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中国VS新加坡
中国 -- 家庭更重要?
澎湃新闻曾在2018年做过中国学霸家庭背景调查,《2018年高考学霸问卷调查》发放给全国31个省份的60余名状元,共收回27份有效问卷,涵盖19个省份的高考文理科考生。
调查旨在“揭露”中国学霸的家庭背景!
公务员+教师这样的中国家庭更易出学霸
天津理科状元周同学的爸爸则是南开大学的化学教授,妈妈是中学的化学老师。她说尽管父母平时对其学业几乎不过问,但她本人深受潜移默化:
我觉得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父母的工作经常涉及一些实验,每次面对学术研究他们都非常严谨,这也慢慢影响了我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
我们家人从来不说脏话。我和爸妈比较关注国家大事、舆论热点,有时会争吵但还是很和气。
我的父亲曾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平时父亲也会和我经常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新加坡篇制度更重要?
我们只知道中国学霸多,但事实上新加坡才真正盛产学霸,新加坡学生不仅在全球高校成绩领先,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上也成绩斐然……
这跟新加坡的教育体制和对教育的投资、重视有着极大关系。
菁英教育+双语教育是新加坡学霸的养成之路
1978年,前总理李光耀基于对教育现况的不满,指派吴庆瑞博士率领11位年轻的系统工程师,对教育部行政组织与教育问题,做全面的研究检讨及建议改善。
随后新加坡政府认为有必要为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及学习兴趣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课程。
从此新加坡着手实施学制的改革,于国民教育阶段实施“分流教育”制度,成就了如今新加坡的“菁英教育”:
- 从幼儿园开始就启动双语制度;
- 小四一次教育分流;
- 根据小六离校会考,中学分为四年制、五年制;
- 四年制毕业考O水准进入初级学院、理工学院;
- 五年制学生在第四年考N水准,进入中五、工艺学院;
- 从中筛选出菁英中的菁英进入六所公立大学。
菁英教育
新加坡奉行菁英教育,但同时也兼顾大众教育,不会要求所有学生在学习上都达到一个水准,而是根据孩子本身的学习能力和先天条件,选择不同的教材和学习方向,实行“因材施教”。
新加坡学生从小学毕业就开始分流,成绩好的学生进入重点学校和快捷班,成绩一般的学生进入普通班。不一样的班级教授难度不一的课程,学生根据考试成绩最终可以进入大学、理工学院、工艺技术学院学习。
因此在精心“打造”学霸的同时,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可谓既保证了资质好的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又为普通的学生提供了出路。
双语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沿袭英联邦体制,教学用语是英语,除了学习英语以外,学生还可以在学校学习自己的母语,如马来语、华语、泰米尔语等
双语教育政策,一方面在全球化的世界环境下,提高了新加坡人竞争力;另一方面实行双语教育也可以保证学生继承自己的文化传统,比如新加坡不少知名中小学都开设华文班,华裔学生可以选择高级华文作为一门考试课程。
在国外留学时,身边很多新加坡人的学习成绩都非常厉害,全系第一都很正常。
亚洲第1名
作为一个城邦之国,新加坡却拥有两所全球排名第11的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稳居亚洲第一。
亚洲第1名
新加坡成人英语熟练度在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五,在亚洲的2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
全球第4名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针对测试10岁儿童阅读能力,2011年该研究数据显示,新加坡小学四年级学生英语水平在49个国家中名列第四位,较美国和爱尔兰等以英语为单一母语的国家还要高,十分厉害。
新加坡政府将教育视为重点产业,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4.9%,位列全球第二。新加坡政府投资教育总是优先考虑对人的投资,而不是对设备的投资,把关注点落在学生和老师身上。
新加坡教育体制下层层筛选出来的优秀毕业生,也就是英国牛津剑桥、美国常春藤高校中令人望其项背的新加坡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