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一出,谁与争锋。
这两年新国乐兴起,唢呐成为民乐新宠,
然而早在二十年前就有一个吹唢呐的年轻人走红,
他那首耳熟能详的《冰糖葫芦》,几乎人人能哼会唱。
他就是新民乐的发起人和开创者冯晓泉,
他和妻子曾格格曾经被称作乐坛的金童玉女,
两人合奏的《天上人间》让民乐从传统成为流行。
1968年冯晓泉出生在哈尔滨一个音乐世家,
父亲冯永兴是国家一级演奏家,
从12岁开始就学习笛子、唢呐等传统乐器。
受父亲影响,冯晓泉从小也与音乐为伴,
他几乎在父亲工作的歌舞团长大,六岁就开始学习唢呐,
冯晓泉还有一个妹妹,学习古筝,
家里一直回荡着各种传统乐器的声音。
小时候的冯晓泉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贪玩,
虽然父亲每天都布置了练习功课,
但他有时候把小人书放在腿上,一边看一边吹,
自己都不知道吹出来的是什么。
父亲听着吹出来的声音不对,循音而至,
接下来少不了挨一顿揍。
但冯晓泉还是找各种借口偷懒,
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口水,
像极了被家长辅导作业的小孩儿。
后来随着冯晓泉长大,父亲给他的练习时间增加到每天两小时,
逼着他每天必须练够之后才能出去玩。
冯永兴深知练习乐器必须下苦功夫,还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
他知道儿子争强好胜,便想了个办法打击儿子的好胜心。
每次家里有人来,冯永兴都让儿子演奏,
没有勤奋的练习应付不了突如其来的表演,
有时候冯晓泉也会吹得一塌糊涂。
不用父亲打骂,他自己都觉得丢脸,
开始私下努力下功夫。
在冯永兴的各种招数下,冯晓泉终于越吹越好,
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开始了音乐奖项的收割之路。
十岁的时候,冯晓泉考上了音乐学院附中,
并获得了全国儿童音乐大赛一等奖,
也是从这时起,他开始发自内心得开始喜欢音乐。
在冯晓泉的中学时代,他经常跟随艺术团到世界各地演出,
参加的所有比赛几乎都拿下了第一名,
在别的孩子都在学习钢琴、小提琴时,
学习民乐的他像独苗一样珍贵。
18岁的时候,冯晓泉免试进入中央音乐学院,
这个万里挑一的国内最好的音乐院校,
同时央音又来了一个独苗,是唯一一个吹笛的女孩,
她就是比冯晓泉小一岁的曾格格。
曾格格出生在北京,原名曾昭斌,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她是满族人,而且是正黄旗,
祖上是皇亲国戚,地道的格格。
她的成长经历和冯晓泉相同又不同,
相同的是,两人同样都是被父亲逼着学乐器,
不同的是曾格格的父亲年轻时错失音乐学院,
他便将自己的音乐梦全都加在女儿身上。
曾格格的叔叔和婶婶都是从事艺术工作,
给她带来了很好的艺术影响,父亲带来的则是严厉的管教。
小时候每当她偷懒,或者不好好练习,
父亲立马就会打手心,有一次还把她的大拇指打肿了。
当时曾格格立马哭了,结果她哭着哭着又笑了,
因为手肿了就可以休息几天,不用再练琴了。
稍微大一点,曾格格就被送进了少年宫,
那时练习传统乐器的孩子本来就不多,
加上她的功底好,平时下的功夫多,
很快就从一帮孩子中脱颖而出,老师还帮她录制了演奏带。
在学校里但凡有文艺演出,曾格格都是杀手锏,
学校广播里还放过她演奏的乐曲,
那时候曾格格才感受到音乐带给她的无限荣耀。
当然吹笛子也给她带来了特殊的好处,
体育课上测量肺活量时,她的肺活量比男生都大,
她还因此成为了班里的班长。
后来曾格格以文化课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
成为了又一个传承民乐的宝贝学生,
也因此认识了大她一岁的冯晓泉。
或许正是因为两人差不多的成长经历,
格外有共同语言,大学期间两人常常相伴,
一起参加各种演出,后来便自然而然得走到了一起。
毕业后两人双双进入中央民族乐团,
成为青年民乐演奏家,更是形影不离。
两个人正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并不像其他民乐艺术家一样厚重,
相反他们的身上彰显着年轻人的活力和时尚,
而且他们都想着让民乐重新流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在大学的时候,冯晓泉就发表了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男人本色》,
并亲自参与了音乐创作。
这张专辑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却没有流行起来,
1995年,一首《冰糖葫芦》让冯晓泉红遍大江南北。
在拍摄《冰糖葫芦》的MV时,冯晓泉还请来一众话剧泰斗加盟,
让传统美食配上传统文化,成为了流行音乐。
那几年冯晓泉经常染着金黄色的头发,
甚至还有一点韩星的味道,一副偶像歌手的造型。
实际上冯晓泉的骨子里还流淌着民乐,
他和曾格格经常联袂演出,
两人的乐器虽然传统,但服装造型和表演风格都很时尚。
曾格格经常画着时下最流行的妆容,
两人的服装既有传统元素,又有现代流行,
一人吹笛,一人吹唢呐,画面惊艳且穿透力极强。
曾格格还将失传千年的玉笛、玉箫重新带上舞台,
并且演奏了敦煌古曲,顿时让神话传说和武侠小说成为现实。
他们一起合开了不少演奏专场,曾经多次赴国外演出,
还多次登上春晚,还曾经为外宾演奏,
2000年10月他们刚刚参加完新加坡‘龙凤呈祥’专场演奏会,
11月便应中央电视台邀请来到南非,参加中非手拉手大型演唱会。
2001年9月份他们参加完香港艺术中心的演出,
10月份便来到希腊参加‘为中国喝彩演唱会’,
随后又到法国戛纳担任电视节表演嘉宾,
11月份又去台北、香港参加中华情巡演。
有几年的时间,这对民乐搭档不是在演出就是在奔向演出的路上,
而且世界各地、天涯海角,他们的乐器一响,
总能让外国人耳目一新。
当时国内最流行的夫妻档演唱组合是任静和付笛生,
一曲《知心爱人》成为KTV男女对唱的必点曲目,
冯晓泉和曾格格就是民乐界的神雕侠侣,
只是他俩技艺高超,曲高和寡,实在难以模仿。
08年的时候冯晓泉和曾格格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
他们还被选为福娃海外宣传大使,并专门为他们打造了一套福娃埙,
可见两人在民乐方面的代表性,以及他们的海外影响力。
而他们选择的埙这个乐器已经有八千年的历史,
这套福娃埙也被奥委会永久收藏。
冯晓泉和曾格格这对神仙眷侣让民乐变得流行,
他们不仅积极传播民乐,还创作了不少民乐专辑,
两人合奏的《天上人间》《秋水天长》堪称经典,
也是音乐学院的教学典范,也非常受国外友人的喜欢。
其中《天上人间》使用了四种乐器竖笛、洞箫、木碗唢呐和竹笛,
在四种乐器的配合下气势磅礴且灵动。
这样的搭配不仅要求创作者极高的音乐素养,
还要求两人对于各种乐器驾轻就熟,
两人曾经在春晚上表演过这个曲子,
期间熟练的乐器转换让人眼花缭乱,
再一次证明了两人深厚的童子功。
他们带着笛子和唢呐,走遍了全国各地还有各个国家,
期间他们也组成了幸福的家庭,还生下了儿子冯天一,
这个名字取自于两人的合作专辑《天下一家》,
小天一就是那个时候到来的。
儿子出生后,变成的并不是一家三口,
而是中国最流行的421家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来助阵,
三代人的心思全都凝聚在了小天一身上。
曾经的爷爷和外公都是非常严厉的,
不管是冯晓泉还是曾格格都是棍棒管出来的音乐才子。
然而到了孙辈这里,隔辈亲特别亲,各种宠溺,
甚至有时候冯晓泉还会因为教训儿子受到父亲的批评。
后来冯晓泉和曾格格商量之后,
决定按照自己的方式教育儿子,
首先要树立父亲在家中的威严,不能让老人过多插手,
其次绝对不像自己小时候那样逼孩子学音乐,
而是要开发孩子对于音乐的兴趣。
而且虽然两人都是公众人物,但他们对儿子保护得非常好,
从未让儿子在媒体面前露面,而且也很少让儿子看他们的演出,
以至于儿子连自己家有录音棚都不知道。
但小天一还是继承了延续三代的音乐天赋,
从小乐感就非常好,在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展现了乐感,
当把他放到钢琴上的时候,他会根据听到的音符做出不同的反应。
稍微大一点时候,冯晓泉专门请来了音乐学院的老师教他弹钢琴,
小天一也开始了父母一样从小学习乐器的生活。
但冯晓泉和格格不想儿子像自己小时候一样枯燥,
他们经常用做游戏的方法激励儿子。
比如有时候冯晓泉会故意弹错,
天一立马就能听出来,然后便跑过来纠正。
儿子弹琴的时候,格格还专门做一些卡通情景配合节奏,
提升孩子对音乐的想象力。
当然小天一有时候也会练得非常枯燥,
他会问父母音乐是什么,为什么要学音乐。
冯晓泉告诉他,音乐可以治愈人心,
当爸爸妈妈吵架时,你一弹琴我们就不吵了,
这就是音乐治愈的力量。
这恐怕对于音乐最美最浪漫的解释,
也让小天一深深得爱上了音乐。
随着儿子长大,冯晓泉和格格开始带着他参加节目,
儿子不仅继承了良好的乐感,还有一副好嗓子,
一家三口同台献唱的样子十分温馨。
如今,冯晓泉和妻子依旧活跃在舞台上。
两个人经常会参加一些演出,而且还会在微博晒出照片。
闲暇时,夫妻二人还会经常外出旅游,和网友们分享自己的幸福生活。
除了音乐之外,他们的一家三口和所有的家庭一样,
妈妈负责时尚漂亮,儿子和爸爸负责听话和赞美,
夫妻两人从校服到婚纱,相伴二十几年从未传出绯闻,
成为乐坛的一段佳话。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民乐,
但已经有很少人记得当初的《中华民谣》和《冰糖葫芦》,
更忘了冯晓泉和曾格格这对神仙眷侣,
希望他们的儿子能继承这份音乐天赋,
带来更多耳熟能详的好作品。
文|Nancy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