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导读
一条陡增的曲线,彰显了上海人工智能行业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实战成果”:一季度,37家反馈数据的企业总营收同比增长31.6%;4月,共有33家反馈数据,总营收同比增长25.7%;5月,共有12家企业反馈数据,总营收同比增长98.8%。
3年前,肩负着为人工智能贡献“世界方案”的使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在浦江之滨举行。是年,上海也确立了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目标。3年后,面对全球疫情的特殊背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办不办、怎么办,牵动着很多人的心。直到6月22日,上海宣布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如期于7月9日—11日以全新的“云端峰会”呈现,让业界看到了上海在打造全球人工智能高地的决心。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
会双马对话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7月2日电(记者周琳 龚雯) 原标题:实战中受洗礼,危机里开新局——上海人工智能三年发展实录
三年前在黄浦江边开启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向全球发出了邀请函;三年来,优化营商环境、推出空间载体、主动开放场景、着力埋下种子,在与AI行业共成长中,上海卯足了劲,精心落子、细心扶持、耐心布局。
微软、亚马逊、阿斯利康等外资龙头,阿里巴巴、腾讯、网易、小米等平台巨擘,商汤、依图等行业冠军,在这片高地各取所需、融合联动。2020年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框架形成年,从基础到应用,从单点到系统,从国内平台到国际合作,上海人工智能产业交出了怎样的实战“成绩单”?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我们云端见!
实战尖兵
“AI in china”。
——人工智能将重新定义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并将在宏观及微观层面激发新需求、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抓住机遇,促进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
6月,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发表关于中国AI发展的全景论文,是集结中国最强AI力量的重磅发声。
论文由AI青年科学家联盟·梧桐汇牵头,联盟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作为通讯作者,12名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带头学者和氪信科技、字节跳动、Momenta、美团点评等各领域领军AI企业共同撰写。
“梧桐汇”,这一诞生在上海的新兴AI组织,起源于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如今成为“AI in Shanghai”的新名片。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疫情对于人工智能是一场实战考验。一批在上海孕育发展的AI企业,自此站上一线,既是抗疫战场的援兵,也是复苏经济的后手。
“今年疫情暴发以来,上海在防控疫情工作中,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应用到疫情态势研判、传播路径分析、精准防控、有效治疗及后续治理等各个环节。通过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科学决策依据,提高接诊问诊和诊断效率,加强远程和在线技术服务、机器人智能作业等,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说。
比如上海联影,针对疫情量身打造基于“天眼智能平台”的CT产品,无需患者脱下口罩,设备就能智能识别人脸及全身位置信息,实现智能定位和摆位,精准定位肺炎病变,在火神山医院、武汉多家方舱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及一批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投入使用,为疑似病例筛查、快速诊断、病情追踪及评估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比如上海依图,推出的“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在上海市公卫中心上线。在速度上优势极为明显,只需2-3秒就能完成定量分析。医生如果利用传统软件手工勾画CT影像,进行量化评估,往往需要2-3个小时。
比如上海西井,3月初助力振华重工自主研制的人工智能无人跨运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码头正式交付。该车还可组成无人跨运车队,完成港口中相关作业车辆的精准定位、位置追踪、轨迹回放等功能。这是该无人驾驶产品首次输出海外,也是疫情发生后上海人工智能大型装备的首个出海项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首席规划师贺仁龙表示,对比因“非典”兴起的消费互联网产业,此次疫情后无接触时代已经开启,掀起“数字新基建、在线新经济”的大潮流,这也为人工智能深度发展与快速迭代提供了成千上万倍巨量数据要素的增长。“人工智能数字底座的规模应用,将驱动更大规模和更加精密化的全球大分工,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机会和经济模式”。
开疆拓土
三年来,上海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交出了不错的答卷:重点企业1116家,2019年规上企业产值约1477亿元,比2018年增长10.7%,冒出了商汤、依图、壁仞、氪信等一批原创型的头部企业;浦东张江、徐汇西岸、闵行马桥、临港新片区等智能新地标,成为行业落户首选;腾讯长三角AI超算中心、美的集团第二总部项目及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等新项目完成签约,疫情中不减速度。
危机中育新机,关键是一个“新”字,让新技术、新经济更好高质量发展、高密度赋能,需要在新领域、大市场去寻找增量。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我们还是希望能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讨论一些行业从业者真正关心的问题。”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告诉记者,譬如说更强调固本强基,把基础打扎实;更关注系统应用,把场景做细致;更注重国际合作,把“朋友圈”做得更大,“很多业内的人说,上海是真正抓住了AI发展的契机,愿意把行业最应该讨论的方向,留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但我们还想再跨前一步,去布局、尝试一些现在还是苗头性的东西”。
譬如说从应用端创新走向基础端夯实。2020年初,作为专注开展基础研究的新型研发机构,上海期智研究院正式在徐汇西岸揭幕。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姚期智领衔组建,将依托沪上高校及研究机构在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的良好研究基础,以人工智能、现代密码学、高性能计算系统、量子计算及量子人工智能、物理器件与计算等五个研究方向为基础,逐步向神经科学、金融科技、医药、信息安全等其它交叉研究方向拓展。
“我们希望走出一条新的、多学科综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人才进行高密度的交流。”姚期智说,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需要有强大的基础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理论和核心技术,在AI Tower中将与阿里巴巴、华为、微软等诸多尖端信息科学产业领袖毗邻,充分的交流切磋机会,必将碰撞出许多基础研究与应用场景之间的火花。
再譬如说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化场景。上海应该是最早一批向地方政府开放各类应用场景的城市之一,采取“揭榜挂帅”和动态发布机制,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上海已经进行两批场景开放,累计开放场景30个,涉及医疗、教育、文旅、城市管理、司法、金融等累计10大领域,吸引海外150多家企业、240个解决方案参与。
像张江人工智能岛、洋山港智能重卡、进博会国网电力智能巡检、上海电气“AI+工业互联网”肿瘤医院、市高院智能司法审判、市西中学智慧教育等场景,在细分行业都是开拓性质的。在今年抗击疫情期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东方医院援鄂医疗队两个重点场景也建设运行。
今年大会期间,新一批场景将正式发布。“这次我们会选择一些更复杂、更系统、应用更丰富、落地更精准的综合性场景发布,在一个方案中融合多种智能技术。”张英说,上海正在打造的“一网统管”,也可以成为人工智能城市级应用的“试验田”。
再譬如从国内平台走向国际范“合唱”。人工智能(AI)的发展,已经逐渐从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进入到推动调整全球生产格局的阶段。
今年大会以云端峰会的形式举行,海外嘉宾只多不少,光图灵奖得主就有7位。上海将更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共同维护全球化的产业链,融入到国际人工智能的创新生态,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这次疫情的“大考”。
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探索“样板间”,为世界经济转型开放新场景,接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透视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技术将让世界更有“AI”。
瞄准策源
在很多从业者看起来,大上海似乎放下了身段。
“像我们这样的初创型企业,一开始没想到能进顶级办公楼,毕竟营业收入还比较少,处在前期投入阶段。”非汐科技上海区副总经理胡晓平告诉记者。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2019年的工博会上,当徐汇区科委了解到非汐在所处领域的领先优势,主动邀请其入驻西岸,甚至在疫情期间为面临经营压力的非汐提供一部分资金扶持;西岸集团也第一时间开辟绿色通道邀请企业入驻,并在装修、物业上给予了实质帮助。
事实上,法制化、国际化程度更高,更理性包容、海纳百川的上海没有变,是人工智能等技术门槛高、需求要素多的行业,和这座城市气质非常匹配,容易“一拍即合”。
“相对而言,这里是国际最高水平的赛场、产业门类齐全、高端人才集聚,满足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的基本要素。”商汤科技首席执行官徐立说。
长期跟踪,记者最大的感受是,产业门类相对齐全的基础优势,让人工智能在上海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传统行业如钢铁,宝钢的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都远远领先;新兴行业如区块链,树图的底层“主网”也即将推出2.0版。
用制度呵护“想象力”,上海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出台落实上海人工智能创新生态行动方案,推进全国人工智能“揭榜挂帅”赛道建设,《上海市道路交通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场景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也在酝酿出台。
不仅有政策配套,上海也拿出了“真金白银”。去年大会闭幕式期间,上海发布《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行动方案》,其中,在产业投资基金方面,成立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并预期通过市场化模式,形成1000亿级基金群,也在火热推进。
如今在上海的部分区域,手机操作,市民已经可以免费乘坐无人网约车了,街面摄像头已经能通过机器视觉自动识别路面垃圾、单车乱停等……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把一座城市打造成人民想要的样子,AI是很好的助推器。它不仅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正在更好地赋能市民高品质生活,赋能城市转型提升,推动共建美好家园。”吴金城说。
本文作者:周琳 龚雯
本文来源:新华社上海分社
一场跨越时空的AI云端峰会即将开幕,人工智能将显示怎样的“智慧担当”
3年前,肩负着为人工智能贡献“世界方案”的使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在浦江之滨举行。是年,上海也确立了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目标。三年来,依托这一重要平台,上海人工智能企业、人才、创新资源加速积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日益成为产业要素最齐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AI试验场,更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风向标,一举一动备受瞩目。
3年后,面对全球疫情的特殊背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办不办、怎么办,牵动着很多人的心。直到6月22日,上海宣布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如期于7月9日—11日以全新的“云端峰会”呈现,让业界看到了上海在打造全球人工智能高地的决心。
其实,此时的全球更需要守望相助,共商人工智能如何为全球发展和治理提供新动能、新方案。今年大会以“智联世界、共同家园”为主题,正契合当下全球战疫的大背景。
AI向善
人工智能连接了世界,也连接了每一个人,连接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尤其是面对疫情,人工智能显示了“智慧担当”。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说,这次疫情防控中,上海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应用到疫情态势研判、传播路径分析、精准防控、有效治疗及后续治理等各个环节。通过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科学决策依据,提高接诊问诊和诊断效率,加强远程和在线技术服务、机器人智能作业等,为战胜疫情提供坚实支撑。
比如,上海联影针对疫情量身打造的基于“天眼智能平台”的CT产品,患者不需要医护人员协助,设备就可智能识别全身位置信息,实现智能定位和摆位,精准定位肺炎病变。另外,快速扫描工作流,使这台设备每天能够实现300人的超大流通量扫描,是一般设备的3倍。
天眼AI全智能自动扫描导航升级院感防控。
这次疫情防控的难点之一是医疗资源短缺,面对爆发式就诊需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大显身手。上海依图科技推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进行快速诊断及疗效智能分析,并在上海市公卫中心上线,对70多例新冠肺炎病情的评估结果做了初步验证,显示系统的评估结果与专家的评价高度一致。而且,这套系统只需两三秒就能完成定量分析;如果利用传统软件手工勾画CT影像,进行量化评估,往往需要两三个小时。
如何以最快速度进行排查成为社区一线人员面临的难点问题。上海小i机器人通过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技术进行语音交互,向社区提供免费的防疫外呼机器人服务,根据话术模版,对返工人群发起电话外呼,进行 “是否有发热或其他不适”“是否在进行14日隔离期”等定制化问题询问,并将通话内容以报表形式汇报给所服务的社区。“标准性和重复性高的一些工作,完全可以交给机器人去做,这也是人工智能存在的价值之一。”小i机器人董事长袁辉表示。
上海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在持续输出海外,助力国际战“疫”。商汤科技的智慧通行产品及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为韩国LG CNS的防疫工作提供必要保障;上海向9个国家出口了19台各类影像检测设备,并配套提供了AI运用,研发了方舱CT、远程分级诊疗等体系化方案。
韩国LG CNS总部的商汤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
“今年的大会主题定义为智联世界、共同家园,就是希望能体现科技向善的主题。”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介绍,大会将围绕“AI向善”的议题进行重点讨论,共商全球治理新方案。
逆势上扬
今年,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基本框架“形成年”,人工智能大会是重要答卷。一场云端峰会跨越时空,上海想向世界展示的是,AI赋能高品质生活、促进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治理的“上海实践”。
疫情让不少企业面临挑战,但人工智能企业成为申城经济中的一抹亮色。
一季度的数据显示,37家企业总营收4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6%。主要增长源于在线新经济迅速发展,如掌小门教育科技一季度营收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4%;喜马拉雅一季度营收6.3亿元,增长40%;极链科技营收1.8亿元,增长116%。
4月份,33家重点企业反馈的总营收为1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相较于1—3月平均数值增长3.4%,行业总体开始复苏。如基分文化(趣头条)较去年增长44%,扭转了一季度同比下降的态势。5月,目前共有12家企业反馈了数据,总营收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8%,行业经济复苏情况继续好转,文思海辉信息技术、掌小门教育科技在5月份营收增长势头正旺……
龙头企业逆势上扬,一批重大项目也正在上海智能产业地图上落地生根。
商汤科技中国总部成功落户,正加快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赋能平台,投资60亿元;达闼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高效推进,今年3月31日已正式开工,超级工厂主体建筑将于年内落成;IBM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预计7月份开业,目前已入驻两个创业团队;图森未来推进临港无人驾驶卡车规模化商用示范项目,已建成无人驾驶测试研发中心,无人驾驶卡车已测试总里程超过5万公里……
达闼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在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破土动工。
另一方面,应用场景建设成效显著,已累计开放场景30个,涉及医疗、教育、文旅、城市管理、司法、金融等累计10大领域,吸引海外150多家企业、240个解决方案参与。培育形成了包括张江人工智能岛、洋山港智能重卡、进博会国网电力智能巡检、上海电气“AI+工业互联网”、市高院智能司法审判、市西中学智慧教育等具有影响力的场景。
“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好应用不缺场景。”吴金城表示,上海将发挥数字新基建带动作用,持续打造“智能基座”;持续完善产业地图,整合市区两级以及各园区的政策、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进一步推动智能产业生态完善和企业集聚发展,不断扩大更新上海人工智能的“朋友圈”。“今年大会上,还会有几家行业头部企业宣布将总部或者重要的功能总部放到上海。”
彰显决心
疫情挡不住人工智能的步伐,更挡不住上海加速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决心。
过去两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吸引近千位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领袖、顶尖科学家齐聚,500余家重量级企业、300余项顶尖产品参展亮相,AI国际日、AI开发者日、AI智能化体验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初步打响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国际品牌。
今年大会虽然搬到“云端”,但其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智能化将更加彰显。
今年会议已确定有7位图灵奖得主参会,比去年增加5位;继去年与马云上演“双马对话”后,特斯拉CEO马斯克将以连线方式参会;百度CEO李彦宏、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以及高通、SAP、阿斯利康、微软、苹果、IBM、亚马逊等国际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确认参会。初步统计大会首日CEO级演讲嘉宾超过30位,比去年翻一番。
云端峰会国际化、高端化成色十足。
疫情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在线新经济的渗透。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是首次真正打破了时空限制的峰会。据透露,今年大会将加强国际联动,以上海演播厅为主体,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地进行呼应。特别策划了“洲际连线”和“AI夜话”。其中,“洲际连线”将邀请全球各地的顶级专家实时连线、对话,AI夜话将云集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新生代企业家代表,在浦江之夜畅想新经济的未来十年。
疫情中的AI实战,凸显了AI深度赋能行业的新趋势。“当前AI已走出技术爆发的阶段,进入落地应用、创造价值的新时期,AI赋能传统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吴金城表示,这次云端峰会特别设置AI+工业、AI+健康、AI+教育、AI+金融等主题论坛,讨论AI赋能的现状、难点和未来前景,推动智能时代的传统行业转型。
另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人工智能技术面临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从大数据学习到小样本学习、从专用智能到通用智能等重要挑战。同时,人工智能与5G、边缘计算、区块链等其他新兴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次大会重点打造的科学前沿论坛,将邀请国际学界顶级大咖,探索AI下一步的突破方向,同时设置认知智能、5G+AI、边缘计算、区块链+AI等论坛,探索未来技术融合与转化应用的前景。
守望相助、共建家园。这届大会将为全球治理提供怎样的人工智能“上海方案”,齐聚云端的“智慧大咖”们将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给出答案。
本文作者:刘锟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这些“全国第一”已在上海落地,记者带你走进阿里巴巴上海研发中心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将于7月9日-11日举行,哪些黑科技将亮相云端?
“欢迎光临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展示中心。正式参观之前,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集团的技术发展历程。”进入阿里巴巴上海研发中心一楼展厅,工作人员按下播放键,语音技术合成的马云仿声传出,开启了2020世界人工智能云端峰会探营的一个彩蛋。
在这里,有面向AIoT基础设施的平头哥芯片系列产品/平台、量子计算模型,也有阿里巴巴AI技术在城市治理、行业赋能、智能生活等方面的创新应用,还有平时不曾注意到的黑科技。
云同传:打破地域界限
“云同传软件分为对话框和译文框左右两部分。对话框部分使用了更先进的语音识别技术和收音技术,译员可对识别到的语音文字进行再编辑,也可提前加入热词和白名单,让机器了解译员习惯。”阿里巴巴达摩院工作人员边演示边讲解,“根据左边对话框内容,软件界面右边会自动生成译文,译员同样可进行再编辑。”
根据左边对话框内容,软件界面右边会自动生成译文,译员同样可进行再编辑。
该软件依托于一机三端,可连接现场会议大屏和直播,支持手机端扫描听会。打破地域界限,支持远程人工同传,做到线上和线下的联动。
“过去,参会人员必须在主办方处领取同传翻译耳麦。如今,可直接用手机扫码,把手机变成收听收看的终端,避免了反复接触风险。”
据介绍,如今的机器翻译不再只是进行文本翻译,还加入了质量评测功能。AI可以评估译文质量,标注错译和漏译。译者则可以在AI译文和错译提示上进一步润色和修改,提升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阿里翻译还能帮助商家进行实时多语种聊天,当检测到输入语言与默认语言不一样时,AI翻译会智能开启,实时把内容译为目标语。
无人物流车:一键呼叫上门取件
早在去年4月,达摩院无人物流车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与菜鸟驿站配合,提供校园范围内的上门自主寄件服务,服务网络覆盖学生公寓、办公楼等寄件业务点。
学生可通过手机支付宝小程序一键呼叫无人车上门取件。车辆被叫后,系统自动规划路线前往指定寄件点停靠,并通过云端交互系统通知用户下楼寄件,最快只要5分钟。相比于快递员一小时内上门,不仅缩短了上门时间,而且提供了可视化的上门倒计时,让寄快递更加便捷、省时。
阿里方面表示,疫情期间,不少社区采取了封闭管理措施。达摩院的无人物流车在杭州多个社区开展服务,为居民配送日常所需的包裹及其他货物。
无人物流车系统会事先录入小区的房屋分布位置,只需扫描快件的快递码,选择收件人的房屋位置。无人物流车收到系统发出的指令后,便会向收件人发送短信提醒。到达指定目的地后,无人物流车还会由其本身的智能语音系统向收件人打电话,提醒业主下楼取件,全链路隔绝了人传人的风险。
扫一扫图像翻译:隐藏的黑科技
出境旅游或者工作时,不少人或许会碰到这样的烦恼,有些商品的说明太过专业,一下子难以看懂。
“支付宝上有一个功能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主界面上的扫一扫,点开后下方有一个翻译功能。它可通过自动实时图像翻译,理解商品说明书、菜单等文本。同时,遇到价格会自动转换为人民币,提升中国人出境游时对价格的感知。”工作人员介绍。
主界面上的扫一扫,点开后下方有一个翻译功能。它可通过自动实时图像翻译,理解商品说明书、菜单等文本。
在展厅内,还放置有一台显眼的地铁语音售票机。“初到上海的外地游客,很容易被呈蛛网状密布的线路图搞得眼花缭乱。如果不知道目的地在哪条线路、哪个站点,自助购票的难度非常大。”
如今,阿里运用多模态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的地铁语音售票机将解决这一难题。乘客只需对其说出目的地,机器便会听懂并自动搜索离目的地最近的地铁站点,显示换乘方案。乘客选择方案后即可扫码购票,购票时间可从30秒缩至10秒左右。这一技术已经在上海三大火车站、两大机场,以及南京、成都等重点车站陆续推广。
“得益于上海的开放、包容和技术创新,众多‘全国第一’已在上海落地,并成为全国样本,比如阿里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首批刷脸支付门店、首家新零售标杆盒马等。”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入参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助力上海打造全球科创高地。
本文作者:束涵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微信编辑:沈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