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的精英教育优势

众所周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亚洲大部分国家都将教育看的非常重要,有一个国家将精英教育主义践行到了登峰造极。这个国家便是新加坡。

新加坡虽然地处东南亚,然而却依然继承了东北亚儒家文化圈重视教育的习俗,就算是在建国初期的困难时代,新加坡政府也一力扶持教育,每年投入经费高达六千万新元,而在七十年成为亚洲四小龙崛起以来,更是不惜重金投资教育——在1979年投入的教育经费已经高达13亿新元,同时从此还规定必须划拨公共财政预算的4%作为教育经费支出。

而到了2017年,新加坡教育经费支出更高达129亿新元(约合93亿美金),占到了新加坡公共支出的17%,但新加坡全国却仅有43万中小学生,八万大学生和研究生。

在如此高的教育支出之下,新加坡虽然名义上不是免费教育,但其实还胜过免费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具有新加坡公民身份的学生每个月仅仅只需要缴纳约0-6新元的学杂费。而反观非新加坡公民,哪怕是拿到永久居民身份的外国人也数十倍于此,而最高的国际留学生则更需要缴纳每月高达606.5-1300新元的学杂费用。

虽然国小民寡、资源匮乏、种族多元,新加坡却拥有傲人的经济成就和创新水平,而其中的奥秘之一便是对人才的培养。一向将“人才”视为国之重宝的新加坡,自1965年脱离英国殖民独立后,从未停止过对教育道路的思考与改革。务实进取的新加坡人,将国家精神深深融入了对教育道路的探索。新加坡的文化是精英文化,是实行精英人才制度的国家,一小撮精英领导国家,要想成为上层建筑或服务国家必须要是受良好的教育的精英人才。

No.1双语教育

作为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新加坡以其兼容并包的姿态接纳了包括华族、马来族、印族、欧裔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多元的种族带来了多元的语言,但也带来了群体的割裂和沟通的障碍。

直至1959年前,四大语文源流学校(华校、英校、马来文学校、泰米尔校)仍各自为政。但敏锐的新加坡政府已经明确意识到,语言割裂对国家而言意味着什么。于是以李光耀为首的人民行动党在1959年后大力推动“双语教育”,一方面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另一方面以“华文”作为文化根基。

新加坡在双语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毋庸置疑。英文和华文就像是新加坡的“双臂”,“英文”这只臂膀让新加坡能够高效地学习世界的先进理念、文化,突破语言的障碍,直入到最领先的领域;而“中文”这只臂膀让新加坡保留了华人的传统文化根基,避免了失去身份认同、成为“香蕉人”的困境。国父李光耀先生曾这样评价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双语政策兼顾工具语言与文化语言,需要制度性的保障,让学生经历长期的学习过程”。

No.2精英教育与分流改革

新加坡这个小国,从诞生开始仿佛就流淌著“求存、奋发、竞争、务实”的血液。不难理解,一个国小民寡、资源匮乏的国家,永远带着一份“自立求存、开拓前瞻”的思考。基于这样的国情,教育的挑选性功能变得越发重要,必须培养最优秀的人才支持国家的发展,由此“精英教育”应运而生。而对精英人才的挑选从孩子很小就已经开始了。

在小学三年级时,新加坡教育部启动高才教育计划(GEP,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通过数学、英文、能力测试等挑选Top 1%的学生,寻找和发掘在智力与能力方面有天赋的孩子,达到培养高精尖人才的目的。

在小学六年级时,孩子将会面对第二次的全国性分流考试,俗称“小六会考”(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PSLE对于新加坡的孩子而言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进入中学的层次。根据PSLE成绩,最优秀的孩子会进入“中学直通车计划”(Integrated Programme)。直通车学校是全新加坡最好的学校,学生跨过O水准考试,直接参加高中的A水准考试。其次约60%的学生会进入快捷课程 (Express Courses),快捷课程的学生经过4年中学学习参加O水准会考,另外30%的学生进入普通班(Normal Course),普通班的学生将会进行5年的学习,并且分为普通学术课程(NA)和普通工艺课程(NT)。

按照学生的能力,灵活的调整快慢班,如果快捷班的学生年终考试的成绩达不到标准将被降为5年制普通班学生,反之亦然。当然,如果在某些领域有特殊天赋和兴趣的学生会进入例如新加坡体育学校、新加坡艺术学校等专科学校学习。如果中国是高考定终身的话,那么新加坡的小六会考从某种意义上就像中国的“高考”。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小学六年级已经开始准备面对不同的未来,而需要提前为此做的漫长准备,也早已向孩子传递了“竞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