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龙门东山的琵琶峰,山林茂密,其上有一座公园,这就是著名的白园,它是为纪念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立,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处纪念白居易的主题公园。
爱好诗歌的朋友都了解白居易在唐代诗坛的地位,他有两个很有名气的称号,一为诗王,一为诗魔。正如唐宣宗在《吊白居易》一诗中所写:“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这使得它们有很高的传唱度。
去过四川江油的李白纪念馆和西安的杜甫纪念馆后,再来白园,会发现一个不太寻常的事:白园里老外立的碑文特别多,特别是日本人立的碑文。
32年前,也就是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来到了白园,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了一块碑文。两年后,日本东洋文化振兴会会长鬼头有一先生,又来到了白园,与白居易后人一起立了一块“白乐天万古流芳碑”。1991年,日本人沼田真翠至白园为白居易献碑。1995年,日本沼田守助等几位名流,共同立了“樱献碑”。
日本是如此,韩国新加坡也是如此。近几十年来,韩国和新加坡多次有文化代表来到白园,并在此立下过碑文。颇有意思的是,甚至有人还认为白居易在韩国有30多万后裔,而韩国白氏宗亲会还曾来到白园告慰先贤故土,参拜的场面和我们拜先祖的场面差不多。
近几十年,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么多文化名流来白园碑,这多少让人有点儿摸不着头脑,毕竟在我国很多朋友眼里,李白杜甫才是最有名的诗人。但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白居易的诗文在国外的流传度是远超李白杜甫的。
白居易在日本有个头号铁粉:嵯峨天皇,他把《白氏文集》放在枕头下,有空就拿出来看一看。而且他在那时候就把白居易的诗,定为考试必考内容。因为天皇喜欢,所以当时的大臣、学子们中,都流行读白居易诗,这也深深地影响了日本当时的诗歌的风格。
那么这些老外来白园立碑,都写了些什么呢?笔者在这里说两块有代表性的碑文。一块是日本人在32年前立的一块碑,落款人是本中国文化显彰会,后面还加了一群学者名流的名字,碑文的内容是:
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您是日本文化的恩人,您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您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谨呈碑颂之。
用“恩人”这个词来形容白居易,确实让人有些想不到。不过,这说得其实并不夸张。日本诗歌在很多年里,并不是很有特色,他们早期并不喜欢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流行的是小巧、抒情式的诗歌,这其实有点像我们写得不太好的宫体诗,虽然华丽,但华而不实。白居易现实主义诗风传到日本后,他们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或许这时候他们才认识到原来抒情和现实是可以结合起来的。至那时起,日本诗歌开始有了起色,民间诗人也越来越多。
除了天皇,日本的文化巨匠们有很多也是白居易铁粉,比如写出《源氏物语》的女文人紫式部。《源氏物语》是一部百万字的小说,它在日本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此书中引用白居易的诗达到了90多次,而《长恨歌》一诗的意境,更是贯穿着这本书。可以说,如果不是受到白居易诗歌的影响,紫式部很难完成这部经典作品。
同样的,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也受到了白居易诗歌的影响,写下了随笔集《枕草子》,这本书与《源氏物语》一起成为当时的文坛双璧。所以日本人称白居易是他们的文化恩人,是很有道理的。
再说一块日本沼田真翠献的碑文,此碑是1991年立的,这块碑文上写的是一首诗,诗名叫《白居易献碑之诗》,大家且看:
起笔云门拓,名声四海临。
诗韵常漂处,白苑绿愈深。
为了表达诚意,此碑专门请来了书法名家来写。虽然此诗的水平与我国古代的五言诗相比,确实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但从诗的内容来看,我们能感受到那“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式的崇拜。
除了这些立碑者,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老外来到白园,其中最多的就是日本人,这些日本游客也成为了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