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必由之路—关键抉择

为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8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11日晚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20:00档播出。12日晚播出第二集《关键抉择》。

从邓小平出国访问带回的礼物说起

今天的中国,即便是小城市,也有不止一家面包房,可以烤出各种口味的新鲜面包。制作面包的原材料,既有本土原产的,也有进口的。吃面包,已经不算什么口福了。

可是在1974年,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出国访问,回来时带的礼物,就是100个法式牛角面包,他把面包带给当年一起留学的人们。

这固然是一份革命者的青春纪念,但不可否认,对那时候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不要说法式面包,就是白面馒头,也是金贵的。

让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不再匮乏食物,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甚至被世界判断为中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历史已经证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在这个曾经被饥饿困扰的国家,国民吃饱了肚子,获得了充足营养,绝大多数人不再觉得面包是什么珍馐。

因为,1974年带牛角面包回国的邓小平与中国共产党人,四年后开启了一场恢弘壮丽的变革,开辟出一条直通梦想的大路。

中国共产党开启第二次革命

对中国而言,让人民吃饱,是1978年的头等大事。

二十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农业已经实现现代化。“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新加坡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是3000多美元,而中国只有不足200美元。

严重落后于世界潮流的紧迫感,刺激中国奋起直追。而要大步前进,就要大胆破冰,打破思想的禁锢。

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头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篇经过反复打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由此拉开序幕。

实事求是,共产党人的法宝,思想大解放使它复苏了。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成为一个专有名词,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开启第二次革命,代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新起点,代表一部伟大史诗的新篇章。

小岗村十八户农民的“生死状”

1978年12月,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在一份没有标点符号的契约上签名,按上了鲜红的手印。关友江和严宏昌都在名单上。他们用签“生死状”的方式,偷偷分田到户,把属于集体的土地分给农民个人去耕种。他们相信只有这样,来年才有希望。

农村改革刚刚起步,还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习近平就受父亲习仲勋委托,来到安徽,看传说中的包产到户到底效果怎样。他曾经在贫困的西北乡村插队和工作七年,深知农民疾苦。

习近平这次到安徽来考察,专门到小岗村来看一看,这也是我的一个心愿。我是在1978年来过这里,没有到小岗村,我到了滁州。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大学。我陪着我母亲,和当时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当时是应万里之约。当时来我记了一本笔记,我还收藏着呢。印象很深刻,因为这是我改革开放以后,接触农村的可以说是改革的第一课。当时就是来学习。

在八十年代初,习近平同志这样的基层干部,是支持农村改革的重要主力军,他们贴近农村现实,渴望改变农民命运。

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副会长 龙平平到了1980年的5月31日,邓小平就发表了一个很重要的讲话,就肯定了农村改革。所以说这个按他的话说,我们就是叫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4000亿公斤,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2.3倍,中国人均粮食拥有量达到400公斤,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这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国农村改革此后从未停止,它的力量和成果,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基层有探索,中央有引领,创新精神得到尊重,人民利益至高无上,上下一条心,改革就能成。

机床厂工人出去玩包了一节车厢

1985年,一列开往山城重庆的火车,有一节车厢被包了下来。

一车厢的人,都来自国营宁江机床厂第四车间,他们谈笑风生。工人包车出去玩,在那时候是很轰动的事情。

这不是宁江机床厂第一次出风头了。1979年6月25日,他们在《人民日报》刊登了产品广告。广告,对那个时代的《人民日报》和国有企业,都是新鲜事。

1978年冬,四川启动了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宁江机床厂成为五家试点单位之一。完成国家分配的任务后,企业可以自己接活儿干,赚的钱归自己。这是中国国企改革的最初探索。有激励就有干劲。以前工人们都是五点钟准时下班,改革以后,大家六点半吃完晚饭就自发去工厂加班,干一个通宵都是常有的事儿。

宁江机床厂的三名业务员周游全国,搞宣传、做促销、拿订单,企业红红火火。到八十年代初,宁江厂人均工资已经达到80多元,在当地一枝独秀。

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分配制度,打破“大锅饭”,是国企改革的第一步。无数国企的兴衰证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中国的国企改革,从1978年发端,至今还在持续深化中。它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更加成熟,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温州个体户的10101号营业执照

国企改革不是孤军深入,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在探索体制机制的革新。

民营经济创造财富的能力,在温州这个先天条件没有优势的地方,展现得淋漓尽致。

1979年11月,章华妹在温州五马街自家门口支了一张小桌子,摆上针头线脑,开始做小本生意。过去,这种经商行为被称为资本主义尾巴,是要割掉的。文革结束后,这种禁忌并没有立刻解除。

浙江温州私营企业主 章华妹我们温州就成立一个打击投机倒把的办公室,我们以后就把它简称叫“打办”。他们就说我们做小生意的人,就摆个摊子在外面,“打办”来了,我们快逃。

风向在转,政策在变。1980年,温州取消了“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成立了工商所,号召做生意的小商贩领取营业执照。章华妹成了个体户,执照号是10101。多年后她得知自己不但是温州第一个获得执照的个体户,而且是全中国第一个。

“个体户”,中国原创经济术语,全称是“个体工商户”,充满了小本生意的味道。后来的事实证明,个体户的生意可以做得很大,对中国市场经济发育的作用不可磨灭。

轰动一时的“八大王”事件

但在摸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个体户的命运,也不是一帆风顺。

浙江温州私营企业主 李方平浙江博物馆告诉我,你已经进入党史。我说什么党史?他说你那个“八大王”进入党史。

李方平,温州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人。八十年代初,一般工人一年工资不超过400元时,他一年的利润已经七八万了。习惯于平均分配的中国人,很不习惯一个人这么暴富;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也决定了个体户经营中难免有些问题。多种因素叠加的后果,是1982年初,中央下发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温州以投机倒把罪将八个富商列为重点打击对象,他们有的入狱,有的逃走,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八大王”事件。

李方平是“八大王”之一,人家叫他“合同大王”,因为他总是揣着一堆合同去跟人谈生意。

浙江温州私营企业主 李方平那个时候他就说调查以后,他说有一万块钱要枪毙,人吓都吓死,说实在的。

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还需要靠改革来解决。

1983年,中央出台第二个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涉及个体经营的热点问题一一作了规定。在这个文件精神之下,“八大王”的问题不再是问题,争议烟消云散,“八大王”全部被平反。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鼓励发展私营经济。

1988年,修订后的《宪法》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80年5月1日,营业执照001号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到1985年,当年新登记外资企业就有3254家,是过去五年总数的1.4倍。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发展,彻底打破了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的新结构。经过十三大、十四大的不断完善充实,最终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

1979年4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到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他希望中央给广东特殊政策,以便利用紧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创办出口加工区。

中央支持习仲勋同志的想法,并提出加工区应该叫“特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由地方自己去闯,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年8月25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1988年,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0年,决定开放和开发上海浦东。

1991年,开放满洲里、丹东、绥芬河、珲春等四个东北口岸。

到1992年,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但这一时期,国内出现了质疑改革开放的声音,这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困惑,行动上的迟疑。改革开放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新推动。

这年春节,邓小平从北京南下,视察南方几省,来到了阔别八年的深圳特区。

邓小平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逐步地改善人民生活,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

南方谈话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以辩证法为思想武器,指明了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

1992年之后,改革开放鼓号齐鸣,向纵深领域进军。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多哈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加入世贸组织,既是中国扩大开放、融入全球化的重大发展成果,也是改革深化的重要战略步骤。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这是中国发展突飞猛进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始终坚持的战略定力。

改革开放的实践,回答了一个重大命题

改革开放的实践,水到渠成地回答了一个重大命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和丰富,涵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指出这一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谢春涛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引领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谱写出一部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亿万中华儿女勇于实践,在荡气回肠的征途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向全新的高度奋力攀登!

下集预告:8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今晚(13日晚)将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20:00档播出第三集《伟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