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万字总结」未来有声!虹桥展12大咖云集发出行业“最强音”

9月8日下午,一场横跨业界、设计界和学术界的高峰对谈,引爆了整个CIFF中国国际家博会现场,也让4.1馆的“意思展”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

在这场由新浪家居和美国《今日家具》中文版联合举办的论坛中,12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大咖,围绕当下家居业最敏感、最痛点的话题,展开了两轮精彩的对话,也说出了厂商、设计师、经销商等各种角色的心声!

现场直播二维码

对话主持:

阎栋

美国《今日家具》中文版 出版人、

家具迷/家居微新闻创始人

叶玲菊

新浪家居华南大区副主编

【第一轮对话】

嘉宾

◆两届亚洲家具联合会会长、新加坡南洋大学学士、北京林业大学博导、家仕伯家居董事长林作新

◆DIMENSIONE CHI WING LO及“一方”创办人、著名华人设计师 卢志荣

◆著名设计师、策展人、“多少”创始人 侯正光

◆华日家居董事兼常务副总裁 修军

◆金可儿中国区副总经理 金元

//

话题1 中国家居业,最惨的时刻到了吗?

//

林作新

这个问题先问谁惨,什么时候开始惨,再解决第三个问题。谁惨?我想是中小工厂过去两年到现在很惨,因为环保的问题。最好的是大型企业,次好的是整顿后,最惨的是谁?中小的工厂最惨。经销商销售端最惨的是谁?开门的经销商最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今年前六个月总销售896亿人民币,比去年增加了5.7亿,总销售额前半年增加5.7亿,并没有跌。为什么经销商这么惨?因为渠道分散了。

2018年开始惨。惨多久?有人说惨十年,我认为更久。因为中国的经销商家底很厚,中国家具业老板的家底都很薄,赚了钱的人搞投资去了,炒股票、买楼、放高利贷,钱都没有了。所以该死的这三五年都会死掉,所以应该是2023年之前会达到大家期待的状态。

卢志荣

我想乐观一点来看待这个悲观的问题。其实现在中国是一个最黄金的时间,其实中国制造这么多年都是简单的制造,四条腿的椅子、桌子,没人在乎设计。因为市场需求巨大,任何一个产品都会被迅速卖掉,没人介意它到底好不好。

但现在不一样,必须思考消费者在做出决定的时候是为什么?为什么买这一张椅子?我这个椅子到底卖给谁?这个问题更严峻的面对在大型企业身上,他们投资非常大,风险非常大,因此这样形式的变化对他们内心的触动是巨大的。

与此同时,更多年轻的设计师、个人工作室,他们可以创造一些他们自己相信的设计产品。

而时代的变化恰恰可以带来一个好的事情,让更多的年轻人,更多有想法的设计师介入到这个行业里面,不仅仅是产量的变化,是真正质量的变化。

修军

我觉得最惨的时候还没有到来,家居业还应该更惨。中国家居业总体市场份额没有下降,只是你的或者我的企业觉得惨。再过去几年,大家都很舒服,回想一下中国的家电行业,中国的家具行业,会有这么多数量的差距吗?

但我希望惨的时间尽量短一点,冬天短一点,秋天早早到来。但是三九天还没有到。

金元

整个大环境确实不太好,我们企业到今天为止还是有增长的。作为品牌和厂家来讲第一,我们给经销商赋能。第二我们深刻知道在这一场大的变革里面,确实需要很多变化,要向临近企业和行业学习,比如说快消品。

为什么今天家具行业惨烈的状况比电器行业晚几年,为什么比快消品晚这么多年?

第一,我们有没有真真正正关注消费者的喜好,消费行为,消费习惯的变化。

第二,我们是不是真的很重视Know—How这一件事情,包括Design,如果我们真的很重视这一件事情,可能行业里面Copy(抄袭)的事情会减少。

第三,我们对于市场消费变化的快速把握。在过去几年企业比较不敏感。在大的浪潮开始来了之后,到底谁才有真正的底气,证明自己不是光着的,所以精细化的运营显得特别重要。

我相信这是一个起点,有一个更好未来发展的起点,在未来几年之内,我们也能够预见到,在中国整个家具行业一定会产生更多一系列的变革,希望和大家一起见证。

侯正光

没有特别奇怪的看法,行业的冬天洗牌、整合,我听了好多年,从入行开始听了十来年,可是一直不在主流里面,一直轮不上我们被洗。林老师刚刚说了中小企业很危险,我长舒一口气,我们是微小企业,哈哈!

卢老师鼓励了我们,我们作为设计品牌,正好关注的就是之前大品牌、大企业不太关注的点,可能当时关注的太早了,十年前就在做这些事,那个时候不合时宜,时间太早。

到了现在这个点上,如果说这个大行业的冬天来了,是不是我们的春天也应该来了。其实这个词也喊了很久,我们希望春天早点来。我同意卢老师的观点,我愿意更乐观的去看待这个问题。

//

话题2 如何拯救家具业?设计可以吗?

//

林作新

设计能不能够拯救一个行业?有些设计可以带动一些企业发展起来。在中国,这样水平的设计师比较少,所以要靠设计拯救,少量的可能有,大面积的可能比较少,这是第一点。

第二,中国的受众,中国的消费者到底对家居设计的要求是什么?我们的设计师可能也讲不出来。因为我们还处在一个少年时代,中国人现在是少年时代,怎么说?变化很快,前几年是简约设计,再过一年是轻奢,再过一年北欧设计,在这个不确定的市场里面设计师也很难做,即使我们有优秀的设计师在这边,他们也很难,我做的东西他们不一定欣赏。

侯正光

就像林老师说的,造成中国家居行业不成熟的状态,我不认为这是持续存在的状态,因为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结果,肯定需要人先跳出来,无论是有制造端口的大品牌跳出来,或者设计师跳出来。更重要的是有消费者跳出来,我们不要那种又假、又大、又虚荣的东西,只有这样,这个行业的改变,才会从各个端口发声。

卢志荣

我想在场的人都应该相信设计能够改变我们的当下以及未来,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宽广的视野,当我们设计和制作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市场,我们要开始意识到这个产品已经面对全世界的消费者。

所以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对设计进行一个重新的定义,设计是打开整个市场的一个最重要的钥匙,设计是一个最重要的市场要素。

金元

生意的本质只有一点,你要找到你的消费者,他是谁,他在哪里,他需要什么。当我们把这三个问题抛出来,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我们需要在众多的渠道里面布局,往更多的渠道发散,市场已经开始变得更加理性。

现在看我们的家电企业、快消企业,现在目前就是在全渠道发展。所以我个人认为家居行业未来的方向也是向多个渠道扩展,其中的主线就是一定要提供给消费者好的东西,大概是这样。

//

话题3 整装、拎包入住、电商、抖音、设计师带货,企业何去何从?

//

林作新

我原来最早做美国市场,2004年,美国第一次对中国反倾销,我就决定退出美国市场。我挣扎了五年到2007年左右,彻底没有做美国市场,这个忧患意识一直到今天。

我们中国50%做出口,另外50%里面有30%做OEM,另外我做拎包入住,不像华日,因为账期比较慢,恒大可能六个月都不止。所以我们通过上市公司去做,我们做OEM,大概内销的百分之几十,剩下做一点经销商,比较分散。我知道这些渠道都在变化,经销商我们不做,其他的都做,我把它分散,分散以后稳妥一点,但是比较辛苦。

所以我劝各位,不要走在一条路上,一定要把渠道多元化,而且尽量稳妥一点。拎包入住其实不是我们自己做,我们让一些大企业代表我们去做,我们少做一点。

卢志荣

我来做一个有趣的比喻,家具品牌比喻成猫,消费者就是老鼠,猫永远希望抓住那只老鼠,但不是每次都会抓到。后来意识到老鼠往往比猫更聪明,我们的制造商试图卖产品给消费者的时候,就像猫要抓住这只老鼠,在通常动作很难实现的情况下,也许我们会设计一个陷阱去捕捉这个老鼠。但如果这样的陷阱持续不断的使用,实际上在透支我们的市场能力,透支我们的消费能力,最终会导致两败。

这样的生意模式,不是可持久的生意模式。换一种说法,如果我们不尝试使用透支的陷阱,而是使用更温柔的方式,试图感动我们的消费者,触动我们的市场,是否可以?猫之与老鼠,可能这一条鱼对于猫来讲更加合适。对于老鼠来讲,他们未必想要得到猫给他的这个东西,而是要得到一个他们自己想要的,我不知道我的这个说法,有没有达到一些新的启示。

侯正光

但是设计师不能讨好每一个人,一个设计师,同样不可能掌握每一件事情,你甚至可以坚持抵制这一件事情,但并不意味着CEO、市场总监要和我一样,我还是可以不理解抖音,但并不意味着我做不出好产品。设计师在其中,一定会面临一个选择,你愿意做到一个很不一样的错误,还是达到一个很一样的对,我宁愿选择前者。面临那么多选择的时候,我真的不想都选择它,甚至我不愿意看到这种选择,我还是选择越少越好。

//

话题4 未来10年,家具业新增长点在哪里?

//

林作新

我估计五年,最多八年左右,定制慢慢就会从B2C变成B2B, 这个行业就会改变。经过大洗牌以后,很多小企业,很多家具的企业就会不见。所以还是洗牌没有洗完,洗完以后保留下来的家具工厂,他们会模块化生产。

我们谈拎包入住,还没有一个家具工厂真正为小区做拎包入住的家具。实在一个小区里面,需要定制的产品很少很少,只有衣柜和厨房,其他不需要,其他可以用模块化的方式解决,可是没有,我们的家具企业还达不到那样的水准。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将来的增长点就在刚刚我说的内容里面,谢谢。

修军

没有理想,活不到未来。现在第一步的情况,定制先做着,往下走,熬下去,看把谁熬死,就胜利了。

未来家居企业,家装企业,真正的增长点在供应链。未来做中国家具,一定要在世界的角度看一下,你的供应链是否可以像“一带一路”走出去。比如做汽车,做汽车的公司把核心技术保留,没有一个汽车品牌说我连轮胎都要自己生产,还是要做有效的整合。

侯正光

我是一个设计师,面对新问题的时候,简单来讲是善意两个字,希望做一个善意的设计,这个善意包括对于消费者充分的认知,对于制造商充分认知的善意,对于整个环境充分认知的善意。

站在这样的基础上,可能这样的设计结果才会更持久一些。听起来也许有一点虚,但是这恰恰就是达成这样一个结果需要思考的问题。也许我们现在还看不到一个特别明确的结果,但是至少需要提出这样的问题。

卢志荣

我们想再回顾一下整个十年中国家具制造的历程,大的制造商会持续的走低,而小型的工作室,设计师品牌会在今后的十年不断的走强。因为事实就在眼前,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再是以前,需要和大家一样的,我们不再是一个所谓大规模生产的消费者,我们希望做到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我们有自己独特的品位,所以这样的需求会非常明确的反映到制造商的体系里头来,年轻独立的设计品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特殊的需求会应运而生,而且会越多越好。

金元

从过去整个中国房地产交房量来看,持续的增长带来家具业一波一波的红利。但是2017年、2018年,我们看到这一波红利开始下降,我们存量市场的量有没有被挖掘出来,占比多少,每一家企业都有数据的分析。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举一个例子,上海市目前没有装电梯的楼房大概有22万栋,更不要说在整个城市扩张当中,更多房地产的企业交房在十前以后,或者八年以前。

所以存量市场的挖掘与存量市场消费者之间的联动、联系,品牌在里面是否能够扎根,我们认为是未来十年,对于我们这个类型的企业非常重要的一点。同时,我也非常赞成我们的设计,能够抓住各种不同的类型,创造出新的消费点,创造出更好的生意。

//

对未来10年家居业的一句话寄语

//

林作新

我希望十年之后不要太依赖人,不要太依赖技术人员,因为十年后,可能没有技术人员。十年之后,我们的企业能够像家电一样靠设备生产,做出标准的产品,跟家电的性价比比拟。

卢志荣

今后的十年,一定是设计通过发展的十年,而且不仅十年,会有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修军

未来的改变会更多。大数据更多的应用在于更好的研发产品,因为它能够把这个社会的需求抓住。就像歌里面唱的一样,十年之前,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十年之后,你知道我是谁,我知道你要啥,谢谢。

侯正光

六个字,我们的广告语,少则得,多则惑。

金元

当你想触碰到更高的高点,你首先要蹲下来积攒更多的势能。当你积攒够一定的势能之后,你才能跳得更高、碰得更高。

第二轮对话

嘉宾:

◆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院长;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 许柏鸣

◆HC28执行总裁 厉建伟

◆挪亚家总裁、首席设计师 陈志军

◆如翌家居,袁媛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中央美术学院家居设计系客座教授 袁媛

◆法国力克中国区代表 葛文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刘冉

//

话题1 中国家居危局,究竟是谁害的?

//

袁媛

我觉得没有人害的,它就这样了。可能因为整个外部环境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大家真的觉得中国的情况很糟糕吗?我觉得只是之前情况太好了。

我相信大家都看过欧洲各种家居展,包括欧洲的市场我也在关注,实际上欧洲的情况要差得多,而且这十年二十年情况都不是很好。他们的家具做得这么好的原因是因为什么?因为他们竞争太激烈。

我们为什么做得不够好?因为我们竞争的不够激烈大家这么多年来活的很舒服,可见的竞争多么不激烈,市场多么大,现在这样的情况应该是正常的。包括房地产已经到了一个拐点,未来可能大批量买房的情况会下降,像欧洲早就进入只是替换家具、买新房子的概率很低,中国未来必然会进入这样的阶段,这是短期经济的原因,长期必然会经历这个拐点。

朱小杰

我很同意袁老师的讲法。过去我们太好了,现在仅仅是不好了,根本没有到一个危局的阶段。从我的角度来讲,很乐观,因为有人在意他买的东西的品质,有人在意他买的东西的品牌,从我的角度根本不存在悲剧。

葛文

法国力克是在汽车、服装、家具这三个领域做企业级的解决方案,力克在中国耕耘差不多三五年的时间,接触了所有软体家居排名比较靠前的公司。我们发现软体家居毛利有20%到30%,而服装行业毛利没有那么高,他们就必须用自动化手段,我们叫做精益生产。

家具行业我们大部分还是用手工的方式解决我们的研发、生产上面的问题,未来还有很大空间。所以我们认为这个行业并没有到“危局”,最多可以叫“危机”。

历建伟

我稍微泼一点冷水,讲一点实话。行业现在很痛苦,我们毕竟在一线,解除了很多品牌,很多工厂,很多经销商。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整个行业经历了一个非常艰苦的阶段,很多企业非常迷茫。

整个行业都在做一个转型的阶段,第一个就是产品的升级,消费者要求越来越高,见识越来越多,他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我个人觉得这个市场不像以前,销售渠道非常多元化,这是我们企业和经销商面临的一个现实环境,我觉得一定不是一个危局,只是转型的一个阶段,会有一个优胜劣汰的阶段,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陈志军

我直接回答问题,谁害的?我们自己害的,这是主观原因,不是客观市场原因。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太折腾了,基本上家具风格一年一个转换,每年都在转,每年都在变,变来变去,没有可变的东西,干脆没有办法了。

刚刚历总讲了市场,确实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各家企业都觉得很危机,有的人说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我觉得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是我们总的讲不如以前好,没有以前增长快,慢增长甚至可能到明年会负增长,市场不是很好。

谁害的?我还是那一句话,因为我们前面折腾太欢了,后面需要少折腾一下。我们需要产品升级,需要更练内功,其实我们内功练得还可以,需要再练一练。

许柏鸣

未来活动家具会真正走向工业化,定制企业做不了,活动家具会按照专门的门类诞生大量的专业化工厂,他们具有完整地道的工业产品属性。

他们有很完善的智能化工业体系,他们的设计也是工业设计,他们要确保这个产品开发出来能够大规模的销售,这里面隐含的,涉及到知识太多了,市场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美学知识、成本知识,这些东西不是定制能够做得了的。未来的家具产业生态会被彻底重塑。

刚刚林作新老师讲,中小型企业最难过,我修正一下,未来按照现有模式,小而全,大而全这种中小型模式的企业,未来没有出路,但是并意味着未来中小型企业没有了,他们依然是这个行业的主体。

但是这种中小型企业应该会成为专业化、专业品类的加工企业或者设计和加工企业,同时还有一部分企业是地方性的定制企业。现在那种大的连锁定制企业有很多盲区,尤其是服务跟不上,未来会诞生一批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相对比较中高端的定制型企业。未来是这两种企业。

整明白这样一个问题以后,我觉得第一,行业本身没有问题,而且还会增长。第二,你要在未来生存下来,必须要从现在开始预计到未来十年、二十年以后的模式是什么样子,从现在开始就要给自己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找准了位置,定好了位,组织相应的资源,建立相应的能力去抓住未来,是这样一个情况。

刘冉

我认为家居行业的危机感,相对这些年是最弱的。家居行业是一个很悠久的行业,但是他目前的危机感并不大,因为他受新技术冲击很小,现在刚开始。在信息行业,危机感和技术的迭代是很快的,家居相对比较传统,但是现在可能到了一个阶段竞争比较强。

现在我们讲智能制造,我们芯片行业都是自动化,不是自动化没有办法竞争。我们有一些同事做的号称智能机器人,智造机器人,他们往制衣、制鞋行业走,烟草公司要用区块链的技术控制整个程序,保证它的质量,保证不要让其他东西进来,甚至以后有一些小型机器人,都可以应用到家具制造。以后的智能制造,智能设计,性能体验,以后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做,以后我们还会转型还代。

//

话题2 面对大众消费者,放弃自我、一味满足?还是坚持自我、引领提高?

//

朱小杰

我觉得人必须了解自己,这不是哲学问题,了解我能做什么,这是很重要的,而不是我想要做什么。我很少了解自己,因为我比较喜欢自己,所以我进入家居这个行业,其实也是为了喜欢自己。

我过去是做室内设计,那个时候你做完设计室内,你不敢回头看自己的作品,因为有钱人大部分跟我的审美差异很大,跟我相同的人们没有钱。所以我决定不做室内设计,我做家具设计,我做我喜欢的家具,卖给喜欢我家具的人。

所以我有一句话,只要我能活下去,就做自己喜欢的,活不下去,做自己不喜欢的,我一直坚持做少数人的设计。

袁媛

首先我自己也是一个小品牌,如羿也是一个小品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人生快乐的基本,我们如果能够用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盈利,能够造福社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做产品有时候需要讲缘分,强扭的瓜不甜,你做这个东西,有你的情感和立场在里面,喜欢它,能够理解它,有共鸣的人自然会喜欢。

我不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故意和大市场作对,这没有必然联系。因为我也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使用者,我每天也在用家具。能够感动我的东西,难道不能让很多人感动吗?对设计师来说,真诚还是很重要的。

陈志军

我们有5个产品体系,但是本心只有一个。我为什么要坚持”少做产品”,而不是满足客户需求多做产品?首先有一点原因,因为我是企业的主设计师,挪亚家的产品是我在主导设计。每一个企业家有自己的情感,他要么放在对企业的管理,社会抱负上,要么放在产品上,所以我对产品有情感,有情怀。

产品最终用到用户家里面,我会考虑到另外一个元素,人文情怀。他是在生活,使用家具,是怎样的一种体会,我会考虑这些东西,所有参与设计的人都会把这种情感融在里面。

历建伟

我个人觉得大众的需求是一个泛概念,要从一个企业的定位和战略出发,如果你做性价比,你做Value,你做量,那你的成本控制要很厉害,效率要很高,服务一些最基本的需求。还有另外一个层面是差异化,这些品牌相对来说量不会像宜家这么大,你的定位和你走的路线本身,决定了你做多大体量的公司。

相对来说,HC28我们和国内外很多设计师合作,我的体会是国外设计师相对来说更实际一些,他会看工厂有什么样的加工能力,他会说我设计的东西在市场会不会受到欢迎,中国的设计师对文化的诉求更高级一些。

葛文

这是一个矛盾,我自己是一个消费者,我喜欢你给我更多的款式,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就是大规模生产,你如何在单一款式,几千个体量下继续完成成本的下降,效益的提高,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如果你看全球的优秀企业以及国内那些软体产值在3亿、5亿的头部企业,他们规模很大,但同时又在做定制,也就是两个都要。

举一个例子,去年我们跟国内某个大型家居企业合作,他在全国四千家门店,其中一千家要接定制化的订单,但这1000家店还有75%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做不了,他眼睁睁的看着业务流失,因为设计、研发,供应链完全支撑不了。所以他们也需要通过系统的方式来继续加强这方面。因此规模企业未来一定是既要大规模、又要定制化的。

许柏鸣

国内的企业开发新产品,有的开发很多系列,真正好卖的就那么一两个系列,这个问题很普遍。凡是一个企业做一两个亿,有十几个二十个系列,这种企业没有未来,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未来会怎么样?未来产品系列的概念会瓦解,未来开发产品,不再是以系列为主,而是平台,开发的是平台。在这个平台下,通过标准化的零部件平台和非标的构建进行捆绑,根据终端的需求进行输出,如果是模型,按照数学上的概念进行排列组合,你可排列组合,可产生的产品成品比零部件数量多得多,不是一个量级。未来的时代,一定是刚性思维终结了,柔性相应开始了,未来的时代就是柔性时代。

不仅仅在制造体系,在产品设计,在企业的整体运作上,全部要从刚性思维切换到柔性思维,定制本身就是柔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表现形式之一,还不是全部。实际上现在很多定制企业本身又变成刚性思维,它的同质化程度比活动价格还要严重。

//

话题3 未来我们要向智造要利润,还是向营销要销量?

//

陈志军

未来家具企业的发展方向,它是工业化产品,也就是批量化、快速加工,机器替代人,一定是这样的,要想办法实现。我们现在重新梳理一下,我们不叫模块化,叫做系统化。

什么叫做系统化?我们不是每天生产不同的家具,不是这样。我们的家具在大的方面,宏观方面是一个完整的构思,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家装手段,什么样的材料,实现什么风格,结构性很完善的家具,这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思考。

袁媛

我觉得这两点都蛮重要的,但是这两个非要选一个,现阶段包括制造、创造,包括产品本身开发的深度,会是未来更核心的企业竞争力。

作为一个品牌来说,我们先把产品做得足够深入,自己可以做一部分的营销,但是有可能别的渠道其实也会主动跟泥潭,怎么在我们这个渠道帮你做,因为我们这个渠道希望有好产品。

历建伟

HC28还是以产品为主导,以创意和设计为主导的品牌。研发和产品、营销,是一个企业的两个轮子,不可偏废。但是我想强调一点,将来有制造实力的企业,一定要有好的产品。你需要有持续的毅力和耐心,你会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到某一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做到很高的水平。

葛文

我的答案和上一个答案一样,两个都要。我们过去几年的观察,在智能制造环节我们有大量的机会可以创造利润,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软体行业有大量的机会,比如如何利用自动裁剪设备来替代人工。

许柏鸣

我的观点非常明确和简单,这两者不能对立,要平衡。任何企业都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在现实世界当中生存下来。

第二,不断进化,适应变化以后的未来需求。

要做到这两点,就要打通上下脉络:

第一条脉络,战略。它的关注点就是竞争,市场的本质就是竞争

第二条脉络,商业模式。是企业赚钱的逻辑。瞄准、锁定一个目标客户群体以后,针对它分析,提供价值,为它创造价值。

第三条脉络,潮流趋势。

在整个过程当中,我偏向价值创造,这是基础。但是光有价值创造,不懂得营销也是不行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过去了,现在太多的品牌很喧闹,你很容易被品牌的海洋淹没掉,所以你要发声,走出自己的通路。我就说这么多,谢谢。

刘冉

刚刚提到价值创造,我们说附加值,现在汽车行业做了这么多年,一个发动机每年一小改,十年、二十年大改一次,这是一个小的循环。但是每年提高控制,电子或者其他的东西加了很多,我们家居行业不光要有自动化,这是次要的,另外还要舒适,甚至有一些人文、艺术的的因素加进去。怎么把销售做得更好,这个闭环怎么能够做得很好,设计马上可以跟上,我们要形成一个智能的闭环系统。

朱小杰

品牌要具备三个要素:

第一,组合市场。

第二,组织设计。

第三,组织生产。

在某一个程度来讲,生产可能永远是技术,市场跟设计,每一个阶段都不一样,以哪一个为重,也不一样。

上半场我提到好设计是一个好生意,我仅仅鼓励年轻的设计师不要做概念设计,你设计的东西一定要能卖,我并不是说好设计就是好生意,你必须要懂得市场,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生产,这三者缺一个都不可。

//

话题4 十年之后,中国家居业会走到哪里?

//

朱小杰

我觉得还会是老样子,家具的功能不能变,可能生产的方式可以改变。十年以后会走到两级分化,一级类似于宜家的形式,把设计带给日常生活,所谓大众。一级就是个性化的品牌企业,我认为就是这两个,西方国家已经这样,我们一定是这样。其实现在已经开始这样,宜家周末人山人海,这就是一种趋势。

袁媛

未来我觉得是越来越国际化。我们看到新一代的年轻人,他们和国外的年轻人根本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想法,他们日常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国际化,宜家就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品牌。

大家为什么特别崇拜宜家的原因,它有一种西方文明里面现代精神的绝对理性在里面,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理性,这是中国应该学习的,不但只是家具行业,所有的行业应该把这种真正的现代主义的精神用在企业管理、产品、营销方面。

陈志军

未来十年,谁也不敢预测十年,我只能说我的想法。未来十年,我觉得一定是现代主义,目前已经是这种趋势,未来一定不会有那么多风格,那么多主义,只有一个主义,只是在细分领域会有很多的差异。

另一方面,产品会趋于两个方面,有赖于设备、智能化制造的发展前景。一个方面是宜家模式,好的设计和大规模的生产,大规模生产意味着降低成本,所有人都买得起的家具。另一方面就是智能化,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就像3D打印机一样,完全个性化的家具,也可以通过设备生产。这和我刚刚讲的家具不是手工业,是工业化,并不矛盾。

个性化定制不是我们说的现在这种定制家具,是一种更讲究个人品位、个人风格、个人喜好,同时又能实现快速生产的方式,另一种就是宜家模式,大规模、低成本、低价格,大众消费得起的方式。

历建伟

老实说,到年底什么样我都看不清楚,预见十年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我有一个信念,未来十年,我们都产品的概念,对于设计的概念,对于生产的概念,对于销售的概念都会跟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具体什么不同,我真的不知道。

但是有一个观点,一定要守正出奇,守住你的根,守住你的本,同时要拥抱变化,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设计导向,渠道上的变化,我觉得要拥抱变化。拥抱变化,需要你的能力建设,你没有那个能力,没法适应这个变化。我们经常愿意跟风,你没有那个金刚钻,没法跟风,我也想做定制,但是我觉得我的工厂做不了定制。

我在细分市场,做不了头一二位的位置。我宁可在比较得心应手的地方,在我的细分领域能够做到头一二位,我觉得就很舒服,所以不一定贪大求全。家具行业是一个个性化的行业,为什么没有那么大的企业,做百八十亿算大的,在电子行业,百八十亿,不算大企业。家具行业,放眼全球没有大企业。未来家居行业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葛文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十年,分享一下我个人的观察。从我们制作智能制造的角度,可以观察到的趋势。

第一,定制是一个大趋势。

第二,技术将成为第一驱动力。

第三,行业的集中度会很高。

第四,资本的介入。

//

在中国家居行业,很多人会把家居行业形容为初期或者前期的家电行业,未来会走向家电行业这种格局吗?

//

许柏鸣

不会走向家电的格局。这是行业属性决定的,家电行业集中度非常高,世界上集中度最高的是核工业、航天、飞机制造。从垄断到双向竞争,到多元化竞争,到完全竞争。家具是360行当中,行业集中度最低的一种,全球都是这样,所以家具行业永远不可能产生家电行业现在这种生态。

未来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有两个东西可以确定。要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要关注人性关怀,所以家具企业,设计师,他们首先的目标就是满足需求,人性关怀,这是第一。第二是可持续发展。

在这两个东西的影响下面,未来可以预见科学技术尤其是智能技术,对家居传统行业的加持会继续加速,创造出更多让人们过得更舒适的这样一种产品和服务,提供产品+服务等解决方案。

大家都在谈新中式,我对新中式有自己的想法,我不会一棍子把新中式打死。现在高度同质化的新中式家具,只是中国历史长河的一个现象,它是昙花一现。

新中式家具和当代中国家具不能划等号,现在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对未来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我有一个梦想,科学和情感组合的包,我心目当中的梦想,当代中国家具应该是什么情况?它应该是引领世界的,能够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具有高度的国际化,它是符合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

但是看上去它有中国东方文化,有东方哲学,但是你再去看,没有一种颜色、符号是中国独有的,必须去符号化,去标记化,从具象走向抽象,把东方的灵魂,把东西的深邃挖掘出来,才会影响世界,引领世界。如果你依然躺在老祖宗明式家具、清式家具的元素和符号里面,当代中国家具行业是没有希望的。

刘冉

国际化,另外先进制造是一个方向,未来会有一个大的方向,否则你就会缺乏竞争力,尤其在大规模产品行业。

家具不会像芯片行业有这么残酷的竞争,但是以后你要做差异化,你要做大规模,和他们竞争,你必须在生产上面,利用智能制造节约成本,在材料上做到环保。

我们说大众每年汽车做上千万,迈巴赫做限量汽车,只做几辆,以后肯定有差异性,这么多行业,大家不可能做同样的事情,每一个企业针对自己的特点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