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两会“代表通道”开启 讲述抗疫经历、建言数字经济,两位杭州代表精彩亮相

杭州日报讯 奋进新时代,展现新风采。昨日上午,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前,省两会“代表通道”如约开启。包括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王云超、新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求子平、网易(杭州)党委书记周骏、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笕川村党委书记施颂勤、嘉兴市秀洲区委书记吴燕、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丁祖年在内的6位省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讲述抗疫经历,分享发展成就,畅谈美好愿景,共话未来蓝图。

扛起医学观察点抗疫重任

全力守护好祖国健康之门

去年除夕夜,搭载武汉籍乘客的TR188航班降落在萧山机场。因为距离机场最近,王云超所在的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隔离酒店的医学观察任务。

“大家正在吃年夜饭,突然接到上级通知:一架载有116名武汉客人的航班从新加坡到达萧山机场,其中有2名乘客出现发热症状,同机所有乘客都必须紧急隔离、进行医学观察。”王云超和10多位同事紧急筹备防控物资,晚上12点开始逐个接收隔离观察人员,一直忙到凌晨5点。

从去年1月24日到现在,王云超和同事们先后接收了一百多批从境外飞抵萧山机场的乘客,最多的一天有10个批次。

身处抗疫前沿,其间发生的许多事情都让王云超难以忘却。除了TR188航班,还有一幅幅感谢画、一封封感谢信。“有幅画里画了一个戴口罩的小男孩,紧紧依偎着身穿隔离服的医护人员,背后是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国旗上方写着‘2020风雨同心,中国加油’,小男孩手上捧着‘谢谢’两字。”王云超动情地说道,“当看到这幅画时,我们的心都被融化了,所有疲惫一扫而光。”

去年11月,萧山区宝盛道谷酒店集中医学观察团队荣获“浙江省抗疫先进集体”称号。“如果要说经验做法,我总结了两个方面:一是信息赋能,二是人文关怀。”王云超表示,将和省内数千名医护人员一起,继续扛起医学观察点抗疫重任,全力守护好祖国的健康之门。

推动数字赋能民生服务

让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大众

《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对数字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体系建设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数字经济对老百姓而言,不是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带有温度的便民服务。”作为一名来自互联网行业的代表,周骏希望让数字经济的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大众。

从2018年起,网易公益发起了“一块屏”项目,集聚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向贫困、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捐赠硬件设备和优质课程,并通过互联网将优秀教师的课堂送到了更多学生面前。周骏希望,“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实现处处都是‘顶级学区房’的美好愿景,让知识可以跨山越海,让更多的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此外,周骏还关注到了医疗领域健康知识传播问题。当前,由于缺乏权威的指导和监督,一些来源不明、缺乏依据的健康信息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对老百姓造成很大误导。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以防代治”的文章?周骏认为,应着力建设具有国家公信力的健康知识网络平台,对健康信息进行监测,及时澄清、批驳虚假信息和重大误导事件,净化健康知识的传播环境。

“随着科技发展,各种物联网设备、体感终端、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对老年人的生活动态和身体状况进行实时感知,即使远在他乡的子女也能及时了解老人的身体数据信息。”在周骏看来,今后可以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打造“老年人关爱社区”,让生活在自己家里的老年人,也能时刻拥有专业养老机构的看护服务。

加强创新性先行性立法

助力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区

2020年,浙江提出将努力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区。在丁祖年看来,这既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需要,也是浙江作为法治中国建设发源地和重要实践地的责任所在。

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法治建设步伐和创新,在法治建设方面积累了珍贵的经验,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法治建设的先行优势逐步凸显。比如,浙江率先建立以全方位立法公开为目的的地方立法网,率先设立地方立法专家库、率先实现人大主导立法体制,率先实行法规起草小组制度,率先推出代表分专业有重点参与立法机制,率先提出精准化、精良化、精炼化三精立法理念和标准等。

立法是法治的源头,良法是善治之基础。“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作为省人民代表大会承担法规草案统一审议和立法具体工作的专门委员会,负有协助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好立法权的重要职业,我们深感到责任重大和神圣。”丁祖年表示,将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加强创新性先行性立法,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打造一批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标志性立法成果。与此同时,将高水平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显著提升立法精准化精良化精炼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经验和样板。

擦亮文化浙江、美丽乡村金名片

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诗路文化带是我省大花园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文化浙江”建设的一张“金名片”。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首倡地,新昌县正在发力把天姥山打造成诗路文化带上的人文标志。求子平介绍,接下来,新昌将进一步做深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山水风光与文脉传承、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的结合文章,实现以文化人、以文促业、以文聚心,让“浙东唐诗之路”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得益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缙云县新建镇笕川村实现了村强民富环境美的华丽蜕变。去年,笕川村70多户网商、400多家网店,实现网上交易额近1.5亿元。“除了‘电商一条街’,我们还有花海、香菇市场等,大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进入“十四五”,美丽乡村如何发力?施颂勤认为,只要有好干部、好政策、好产业、好农民,未来的乡村一定会越来越好。

嘉兴是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和门户。秀洲作为嘉兴主城区之一,是全省唯一的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协调区,主动在“对外融合、对内提升”上下功夫,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比如,秀洲与江苏省吴江区开展了联合治水、上下游联合清淤,将跨界河变成了“连心河”。此外,还将融合发展拓展到党建、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