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勇立潮头谱新篇!佛山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佛山,一座以制造业为根基的草根城市。无论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汹涌来袭,还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佛山始终心无旁骛,毫不动摇地坚守实体经济、毫不动摇地坚守制造业,从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大市,阔步迈向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奋力开创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谱写了勇立潮头走在前列的新篇章。

风到南粤花开早。

在佛山这片近3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听得见改革开放的大潮涛声,感受得到粤港澳大湾区的热浪潮涌。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人们看到的不止是速度与激情,更是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

十年前,佛山地区生产总值4814.5亿元;十年后,这个数据已经翻了一番,体现发展质量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效发明专利、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等各项指标,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从354家增至3900家,足足增长了十倍。

十年前,广佛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刚刚落地;十年后,广佛协调发展,激情与能量在合作中迸发,广佛极点带动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一个GDP总量超3万亿元的城市融合体正释放出惊人的“极点”引力。

十年前,佛山在全球工业设计界名不见经传;十年后,佛山已是全球工业设计界不可或缺的重要版图,入驻广东工业设计城的设计研发人员已达8300多人。如今,“智造小镇”北滘的街道上,行色匆匆的路人之中,不乏哈佛、斯坦福等世界名校毕业的技术精英,在北滘成长起来的世界500强企业美的、碧桂园已经在向科技型的企业集团转型。

砥砺奋进求突破,新一轮发展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开的关键之年,也是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的重要一年。佛山市委、市政府将今年确定为“抓落实求突破年”,2月28日在五区同步举行2019年上半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活动,推动111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3月下旬,又举办了全市处级主要领导干部和各镇(街)党(工)委书记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专题研讨班,并相继召开了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工作推进会、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等会议,推动大湾区建设、三龙湾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4月2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省委“1+1+9”工作部署进行再落实、再推动,再次释放出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强烈信号。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万亿产业集群

日前,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颁奖典礼上,由顺德米壳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与美的集团合作开发的中国风炖锅作品,从世界各地的6375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球工业设计界的“奥斯卡奖”——2019年iF设计奖金质奖。

作为中国制造业名城的佛山,如今已成为全球工业设计界不可或缺的重要版图。仅仅是广东工业设计城核心启动区就已吸引国内外设计企业268家,入驻设计研发人员8300多人,培育出米壳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设计机构和有世界影响力的设计品牌。来自佛山的机构仅2018年就荣获国内外各大设计大奖超200项。

佛山过去一直存在第二产业占比过高、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虽然“佛山制造”的基本盘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屹立不倒,但市委市政府依然清醒认识到,必须通过培育现代服务业来促使制造业强身健体。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工业设计城视察,并对佛山提出殷切期望:“希望我下次再来的时候,你们这就有8000名设计师了。”这更进一步坚定了佛山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信心。过去几年,佛山市委市政府通过大抓工业设计,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工业设计已经成为佛山产品附加值倍增的催化剂。传统晾衣架一个卖不到十元,而广东工业设计城首批设计师卢刚亮创办的佛山卡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出一款带烘干功能的便携晾衣架,单价卖到一两百元,成为电商销售爆款。

以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佛山深入实施“金科产”融合发展战略,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创新发展,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浇灌制造业;依托潭洲国际会展中心,整合全市会展资源,着力打造会展经济品牌; 依托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提升物流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佛山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经济新增长点,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从2009年的35.1%提高到2018年的42%。



鸟瞰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刘志华摄

与此同时,佛山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培育装备制造和泛家居2个超万亿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到2025年再培育2个超5000亿元、4个超3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2+2+4”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佛山不断在开放合作中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产业竞争力。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约共建研究院,通过“企业家+科学家+现代产业园”的新模式提升佛山机器人产业水平;格兰仕等佛山龙头企业到深圳设立数字技术研发机构,推动传统制造业嫁接数字经济;佛山与云浮两地携手,打造世界级的氢能源产业基地。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佛山不断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2018年,佛山引导12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智能化高端化改造,新增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8家、市级智能化改造示范企业32家,推广应用机器人3014台。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增27家国家和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战场,佛山不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年,投资118亿元的一汽-大众新能源汽车、60亿元的美的库卡智能科技园、20亿元的大疆创新科技等项目开工,科力远混合动力项目一期建成投产……佛山正强势舞起珠江西岸万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龙头。

——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佛山正抢抓军民融合重大战略机遇,加快佛山军民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发挥顺德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华南科技装备(军民融合)产业园、航天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智慧城等平台作用,培育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佛山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机器人、军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军地合作,引导设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产业联盟、军民融合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推动军民技术和成果双向转化,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

——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佛山不断续写民营经济发展新辉煌。佛山制造这张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的背后,凝聚着无数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凝聚着无数工匠的心血与汗水,佛山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让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共同成为照亮佛山现代工业文明之路的“双子灯塔”,让民营经济在佛山安心发展。2018年,佛山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3”政策文件,帮助民营企业跨过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为企业减负426.02亿元,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用电等实际问题234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2.5%,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7.1%,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80.1%。新登记市场主体15.72万户,增长30.9%。扶持骨干企业做强做大,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企业2家、累计达20家,14家企业入选省百强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在佛山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助力佛山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排头兵。科达洁能的高端液压泵云应用到港珠澳大桥施工中,中南机械研发的燃油共轨被植入最大的极地考察船雪龙号,佛山电源品牌“柏克”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供电解决方案,保障 C919国产大飞机的研发、组装等关键系统的电力安全……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探索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佛山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走在了前列。

拥抱全球创新资源 破解高质量发展瓶颈

佛山靠改革创新走到今天,要在更高起点上赢得明天,佛山必须坚定不移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不断增创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

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到成为中国唯一的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再到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模式,佛山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快拥抱全球创新资源,以改革和创新破解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制约。

加快构建有利于全市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佛山改革创新再出发的关键。以问题为导向,市委立足佛山现阶段发展实际,提出强化市级统筹,加快构建“强市、活区、实镇”发展新格局的改革思路,并支持顺德建设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南海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三水实施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等,进一步强化市级统筹、激活基层活力,把原来分散式发展,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拧成抱团式发展,有效凝聚全市改革发展合力,探索符合佛山实际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发展之路。

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极大激发了珠三角各市抢抓机遇、赶超发展的竞合意识,广佛提出合作共建若干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佛山与香港也进一步加强合作,全面落实“香港+佛山”机制,扎实推进佛港在金融、贸易、研发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在此背景下,抓好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成为各地创新发展的一大着力点。2016年11月29日,佛山市委在第十二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一环创新圈”的概念,并积极谋划推动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建设,作为抢抓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的战略抓手。

“佛山要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再出发,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抢占先机,做活这盘棋局的第一个‘棋眼’是三龙湾,第二个‘棋眼’就是佛山高新区。”在4月2日召开的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推进会上,市委书记鲁毅表示,要通过全力推进三龙湾和佛山高新区建设,牵引带动“一环创新圈”加快发展,达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

新的发展动能正在加快汇聚。在三龙湾的土地上,美的库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广东博智林机器人谷等一大批创新创业载体加快推进。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佛山,已经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沃土,以三龙湾为核心,佛山聚集了包括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在内的100多家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佛山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佛山中德机器人学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何建东感叹地说。

三龙湾建设的各项工作已紧锣密鼓地展开,各区目前已梳理出9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376.12亿元。其中,作为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的季华实验室将力争到2020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成为国家实验室“预备队”重要一员。

佛山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方案也已经落地,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园区产业规划、科技创新、招商选资、营商环境、人员力量、统计等领域的统筹协调力度,推动高新区突破发展瓶颈、回归创新本位、释放发展活力,争创全国高新区20强。

一大批创新型企业以井喷之势成长起来。抓好平台建设的同时,佛山出台了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项行动方案,并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计划,培育出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按照2015年出台的专项行动方案,佛山目标是到2020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600家以上。但实际上,佛山去年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900家,今年可望突破5000家,远远高于当初设定的目标。

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在佛山加速集聚。季华实验室主体工程动工,清华大学佛山先进制造研究院揭牌,新加坡半导体仪器等研发团队以及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佛山研究院、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清华大学城市安全研究中心、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落户……种种迹象表明,在中国南方这座制造业名城的产业沃土之上,创新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蓬勃成长。

“这里有着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德国当地时间4月2日,“发现佛山·全球路演(美因茨站)”暨第一届中德健康产业大会在德国美因茨(Mainz)举行,毕业于德国医学第一学府海德堡大学的佛山汉腾生物科技董事长沈潇以自身经历来推介佛山的创新创业环境。在佛山,他充分感受到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及人才的支持和重视,汉腾生物科技也吸引了很多国外高端人才的加盟,成为一家国际化的高科技公司。

人才成为佛山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2018年年初,佛山出台人才新政“23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人才引进,通过“靶向引才”“以才引才”“柔性引才”等方式,加快引进了一大批“高精尖缺”人才和创新团队。仅仅去年一年,佛山就新引进领军人才超过50人,新增省级创新创业团队1个、市级创新创业团队48个。

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

这是数百万佛山人引以为豪的美丽家园:城央,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派现代化大都市景象;林间,虫鸣鸟唱、小桥流水,一派醉人田园美景,令人流连忘返。这既是一座魅力之城对于宜居宜业的孜孜追求的结果,也是执政者对于民生诉求的深切回应。

时间回到2012年,这一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正式实施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444个升级项目,2475亿元的巨额投资,为佛山这座工业城市重新注入了腾飞的动力。数年间,佛山全力推进组团中心全面提升、“三旧”改造、公共交通、生态环境和宜居城乡、产业新城、城市管理智能化建设六大工程,让城市现代化再一次变得无限接近。

2016年,这场城市革命在继续。城市升级向城市治理激情演绎,一词之变透出对于城市价值的坚定守望。由升级到升值,再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跨越,执政者为市民勾勒出了佛山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景:佛山未来的城市治理工作,便是要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现代化,以城市现代化促进产业高端化,以城市管理精细化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直至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

诚如市委书记鲁毅所言,“佛山今天所说的城市治理,是立足佛山实际,传承发展城市升级、城市升值成果基础上的创新与升华,外延上更广阔,内涵上更丰富。”

初春的佛山,浸染葱绿底色的美景层出不穷,一幅生态文明之城的美好图景令人痴醉。当二氧化硫等工业污染大幅减少,PM10、PM2.5以年均浓度20%下降之际,与之对应的是佛山地区生产总值连闯数个千亿大关。

过去十年,佛山没有在传统产业带来的机遇与荣光面前迷失,这座城市以务实、远见、坚韧打响了自我革命的全民环保战,为中国工业城市探索生态文明创新之路。佛山持续发力生态环境建设,打响治水、治气等大型环保战役,全市转移或关停一大批重污染、高能耗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吹响环保战役的号角。

创新+落实,佛山环境质量改善“秘笈”不仅在于环境管理的勇于创新和污染治理的狠抓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更是成为这座城市坚定前行的共识。

得益于精细化、高标准治污,佛山大气污染防治告别灰霾袭城;坚持高位推进、精准发力、标本兼治,佛山提前两年完成省下达的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任务,实现广佛跨界水质历史性突破;《佛山市自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公布,则首次提出高水平建设“一环生态圈”,从而为佛山构建一个多层次生命协同的自然生态格局。

大家惊喜地看到,环保与发展不再水火不容,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实现共融双赢。绿树红花,小桥流水,行走在被雨水敲打着的石板路上,顺德杏坛逢简村村民刘长成怎么也想不到,家门口臭河涌会变成一江清水,家乡因此成为城里人追捧的旅游景点。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是佛山人的亲身感受,更是每个佛山人的真切体验。

2013年,佛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启航,700万人民绿色梦想新篇章由此开启;2017年,佛山“创森”梦圆,结出硕果。

在新时代环保理念引领下,佛山再一次唤醒深埋城市肌理的绿色基因,一个个鲜活感人的绿色典型被聚焦。

“山绿水清,花香鸟鸣,一年四季山涧溪水不断。林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5.5万个。”云勇林场场长苏木荣介绍,随着佛山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云勇林场生态转型步入“快车道”。

久久为功,云勇蝶变。

云勇林场的生态转型,既是佛山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也为这座工业大城转型发展做出表率、提供启迪。让这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逐渐实现从“浅绿”到“深绿”的飞跃。

如今抬眼可及的天空之蓝与草木之绿,已成为这座勇立潮头的工业大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现在河水清鱼儿多。”数年前,这条流经张槎莲塘村的小河涌,因工业排污一度令人难以靠近。而今,这里已彻底清除工业污染,尝试新的整治之路。

从市中心祖庙到莲塘村仅约8公里,在这座制造业大城的土地上,大量村级工业园分布在更多不被关注的角落,孕育着不可计数的财富的同时,也成为了佛山环境的污染源头。

这是环境与经济发展博弈的一个缩影。面对日益突出的环保问题,如何在与经济发展的博弈中占据主动,向“三旧”改造要创新发展空间、生态建设空间、优质生活空间已成为佛山当政者为之努力的方向。今年,佛山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重要抓手实施“七大工程”,努力探索出一条高度城市化地区农村再发展、农民再致富的佛山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没有镇村现代化就没有全市现代化,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就没有全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佛山建设成一座蓝天碧水、产业发达、宜业宜居、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已成为佛山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多年之后的一个战略抉择。

从城市升级到升值,再至具有佛山智慧的现代化治理,一场城市革命正经历着一次发展形态的“融合之变”。而推动以产业为引领的“产城人”融合发展,向更加注重以城市为引领的“城产人”融合发展转变,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主旋律。

作为南中国重要城市的佛山,在城市现代化的征途上内涵蝶变的同时,以其独特的城市之美,与邻为伴,坚持区域一体化发展,广佛携手共同奋进,倾十年之功铸就了全国同城化组合中耀眼的双子星,为中国城市一体化发展创造众多实践经验。

如今,佛山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携手港澳在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宏伟蓝图上,落下奋进之笔。

一个倾全市之力打造的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广东金融高新区、中国南方智谷、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6大重点建设产业片区,必将成为佛山角逐湾区的重要筹码,带给世人更大期待。

探索佛山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

建立健全“党建统领·三治融合”社会治理体系,是佛山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总体思路。让基层党组织更加有力量,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则是佛山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最好诠释。

“党建+”融合发展推动黄龙村巨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在顺德黄龙村视察时提出“农村党建要让群众更满意”的殷切期望。黄龙村牢记嘱托,通过“党建+民生”“党建+产业”“党建+基层治理”,有力建设了“堡垒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不仅摘掉“经济发展较慢村”帽子,还先后获得“广东省A 级卫生村”“佛山市文明村”等多项荣誉。

北滘黄龙书院作为佛山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层党建阵地,去年5月揭牌到今年3月,培训场次223场,培训人数10883人,并在去年底获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是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中,广东唯一入选单位。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14年开始,佛山逐步推行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施三年驻点联系团队直接联系群众累计约4254267人次,收集问题建议91480条,处理答复89040条。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群众的呼声就是“第一信号”。南海区融合大数据推出线上系统,15天内为群众解决问题;三水区芦苞镇四合村应村民呼声未落,“烂桥”“烂路”就被迅速修复……种种举措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让党的根基在基层扎得更深。

打造具有佛山工业特色城市的文明创建品牌。2015年,佛山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后,依然将文明创建工作摆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在争创全国一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佛山努力建设“广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区”,着力打造“大爱佛山”“敬业之城”“乐善之城”“志愿之城”四大特色品牌,让全市人民群众时时处处都能沐浴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阳光雨露,在耳濡目染中、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佛山成为汇聚和传递正能量的海洋,走出了一座制造业名城的文明升级之路。2017年,佛山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

顺应发展推动基层治理向网络化、法治化、社会化、精细化转型。佛山市委在2017年提出以“强化一个龙头,构建四个体系”的总体思路,坚持“四个治理”,积极探索佛山特色的基层治理转型之路。市委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头号工程”,制定出台了《佛山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此外,还围绕城市基层党建、村(社区)重要事权清单管理两大主题制定了相关配套文件。

以大数据应用建设“共享社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禅城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小区为单位,充分发挥小区党员的作用,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建立物品、技能、活动等共享关系,重构社区信任机制,打造现代城市的熟人社区。截至目前,共享社区建设已在88个社区、95个小区推进——引入大数据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的不懈探索成绩斐然,“共享社区”项目先后荣获第四届(2018)中国“互联网+政务”优秀实践案例50强、“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和“2018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十佳案例”等荣誉。

在禅城区祖庙街道鸿业新天地,共享小屋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欢迎。五六十平方米的场所被分成两间,其中一间放置共享图书,并用来组织活动,还有一间专门用来放置玩具车等共享物品。“我们小屋可红火了,很多人在这里提供服务。”正在这里值班的志愿者队长潘宜珍和志愿者麦庆坤异口同声称赞共享小屋成为邻里的“开心屋”。

广东工业设计城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来过的地方。今年2月,顺德区“两新”组织党校在这里正式揭牌成立,作为佛山首个“两新”组织党校,顺德区整合了区内“两新”党建资源,拉开了全区范围内“两新”党员教育培训的序幕。在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顺德通过深化“两新”党建“龙腾计划”、探索“孵化式”党建新模式以及实施“党员民营企业家培养工程”等举措,不断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和组织自身的升级发展。

广东工业设计城社区党委书记萧智峰表示,顺德区“两新”组织党校设在广东工业设计城,既有助于园区企业党员交流学习,又对于区内“两新”组织走进园区交流学习,为党建引领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平台。

高明党群服务站设进了村民小组、三水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全市推广……一个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品牌推动佛山巨变。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全面吹响,佛山率先出台“1+7+X”系列政策文件,突出“组织振兴”的根本性保障和以“生态振兴”为重要抓手,抓住这两条主线,纲举目张,统领带动“五大振兴”的落实。做好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是佛山各项重大发展战略的基础,更是佛山实现乡村振兴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的必答题和抢答题。

与此同时,佛山系统、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坚持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加快实施“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农村基层治理工程,突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奋力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省地级市最前面。

以良好政治生态护航高质量发展

曾经,受“节能减排”“腾笼换鸟”等政策影响,佛山民营企业家黎先生将企业迁到外省。让他没想到的是,到了外地,工厂落地需要到处找关系,办个证都要耗时好几个月。

“企业办事,最怕要找人托关系。”黎先生毅然决定对企业实行技术改造,迁回佛山。虽然追加投资上千万元,但他没有为这个决定后悔。“佛山正风反腐的力度越来越大,没有权钱交易的‘潜规则’,公平的环境可以让企业心无旁骛,专注产品,提升质量。”黎先生告诉记者。

一家企业的经历是佛山良好政治生态的一个缩影。

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时,第一次用“亲”和“清”两个字精辟概括并系统阐述了新型政商关系。作为民营经济大市,佛山率先出台政商关系“亲清八条”、全省首份《企业维护合法权益投诉指引》及《关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若干意见》。

科达洁能董事长、市企业联合会会长边程评价说,佛山出台系列政策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让民营企业家吃下一颗“定心丸”,将促使佛山民营企业家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创新,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良好政治生态的根基所在。佛山市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铸魂工程摆在首位,坚守政治忠诚、保持政治定力、体现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

从市委常委会做起,从每一位市委常委做起,全市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和广大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坚持把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最高政治原则,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全市各级党组织建立起“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切实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努力打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示范组”“模范班”,并常态化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以政治建设为根本,佛山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纪律保障、廉洁保障和作风保障。

在反腐败问题上,佛山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不论涉及什么人,不论涉及多少人,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将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 对于群众身边的“苍蝇”,出台《佛山市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同时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严惩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抓实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长期以来,一把手监督难一直是普遍性难题。如何避免一把手滥用权力,根本还在对权力边界的厘清。为此,2018年3月,佛山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一把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

市司法局是建立一把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试点单位。包括18项法定权力、实际影响力和6项负面清单的“两张清单”在市司法局运行以来,划清了一把手笼统的权力边界,理顺了权力运行流程。“如今班子形成团结合力,整个队伍的思想越来越稳定,积极意义明显。”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赖洪健说。

对党员干部,既要严管,也要厚爱,激励干部“为官有为”。佛山坚持把整治“为官不为”和激励“为官有为”相结合,率先出台落实省委“三个区分”的意见和工作规程,并先后制定《中共佛山市委关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干部担当有为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实施意见(试行)》,从制度层面建立起容错纠错体系,鼓励干部履责担责,给干事创业者撑腰鼓劲。

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新生态,到打造“为官有为”新常态,佛山因应新形势,树起干部从政新规则。这样的新规则,既厘清边界,筑牢堤坝;又明晰方向、加油鼓劲,为干事创业、改革创新,奋力推进佛山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佛山正风反腐成果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去年4月,2017年《广东廉情评估蓝皮书》公布,佛山“反腐败满意指数”和“廉洁感知指数”均居全省第一。

风清舵正行自远。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成为一种廉洁“软实力”,反哺佛山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推动这座城市在新时代新征程阔步前行。

对历史的最好致敬,就是不断创造新的历史。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扭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纲”,坚定不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佛山必将在历史的变革中抓住新的更大机遇,继续走在前列。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王亚亮、于祥华、曾庆斌、庞文彬、黄才文、黄碧云、文倩、梁建荣、李静

编辑|王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