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汾酒国际化进程“再落一子”,白酒国际化最佳时机已经到来?

11月5日上午,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开幕。伴随中国经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而这场“进博会”也为中国白酒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对外交流的国际舞台。

11月9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8国际名酒对接签约大会在上海举办。汾酒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迈出新的国际化步伐。

2018国际名酒对接签约大会借助进博会全球酒业代表汇聚之际,全面开启世界各国名酒及文化与中国市场的合作,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会上,汾酒与格鲁吉亚科特基酒厂成功签约。

汾酒集团董事、副总经理杨波与格鲁吉亚科特基酒厂总裁Zaza签约

双方的成功签约,首先是中国扩大开放、实现合作共赢的案例之一。正如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在(山西)省属国企进口采购对接会上所言,在经贸领域,借助进口博览会平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质商品进入山西的市场,让山西人民享受到世界各国的优质商品和服务,同时也希望把山西好的商品介绍到世界各地。在投资合作方面,欢迎全球企业到山西进行实业、股权等各种投资,也支持山西的企业家、投资人走出去。

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出席并致辞

其次,从汾酒的国际化来看,此次与格鲁吉亚进行“一带一路”友好合作姊妹酒签订仪式,使得“汾酒国际化”的布局再落一子。2018年9月,汾酒宣布在北美的加拿大建立清香型酒庄,这次转战欧洲,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化的范围,丰富了汾酒国际化的路径。从品牌“新丝路”到品质全球行,自2018年以来,汾酒围绕“国际化”战略动作不断、连环出拳,形成了品质标准国际化、文化国际化、参与国际会议、国外建厂四位一体的汾酒特色的“白酒国际化路径”。

“三部曲”成就汾酒的独特国际化路径

对于白酒国际化,汾酒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独特路径。李秋喜曾表示,白酒若想真正地实现国际化,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先抓胃、再抓心”“先健康、再消费”“先品类、再品牌”。

所谓“先抓胃、再抓心”,是就白酒的本质属性而言的。对于非华人的国际消费者来说,只有优质的白酒才能满足他们的口味,只有悠久的文化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如此,白酒国际化进程才更加合理。如前文所说,清香型白酒走向国际有着天然的优势,汾酒集团紧抓当前的发展机遇,必定能够以清香口感“俘获”国外消费者。

所谓“先健康、再消费”,是就白酒走进消费者日常而言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都有着一定的健康需求,只有满足了这一需求的食品,才能得到长久的消费,酒自然也不例外。科学研究证明,适量饮用白酒有助于血通脉、安眠补神、通风散寒等,只要能够让国际消费者认识到白酒的健康价值,白酒实现国际化指日可待。

所谓“先品类、再品牌”,是就白酒的精准定位而言的。白酒的香型比较丰富,且每种香型都有着独特的品质、口感与文化等特性,向消费者普及此类知识,有助于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品类。如今,食品消费越来越精细化,为了使白酒真正实现国际化,我们有义务令国际消费者真正地了解白酒,并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白酒类型。

白酒企业频频“出海”,白酒国际化春天已来?

近年来,白酒行业尤其是一线名酒企业一直在寻求“国际化”的突破点,作出了种种尝试,并且各有成绩。

茅台在品牌文化层面加强国际宣讲,举行欧洲行、非洲行、澳洲行等,所到之处将茅台的文化、茅粉文化加以传播;五粮液在欧洲设立分公司,不久前更是在华人华侨最为集中的新加坡地区开出了自己的品牌旗舰店;泸州老窖围绕国窖1573展开的“让世界品味中国”之旅形成了很好的IP效应,在世界众多重要城市留下足迹;剑南春一直以来都在海外市场拥有较高人气,并且在体育、时尚以及艺术领域均有品牌露出……总体而言,各个酒企在国际化进程中多种途径并行。

而汾酒,自2018年初春北京驻华使节新年对话会开始,汾酒的国际化在2018年渐入佳境。从“美国三部曲”再到“欧洲好声音”,再到北美建立清香型酒庄,汾酒逐渐成为“华流入美”、“华流入欧”“华流走向全世界”的全球化民族品牌,成为白酒国际化的“行者”。作为清香型白酒,汾酒的口感与许多国际烈性酒相似,相较于其他香型来说,在拓展国际市场时有着天然的优势。而汾酒也借助这些优势大步迈进国际化进程。

从品牌传播、国际化IP打造到建设国际旗舰店再到收购外国酒厂、异国建厂等,白酒国际化的进程逐渐深入。虽然目前来看中国白酒真正收割国际市场的日子还未真正到来,但是在包括汾酒在内的名酒企业的带动下、行业协会的促进下、国家的政策支持下,白酒国际化声势已起,中国白酒已经来到有史以来最好的国际化时间!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酒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