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看又一直坚持的出版内刊的房企,越来越少了。
1992年,《万科》周刊创立,随着逐步的发展和影响力的增加,后来在《万科周刊》发表文章的人,很多是在中国经济学界成名已久的学者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文章论题远超出一般企业刊物的范围,多是有关宏观经济、社会变迁、制度改革等较大的话题,《万科周刊》的文章,被媒体所转载的频率,也远在一般杂志之上。
而且《万科》周刊的历任主编、甚至编辑,都相继被委以重任,或成为万科各大分公司的领军人物。这是一个企业界与媒体界议论不止的话题。《万科》周刊编辑部,在万科集团内部,曾一度被称之为“黄埔军校”。
遗憾的是,印刷版的《万科》周刊停留在了2010年的第588期,让很多当年的读者感到唏嘘。
2002年6月,前身为《现代城客户通讯》后改为《SOHO小报》的内部刊物成为SOHO中国的内刊,前期主要为现代城的期房业主通报工程进度、施工情况等,董事长潘石屹后决定将其改成一本有文化内涵的内刊。
虽名“小报”,《SOHO小报》实为一本60多页的杂志,收录随笔杂文为主。每期圈定主题,由相关领域专家主持,以十多篇文章推进探讨。作者多为文化界与企业界名人,计有300余人,读者众多,遗憾的是,同样在2010年宣布停刊。
当时曾一度与国内知名的《万科周刊》、《SOHO小报》呈三足鼎立之势,并被誉为中国房地产内刊界的《新周刊》还有一本企业内刊,就是由建业集团主办的杂志读本《建业》。
2001年9月创刊,目前已出版正刊160余期。定期直投直邮至美国、新加坡、港澳台等9个国家的重要企业与国内北上广深杭等10余个一线城市的知名企业家、文化名人、知名媒体人及文化机构。《建业》的特约撰稿人阵容也相当豪华: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资深媒体人秦朔、著名作家李佩甫、商业观察家陆新之、当代作家韩松落......等。
● ● ● ● ● ●
一本杂志,让城市有光。一本城市杂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传播者,一种向上的精神代言者。当代城市的文化风尚在很大程度上是借由城市杂志来显现与交融的。
7月29日,由《建业》x《郑周刊》x郑州熙地港联合主办的【见郑】城市杂志文化艺术展落下帷幕。两周筹备,十天传播,开幕当天300多位各行业意见领袖到场助阵,40余家主流媒体及自媒体主动报道,9天展览时间线上线下引爆近100万人次传播数据。
在纸媒严重式微、互联网盛行的当下,本次艺术展如何能够成功获取百万人的关注?如何通过多方资源整合打通线上线下传播?小成本投入又如何做到多品牌的跨界互动?我们深度采访了本次艺术展的两位策展人(《郑周刊》出品人、总编李清翰与《建业》杂志主编宋幸然),一起复盘100万+幕后的品牌跨界思维。
● ● ● 1● ● ●
最大限度调动各品牌媒介资源跨界互动式传播
跨界营销可以说是目前营销界的一种最热的方式,在不同的行业间被不断实践着。跨界营销对于品牌最大的益处就是让品牌给人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利用各自品牌的特点和优势,将核心元素提炼出来,彼此间进行契合,从多个侧面诠释一种共同的用户体验。
“郑州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时代,但面对五彩缤纷的时代浪潮,郑州在当代城市文化角逐的舞台上处于失语状态。郑州少了一味药,这味药包含了当代精神、本土关怀和国际视野。而回首过去郑州现代化发展最为迅猛的十多年,关于郑州的当代城市文化,并非没有人努力。尤其是在城市杂志(DM杂志)领域,郑州逆势生长异军突起,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郑州城市杂志”现象。郑州的当代城市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由那些引领风尚的城市杂志塑造的。中原城市杂志的两大代表《郑周刊》&《建业》,分别从城市本体和本土商业两个层面,见证了中原当代城市文化发展,这一点对先天条件不足的郑州而言尤为珍贵。”
这是《建业》x《郑周刊》x郑州熙地港x建业橙园x思行知等五方品牌策划团队达成的共识,从当代城市文化的角度联手,依靠各品牌本身的IP流量及自媒体矩阵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在此次展览开幕前已奠定了良好基础。
● ● ● 2● ● ●
150余位各行业意见领袖线上病毒式传播助阵
7月18日,【见郑】城市杂志文化艺术展首张海报在@建业集团 @建业杂志 @郑周刊 @CityOn熙地港郑州购物中心 官方微博及微信朋友圈正式露出。以#杂志 让城市有光# #阅读城市 见证郑州#等话题,线上引爆第一轮话题热潮。
7月18-20日,《建业》x《郑周刊》x郑州熙地港x建业橙园x思行知五方品牌策划团队陆续请来建业集团副总裁、《建业》创始主编闵闵,三毛部落发起人、中国作协会员李玉梅,FM90.0My Radio总监助理、主持人田润,魅力881音乐广播主持人Tonny,私家车999主持人、评论员解飞,郑州电视台新闻主播米娜,资深品牌人、《建业》原主编白许晨等150余位各行业意见领袖,以#百人见郑#为话题,以个人海报形式发起线上KOL传播助阵。
在郑州文艺、地产、时尚、传媒等各领域的朋友圈、微信群、微博矩阵之中产生强烈反响,一度形成病毒式刷屏效应。
三天之内有超过100人主动联系工作人员,询问设计个人海报及及展览事宜,并主动请求加入【见郑】线上助阵团队。
● ● ● 3● ● ●
300位大咖助力在最潮购物中心搞起行为艺术
7月20-22日上午,《建业》x《郑周刊》x郑州熙地港x建业橙园x思行知五方品牌官微陆续露出艺术展开幕式嘉宾阵容。大象融媒体集团副总裁李强,三毛部落文学平台发起人、中国作协会员李玉梅,弘文设计李政强,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学者杜君立,《领跑》出品人、总编张健,佛造像艺术家王勇波,郑州报业集团冬呱视频总监孙娟,资深地产人、逆鳞文化传播机构创始人李万里,建业地产直属二公司助理总经理王丽,建业橙园、建业新筑助理总经理余卉等200位各行业意见领袖及40余家主流媒体组成的超豪华助阵嘉宾悉数到场。
他们围绕杂志、阅读、艺术、城市文化和城市美学等文化话题深入交流、观点碰撞,积淀多年的本土文化通过沙龙形式得以发声、释放、久久回响。郑州熙地港一至四层廊道不乏围观者,现场一度达到500余人。沙龙从下午2:30持续到6:00,在一个环境较为嘈杂的购物中心讨论文化艺术等话题,竟然没有观众提前离开现场。两位策展人开玩笑说,这次沙龙特别像一场行为艺术——在非常嘈杂的环境里谈非常理想主义的话题,但真正切合了这个时代。
● ● ● 4● ● ●
9天互动装置及杂志封面展陈引爆逛街人潮
本场杂志文化艺术展,主要展出《建业》&《郑周刊》两本杂志十多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封面设计、内页设计、深入性专题、影像作品等。《建业》策划的《国际郑》《理想主义》《单车回潮》等专题,立足中原,关照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住宅文化甚至生命形态的诉求与思考。《郑周刊》策划的《郑州味儿》《郑汴·双城记》《最郑州》等一系列杂志专题,为郑州探索了本土国际化的诸多可能性。
展览区域旁设置了模拟《建业》和《郑周刊》封面的互动装置艺术作品,用以与参观者拍照互动。《建业》两个封面话题分别为“新时代四有青年”“郑州风云人物”,《郑周刊》的两个封面话题分别为“2018我最优雅”“有钱更有品——郑州富豪榜”。
展览还特意留下一块空白展板激发参观者认真地为郑州思考一次—— “爱郑州的N个理由”“你对郑州有什么愿望”,最终以杂志的形式让参观者深度参与到郑州城市文化的构想之中。
● ● ● 5● ● ●
各大文艺团体助阵及线上连锁式传播手段
本次艺术展,主办方除了邀请大象融媒、猛犸新闻、民生频道、映象网、河南经济广播、魅力中国、东方今报等主流媒体参与之外,还邀请到了活跃在郑州的文学、艺术、设计、美学、商业等各类文艺团体,如三毛部落网络文学平台、芝兰社、两小山人、远山联合诗会、暮春文艺社、幻象地产、地产观察、RET睿意德等。
在艺术展后期传播的过程中,主办方除了运用常规的微信公众号推文、主流媒体新闻稿曝光等方式,还在各大微信群、微博、微信朋友圈运用了10秒微视频,话题炒作#郑州体检报告#,病毒式互动游戏#你是哪一种郑州范儿#,以及线上杂志展等众多互联网裂变式传播方式,用创意传播手段,再一次传递了艺术展的目的和意义。
以上是【见郑】城市杂志文化艺术展的基本品牌思维与传播技法,自媒体《中原商业评论》称其为郑州文艺与商业结合的范本并不为过。无论是品牌跨界营销的探索,还是时尚商业对于城市文化的关注,都值得我们共同思考。正如策展人所说,坚持做纸质杂志十几年,从纸上文字的温度到城市的文化高度,“纸的精神”还有更多特索的可能性。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