%,与2019年份额相同,相较于其他领域集中度较低,行业格局较为分散,但其中龙头企业竞争格局稳定,德州仪器市场占有率达到19%,与2019年相同,ADI市场占有率为9%,较2019年下降1%。

国内市场方面,绝大部分国内模拟集成电路厂商起步较晚,早期产品以中低端芯片为主,近年来随着技术的积累和政策的支持,部分国内公司在高端产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逐步 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其中圣邦股份和思瑞浦产品布局较为全面,覆盖电源管理和信号链两大品类,此外芯朋微、艾为电子、力芯微和芯海科技等公司也逐步在细分品类建立竞争力。

目前我国已成为模拟芯片最大的消费市场,但自给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2.5 存储芯片:数字化时代进程加速,存储需求爆发式增长

存储芯片是集成电路中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存储芯片,又称半导体存储器,是指利用电能方式存储信息的半导体介质设备,其存储与读取过程体现为电子的存储或释放。

依功能不同,集成电路产品主要分为四类,分别为存储器芯片、逻辑芯片、模拟芯片以及微处理器。根据WSTS预计,2021年整个集成电路市场中规模增长最快的是存储器芯片,占整个集成电路行业市场规模的比重将提高至35.05%。

从存储芯片细分产品来看,目前 DRAM和NAND Flash占据了存储芯片95%以上的市场份额,根据IC Insights数据显示,DRAM销售额在2020年约占整个存储市场的53%,闪存的比重约达到45%,其中NAND闪存为 44%,NOR闪存为1%。

数字化时代进程加速,存储需求爆发式增长。

随着5G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新型终端设备的兴起如5G基站、智能家居、ADAS系统以及数据存储量的增加,存储芯片的应用需求也会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IDC预测,全球数据存储需求总量将从2019年的41ZB增长至2025年的175ZB,增幅将超过4倍。根据IC Insights预测,2021-2023年全球存储芯片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552亿美元、1,804 亿美元及2,196亿美元,增幅分别达到22.5%、16.2%和21.7%。

在国内市场,随着中国在电子制造领域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存储芯片产品的需求量逐步攀升,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数据,预计2023年国内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将达6,492亿元。

后移动计算时代,车用存储将是未来新兴市场的增长点。

计算越来越快,与之匹配的存储也须越来大。

总体来说,自动驾驶的到来催生了更大存储容量的需求。根据Semico Research研究,L1、L2级汽车每车存储容量差别不大,一般配置8GB DRAM和8GB NAND,但是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时代正在到来,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地图、数据、算法都需要大容量存储来支持,2021年一个L3级的自动驾驶汽车将需要16GB DRAM和256GB NAND 到2025年一个L5级的全自动驾驶汽车估计需要74GB DRAM和1TB NAND。

根据搜狐汽车研究室数据,2019年全球汽车存储IC市场规模为36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83亿美元,2019-2025年CAGR为14.94%。

差异化竞争形成中小容量存储市场机遇,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巨大,但整个市场呈现分化现象,三星电子、海力士、美光科技、铠侠等企业提供全面的存储产品,近年来专注研发大容量、高性能存储芯片,不断推进先进存储技术并凭借技术优势获取较高市场份额。

行业其他企业由于各家处于的发展阶段不同,在以领先企业为目标进行技术赶超的同时,结合自身技术特点和市场需求,专注于成熟产品的细分市场并实现填补和替代效应,与行业领先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中小容量存储芯片供应商主要为中国台湾和大陆厂商包括华邦电子、旺宏电子、兆易创新、东芯股份和普冉股份等企业,其中华邦电子和旺宏电子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未来随着国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大陆企业有望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2.3、IC制造和封测:加码成熟制程为主旋律,封测环节格局稳定

产能供不应求下涨价效应叠加代工厂扩产如火如荼有望推动晶圆代工环节景气发展。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晶圆代工模式诞生以来至今已经过30多年发展,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

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出现芯片荒,晶圆代工产能供不应求,代工厂产能利用率逐季上升,以联电、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为例,2021年前三季度产能利用率已突破100%。

当前产能供不应求下衍生的各项涨价效应以及各大代工厂的扩产浪潮有望推升晶圆代工业者产值快速提升,根据TrendForce数据,预计2021年晶圆代工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展望2022年在台积电为首的涨价潮以及新建产线逐步放量的带动下,预期产值将达117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3%。

同时根据IC Insights预测,2025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总销售额将达到1512亿美元。

加码28nm为扩产主旋律,成熟制程大有可为。

随着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家电等领域需求的快速增长,最为紧缺的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芯片的供应成为焦点。

28nm 是MOSFET(Planar)架构下的最先进制程,有着高性能、低功耗和低成本等优势,其适用范围也十分广泛,能够满足汽车、手机、电脑、IoT和各类消费电子相关芯片需求。

面对惊人的28nm需求,2020年以来台积电、联电、格芯、中芯国际、力积电等代工厂纷纷扩产。其中,作为全球晶圆代工龙头的台积电势头最为凶猛,明确在我国的江苏省南京市、台湾省高雄市以及日本的熊本县三地扩产建厂。

此外,联电也斥巨资扩大台湾省台南市Fab12A P6厂区产能,中芯国际新增两个地区的28nm产能,格芯则是继续加大德国的28nm产能,力积电铜锣厂也已动工。

晶圆代工市场寡头垄断局面,国产厂商任重道远。

晶圆代工行业属于技术、资本、人才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支出和人才投入,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目前竞争格局呈现寡头垄断的局面,台积电以绝对优势占据龙头位置,2021年Q3市场占有率达到 53.10%,三星排名第二,市占率为17.10%,中国大陆企业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分列第五和第六名,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00%和2.80%。

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紧张,代工环节亟需中芯国际、华虹等本土优秀厂商扛起大旗,未来国内厂商将在完善成熟制程工艺产线的基础之上,逐步迈向先进制程,任重道远但前景广阔。

半导体封测集中度低且格局稳定,长电科技市占率全球第三。

集成电路封测处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下游,包括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两个环节,其中集成电路测试环节主要是使用塑封材料保护集成电路外部免受损伤,而测试环节贯穿了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是提高集成电路良品率的关键工序。

目前封测产业整体集中度较低,竞争格局分散,中国台湾企业日月光目前市占率为全球第一,2021年Q3达到24.20%,中国大陆企业长电科技排名全球第三,市占率达到14.10%,此外国内厂商通富微电、华天科技均已进入全球前十封测厂商的榜单。

技术水平方面,以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为代表的国内先进封装测试企业在推进高端先进封装技术如金属凸点技术(Bumping)、倒装芯片技术 (Flip-chip)、硅通孔(TSV)和堆叠芯片封装技术(3D/2.5D)更加成熟的基础上,继续提升BGA、PGA、WLP、CSP、MCM和SiP等高端先进封装形式的产能规模。

未来随着大陆晶圆产能逐渐释放,在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下本土封测厂商有望大幅收益。

2.4、设备和材料:半导体产业基石,充分受益于代工厂扩产浪潮

半导体设备通常可分为前道工艺设备(芯片制造)和后道工艺设备(芯片封装测试)两大类。其中,前道芯片制造主要包括六大工艺步骤,分别为:热处理(Thermal Process)、光刻(Photo-lithography)、刻蚀(Etch)、离子注入(Ion Implant)、薄膜沉积(Deposition)、机械抛光(CMP),所对应的专用设备主要包括快速热处理(RTP)/氧化/扩散设备、光刻设备、刻蚀/去胶设备、离子注入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机械抛光设备等,后道封装测试工序和相应设备包括减薄、划片、测试、分选等。

根据Gartner统计数据,半导体设备投资一般占集成电路制造领域资本性支出的70%-80%, 且随着工艺制程的提升,设备投资占比也将相应提高。

按照工艺流程划分,芯片制造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最重要、最复杂的环节,典型的集成电路制造产线设备投资中,芯片制造及硅片制造设备投资占比约80%,系集成电路制造设备投资中的最主要部分。

半导体材料是半导体产业链上游中除设备以外的另一大基石环节,是推动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的引擎。

按照应用环节半导体材料主要分为晶圆制造材料和封测材料,分别用于晶圆制造和芯片封装测试。

在晶圆制造工艺中,主要用料为硅片、靶材、抛光材料、光刻胶、高纯化学试剂、电子特气和化合物半导体。在封装测试中,主要材料为封装基板、引线框架、陶瓷封装体和键合金属线。

根据SEMI数据,2020年晶圆制造材料市场规模为349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6.5%,约占半导体材料整体规模的63%,封装材料占整体材料市场的37%。

细分品类来看,半导体制造材料中硅片、电子特气、光掩膜版和抛光材料等用量较大,而在半导体封装测试材料中封装基板则是较为主要的材料。

先进制程迭代,代工厂扩产潮下高资本开支,设备和材料受益市场规模提升。

当下晶圆代工厂持续向先进工艺制程迭代驱动半导体设备材料市场规模提升,根据IBS统计,随着技术节点的不断缩小,集成电路制造的设备投入呈大幅上升的趋势,以5纳米技术 节点为例,其投资成本高达数百亿美元,是14纳米的两倍以上,28纳米的四倍左右。

与此同时,代工厂扩产浪潮下资本开支将持续维持高位,根据SEMI数据,预计到2024年将 会有25家8英寸晶圆厂投入使用,其中5座位于美洲,1座位于欧洲/中东,19座位于亚洲(中国大陆大陆14座、日本3座和中国台湾2座),预计到2024年将有60座12寸晶圆厂/扩建,其中美洲6座、欧洲/中东10座、亚洲44座(中国大陆15座、日本5座、韩国8座、新加坡1座和中国台湾15座)。

受益于此,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市场规模将会持续提升,根据SEMI预测,2021年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030亿美元的新高,同比增长44.7%,预计2022年扩大至1140亿美元,同时预计2021年半导体材料市场预计将创下约620亿美元的新高,增长约11%。

产业链基石环节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自主可控时不我待。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作为整个产业链至关重要的基石环节,国内市场整体呈现出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特点,各环节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提升竞争力实现自主可控时不我待。

随着中国大陆半导体建厂潮,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迅猛增长,目前已经涌现出一批优质的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企业。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北方华创布局较为全面,中微公司、芯源微和盛美股份等企业也在细分领域取得突破。半导体材料领域,立昂微在半导体硅片领域已经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此外包括晶瑞电材、南大光电和雅克科技等公司也在逐渐崭露头角。

2.5、行业内重点公司

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国际厂商优势明显,以英飞凌、安森美等企业为代表的龙头厂商均为IDM模式,拥有完整的晶圆厂、芯片制造厂和封装厂,对成本和质量控制能力很强,以高端产品为主,实力强劲。

中国大陆的厂商起步较晚,目前IDM和 Fabless模式兼有,随着国内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正在日趋完善,产品技术取得突破,本土厂商如斯达半导、时代电气、新洁能、宏微科技、捷捷微电、士兰微、闻泰科技和华润微等企业日渐崛起,国产替代未来可期。

主控芯片环节,本土企业在高端产品与国外巨头仍有较大差距,在中低端领域已经实现突破。

细分应用来看,在汽车领域,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巨头牢牢把控市场,目前国内企业兆易创新已推出车规级MCU产品,瑞芯微的通用型SoC RK3358M已经通过车规级AEC-Q100可靠性认证,未来均有望逐步实现替代。

在消费领域,目前高通、联发科领先占据头部位置,国内企业如恒玄科技、北京君正和安 路科技等目前正以追赶者的姿态前进。传感器方面,目前行业领先公司韦尔股份在图像传感器领域排名全球第三,国内第一,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

模拟行业市场分散但龙头企业格局稳定,根据IC Insights数据,2020年全球前十的模拟芯片公司市场占有率达到62%,其中龙头企业德州仪器市场占有率达到19%。

国内市场方面,绝大部分国内模拟集成电路厂商起步较晚,早期产品以中低端芯片为主,近年来随着技术的积累和政策的支持,部分国内公司在高端产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逐步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其中圣邦股份和思瑞浦产品布局较为全面,覆盖电源管理和信号链两大品类,此外芯朋微、艾为电子、力芯微、上海贝岭和芯海科技等公司也逐步在细分品类建立竞争力。

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巨大,市场呈现分化现象,以三星电子、海力士和美光科技等为代表的国际龙头专注研发大容量、高性能存储芯片,不断推进先进存储技术并凭借技术优势获取较高市场份额。

行业其他企业在以领先企业为目标进行技术赶超的同时,结合自身技术特点和市场需求,专注于成熟产品的细分市场并实现填补和替代效应。

目前中小容量存储芯片市场中华邦和旺宏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未来随着国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大陆企业如兆易创新、东芯股份和澜起科技等有望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晶圆代工行业属于技术、资本、人才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支出和人才投入,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目前竞争格局呈现寡头垄断的局面,台积电以绝对优势占据龙头位置,中国大陆企业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分列第五和第六名。

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紧张,代工环节亟需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本土优秀厂商扛起大旗,未来国内厂商将在完善成熟制程工艺产线的基础之上,逐步迈向先进制程,任重道远但前景广阔。

设备和材料作为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基石环节,国内市场整体呈现出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特点,提升竞争力实现自主可控时不我待。

随着中国大陆半导体建厂潮,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迅猛增长,目前已经涌现出一批优质的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企业。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北方华创布局较为全面,中微公司、精测电子和华峰测控等企业也在细分领域取得突破。

半导体材料领域,立昂微、沪硅产业在半导体硅片环节已经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其他材料环节包括晶瑞电材、华懋科技和雅克科技等公司也在逐渐崭露头角。此外,半导体产业链上游EDA环节:概伦电子。

3、消费电子:终端新热点带来的新增产业链需求

3.1、智能手机:存量市场竞争激烈,新兴国家贡献需求增量

3.1.1 疫情+供应链短缺,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缓慢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处于存量竞争状态,2021年出货量回升。

自2010年起,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通讯技术从3G向4G发展的阶段,经历了一轮爆发式增长,智能手机出货量在 2016年达到巅峰。2016年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出货量逐年小幅下滑。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降至冰点。

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2亿部,同比下降5.9%。伴随疫情影响逐步消散,截至2021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9.9亿部,IDC预计2021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5.3%,达到13.5亿部。零部件短缺及物流困难影响智能手机季度出货量,预计2022年得到缓解。

从单季度出货量来看,2021年Q1、Q2智能手机出货量已基本恢复疫情之前的水平。2021Q3,受4G芯片等零部件缺乏以及疫情带来物流挑战的影响,智能手机出货量低于预期。

我们认为零部件短缺主要影响4G手机的出货量,预计2022年年中有望得到改善,4G零组件的短缺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智能手机市场向5G的转变。

苹果、三星分占高端机市场。

随着华为出货量持续下滑,以及LG宣布退出智能手机业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存在小幅波动。

从品牌市占率来看,据IDC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三星以约20%的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的地位。

小米在二季度市占率首次超过苹果,凭借16.9%的市占率成为全球第二的手机品牌商。三季度,随着iPhone13系列的发布,苹果以5040万台的出货量重回第二位,市场份额为15.2%,同比增长20.8%。

国内市场方面,荣耀“重生”市场份额企稳,新格局逐步形成。

首先,由华为释放出的高端机市场份额主要被苹果吞噬。此外,荣耀独立于华为后不再受供应链限制,并持续发力供应链与渠道布局,产品出货量逐步提升。

据Canalys统计,2021Q3荣耀已攀升至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三位,市场份额从第二季度的9%飙升至第三季度的18%,体现出其强大的竞争力。

我们认为2021年是荣耀“重生”的一年,在稳固国内市场后,有望进一步发力海外市场并冲击高端市场。

3.1.2 5G手机占比稳步提升,ASP呈下降趋势

5G通讯设施建设推进,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逐步向5G迁移。根据GSA的报告,截至2021年 6月,全球一共有58个国家及地区拥有了5G网络,此外另有十多个国家已经部署了5G移动技术,GSA预计5G网络将在3.5年内突破10亿用户。

伴随5G商用的持续落地,5G的高速度、低时延、广覆盖等特性带来用户使用感不断提升,叠加各大智能手机厂商持续推出 5G手机,5G换机周期已经开启。

据IDC数据,2021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增速高达117%,中国将以46.9%的出货量成为最大的5G智能手机市场,其次是美国(16.1%)和亚太经合组织(12.8%)。IDC预计2022年5G手机出货量占比将达到60%。

5G手机ASP售价不断降低,进一步提振换机需求。2020年苹果首次推出了支持5G频段的 iPhone 12后,掀起了iPhone用户的5G换机潮。

2021年苹果推出iPhone 13系列智能手机,上市后市场需求强劲,大幅推升了iPhone整体的销量,699美元以上的定价带动了5G手机整体ASP的上行。据IDC预测,2021年5G智能手机的均价将达到643美元,比2020年高出1.7%,5G iOS系统的ASP有望创下950美元的新纪录。

我们认为随着市场继续向5G转移,5G设备的价格将持续走低,价格下探有助于提振消费者的5G换机需求:苹果代工龙头立讯精密;光学镜头龙头舜宇光学、欧菲光;面板龙头京东方A;PCB供应商鹏鼎控股、东山精密;电池厂商德赛电池、欣旺达。

3.1.3 新兴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需求潜力较大

新兴市场智能手机潜在增长空间广阔。以非洲、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人口基数大,但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通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新兴市场智能手机市场普及率相对较低,尚处于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的过渡阶段,功能手机仍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根据IDC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主要新兴市场出货量手机合计出货量为7.06亿部,出货金 额达到674.03亿美元,增速高于全球水平。

我们认为未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红利的释放以及通讯技术设施的建设,新兴市场由功能机向智能机替换的大趋势不改。

手机厂商相继进军新兴市场,市场竞争亦日渐加剧。

由于新兴市场巨大的手机市场空间及增长潜力,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进入到新兴市场。根据Counterpoint的统计数据,2021Q3 MEA地区智能手机出货量在同比增长1%,环比增长7.5%,出货量达到4650万台,创下了该季度自统计以来最好的记录。

其中三星以21%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该地区的头把交椅,传音旗下的TECNO品牌以14%的市场份额巩固了其第二的位置。小米、OV同样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

潜在的市场空间将持续吸引更多的手机玩家会推出强针对性产品进入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我们认为拥有“非洲手机之王”称号的传音控股深耕非洲手机市场,同时打开东南亚、俄罗斯等新市场,将持续受益于新兴市场的换机需求。

3.2、可穿戴设备:元宇宙概念异军突起,VR/AR绽放光芒

3.2.1 VR:终端出货量稳步增长,产品向轻便化提升

标杆产品持续迭代,2021年有望成为VR终端出货规模上量的标杆年份。

VR终端主要有移动端头显设备、外接式头显设备、一体式头戴设备三种不同的产品形态。

从VR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2014年,Facebook以30亿美元收购Oculus,是VR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2016年是VR产业发展的元年,各大公司相继推出第一代VR产品并开始产品迭代;2019年,随着5G商用的逐步落地,VR生态逐步成型;2021年,元宇宙概念的爆发,Oculus Quest2成为了爆款产品,大幅拉动了VR终端出货量。

据IDC数据,2021Q1以Oculus Quest2占据全球出货量约三分之二,中国本土厂商Pico等出货量也有所提升,预计2021 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将超过800万台,同比增速超50%。

产品价格下探+内容生态完善,后疫情时代下消费者接受度持续提升。

早期的VR设备主要是PC端产品,即VR头显需要连接电脑或游戏主机一起使用,这要求消费者不仅需要购买VR头显,还需购买主机,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Oculus采用全新的技术路线,打造VR一体机,使VR头显装置具有独立的显示器和计算单元,并将VR一体机的售价降至 300美金。价格的下探提升了消费者的可接受度,以Quest 2为代表的VR一体机使用率大幅提升。

同时,Facebook采取全新的商业模式,VR硬件端以成本价销售,游戏内容端抽成回填硬件成本,形成内容+硬件的循环增长模式。

我们认为伴随内容生态的逐步完善,内容+硬件的商业模式将被更多品牌厂商采用。一体机头显追求产品轻薄化,提升消费者使用感。

一体机头显追求产品轻便化,提升消费者使用感。

(1)PC VR与VR一体机对比:

与需要连接主机的PC VR相比,Quest系列的一体机模式去除了头显与主机的连接线,增加了消费者的移动空间和使用场景。

(2)Quest1与Quest2对比:

在重量方面,Quest2将头显重量控制在500g,与前代头显产品相比重量持续减轻;在芯片和刷新频率方面,Quest2采用全球首款支持5G的XR平台XR2芯片,并将刷新率提升至120Hz,降低消费者的眩晕感;在分辨率方面,Quest2将单眼像素提升至1832*1920,为消费者打造更为清晰的画面。

我们认为未来将有更多的新技术应用于VR设备中,VR终端品牌商将持续致力于提升消费者使用感。

供应链方面,作为Oculus目前的独家代工厂,歌尔股份将长期受益于VR设备的放量,此外有望在苹果推出VR产品后收益的“果链”厂商闻泰科技、蓝特光学,以及精密光学元件和激光器件提供商福晶科技。

3.2.2 AR:目前以行业应用为主,静待消费端爆款诞生

AR技术趋于成熟,产业应用加速。增强现实(AR)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 妙融合,以实现对真实世界“增强”这一目的的技术。

近年来谷歌、微软、苹果、任天堂、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逐渐增加对AR产品研发的投入,并发布了相关AR产品。

随着各大公司持续加大对AR技术的研发,AR技术趋于成熟,新产品、新应用不断问世。

目前,AR技术在教育、文化、健康、商贸等领域中已逐步展开运用,如景点利用AR技术提供给游客更多的信息和路标,外科医生可以通过AR技术获取到3D数字图像进行辅助诊疗等。

据IDC统计,2020年全球AR出货量约为63万台,市场规模约280亿元,预计2024年全球AR 出货量约为4125万台,市场规模增长至2400亿元。

消费端爆款仍未诞生,苹果等科技头部公司加速布局。

目前AR的产品共有4种形态,分别是具备摄像头和显示功能的智能眼镜、AR头盔(以微软Hololens为代表产品)、AR眼镜以及用VR设备来实现AR体验的MR设备(以Facebook的MR头盔项目Cambria为代表)。

据IDC数据,2021Q2微软的Hololens出货量约为2万台,同比增长26.1%,市场份额为28.8%。AR硬件整体市场规模有待扩张。我们认为在短期内,商用需求是AR头显出货的主要驱动因素,消费端爆款仍需时间。

另外,苹果已将大量精力投入到ARKit的开发中,并且在硬件、底层技术等方面持续进行专利等布局。

我们认为未来1-2年内,苹果将有望推出自己的AR产品,苹果的入局或将引领AR终端市场的发展,重点推荐多技术路径布局AR产业的水晶光电。

3.2.3 TWS耳机:依托差异化功能,提升产品竞争力

全球TWS耳机进入存量市场,印度市场增速较快。TWS耳机外部完全摒弃了线材连接的方式,主要通过蓝牙技术实现无线传输。

自2016年9月苹果推出第一代Airpods引爆市场后,传统耳机厂商、安卓系智能手机厂商相继跟进,TWS耳机出货量不断提升,呈现爆发式增长。

据Counterpoint数据,2016-2020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由918万部快速增长至2.33亿部,CAGR达到124.45%。在经历了强劲的出货量增长后,TWS耳机逐步迈入存量市场,智能个人音频市场的领导者苹果公司推出的AirPods产品出货量首次出现下滑,并显示出放缓迹象。

从区域市场来看,印度市场出货量增速较快,据Canalys资料,2021第三季度,印度以10%的市场份额巩固了其作为第三大TWS市场的地位,美国的市场份额为27%,中国大陆占23%。我们认为未来美国TWS市场份额将持续下降,入门级产品在新兴市场具有增长潜力。

苹果市占率下滑,中低端TWS的销量增长超预期。

从品牌表现方面,2016-2020年苹果持续领跑市场,安卓系厂商奋起直追,持续抢占苹果的市场份额。

据Counterpoint统计,2020年苹果TWS耳机出货量占比已下降至31%,预计2021年,苹果仍将处于领先地位,销量约为8400万部,但市场份额将再度下跌4%,小米、三星、JBL紧随其后。

此外,由于疫情导致的经济低迷、消费水平降低,中低端TWS耳机销量增速明显,对高端品牌的市占率下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认为未来随着TWS无线耳机各项性能的提升以及市场的不断扩大,TWS耳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入门级产品价格战或升级,高端产品市场竞争加剧。

TWS耳机规格快速提升,差异化功能成为核心竞争力。

为提升消费者体验感,品牌厂商从续航能力、连接稳定性、音质提升等各方面对TWS耳机 进行产品升级。

据 Counterpoint统计,2020年后发布的TWS产品的平均电池重量相比前代产品均有增加, 体现出TWS产品的的续航能力持续提升。在100美元以上价格段的市场,2020年之后推出的产品中,超过72%的TWS耳机配备了主动降噪的功能。

随着TWS耳机在AI、生活、大健康等方面的不断延伸,更多的多元化应用加入,我们认为未来TWS耳机定位将不仅拘泥于耳机,更将作为可穿戴设备被消费者所使用,未来或将有大量品牌厂商在新产品中引入高级功能,以创造长期价值:TWS组装龙头立讯精密,声学整机组装领导厂商歌尔股份,精密结构件供应商长信科技,EMS厂商环旭电子以及音频产品品牌厂商漫步者、共达电声。

3.3、显示:显示技术持续升级,创新产品不断问世

3.3.1 智能手机折叠屏时代即将开启

Oppo Find N问世,万元以下折叠屏手机时代即将来临。2018年柔宇科技发布全球首款可折叠手机,但并未取得较大市场反应。

2019年,三星推出其历史上首款折叠屏手机 Galaxy Z Fold,华为紧随其后发布Mate X,二者均采用左右折叠的方式,折叠屏手机正式进入消费者视野。2020年三星发布采用上下翻折技术的Galaxy Z Flip,再度引发市场热潮,同样巩固了三星在折叠屏手机领域的头部地位。

据DSCC统计数据显示,Galaxy Z Flip 3已成为2021Q3最受欢迎的可折叠智能手机,其市场份额为60%,超过了市场份额为23%的Galaxy Z Fold 3和市场份额为7%的Galaxy Z Flip 5G。

2021年12月15 日,OPPO发布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Find N,起售价仅为7699元,大幅降低了行业门槛。

DSCC预计,2021年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增长至750万部。我们认为折叠屏手机的价格下探叠加折痕、耐用性等行业难题的攻克,消费者的折叠屏换机热情有望持续提升。

此外,华为、苹果、小米、荣耀等头部手机厂商均已发力可折叠屏手机市场,DSCC预计 2022年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增长132%至1750万部。

折叠屏手机放量在即,折叠屏使用的UTG、铰链等都是新增需求。

对于折叠屏手机,目前消费者仍关注折叠屏手机的屏幕耐用性、屏幕折痕、折叠空隙等技术问题,从而驱动手机厂商发力铰链技术及屏幕工艺。

其中,铰链是折叠屏手机核心部件,功能类似于笔记本电脑转轴,但精密度、耐用性、强度和轻薄度更高,通过铰链技术可以实现“几乎无折痕”的镜面折叠大屏。UTG玻璃在柔性、透明度等方面均优于传统CPI材质,UTG已经成为了未来可折叠显示的核心。

我们认为折叠屏手机放量将拉动UTG、铰链等供应链厂商,引发新一轮供应链洗牌。国内厂商东睦股份、精研科技、宜安科技在铰链结构件领域均有布局,其中东睦股份以成为华为折叠屏手机的核心供应商,宜安科技生产的液态金属铰链结构件已为客户批量供货;精研科技在MIM技术已有技术积淀;长盈精密已具备折叠屏手机铰链集成的能力。UTG玻璃方面凯胜科技、长信科技、蓝思科技。整机组装方面未来或能获得苹果折叠屏手机组装订单的立讯精密、歌尔股份。

3.3.2 Mini LED产品商用进程加速

Mini LED技术逐渐成熟,2021年是Mini LED商用化元年。Mini LED拥有背光和直显两种技术路径。

背光方面,2021年4月21日,苹果发布了使用Mini LED背光显示屏的iPad Pro,该背光显示屏使用了1万颗Mini LED灯珠,并分割为2500多个区域,以实现更精准的分区控光,从而实现XDR级别的对比度。

2021年下半年苹果将Mini LED背光源技术延伸至笔电端,推出搭载Mini LED背光源的MacBook Pro。

我们认为苹果率先将Mini LED 应用在自己的平板、笔电上,将推动Mini LED在中小尺寸领域的应用。

在中大尺寸领域,三星、TCL、小米等全球主要的电视厂商都已经发布了自己的Mini LED电视产品,华为也发布V75 Super智慧屏。我们认为在电视等中大尺寸领域,Mini LED背光产品相较 OLED具有成本优势,高端电视预计将成为Mini LED背光产品渗透较快的领域。

直显方面, Mini RGB直显目前主要应用于电竞显示,未来有望在具备成本优势后进入消费电子以及可穿戴市场。

从竞争格局来看,LED芯片方面,以三安光电为首的大陆厂商占领头部地位,华灿光电、乾照光电占有一席之地;LED封装行业国内LED封装龙头木林森与兆驰股份;LED应用领域利亚德、洲明科技等。

3.4、 光学:光学持续创新升级,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3.4.1 主摄分辨率持续提升,后置多设趋势延续

智能手机相机分辨率不断提高,高像素镜头出货占比提升。手机摄像头在过去20年内经历了多次技术变革。自从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代智能手机后,拍摄性能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指标之一,智能手机相机的分辨率提高了近千倍。。

据Counterpoint数据,2020年,搭载3200万至1.08亿像素后置摄像头的智能手机占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 1/3以上。

目前,主流智能手机品牌旗舰机型的主摄像头像素水平已达到4800万至6400 万,甚至部分机型已采用了1亿像素的摄像头,Frost&Sullivan预计4800万以上的摄像头出货量将从2019年的0.2亿颗增长至2024年的6.0亿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7.4%,占据8.8%的市场份额。

多摄趋势仍将延续,并向更低价格段产品渗透。

除了相机分辨率不断提高外,采用多摄像头也成为了各大手机厂商发力光学的突破点。通过多个功能不同的摄像头搭配,智能手机可以实现更好的拍摄效果,因此多摄在智能手机上的组合使用逐渐成为了行业主流发展趋势。

据Counterpoint统计,2020年,每部智能手机平均配有超过3.7个镜头模组,四摄及以上占到了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29%。我们认为未来多摄趋势仍将延续,并不断向更低的价格段渗透,后置多摄的比例有望超过90%,推荐大陆光学龙头舜宇光学。

3.4.2 摄像头功能多样化,3D感知、潜望式摄像头应用渗透

3D Sensing是智能手机创新的趋势之一,当前正加速向中低端手机渗透。

目前实现3D Sensing共有三种技术,分别为双目立体成像、3D结构光和TOF,当前节点已经比较成熟的方案是结构光和TOF,其中3D结构光方案最为成熟,并被大规模应用于工业3D视觉,TOF则凭借抗干扰性强、深度信息计算量小以及具有成本优势等特性,成为在移动端较被看好的方案。

2017年,苹果推出了搭载3D结构光摄像头的iPhone X,标志着3D Sensing成为了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随着2019年华为推出搭载ToF相机的P30 Pro与2020 年苹果推出搭载了基于dToF技术的激光雷达扫描仪的iPhone 12 Pro,再搭配AR应用的推出,3D传感将有望再次吸引其他品牌厂商的跟进,进而加速3D传感市场的发展。

在 2019年,应用于智能手机的3D传感技术在3D传感及应用市场占比超过40%。未来,整体 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超过50%。

高清变焦需求刺激下,潜望式镜头搭载率持续提升。

潜望式镜头将长焦镜头横向排列,与广角镜头形成垂直布局,利用棱镜折射实现成像,在保证手机薄型外观的同时,大幅增加摄像头焦距,从而实现高倍清晰变焦。

自2019年起,潜望式镜头开始在各大手机厂商的高端旗舰机型中渗透。

现阶段,华为和OPPO是全球潜望式摄像头的主要应用厂商。华为于2019年4月发表的P30 Pro,是市面上首款10倍混合变焦手机。OPPO亦在MWC 2019 上展示了基于潜望式结构设计的10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潜望式摄像头出货量为1300万颗,渗透率约为0.9%。

鉴于提升手机拍摄的变焦倍数需使用焦距长短不同的多颗镜头,长焦镜头的焦距会大幅增加模组厚度,潜望式结构则可解决高倍变焦刚需与当前手机模组体积受限的矛盾,未来潜望式镜头的应用将成为必然趋势。

3.5、汽车电子:未来的“行驶手机”,汽车智能化将引发供应链革命

3.5.1 汽车数字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各大厂商争先布局

汽车智能化革命开启,消费电子公司发力智能座舱、车内娱乐系统等方向。汽车电子是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汽车所形成的新兴行业。

从广义上讲,汽车电子包括了基础元器件、电子零部件、车载电子整机、机电一体化的电子控制系统(ECU)、整车分布式电子控制系统,以及与汽车电子有关的车外电子系统等软硬件。自汽车发明以来,汽车先后经历了机器时代和电气时代。伴随5G网络、人工智能等高精尖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不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辅助自动驾驶、智能助手等智能化功能在汽车中渗透率逐步提升,推动了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

在互联网、娱乐、节能、安全四大趋势的驱动下,汽车电子化水平日益提高,汽车电子在整车制造成本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预计2030年汽车电子在整成制造成本中的占比将接近50%。

随着汽车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汽车将成为“行驶的手机”。

新能源车的快速推广加速了汽车电动化的进程,推动汽车再次进入变革时代。汽车的大变革将带来供应链的革命,大量消费电子公司进入汽车电子领域,如华为2020年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Hicar”,并与北汽、小康等车企进行深度合作。

2021年4月,华为联合赛力斯品牌推出了首个华为智选生态汽车品牌——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该车配备了HUAWEI Hicar解决方案,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华为的移动应用生态复制到车上,并可以在手机和车里的中控大屏间随心所欲的切换音乐和导航等应用。

之后华为还会将鸿蒙OS运用在华为打造的智能座舱中。同年3月,小米也宣布正式进军造车行业。我们认为现在的消费电子龙头未来也会在汽车领域举足轻重。

消费电子进入汽车前期主要是车内娱乐系统这块的硬件,重点布局车载屏幕、智能座舱,以及一些结构件等,已布局汽车赛道的消费电子公司蓝思科技(车载屏幕)、长信科技(车载屏幕)德赛电池(电池)、欣旺达(电池)、长盈精密(新能源车组件)、安洁科技(新能源车组件)、德赛西威(智能网联)、华阳集团(智能座舱)、均胜电子(汽车零部件)、春秋电子(车载屏幕结构件)等。

3.5.2 ADAS系统渗透率持续提升,车载镜头具有广阔空间

车载摄像头种类较多,单车摄像头数量随应用场景多样化而提升。

车载摄像头主要包括内视摄像头、后视摄像头、前置摄像头、侧视摄像头、环视摄像头等。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要求在汽车驾驶过程中能非常实时的呈现视频和音频的功能,为定位提供更多的方便,车载镜头应运而生。

目前摄像头车内主要应用于倒车影像(后视)和360 度全景(环视),高端汽车的各种辅助设备配备的摄像头可多达8个,用于辅助驾驶员泊车或触发紧急刹车。

以特斯拉为例,特斯拉Autopilot共配置了8个摄像头,包括3个前置摄像头、2个侧方前视摄像头、2个侧方后视摄像头和1个后视摄像头,视野范围达360度,最远前后方检测距离达250m和50m。

ADAS系统渗透率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车载摄像头市场将在未来保持快速增长态 势。我们认为随着ADAS系统和自动驾驶市场的兴起,车载镜头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市场空间,车载摄像头模组生产商将迎来发展的良机。

据TSR数据,2018年车载镜头出货量为11,738.4万件,相较于上一年增长43.6%;TSR预计市场将持续扩张,到2022年市场规模扩至2.35亿颗。

全球车载摄像机镜头收益也将持续上升,预计2022年收入规模将在2018年4.71亿美元的基础上增长约83%至16.13亿美元:车载光学领导厂商联创电子。

3.5.3 汽车电子时代,被动元件迎接量价齐升

汽车自动化率快速提升,被动元件在汽车领域市场空间广阔。

据台湾车辆研究测试中心的数据,汽车被动元件平均用量总和将超过5000个,占整车的产值比重将超过40%。

从细分领域来看,MLCC方面,由于汽车中添加了更多电子化器件,车用MLCC的单车用量 大幅提升。据TDK统计,普通燃油汽车MLCC的平均消耗量为3000颗,混合动力、插电混合汽车需要12000颗,纯电动汽车则需要消耗18000颗,纯电动汽车MLCC的使用量将是传统燃油汽车的数倍。薄膜电容方面,由于薄膜电容具有安全性好、耐过压能力强、额定电压高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的直流支撑电容中应用广泛。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广带来薄膜电容的需求攀升。电感方面,汽车电子化使得Invertor、Controller、BMS的需求越来越多。随着自动驾驶(ADAS)的普及,各种传感器被更多地使用。加上IVI、智能驾舱、汽车仪表的性能提高,各种电感需求将大幅增加。

据国际电子商情数据,2019年全球电感行业市场规模为38.5亿美元,在保持平稳增长的前提下,预计2026年将达到5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9%。

日、韩、台系厂商占据领先地位,大陆厂商拥抱国产替代机遇。

全球被动元件龙头厂商日本村田近年来持续面向汽车市场推出高可靠性、高规格特性的MLCC、功率电感和射频电感;韩国的三星电机深耕行业多年,主动放弃中低端消费市场,切入汽车电子领域;台系厂商以国巨为首,在中低端产品方面具有规模优势。

现阶段,中国大陆各大厂商 MLCC均发力高端被动元件研发,同时积极扩建产能,风华高科、三环集团都有发布产能扩建计划,大陆厂商在与台系之间的技术、规模差距在逐步缩小,但与国际龙头企业相比,在收入规模、市场占有率上仍有较大差距。

大陆电感龙头顺络电子、薄膜电容龙头法拉电子、铝电容领导厂商江海股份以及车规级晶振供应商泰晶科技、惠伦晶体都将长期受益于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

3.6、行业内重点公司

智能手机领域,2021年,受疫情影响,物流不畅、开工率低导致全球供应链短缺问题延续,零部件短缺主要影响4G手机的出货量,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低于预期。

然而4G手机短缺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消费者向5G手机的切换。我们认为5G 手机价格下探有助于提振消费者的5G换机需求:消费电子代工龙头立讯精密;光学镜头龙头舜宇光学、欧菲光;面板龙头京东方A;PCB供应商鹏鼎控股、东山精密;电池厂商德赛电池、欣旺达。同时,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需求潜力较大,各大终端厂商相继布局:拥有“非洲手机之王”称号的传音控股。

可穿戴设备领域,2021年元宇宙概念爆发,VR终端设备出货上量,消费端爆款产品初现。

我们认为歌尔股份作为Oculus目前的独家代工厂,将长期受益于VR 设备的放量,此外有望在苹果推出VR产品后收益的“果链”厂商闻泰科技、蓝特光学。AR方面,我们认为未来1-2年内,苹果将有望推出自己的AR 产品,苹果的入局或将引领AR终端市场的发展:多技术路径布局AR产业的水晶光电。

TWS耳机方面,我们认为未来TWS耳机定位将不仅拘泥于耳机,未来或将有大量厂商在新产品中引入高级功能:TWS组装龙头立讯精密,声学整机组装领导厂商歌尔股份,精密结构件供应商长信科技,EMS厂商环旭电子以及音频产品品牌厂商漫步者、共达电声。

显示领域,2021年末OPPO推出折叠屏手机Find N,万元以下折叠屏手机时代即将来临。

我们认为折叠屏手机放量将拉动UTG、铰链等供应链厂商,引发新一轮供应链洗牌。

国内厂商东睦股份、精研科技、宜安科技在铰链结构件领域均有布局,长盈精密已具备折叠屏手机铰链集成的能力。UTG玻璃方面凯胜科技、长信科技、蓝思科技。整机组装方面未来或能获得苹果折叠屏手机组装订单的立讯精密、歌尔股份。

Mini LED方面,伴随Mini LED的技 术成熟,苹果、TCL科技等终端厂商纷纷推出Mini LED相关产品,Mini LED产 品商用加速,LED芯片龙头三安光电、华灿光电、乾照光电;LED封装行业国内LED封装龙头木林森、兆驰股份;LED应用领域利亚 德、洲明科技、雷曼光电等。

光学方面,我们认为未来智能手机摄像头主摄分辨率将持续提升,多摄趋势仍 将延续,3D感知、潜望式摄像头等功能性摄像头不断向更低的价格段渗透,大陆光学龙头舜宇光学。此外,激光雷达和VR/AR领域的产品放量将提升激光晶体的需求:非线性光学晶体全球龙头福晶科技,智慧安防领域宇瞳光学。

汽车电子领域,我们认为消费电子进入汽车前期主要布局车载屏幕、智能座舱,以及一些结构件等硬件,现在的消费电子龙头未来也会在汽车领域举足轻重。

已布局汽车赛道的消费电子公司蓝思科技(车载屏幕)、德赛电池(电池)、欣旺达(电池)、长盈精密(新能源车组件)、德赛西威(智能网联)等。

随着ADAS系统和自动驾驶市场的兴起,车载镜头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市场空间,传感器的应用带来被动元件需求将大幅增加,车载光学领导厂商联创电子,MLCC领导厂商风华高科、三环集团,薄膜电容龙头法拉电子,片式电感龙头顺络电子。

4、报告总结

回望2021年,行业缺芯给半导体产业带来巨大挑战,但也给优秀本土公司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一方面是供应紧张后价格上升带来毛利率显著改善,另一方面缺货给本土企业带来进入行业大客户的机遇。

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半导体供给依旧是偏紧的状态,主要受制于晶圆厂产能扩张依旧有限。需求端碳中和战略带来能源革命,新能源带来大量电力电子芯片的需求,并且未来持续周期很长,将贯穿整个碳中和的周期,对应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将长期保持稳步增长,功率半导体是碳中和时代的“卖水人”,我们持续看好和推荐。

汽车智能化将带来汽车半导体的需求爆发,新能源车的半导体单车价值量是传统燃油车数倍,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汽车半导体的需求同样会保持高速增长:功率,存储,射频,MCU等车规级产品开发和量产的公司。

消费电子领域,折叠屏手机已解决大量行业痛点,正式进入大规模量产的时代,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2022年折叠屏手机ASP将逐步下降,折叠屏手机消费将逐步平民化,出货量有望快速上升的相关产业链公司。长期来看ARVR的生态正在逐步建立,元宇宙会带动ARVR成为未来消费电子的主流赛道,2022年VR设备出货量预计会进一步上升:行业内的整机制造、零部件和芯片公司。

汽车智能化除了带来汽车半导体需求大量增加,还将带来智能座舱和车载娱乐系统的需求提升,大屏多屏以及交互成为主流趋势,预计消费电子类公司会逐步切入汽车相关赛道:2022年汽车电子零部件和被动元器件以及相应结构件的厂商。

5、重点公司

半导体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国际厂商优势明显,以英飞凌、安森美等企业为代表的龙头厂商均为IDM模式,拥有完整的晶圆厂、芯片制造厂和封装厂,对成本和质量控制能力很强,以高端产品为主,实力强劲。

中国大陆的厂商起步较晚,目前IDM和Fabless模式兼有,随着国内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正在日趋完善,产品技术取得突破,本土厂商如斯达半导、时代电气、新洁能、宏微科技、捷捷微电、士兰微、闻泰科技和华润微等企业日渐崛起,国产替代未来可期。主控芯片环节,本土企业在高端产品与国外巨头仍有较大差距,在中低端领域已经实现突破。

细分应用来看,在汽车领域,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巨头牢牢把控市场,目前国内企业兆易创新已推出车规级MCU产品,瑞芯微的通用型SoC RK3358M已经通过车规级AEC-Q100可靠性认证,未来均有望逐步实现替代。

在消费领域,目前高通、联发科领先占据头部位置,国内企业如恒玄科技、北京君正和安路科技等目前正以追赶者的姿态前进。

传感器方面,目前行业领先公司韦尔股份在图像传感器领域排名全球第三,国内第一,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模拟行业市场分散但龙头企业格局稳定,根据IC Insights数据,2020年全球前十的模拟芯片公司市场占有率达到62%,其中龙头企业德州仪器市场占有率达到19%。

国内市场方面,绝大部分国内模拟集成电路厂商起步较晚,早期产品以中低端芯片为主,近年来随着技术的积累和政策的支持,部分国内公司在高端产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逐步 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其中圣邦股份和思瑞浦产品布局较为全面,覆盖电源管理和信号链两大品类,此外芯朋微、艾为电子、力芯微、上海贝岭等公司也逐步在细分品类建立竞争力。

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巨大,市场呈现分化现象,以三星电子、海力士和美光科技等为代表的国际龙头专注研发大容量、高性能存储芯片,不断推进先进存储技术并凭借技术优势获取较高市场份额。行业其他企业在以领先企业为目标进行技术赶超的同时,结合自身技术特点和市场需求,专注于成熟产品的细分市场并实现填补和替代效应。

目前中小容量存储芯片市场中华邦和旺宏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未来随着国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大陆企业如兆易创新、东芯股份和澜起科技等有望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晶圆代工行业属于技术、资本、人才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支出和人才投入,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目前竞争格局呈现寡头垄断的局面,台积电以绝对优势占据龙头位置,中国大陆企业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分列第五和第六名。

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紧张,代工环节亟需中芯国际等本土优秀厂商扛起大旗,未来国内厂商将在完善成熟制程工艺产线的基础之上,逐步迈向先进制程,任重道远但前景广阔。

设备和材料作为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基石环节,国内市场整体呈现出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特点,提升竞争力实现自主可控时不我待。随着中国大陆半导体建厂潮,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迅猛增长,目前已经涌现出一批优质的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企业。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北方华创布局较为全面,中微公司、精测电子和华峰测控等企业也在细分领域取得突破。

半导体材料领域,立昂微、沪硅产业在半导体硅片环节已经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其他材料环节包括晶瑞电材、华懋科技和雅克科技等公司也在逐渐崭露头角。此外,半导体产业链上游EDA环节:概伦电子。

消费电子

智能手机领域,2021年,受疫情影响,物流不畅、开工率低导致全球供应链短缺问题延 续,零部件短缺主要影响4G手机的出货量,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低于预期。然而4G手机短缺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消费者向5G手机的切换。

我们认为5G手机价格下探有助于提振消费者的5G换机需求:消费电子代工龙头立讯精密和ODM龙头闻泰科技;光学镜头龙头舜宇光学;面板龙头京东方A;PCB供应商鹏鼎控股;电池厂商欣旺达。同时,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需求潜力较大,各大终端厂商相继布局,拥有“非洲手机之王”称号的传音控股。

可穿戴设备领域,2021年元宇宙概念爆发,VR终端设备出货上量,消费端爆款产品初现。我们认为歌尔股份作为Oculus目前的独家代工厂,将长期受益于VR设备的放量。AR方面,我们认为未来1-2年内,苹果将有望推出自己的AR产品,苹果的入局或将引领AR终端市场的发展:多技术路径布局AR产业的水晶光电。

TWS耳机方面,我们认为未来 TWS耳机定位将不仅拘泥于耳机,未来或将有大量厂商在新产品中引入高级功能:TWS组装龙头立讯精密,声学整机组装领导厂商歌尔股份,精密结构件供应商长信科技,以及音频产品品牌厂商共达电声。

显示领域,2021年末OPPO推出折叠屏手机Find N,万元以下折叠屏手机时代即将来临。我们认为折叠屏手机放量将拉动UTG、铰链等供应链厂商,引发新一轮供应链洗牌。

国内厂商东睦股份、精研科技、宜安科技在铰链结构件领域均有布局,长盈精密已具备折叠屏手机铰链集成的能力。UTG玻璃方面凯盛科技、长信科技、蓝思科技。整机组装方面未来或能获得苹果折叠屏手机组装订单的立讯精密、歌尔股份。

Mini LED方面,伴随Mini LED的技术成熟,苹果、TCL科技等终端厂商纷纷推出Mini LED相关产品,Mini LED产品商用加速,LED芯片龙头三安光电;LED封装行业国内LED封装龙头木林森;LED应用领域利亚德、雷曼光电等。

光学方面,我们认为未来智能手机摄像头主摄分辨率将持续提升,多摄趋势仍将延续, 3D感知、潜望式摄像头等功能性摄像头不断向更低的价格段渗透,重点推荐大陆光学龙头舜宇光学。此外,激光雷达和VR/AR领域的产品放量将提升激光晶体的需求,非线性光学晶体全球龙头福晶科技,智慧安防领域宇瞳光学。

汽车电子领域,我们认为消费电子进入汽车前期主要布局车载屏幕、智能座舱,以及一些结构件等硬件,现在的消费电子龙头未来也会在汽车领域举足轻重。已布局汽车赛道的消费电子公司蓝思科技(车载屏幕)、欣旺达(电池)、长盈精密(新能源车组件)、春秋电子(车载屏幕结构件)、易德龙(PCBA)等。

随着ADAS系统和自动驾驶市场的兴起,车载镜头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市场空间,传感器的应用带来被动元件需求将大幅增加,车载光学领导厂商联创电子,MLCC领导厂商风华高科、三环集团,薄膜电容龙头法拉电子,片式电感龙头顺络电子。

6、风险提示

(1)经济景气度下行风险;(2)晶圆代工产能不足风险;(3)募投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风险;(4)海外政策风险;(5)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6)重点公司业绩不达预期风险等。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获取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远瞻智库|文库官网-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