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西南交大校长徐飞:中国高铁处在黄金发展机遇期,未来仍将持续高位运行

CFIC导读:

西南交大校长徐飞参加泰国“RMUTT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RT2018”发表了主题为中国高铁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演讲。

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董事会主席向徐飞校长赠送油画

尊敬的普拉金副总理,

尊敬的卡齐川部长,

尊敬的巴塞尔校长,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非常荣幸作为中国大学代表,参加泰国“RMUTT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RT2018.”。首先,由衷感谢泰国教育部和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为我们提供如此好的交流平台。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中国高铁发展与技术创新。

一、中国高铁的发展与成就

回顾中国高铁的创新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技术积累期,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期,自主创新期和全面自主创新期。可以说,经过短短十余年的时间,中国高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发展过程,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式赶超,形成了完整的高速铁路勘察、设计、建设、装备、运营、安全管理标准体系,以及高铁装备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成功开辟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跨越式自主创新之路,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在建规模最大、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产品性价比最优的国家。

在规模上,截止2017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5万公里,占全球三分之二。每日开行高铁动车超过5200列,日均发送旅客470万人次,最高超过850万人次,累计发送旅客已突破73亿人次。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列车最多、运营最繁忙的国家。在速度上,从2017年9月21日起,“复兴号”动车组率先按时速350公里运行,实现京沪两地1318公里4个半小时左右到达,为世界高速铁路商业运营树立了新标杆。在经济上,作为中国高速铁路主心骨和大动脉的“五纵五横”高铁网建成运营,辐射效应日益显著。相邻省会城市间1—2小时、省内城市群0.5—1小时的高铁经济圈逐渐形成,高铁正逐渐拉近城市之间的距离,让各地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同时,高铁以更高的速度赋能一切生产要素,以更高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放大“乘数效应”,高铁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正重构中国经济发展新版图。

中国高速铁路取得的巨大成就,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赞誉,世界上多个国家的领导乘坐中国高铁后赞不绝口。俄罗斯普京总统乘坐京津高铁后表示乘坐中国高铁有种浪漫的感觉。德国总理默克尔乘坐京津高铁后惊叹中国发展速度之快。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两次乘坐中国高铁后充分肯定了中国在高铁建设领域的经验和技术。四年前,贵国总理巴育到访中国,参观了全国铁路调度指挥中心,还携夫人共同体验乘坐京津城际高铁。

明天(7月5日),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组织下,西南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将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等轨道交通领域专家学者、管理精英相聚北京共襄盛举,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开启中国高铁迈向智能化时代的新征程。

二、中国高铁未来与技术创新

目前,中国高铁处在黄金发展机遇期,未来仍将持续高位运行。去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提出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中国将进一步构建更高速、更安全、更智能、更绿色、更人文的高铁网络,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0年高铁运营里程达到3万公里,2025年达到3.8万公里。

着眼未来,中国将持续不断地推进轨道交通的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引领世界高铁技术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一)发展更高速的高速铁路技术

以400km/h及以上速度(400+)为目标,围绕能源、效益、经济和生态的“环境友好性”研发理念,开发高效、低能耗、可持续性、低成本、智能化、人-系统互操作性强的轨道交通系统。突破制约轮轨高速列车速度提升的理论极限,发展车-线-电-信-运耦合的高速铁路大系统理论,研发更高速、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的下一代高速列车技术。

健全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体系,使高铁运营走上依靠科技保安全的发展道路。通过研究高速铁路集成系统的全寿命安全风险控制理论、基于高可用性的高速铁路土建结构安全、基于服役可靠度的高速铁路列车系统安全、基于完整度的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安全、基于6C系统的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安全,以及高速铁路防灾减灾、高速铁路信息安全等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涵盖复杂环境下高速铁路系统“点-线-面”全层级的安全度评估、预测预防“状态修”和准确可靠的安全预警,进一步支撑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

(二)构建智能化高速铁路系统

当今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并呈现交叉融合的态势,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将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智能传感/大数据挖掘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效集成应用于轨道交通。以智能装备、智能控制、智能检测、智能运输、智能管理为主要内容,打造智能化高速铁路系统。着眼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发展趋势,在高速列车低噪声设计、主动减振控制设计、轻量化设计等方面,大力开展具有自稳定、自适应、自修复和自安全功能的变革性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及其应用。

研究具有全景感知、重组自愈、智慧运维等特征的智能牵引供电系统,突破超大容量节能型变压器、电子变压器、数字化与智能化牵引变电所、高效能制动及再生能量利用等关键技术,搭建智能供电调度、智能运维(含PHM系统)、智能变电所、能耗与品质管理、智能变/配电系统、智能作业指导系统等。

建立智能化运输系统和智能出行系统。高铁调度指挥系统是高速铁路系统的神经中枢,对高铁运营效率影响重大,研究基于动态时变客流的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和方法,优化车辆及人员调配、列车运行控制、列车运行进行动态、智能化调度调整技术,构建满足实际需求的集设备信息采集、诊断、过程化控制、智能化运营调度管理于一体的运营调度系统,进一步提升高铁运输效能与运营管理水平。针对综合交通智能化服务的重大需求,基于大数据融合、云计算和深度学习等理论,开展智能出行平台构建、基于环境感知与人工智能的全自动无人驾驶成套技术、智能化旅客信息服务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西南交通大学徐飞校长向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董事会主席赠送中国高铁模型

(三)研究高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杂地质结构和严寒酷暑等复杂气候条件,研究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动力灾变、极端气候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役性能演变、大型越江跨海通道集群工程建造等基础理论与技术,突破复杂地质地貌及极端环境的建设“禁区”,实现全球“无障碍”高速铁路建设。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标准、不同设备,发展互联互通技术,研究不同轨距、不同供电制式、不同信号系统下移动装备互操作与无缝衔接等重大技术,解决多信号系统匹配与切换、多制式供电适应、多种运输模式互联等协同难题,实现跨国境、跨区域互联互通目标。

(四)创新发展颠覆性、变革性技术

研发更高速度列车,掌握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技术,加快开展1000 km/h及以上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为代表的颠覆性、变革性技术的研究与工程示范。构建里程500公里左右的通勤化交通,里程1500公里左右的同城化交通,以及里程在2500公里左右走廊化交通的大容量、便捷化交通模式,抢占未来超高速轨道交通发展制高点,引领未来超高速轨道交通的技术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有句古话“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泰国也有谚语讲“同心协力”,西南交大的校歌中也有一句歌词是“文轨车书郅大同”。作为中国轨道交通领域办学历史最悠久、学科门类最齐全、专业配套最完善、办学实力最强的研究型大学,我们非常乐意与泰国高校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合作,共同致力于人类进步与发展。

谢谢大家。

泰国普拉金副总理与徐飞校长在“2018创新与创造”论坛上合影

本文来源:西南交大党政办公室

本文作者:徐飞

编辑:陈丝丝

西南交大校长徐飞:让未来的你不可替代

亲爱的2018届毕业生,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

时维六月,栀子花香。在这个满载收获充满喜悦的毕业季,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2018届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请你们和我一起,向含辛茹苦抚育你们成长的父母和亲朋,向不辞辛劳培育你们的老师由衷地道一声谢谢!

从今天起,你们即将踏入职场或继续深造。未来令人憧憬也充满挑战,而在所有的憧憬和挑战中,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带给我们的很可能最具冲击力。一方面,恰如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所言,未来5-10年内,AI将大幅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如果能够良好驾驭,AI不仅可以造福人类,让人类更强大,甚或能解开人类的智慧谜底,实现人类的全面进化。另一方面,不久前BBC发布了未来被AI取代概率最高的十大职业,包括会计、保险业务员、银行职员、政府职员、人力资源管理者、房地产经纪人等。当然,他们也发布了难以替代的十大职业,例如教师、心理医生、建筑师、律师、艺术家、音乐家和科学家。

就职场和事业而言,现代人总是害怕自己被别人替代。在日日新的快速“迭代”新时代,未来的你是否会被竞争对手取代,或被AI及其它尚不能预料的力量替代?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特别希望你们能在“深度学习力”、“创新创造力”和“爱的愿力”这三大力上持续修为发力,让未来的你不可替代。

第一,深度学习力。

本科毕业意味着诸位已经拥有相当的学习能力。但学无止境,尚需继续在知识、方法和素养上深度学习。在知识方面,不但要学习更加系统坚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宽广丰富的领域知识和综合知识;不但要学书本知识,也要学实践知识;不但要学结构化、系统化、明晰化的显性知识,更要领会非结构化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内隐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难以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本质上,默会知识是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知识,需要靠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以及眼光、鉴别力、兴趣等去体悟和洞察。尽管现在计算机在记忆力、计算力、逻辑推理能力等诸多方面已远远超越人类,在速度和精准上更是让人类望其项背,但在对默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上却大为逊色。这恰是人类的机会,也是诸位在未来赢得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需要特别下功夫的地方。

学会如何学习(Learn how to learn),其重要性自不待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诸位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一定时间后即进入半衰期,虽然基础知识仍可用,但其他的知识将逐步甚至很快陈旧过时。现在知识半衰期迅猛缩短,由最早的100年陡然缩短至当前的3年。知识裂变速度加快,即使刚印到书本上的知识都可能被淘汰。如果不能掌握学习方法,要学会日新月异的新知识会很难、也很被动,更不用说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了。诸位要通过学习、借鉴和自我摸索,尽快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养成将经验上升为概念,将概念上升为理念,把方法上升为“方法论”的良好习惯,进而适时升级、再造和重构研究范式。实际上,科学研究已经历了从“实验归纳”,到“模型推演”,再到“仿真模拟”的三次范式革命,现在方兴未艾的“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正是演进中的第四次范式革命。

学习素养是比知识和方法更高层次的东西。素养中的非智力因素尤其值得重视,如客观、冷静、理性、求真的科学精神,以及善良、正义等知性美德。机器和人工智能再强大,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AI有智商没情商,有智能没智慧,有专才无通才,有逻辑无情怀。因此,人类在境界上更高一筹。诸位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这将使你们终生受用,也有助于提升你们的人生格局。

在学习素养中,我还要特别强调数学素养。事实上,人工智能(AI) 的“正问题”是把目标转化为可计算的结构和逻辑,其“反问题”是通过机器学习优化一个数学过程,因此,人工智能本质上是数学问题。为更好地驾驭AI,使其更好地服务人类,人类必须具备高于AI的数学素养。此外,勤于观察、比较、联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惯于用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转化、对称性等进行思考,善于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敏于转化、划归和反演,乐于合乎逻辑、严谨、缜密、准确地阐述思想和观点,工于运用概念和结构化方法辨明关系,精于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以及换元、数形结合、归纳猜想、反证法等方法,所有这些数学素养,都是包括文科生在内的所有人应该具备的。

第二,创新创造力。

康有为曰: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詹姆斯·莫尔斯进言道,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创造潜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每个人立命安身的根本。近期“中兴事件”带给中国人的心理震撼相当深远,作为国之重器的核心技术缺乏,是我国当前最大的隐患。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诸如芯片、基础算法、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技不如人或受制于人,根本出路在于全力提升创新创造力。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大量创造性人才,人工智能也倒逼加快培养创造性人才。理论上讲,但凡可以被描述、确定化的知识和技能,未来全都可以由机器干。很多人好不容易考上名牌大学,多年来在专业上做了大量投入,并已成为自我感觉良好的专业人士,结果却被(机器)替代了。试想,还有什么比这更惨吗?更残酷的是,这一情形已经发生在一些白领阶层身上,由此导致某些缺乏创造力的中产阶级“沦陷”,这绝非危言耸听。将来,没有创造能力的人难以生存。

如何提升创新创造力?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至关重要,关于这些我以前在多个场合已讲过,不再赘述。当然,创新还需要些灵感,但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作为瞬间思维火花的灵感虽具偶然性,但其产生绝非无缘无故毫无根基。灵感是对“厚积”的犒劳和升华,它往往偏爱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从这种意义上说,扎实的功底、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既是灵感的源泉,更是创新创造的基础。

进言之,灵感只是直觉的一种表现形式。直觉在创新创造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儿认为,“通过直觉可以发现作为推理的起点”。圣哲亚里士多德干脆说,“直觉就是科学知识的创始性根源”。直觉基于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把握,通过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和丰富想象,做出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虽不专意于细节的推敲,却往往能透过事物现象触及本质。由于直觉具有无意识、潜意识性或被称为第六感官,其想象丰富发散,使人的认知结构能向外无限扩展,因而,常能点燃创新的火花并作出独创性的发现,科学史上直觉导致重大发现的例子非常之多。诸位要有意识地锤炼直觉质感,善于整体性、系统性洞察事物,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洞察力,特别是提高对那些不太明显的“软事实”,如氛围、印象、感觉、趋势、情绪等无形事物和场景的洞察力。

在当今这个大科学时代,组织力和跨文化领导力业已成为创新创造力的题中之义。科学领域跨领域、跨国别、跨界的相互合作协同已经成为趋势和潮流,如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人类基因组测序工程等这样的超级项目中,高效的跨文化沟通、协调、组织和领导,无疑是保证项目总体成功的关键。马云曾言,创业者光有激情和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好的体系、制度、团队以及良好的盈利模式,这个世界不是因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当下,分布式、网络化、跨界融合、平台共享、并行处理大行其道,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已很难生存,即便你是一名专注于技术的工程师,若不具备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相当的沟通力、组织力和领导力,就不能说是合格或称职。

第三,爱的愿力。

关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学界有乐观派和悲观派之说。悲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斯蒂芬·霍金,他从技术和专业的角度认为,AI可能自行启动,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局限于缓慢的生物进化过程,根本无法竞争,最终将被超越。霍金因此声称,“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最担心的,则是网络中的“伦理”。他认为,人工智能可能通过创建假冒的账户、发送虚假新闻等方式操纵信息,甚至可以引发战争。悲观派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特别是AI中的伦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极其重大和严肃的问题,值得人类认真对待。

本来,技术是中性的,也是无辜的。技术是造福还是破坏,关键看使用技术的人是邪恶还是善良。人工智能的未来是否美好,人类的未来是否光明,关键是人们在不懈追求“工具理性”的同时,是否坚守和秉持“价值理性”——(工具)理性背后的正当性、正义性、伦理性和知性美德。工具理性既能为恶亦能从善,而价值理性则告诉人类弃恶扬善。从本原和终极意义上讲,人最重要的不是大脑,是心;人类的美好,归根到底,是人间的真情和人性的光辉,人类应该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园。令人欣慰的是,AI技术已用来赋能医疗研究和弱势群体;一款名为Seeing AI的应用程序,也使用AI技术帮助盲人或视障人士(音频)描绘周围世界,以此帮助盲人“看见”世界告别黑暗。凡此种种,都在彰显爱的光芒,呈现爱的愿力。

愿力即意愿之力(Will power)。人作为万物之灵,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能量场,所谓的愿力就是能量场发出的能量对周围环境(包括其他人)产生的影响。爱的愿力是一种能够让人改变生命的力量,缘于此,愿力引导人、成就人。诸位要珍惜这种来自内心深处、能够引起伟大改变的力量,把爱的阳光甘露洒进每个人的心田,为自己也为他人的生命拓展出无限可能。爱的愿力有助于形成无比坚定的信念,启动无畏的力量;有助于当代人找回自己那颗最纯粹的本心,为人们带来生命中的喜乐与平和,从而在趋向光明境地的道路上行久走远。

爱的愿力从何而来?它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善良天性,来自让社会变得更好的强烈意愿,更来自于日常的笃行、恪守和奉献。雪莱说“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尽管现代社会还充满冷漠和隔离,但请诸位深埋爱的种子,并让它蓬勃生长。去年,李开复在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演讲时谈到,要选择拯救生命,而非残害生命;选择激励他人,而非打压别人;选择在富有同情心不贪婪的机构工作;选择心怀世界和平而非妄图主宰世界的雇主。对此,我深表赞同。

拥有深度学习力,会让你们优秀;拥有创新创造力,会使你们卓越;但是,这些还不够,你们还必须拥有爱的愿力。当人们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祖国,热爱事业、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天下苍生万物,用爱心、良知、正义去引领价值理性,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衷心祝愿你们拥有更高远的格局,更广阔的胸怀,心怀大爱,成为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才,让未来的你不可替代。

最后,我还有句话想要对你们说:累了想家时,乐了高飞时,都别忘了常回家看看。回来看看犀浦的月、九里的风和峨眉的景。回来看看犀湖的黑天鹅,走走银杏大道,漫步文化长廊,徜徉多彩镜湖。总之,母校爱着你们,牵挂你们。

言尤觉短,情尚显深。祝大家快乐安康,事业精进,前程似锦!

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