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一语双关擦边球,为此被罚40万,椰树“招聘广告”又来了

一年一度的椰树集团“招聘”又来了。去年被罚40万,今年是否还会被罚?去年的土味图片,今年是否会更改?去年的承诺待遇,今年是否有提高?为什么有人吐槽椰树的招聘土到掉渣,有人却赞美它返璞归真?为什么说椰树的广告风格出自专业人士,让一般的营销公司望尘莫及?听缪老师来聊几句。

一、更改几个字,避开敏感点

2021年3月25日,椰树集团公开发布招聘广告,给自己招来了40万元的罚款。2022年4月12日,椰树集团又一次公开发布招聘广告,风格与去年一模一样,只是改动了几个字。这一点点改动能够避免再次被罚款吗?对椰树来说,罚款一定是坏事吗?

还记得2021年《人民日报》是怎么狠批椰树招聘广告的吗?“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把低俗当风格”、“低俗广告界的‘老油条’”。还记得椰树是怎么被罚款的吗?2021年5月21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罚款40万元,理由是“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归根结底,2021年的广告中,最“招骂”的是8个字:肯定有美女帅哥追

一转眼,2022最新版招聘广告来了,依然是红、白、黄、蓝、黑五色齐全,依然是加粗艺术字铺满屏幕,依然是薪酬数字吸引眼球,依然是“专业不限,只要懂写作”,依然是中上方slogan醒目无比,只不过从2021年的“有车、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帅哥追”改成了“入学就有车、有房、有高薪、有前途、能致富”

你说我“有美女帅哥追”太低俗?OK,我改,改成“能致富”,解释余地顿时变大,加上“入学就”三个字,紧迫感迎面袭来

不仅如此,2021年的招聘,椰树仅仅用了一张图;2022年的招聘,椰树学会了组合拳出击

二、从一拳出击,到组合用拳

根据椰树集团2021年7月22日的“录取考试报告”,2021年的招聘广告点击阅读量达到了8亿人次,全国报名人数达到了953人,其中有不少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名校。

经过层层筛选,进入第四轮考试的,将只有20人。这是什么报录比?平均每报名48人录取1人。严谨来说,只要有一个人最终被录取,招聘就不是虚假的。通过集团的文件告诉你“虽然筛选严,但是有机会”,这为今年的招聘埋下了伏笔,算是“第一拳”

紧接着,“第二拳”来了。椰树集团2021年10月21日的公告中,用多种字体、多种颜色为自己的“靠谱”做了背书,比如“从濒临破产到近2000员工持股的大型公司”,比如“36年长盛不衰”,比如“2021年1-9月销量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2.74%”,比如“海南省管113家改制企业已经关门倒闭,仅存三家员工持股,持续发展”

这“第二拳”告诉你:我是真的牛。为2022年文案中的“能致富”埋下了伏笔

再看“第三拳”,椰树集团在2022年1月29日发了一份“开门红报喜”,声称自己1月份的销量比上一年预计增长36%。企业的三大法宝很厉害,一是体制优势,二是决策正确,三是管理从严

这一份文案,依然是多种字体、颜色、下划线并用,“椰树风”根本就藏不住。有了这一份“报喜”,2022年的招聘广告就显得更加“理所当然”了。这一整套的组合拳下来,让你不得不佩服椰树的手段。

三、形式不重要,管用最重要

很多人喜欢吐槽椰树文案和图片的“土”,却不知道它的“专业性”

看看椰树“老大”王光兴的履历吧。他在1957年1970年之间一直做与美工、文书相关的工作,此后的工作岗位,才聚焦于政工和企管。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说是妥妥的专业人才。值得一提的还有,他从文化宫、罐头厂、轻工局干到饮料厂、电子公司,涉猎的行业非常多,看起来不仅是个专才,还是个全才

据说椰树最早的平面设计方案,是他亲自用WORD搞出来的,而那些打着擦边球的营销创意,应该也不会是“突发奇想”吧。平心而论,“我从小喝到大”这种广告语,不就是一语双关的典型例子吗?

椰树的招聘,从来都不单纯是招聘,我认为它的营销意义显然要大于招聘意义,属于“主要做营销,顺手搞招聘”。招聘广告阅读量3.8亿,让“椰树”两个字传遍祖国各地,此后的40万罚款我认为也未必是坏事

放眼国内各大营销咨询公司,各大广告公司,谁有信心用40万的预算做出3.8亿的传播效果,恐怕买一次热搜都不止这个价格吧?40万的罚款,对于椰树这种体量的公司根本不算什么;40万的罚款,反而强化了“椰树”两个字在人们心中的认知

从“我从小喝到大”到“有帅哥美女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把椰树的品牌做到人尽皆知的地步,你说椰树是不是营销大师?与此同时,椰树被人质疑是“虚假招聘”。这样的评价在我看来,似乎有失公允。

四、横向来对比,似乎还挺好

椰树的招聘广告,看上去确实很有诱惑力:集团副总年薪108万。有贡献奖励600万海景房,奖励1000万别墅,奖励分红股权。入职第一年,博士年薪33.6万,硕士25.2万,本科生16.8万;年增20%,入职第九年,博士年薪108.69万,硕士81.52万,本科生54.34万。怎么看都是“我拿钱砸晕你”的风格。

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广告的右面是有“进阶步骤”的。第一关市场六年、四个岗位锻炼,达到“十九学会”;第二关车间三年,子分公司副总,达到“两学会”;第三关是集团副总五年,具备“十懂”;第四关是有业绩、有经验,高升董事长。

说句实在话,这样的升职路径不说是唐僧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是个人也得脱层皮。层层考核的评审和选拔也说不上透明,有“画饼”之嫌。但我依然认为,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上,椰树算是“画饼”画得不错的

有多少用人单位,画饼都不敢画个“高分辨率”的,只是模糊不清地承诺“利润翻番涨工资”、“干满三年升职加薪”?有多少用人单位敢把自己画的饼公开放到网上供人评说?别的不说,椰树能把不同学历对应第一年的薪酬拿出来,而且这个薪酬足够有诱惑力,对年轻人来说,它就足够“实在”。

浮夸中带着几分真实,营销中顺便做个招聘,椰树的椰汁确实好喝,椰树的招聘足够诱惑。对于椰树的“排版”你怎么看?对于椰树的“招聘”你怎么看?你认为椰树的“营销招聘”是返璞归真,还是虚假浮夸呢?来评论区聊聊吧。

关注我,看更多教育观点。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评论和转发。

#海口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