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丁辰灵:资本把泡泡玛特捧上千亿,盲盒潮流还能火多久?

灵哥财富课的会员让我写写泡泡玛特,1000亿市值了。莎士比亚活到现在,一定会把他的名言改成: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有的人买盲盒,然后买了泡泡玛特的股票,有的人犹豫要不要买泡泡玛特的股票,顺便去买了几个盲盒。


我一如既往的陷入历史的穿越感。


精神的愉悦


It’s a fad(这是狂热),这是20多年前我在新加坡读到的一篇文章。因为居然年轻人连夜在麦当劳门口扎帐篷排队,为的是买新加坡麦当劳的Hellokitty公仔。那是绝对掀起了亚洲狂潮,从日本韩国到东南亚,如日中天的Hellokitty在各个国家出穿着各个国家民族服装的公仔。


那让老一辈的新加坡人摇头很难理解,就是一个娃娃有什么值得的,媒体上赞扬的声音,批评的声音也有,年轻人面对批评回一句,你们不懂年轻人。


是不是跟今天泡泡玛特的情景很像?你们不懂年轻人这个词大概平均每二、三年就会被拿出来用一次,上一次是几年前刚刚萌芽的网红经济,再上一次是90后创业,再上一次可能是EXO等韩国偶像。


年轻人用“不懂年轻人”这个词,来和已经占有了社会物质资源的上一代人做一个身份区隔,你有钱,但你不懂年轻人,你们Out了。上一代的人也很焦虑,我不懂我的孩子,我不懂我的下属,我不懂我的粉丝,我Out了。


盲盒的火爆比收集控来说,更多了一层赌博式的快感。游戏有开箱,边境有赌石,澳门有赌场,年轻人有盲盒。在打开一个盲盒的一瞬间,那种多巴胺迅速紧张分泌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惊喜感,成为年轻人的刺激,这种成瘾刺激年轻人去购买下一个盲盒。


如果要仔细去分析,成因都是一样的,日本的Kawaii,韩国的偶像团体,新加坡人疯狂的什么都追,中国的网红和现在的泡泡玛特,都是社会压力太大,需要精神释放的表现。


但是潮流过后,往往就有新的潮流,而原来站在潮流上的公司不见得能一直站在潮流的风口浪尖。因为潮流本来就意味着快速变化,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为什么能破圈?赚钱是刚需


根据闲鱼的数据,盲盒二手交易在2018年有30万消费者,在2019年有42万消费者,转卖的理由包括抽到了重复的,也包括了玩腻了想退坑。


不过如果你认为这就代表盲盒经济将每况愈下,迅速崩塌你就错了,二手交易市场的活跃存在恰恰意味着能帮助一个产品迅速破圈。


因为在中国,“赚钱”才是刚需,任何一种亚文化的产品从在小众群体粉丝获得追捧然后蔓延到大众市场,转卖,黄牛等能起到让你咋舌的破圈作用。


这和美国成熟市场的品牌渗透打法不太一样,有一本经典市场学名著叫跨越鸿沟(Crossing the chasm),作者把一个新产品的接受市场分为早期拥护者(early adopter),早期大众(early majority),晚期大众(late majority)和从不接受新产品等几种类型。书中列举了多种从早期拥护者到早期大众的破圈手段,书中说了,大多数产品跨越不了这两者的鸿沟,所以会失败。

在中国,最有效的跨越鸿沟-破圈手段就是“赚钱”,比如前几年小米和黄牛的关系,比如互联网平台对外卖,打车,共享单车的补贴。


所以闲鱼二手市场,炒盲盒的“黄牛”,年轻人像前几年炒鞋一样炒盲盒,恰恰说明泡泡玛特破圈了,已经到了早期大众的阶段。


市场上很多人不理解泡泡玛特的存在,在质疑泡泡玛特千亿市值的时候,会批评泡泡玛特在“割年轻人的韭菜”或者“收智商税”。


但其实这才是他们真正不懂年轻人的地方,其实不是泡泡玛特在割年轻人的韭菜,是泡泡玛特创造了一个机制让年轻人割年轻人的韭菜。


我来说一个我的亲身经历,2006年十多年前,我做了中国最早的青少年卡通虚拟世界网站娜娜米米,你可以理解为一个会动的能实时聊天的QQ空间。那时候的玩家主要集中在七八岁到二十岁这个群体的年轻人,商业模式就是售卖家具虚拟服装,玩偶等道具。

在我做这次创业前,我本来幼稚以为青少年都是天真纯朴可爱需要保护的。结果实际上很多情况让我毁三观,让我哭笑不得。


社群中部分极活跃玩家他们积极维护社群的目的,每天挂线是为了他们能把他们手上的家具卖给新人从而从中赚钱,交易的货币是Q币,直接场外交易就可以。有一次,有一个玩家来找我说他号被盗了,家具不见了,我们查了后台以后发现他的家具被交易到了另外一个号,然后问他这个号认识吗,他说认识啊,是我隔壁邻居,前两天到他家来玩,然后用了他电脑玩。


大家猜猜这两个玩家多大?都是八岁。天哪,八岁的孩子啊。我那时候是多么哭笑不得毁三观吗,偷家具的玩家完全不承认自己的行为,而且他在虚拟世界中根本不惧怕我这个大人,他振振有词说我没有偷过他家具,都是他主动送给我的。


十几年前这些8岁到20岁的玩家,现在正好是泡泡玛特的主力用户的年龄段。一种成瘾机制的商品的流行,绝对不仅仅是平台拍脑袋做出的产品,而是一定符合了一种刚需式的社会需求。在中国,有些一掷千金的土豪为的是追求稀缺感,有些压力大的小白领追求的是心灵慰藉,而这其中有大量的推手粘合剂追求的是赚钱效应,然后裹挟了一批觉醒者心照不宣的进行自我强化宣讲,这之后继续裹挟更多的人,只要自己不是最后一棒,只要还有接盘侠,这个游戏就可以继续玩下去。


泡泡玛特和迪士尼


泡泡玛特说自己要做成迪士尼。创始人王宁在华兴的一次活动上也说泡泡玛特将会是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业,他认为现在做IP不一定需要通过拍电影做内容了,泡泡玛特可以通过玩具孵化IP。


泡泡玛特能成为迪士尼吗?


那我们就要想迪士尼到底在卖什么?迪士尼的影视内容是娱乐业消费刚需,游乐场是亲子家庭出行的另外一个消费刚需。也就是说,本来米老鼠唐老鸭只是虚拟的精神价值,但最终是附着在刚需需求上产生持久的现金流。然后虚拟和刚需进行相互的强化。


所以我们谈泡泡玛特还不是谈他是否能再出一个Molly新IP的问题,而是在赚一波“FAD”(狂热)的钱之后,能否赚到刚需的钱。


在过去十几年,有无数号称要做中国迪士尼的企业都没有那么成功,光互联网动漫形象就倒下了多少?还记得若干年前小朋友喜欢玩的摩尔庄园,看的赛尔号电影吗?现在喜洋洋还流行吗?


泡泡玛特的IP形象知名度完全不能和当初的喜洋洋相比较,而且当前赛道竞争激烈。上市公司奥飞娱乐与网易的手游《阴阳师》联名,8月份推出阴阳师系列盲盒。泡泡玛特在整个盲盒赛道的市场占有率是8.5%,并未和竞争对手完全拉开距离。


根据媒体报道,沈南鹏说泡泡玛特是“旨在传递快乐与美好的公司”,不过这个评价还是太虚了,快乐是短暂的,长久的商业模式要建立在刚需上,潮流玩具不是生活中的刚需。对于很多年轻人,玩过一次就过了,被割过一次韭菜就过了。


你是接盘侠吗?


很多人买泡泡玛特的股票,你不买,我不买,有很多人在买。


泡泡玛特是一个故事股,很多机构投资人喜欢故事股,特别是和年轻人的故事股。和实际财富相比,年轻人在互联网舆论的话语权大的多。所以市场喜欢追捧年轻人的故事,从直播电商到丁真到泡泡玛特。


对于故事股,最好的投资策略叫momentum investment(趋势投资法),在趋势中吃到甘甜的甘蔗中的一段。比如我的朋友麦刚,恭喜麦刚,入的早就赚的到。


但是上市之后到底怎么样?就需要耐心的观察,比如泡泡玛特未来是否还能保持如此高的增长率?这就要观察,但是你要理解你的资本对手盘,机构投资人说买,不代表真的值得买,机构投资人是要卖,也不一定真的就应该卖。


也就是那些炒盲盒的年轻人,现在已经开始炒盲盒股了,反正只要进入的早,只要自己不是最后一棒,自己就赚的到,就能吃到甘蔗那甜的一段,要不今天能涨8%吗?


在市场的狂热中,很少有人让你慢慢观察的时间。资本市场只是霸道的问你要不要接盘?


你买还是不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