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岑大师
编辑 | 丛末
据ACL 2021官网消息,宗成庆研究员将出任第59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学术年会主席。同时,华盛顿大学的夏飞教授(Fei Xia),香港理工大学李文杰(Wenjie Li)教授为程序主席,这意味着2021年8月1日至6日在泰国曼谷召开的自然语言处理顶会ACL-IJCNLP有三位华人面孔在大会委员会的行列。
据AI科技评论了解,宗成庆1998年3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师承陈肇雄,获博士学位。宗成庆是机器翻译的老前辈,在计算所曾参与了"863-IMT"英汉机译系统的相关开发,"863-IMT"英汉机译系统即我们熟悉的“快译通”的产品原型。1998年5月至2000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黄泰翼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4月博士后出站后留在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至今,并开创了自动化所自然语言处理的方向。
宗成庆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支撑计划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201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获“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翻译的Philipp Koehn的《统计机器翻译》当属国内中文第一本SMT的书,所编写的《统计自然语言处理》也是在国内NLPer中最为知名的首选的入门教材。宗成庆曾于2015年担任ACL-IJCNLP大会的程序委员会主席,他将是近60年来既担任过该顶级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也担任大会主席的唯一一位中国大陆本土学者。
ACL大会的主席和程序委员会主席遴选工作由ACL执行委员会主导,在世界范围内提名、投票选举产生。ACL执委会成员目前由当年的主席(President)、前任主席(Past President)、副主席(Vice President)以及候任副主席(Vice president)、财务官、秘书长、三名任期三年的执委、CL杂志主编以及EACL、NAACL、AACL三大洲分支机构的主席担任,共计13人。
目前ACL执委中有三名中国人:周明(ACL前任主席)、王海峰(AACL主席)和赵世奇(秘书长)。
ACL值得一提的是其轮换和提名的机制。ACL每年会选出一名候任副主席并进入执委会,第二年升任副主席,第三年正式履任主席,任期一年。在主席任期满后,前任主席除了仍在执委会中担任一年执委、讨论日常事务外同时还进入提名委员会,提名委员会也按照前任主席的退休时间滚动轮换,在本届ACL的提名委员会中就包括刚刚卸任的ACL 前任主席周明。宗成庆成功当选ACL大会主席,不仅意味着他本人及其团队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同时标志着我国计算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研究领域在国际学术舞台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宗成庆成功当选ACL大会主席,不仅意味着他本人及其团队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同时标志着我国计算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研究领域在国际学术舞台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ACL全称是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CL),前身AMTCL于1962年成立,ACL组织举办ACL、EACL、EMNLP、NAACL、IJCNLP等多个学术会议,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ACL,从1963召开第一届会议,到2020年已经是58个年头。在这五十八年里,ACL已经成长为了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语言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
纵观ACL大会的历史,由于中国的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语言学与世界接轨较晚,再加上中国第一批自然语言处理研究者更看重另一个会议COLING,早期对ACL大会的关注不够,直到1998年才由清华大学黄昌宁教授课题组发表了第一批的两篇ACL文章,其中黄昌宁和赵军合作的《A Quasi-Dependency Model for Structural Analysis of Chinese BaseNPs》成为这届ACL大会的两篇特邀论文之一,在大会论文集中这篇论文排在第一篇。此后中国在此领域也逐渐壮大。AI科技评论前几日曾经盘点过ACL 2020的投稿状况,在五十七个国家里,1174篇文章的投稿量跃居世界第一。
在近十年,除了宗成庆老师担任ACL-IJCNLP 2015程序主席和ACL-IJCNLP 2021的大会主席,还有多名华人研究者担任ACL大会主席或程序主席,包括:
ACL 2011 大会主席林德康。林德康曾任加拿大 Alberta大学计算机系教授,Google研究院高级管理科学家,是Google搜索问答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ACL 2002程序主席。现为AI公司奇点机智联合创始人。
ACL 2012大会主席李海洲。李海洲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IEEE Fellow,从事语音识别、声纹识别领域的研究,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快商通首席科学家。
ACL 2012程序主席林钦佑(Chin-Yew Lin)。林钦佑研究领域包括知识计算、自然语言理解及在商业智能中的应用,现为微软亚研知识计算组主任、首席研究员。
ACL 2013程序主席冯雁(Pascal Fung)。冯雁研究领域包括语音理解、机器翻译、多语种处理及音乐信息检索,2015年因人机互动领域的贡献当选IEEE Fellow,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ACL 2014程序主席吴华。吴华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人机对话、知识挖掘、机器学习等,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现为百度技术委员会主席、百度自然语言处理部首席科学家。
ACL 2017程序主席靳民彦(Min-Yen Kan)。靳民彦研究领域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多媒体,推荐系统,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
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十年前的ACL,华人在这一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语言组织中的话语权慢慢壮大,在国际活动的参与中,中国也越来越活跃,2011年,王海峰当选为候任副主席,进入ACL委员会,并于2013年正式履任ACL主席;之后赵世奇在2016年当选ACL秘书长,2017年,周明当选为候任副主席,再加上来自台湾的首席IT官张景新,2017年的13位ACL执委中已经有了三位来自中国。2018年,随着王海峰当选AACL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吴伟斗(Hwee Tou Ng)教授担任CL主编,华人执委更是达到创纪录的5人之多
据AI科技评论了解,其实在今年年初执委会讨论中就基本确认了宗老师当选ACL 2021主席,但宗老师为人低调不愿意宣传,直到近日官方网站公布后才被知晓。我们顺着宗老师的话:“没有中国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这些年来的辉煌业绩,根本不可能有我的机会。”可以预估,在接下来的ACL 会议中,华人的力量会更加壮大。
参考来源:https://www.aclweb.org/adminwiki/index.php?title=ACL_Officers#EXECUTIVE_COMMITTEE
招 聘
AI 科技评论希望能够招聘 科技编辑/记者 一名
办公地点:北京/深圳
职务:以参与学术顶会报道、人物专访为主
工作内容:
1、参加各种人工智能学术会议,并做会议内容报道;
2、采访人工智能领域学者或研发人员;
3、关注学术领域热点事件,并及时跟踪报道。
要求:
1、热爱人工智能学术研究内容,擅长与学者或企业工程人员打交道;
2、有一定的理工科背景,对人工智能技术有所了解者更佳;
3、英语能力强(工作内容涉及大量英文资料);
4、学习能力强,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
感兴趣者,可将简历发送到邮箱:cenfeng@leipho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