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发力5G!电子科技大学新增2个重量级研究中心!

近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电子科技大学申报的四川省智慧物联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云网超融合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截止目前,电子科技大学现有国家发改委科技创新平台2个、四川省发改委科技创新平台11个,平台数量位居四川省前列。

四川省智慧物联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围绕大数据产业技术进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迫切需求,聚焦智慧物联芯片与集成系统、通信网络、信息处理及应用、信息安全等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物联信息低功耗获取、大容量物联接入与组网、物联数据智能处理算法、物联信息安全防护等技术瓶颈,带动智慧物联通信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该工程中心校内主要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负责人为文光俊教授,共建单位包括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省内高新技术企业。

文光俊,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无线通信、RFID与物联网、集成电路与系统、智能电磁结构与天线等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在APL、Optic Express、IEEE Trans on AP、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等著名期刊和IEEE Globalcom、IMS、APS等顶级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0余篇、他引1000余次;主编出版教材/专著2本、英文专著1章、译著 1本;主持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项目/装备基金/预研、国家物联网资金项目、广东省重大专项、韩国/新加坡/日本政府与公司重大项目等80余项,开发出自主产权的北斗I/II代卫星导航终端射频芯片、超高频RFID标签芯片/读写器、蜂窝物联网系统等产品,实现产业化应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34项、IC布图证书1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四川省云网超融合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围绕5G产业技术进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迫切需求,聚焦通信、算力、存储和数据的一体化构造、调度与管理等关键共性技术,突破超融合体系结构技术、5G场景中超融合VaaS技术、NEF技术、数据共享基础设施支撑技术、智能化运维技术等技术瓶颈,带动电信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该工程中心校内主要依托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人为汪文勇教授,共建单位包括中国电信集团四川省公司、四川省总工会等单位。

汪文勇,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1991 电子科技大学微型计算机研究所,计算机专业硕士,工学硕士。2006-2011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工学博士。IEEE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委会、软件工程专委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团队成员;下一代互联网核心网国家工程实验室(清华大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近年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是国内外若干期刊和会议的编委和审稿人。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先后主持完成近40项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若干973、863重大专项、国家发改委重大工程CNGI项目。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次,公安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并曾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工科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奖。

电子科技大学瞄准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紧紧围绕构建四川省"5+1"现代工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等战略发展目标,通过四川省工程中心的建设,聚焦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瓶颈技术的研发创新,建立工程化研究、验证设施和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搭建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桥梁",服务国家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促进行业整体技术的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关注"电子科大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电子科技大学最新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电子科技大学新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官网、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