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歧视有多可怕?可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说到种族歧视,脑海中可能立刻会浮现出美国黑人被白人警察按在地上窒息的画面;可能是成千上万美国人走上街头抗议种族歧视的场景;可能是马丁·路德金那句被不断提起的“我有一个梦想”。
但事实上,正在承受着种族歧视的并不是只有黑人而已。
在西方国家,亚裔,尤其是华人一直都是弱势群体。不仅如此,他们的弱势还不被“看见”。
01.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歧视
今年的一场新冠疫情风暴,让本就处在“食物链”底端的海外华人处境雪上加霜。
美国总统特朗普因“中国病毒”的言论被指煽动美国国内对华裔及亚裔群体的种族歧视和仇恨心理,不仅是美国,这一情绪在整个西方世界蔓延开来。
身在不同国家的华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新冠病毒引发了一场公共危机,五湖四海的华人踏上了同一条“船”。
4月初,美国媒体报道了一名亚裔外貌的女子出门倒垃圾时遇到一名男子袭击,导致其面部、颈部、肩膀和背部多处烧伤。
而在美国的另一端加利福尼亚州,23岁的麦迪逊·法莱米尔叙述她所经历的中国人被攻击事件。
今年四月,她在洛杉矶一家超市里为一对年长的中国夫妇帮忙翻译。就在这时,这对夫妇遇到了一名愤怒的女子。这人持续用污言秽语对他们进行攻击,还朝他们扔水和喷洒不明液体。
她高喊著,
你们怎么敢来我家人购物的商店,你们怎么敢来毁掉我的国家。你们就是我一家人没法挣钱的罪魁祸首。
法莱米尔说,她尝试与那名女子争辩,但对方谴责她为那对夫妇翻译,还朝她扔了一瓶水,淋湿了她的腿部与脚部。
当他们一行人在柜台排队付账时,那名女子又走过来,朝他们喷了似乎是空气清新剂或消毒剂的东西。她还追着那对年长夫妇到他们的车旁,一边拍他们的照片,一边高呼“这是你们的错”,用脏话骂中国、“那些肮脏的人”以及“共产主义”。
“我跑向那对夫妇,用中文告诉他们快进车里,我帮他们把买的菜放进车里,从窗户把蛋递给他们。”
那名女子则开着她的车,一路尾随法莱米尔,直到法莱米尔把车开进一个警察局。
在澳大利亚,针对华人社区的歧视事件的新闻,近来也是频频发生。
澳大利亚人权委员会表示,在过去两个月里,大约有四分之一投诉者说他们遭遇的种族歧视言行与新冠疫情有关。
美国华人锺珺骅是纽约市一所私立小学的中文老师。当她讲述起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纽约爆发的亲身经历时,仍心有余悸。她说,美国最近出现了很多针对亚裔的言论攻击。
“特朗普说‘中国病毒’时,美国华裔也受到了牵连,间接将疫情上升成为种族事件了。而舆论起来之后,一些种族主义者就会出现,”
“以前都是非洲裔、拉丁裔与白人的抗争,亚裔与白人之间的问题很少在公众舆论中被提及,新冠疫情把亚裔推到了种族问题的风口浪尖。”
美国少数群体问题特别报告员费尔南德斯·德瓦朗内(Fernand de Varenne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这场新冠病毒的抗疫中还必须包括疫情滋生的“阴暗面”:对华人和其他少数族裔社区的言语和身体的攻击。
新冠病毒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它也可能是一种加剧仇外心理、仇恨和排斥的病毒。
02. 新加坡:从种族歧视中涅槃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活的新加坡这片土地上,很少发生这些恐怖的种族歧视事件。
在新加坡,也生活着各种肤色、民族迥然不同的人,种族多元性可以说不输美国。但为什么新加坡的各民族能做到和谐共处,团结互助的?
其实,新加坡也吃过种族矛盾的大亏,这甚至是新加坡独立的根源之一。
新加坡今日和谐稳定的社会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是从血腥的斗争中艰难取得的。
每年的7月21日,是新加坡的种族和谐日。这个节日就是为了铭记那段残酷往事。
在新加坡还没脱离马来亚联邦政府之前,华人与马来人的冲突从来没有停止过。
20世纪60至70年代,马来西亚一直推行马来人优先的政策,维护马来人在政治、经济和文教方面的特权,压制排斥华人。
在马来西亚皇室及统治者的眼中,李光耀领导的新加坡太特立独行了,它表现得不像是马来西亚十四个州之一,反倒像是一个国中国,这让马来上层管理者非常不爽。(直到今天,华人在马来西亚仍然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然而对于华人比重较大的新加坡当局来说,许多华人一直反对联邦政府给予马来人特权,他们要求马来人的待遇应该与其他种族一样。
双方的矛盾因此越积越深。
1964年7月21日,马来回教徒在庆祝完穆罕默德先知诞辰后,组成了一支2万5千人的游行队伍。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引来了不少华人围观。
就在这时,队伍中的马来年轻人开始侮辱和攻击路边的华人围观者。据资料显示,马来人甚至将骑自行车经过的华族老人从车上拽下来,拖至一边痛打,并将老人家的自行车扔进附近的河里。本地华人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讥,很快双方便打了起来。
一场种族暴动发生了……
当晚9:30,新加坡宣布全岛戒严宵禁。冲突足足持续了九天,在此期间,22人被杀,461人受伤。
这是新加坡历史上最严重的种族暴动,没有之一。
本来就不太愿意让新加坡并入马来西亚联邦的时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认为马来人和华人的冲突是无法调和的,于是以此为契机,一脚将新加坡踢出了马来西亚的版图。
1965年,新加坡正式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了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孤儿。
新加坡被马来西亚“抛弃”时,李光耀曾掩面大哭。因为新加坡乃弹丸之地,没有自然资源,甚至没有水源,兵力空虚,国力不足,与马来人分家,马来西亚不会让它好过。
除此之外,南面又有印尼觊觎它,有人形象地把新加坡所处的地缘环境比做“一头猛虎(印度尼西亚) 和三只狼狗(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 ,而新加坡只是一只小猫”。
正如李光耀所说,独立后的新加坡是国际海洋中的一条小鱼,在印尼、马来西亚夹缝中求生存。
面对如此严峻的外部环境,新加坡只能靠自己,只能靠为数不多的人民,靠内部的团结!
因此新加坡独立后最棘手的还是解决社会内部问题,即,种族问题和国民身份认知的问题。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1961年,在新加坡总人口中,华族占75.2%,马来族占14%,印度族占8.4%,其他种族占2.4%。
在这个弹丸之地,汇集了语言,文化,宗教,习俗迥异的三大族群,如何权衡不同族群,成为了李光耀领导的政府最头疼的任务。他们都是移民的后代,倘若没有国家归属感,任谁都不会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于是,李光耀提出了:
我们要建立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而不是马来人的国家,不是华人的国家,也不是印度人的国家……
这么一来,就要求这三族人民不再只认同其本身的种族文化和原来的祖国,而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先把自己当成新加坡人,然后才是新加坡华人,新加坡印度人,或者新加坡马来人。
所以,即使新加坡超过70%的人口都是华裔,其实也和中国社会截然不同。尤其是现在新加坡的年轻一代,在英语教育环境下长大,他们甚至会反感把他们和中国人混为一谈……
因为新加坡的种族策略里明确写着:消除新加坡华族所强调的中华特质,以避免其他种族和邻国视新加坡为中国海外势力的延伸。
所以,正是为了记住1964年的这一次种族暴动带来的教训,新加坡才将7月21日这天定为种族和谐日。
提醒国民不分种族、语言和宗教,大家要团结一致。这是新加坡的立身之道,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03. 种族和平是怎样炼成的?
首先,消除种族歧视,要从娃娃抓起。教育,永远是最根本的一剂药方。
在7月21日,种族和谐日这一天,学校会让孩子们穿着自己民族特有的服装去学校,也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不同种族的孩子们展现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同时,学会尊重他族文化。
所有学生学习和参与各种族传统游戏,观赏或表演民族传统舞蹈,品尝各大民族的传统美食。学校早餐提供的可能是印度特色的薄饼,午餐孩子们就有机会吃到华人特色的炒米粉,下午茶孩子们可以期待一下娘惹风味的甜品煎蕊。
再看新加坡的各项基本国策和政府行为,处处都体现著对民族多元性的尊重,对民族平等的小心保护。
在新加坡本地居民中(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统称),华人占74.2%,马来人占13.4%,印度(以使用淡米尔文的居多)占9.2%,欧亚混血人口和其他族群(如峇峇娘惹—指华人和其他族群通婚剩下的混血后代)占3.2%。
因此,新加坡单是官方语言就有四种,分别是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政府的官方文书和官方声明都会以四种语言进行发布。所以在新加坡的街上,会看到多种语言的指示牌,在地铁站,也会听到四种语言的报站。
很多不了解新加坡的人都以为新加坡的国语是英语,这让马来语哭晕在厕所……
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语,国歌歌词也是马来文,但是因为英语是唯一一种中立且不代表这三大种族的语言,同时有助于学习西方的科技知识以及进行贸易。
因此,当地政府鼓励大家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英语,因而也被大众认为是“新加坡实际上的国语”。也能从中看出新加坡政府努力维持种族和平的“求生欲”。
除此之外新加坡政府对各种族的宗教信仰一视同仁,对各种族的风俗习惯充分尊重。在新加坡,你可以看到穆斯林的清真寺,以佛教为代表的中国庙宇,基督教天主教为代表的大教堂,以及兴都教为代表的印度寺庙共存的景象。
每个宗教和种族的重大节日和都必定是新加坡的官方假期。充分照顾到各种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比如,农历新年,是华人最大的节日,因此农历新年的假期为两天(大年初一初二)。每逢春节,新加坡到处都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新加坡很多家庭还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春节的习俗。
比如,开斋节。它标志着斋戒月的结束,是穆斯林的重大节日之一。斋戒月为期30天左右,在此期间,穆斯林自省忏悔,自黎明至黄昏时段禁食。穆斯林将这个月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敬拜、行善举、施怜悯。开斋节庆典以前往回教堂诵读特别的祷告词拉开序幕。接下来是拜访父母—在穆斯林传统中,孩子们会请求长辈宽恕自己在过去一年中所犯的错误。他们还将走亲访友,欢聚在一起共享自家烹制的美味大餐。
比如,屠妖节(泰米尔语称为“Deepavali”,印地语称“Diwali”,又译为“排灯节”或“光明节”)是兴都教徒庆祝正义战胜邪恶的日子,是新加坡一大主要民族文化节庆。在这一天,新加坡成千上万户信奉兴都教的家庭,也和全球兴都教徒一样,在家中点起温暖的黄色油灯,一起向掌管生育和繁荣的吉祥女神拉克希米(Lakshmi)等上天神灵祷告祈福,同时互赠礼品,一同分享美食盛宴。
另一项最让新加坡政府引以为傲的种族政策,是对组屋实施严格的种族比例原则。
新加坡85%的人都住在政府建造的组屋内。这个组屋和香港廉价公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组屋的居住者涵盖了新加坡的不同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中产阶级和精英阶级都住在同一个社区。
1989年,新加坡政府宣布自1989年3月以后的组屋社区将采取严格的种族比例政策。一旦某一栋楼里的某一种族达到比例上限,在房屋买卖市场中,这一种族的人群将无法购得这栋楼的房产。
在新加坡政府看来,不可以让某一个种族在某个社区越聚越多。
种族比例原则使得不同种族的人民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碰面和打招呼,最重要的是,这些不同种族的孩子将从小一起上幼儿园,一起共同成长。
可见,新加坡政府在种族政策上所花费的心思之深之细。
在新加坡政府的长久努力下,新加坡各种族人民各展所长,百花齐放。整个社会任人唯才,而不考虑其肤色和民族。连国家领导层都充分考虑民族多样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现任新加坡总统是马来族人,而且是一位女性穆斯林政治家。
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是华人。
除了鼓励措施外,对于分裂种族,挑起种族矛盾的行为,新加坡政府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在新加坡,如果你一不小心对某一种族做出歧视性的言论或者行为,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2012年,某一女子在网络上留言,粗口辱骂马来族在政府组屋底层举办婚礼太多天,扰人安宁。她还指马来族承办这类婚礼仅花50新元(约40美元),更表示如果婚礼不那么廉价,离婚率或许也不会那么高。
原本以为自己纯粹只是在个人页面上的宣泄,却没想到在短时间内言论被广泛转载,闹得满城风雨,不但成为新闻人物,其公司更是立刻划清界限,在不到24小时就将她开除。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更通过个人Facebook谴责这名女子的言论,并表示支持其公司的决定。在这之前已有几个年轻人因发表煽动种族情绪的言论而被判刑。
正是这种深入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措施,才使得新加坡解决种族冲突问题的政策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真正地从细节着手。
从细节上去消除人们对不同种族的歧视,让当地人意识到尊重不同种族文化的重要性。
从西方世界和新加坡的经验对比可以看出,多种族和平共生并不会天然形成。
不同种族之间因为多重差异而产生隔阂和不信任是很难避免的。所以政府是否有强有力的种族政策,是否推行彻底的种族平等教育,至关重要。
新加坡,坚决地向种族歧视说不!
这正值得那些标榜著种族平等却不断出现种族冲突的国家反思,他们是否真的做到“”向种族不平等说不”了呢?
资料来源:
1. @知乎谈小费:种族矛盾不可调和?美国应该向这个亚洲国家好好学学!
2. BBC中文:新冠病毒:遭遇疫情歧视的美国亚裔何去何从
3. ABC中文:特写:新冠肆虐,全球危机中的华裔“天涯沦落人”
4. 新加坡新闻:新加坡文化你知多少:节日与习俗
5. 澎湃新闻:新加坡为何是东南亚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6. VOA: 口水与暴力:疫情期间美国亚裔受歧视与骚扰事件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