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401年开始,张棣和他的后裔,带领着八旗已经控制东罗马将近半个世纪。相比东方的稳定,西方的战争连绵不断。张棣不仅在西面的巴尔干不断与欧洲诸国鏖战,在北面还不断受到金帐汗国的威胁。特别是金帐汗国,是仅存的蒙古人国度,对于自称蒙古大汗的张棣极为仇视,时常与他统治的东罗马帝国开战。
持续的战争导致张棣的损失极大,他的基本盘是来自中原的汉人门派三旗,以及波斯的汉人、汉人与波斯人混血的五行旗,总人数不过五万人,繁衍了半个世纪,才增长到十万。这些人不仅要与西面和北面的敌人交战,还得控制整个东罗马数千万人口,压力极大。
而张棣又不能贸然吸收本地的希腊人,否则会遭遇到西罗马一样的下场,为了扩大基本盘面,张棣持续地前往中原招兵买马。无论是张无忌还是张允炆,都乐见桀骜不驯的武术家跑到万里之外,永远别回来,因此非常支持张棣的做法。
武术家在国内会被可怕的皇帝镇压,跑到异域则是建功立业,成为人上人,任何智商正常的武术家都会做出合理的选择。也有一些犯罪分子在明朝无法生存以后,想方设法逃亡到东罗马。天长地久,在武术家和明朝的民间,大秦国就成为了人渣、恶棍以及所有无法在大明混不下人们的天堂。
1460年,张棣的孙子张瞻基薨,世子张祁镇即位。张棣在明朝声名不显,在西方却被称为“帝国毁灭者”,因为他接连消灭了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张祁镇即位以后,对西方自称蒙古大汗、罗马皇帝,对东方则自称大秦王,并且派遣世子张见深返回国内,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门派支持。
张文奎接见了张见深,发现他貌似胡人,拥有浓厚的罗马血统。张文奎不希望异域的张氏皇族失去汉人血统,于是要求东罗马的后妃均要来自国内。张见深表示可以接受,但是必须效仿明朝皇室,后妃来自某一门派,这样可以获得该门派的支持。考虑到峨嵋派已经垄断了大明张氏皇室的后妃,张文奎不允许峨嵋派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就指派武当派成为了东罗马张氏皇族的通婚对象。于是张见深迎娶了武当七子之一殷梨亭的后裔殷氏,并且接受了一部分武当派武术家随行,返回东罗马建立西武当派。
张见深的东行刺激了无数武术家的野心,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武术家前往东罗马想要建功立业。然而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大部分的武术家都埋葬在高加索和巴尔干的寒冷森林之中,只有少数才得到了东罗马皇帝的册封。
密集的人流往来,同时刺激着经济的往来。从应天一直到大明堡(君士坦丁堡),上万里的路程全部被张无忌的后裔控制着,保证了道路的通畅,新的丝绸之路再次开启。每年都有无数瓷器、丝绸从东方运抵西方,又有无数象牙、珠宝从西方运抵东方,巨大的交易量促进了贸易的繁荣,丝绸之路发展到了巅峰时代。
不过沿途各国过高的税收也令张文奎和张祁镇稍稍有些不满,而且陆路的运输量有限,无法促进更大规模的贸易。无论是连年战争的东罗马,还是穷奢极欲的大明,都需要开拓更大规模的税收渠道。于是,海上交通被两国提上了日程。
张文奎极力推动到海上实现两国的交通,他在接见张见深并了解了东罗马的实际情况以后,突然意识到了一个既可以彰显武功、满足内心渴求,最重要的是又可以避免被皇后殴打的事情,那就是援助东罗马。
从道义上而言,东罗马皇室出自太祖张无忌,和大明是兄弟之国,援助东罗马在战乱频繁的西方生存下来,天然属于政治正确,无论任何人都没法指摘张文奎。
从军事上而言,蒙古余孽金帐汗国迄今为止没有被消灭,与东罗马鏖战不休,成为了大明的心腹之患。大明以消灭蒙古立国,只有死的蒙古帝国才是好的国家。
好在张文奎脑子非常清醒,知道从陆路上援助东罗马千难万难,绵延万里的长路,会拖垮一切军队和后勤。
最好的方法,是从海上援助东罗马。海运可以满足巨大的军队运输量,顺便发展海上经济贸易,维持援助东罗马的战争,毕竟谁都不想白干活。
于是在1461年,也就是张见深带着他美丽的妻子离开应天返回东罗马的那一年,张文奎下令派遣三艘军舰,顺着海岸航行,探索前往东罗马的海路。
一年之后,只有一艘军舰返回,汇报说并没有直接前往东罗马的海路,他们从应天出发,沿途经过交趾、满剌加、苏门答剌、狮子国、古里,一直抵达海水泛红的海洋,登陆以后,再走几百里地,就到达了东罗马国的东面领土。他们拜见了大秦王张祁镇,后者大为震惊,因为军舰几乎与世子张见深同时出发,却比他要早半年抵达东罗马。
虽然没有直达的海路,但是只剩下区区几百里陆路,对于大明和东罗马而言问题不是太大。于是张文奎下令在太仓兴建舰队,打算西征。这一举动让日本的间谍发现以后,汇报给了室町幕府,一度引起了幕府的恐惧,以为张文奎又要东征。直到发现张文奎打算西征以后,幕府还是不放心,借口协助大明西征,派遣了一支小规模的部队参与,实际上是监视。
1464年,经过两年的建设,大明的舰队终于建成。这是一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舰队,拥有78艘长150米、宽60米的大船,各种中小船只不下两百艘。整个舰队汇集了4万名水手、战士,以及1000名医生等保障人员。
当然,张文奎是无法参加这次远征的。自从“蜀山派”事件以后,皇后唯恐他又闹出什么幺蛾子,将他死死看住。凭借皇后以及背后的峨嵋派,张文奎动弹不得,根本不能离开南京半步。
这次远征军的总司令是张文奎的太子张遵瑾,他在1465年的秋季从太仓刘家港出发,顺着海岸航行,沿途在如今的海南岛、新加坡、锡兰、印度古里和阿曼,建立六个补给基地,于冬季抵达苏伊士。
苏伊士是处于东罗马控制下的城市,早前在大明打通海路以后,两国就多次交流沟通,确立了战略计划。
抵达苏伊士的大明舰队,一部分船只放下战士,运上东罗马早已囤积在苏伊士的货物返航,另外一部分驻守在苏伊士。部分小巧的小船则通过陆路运输到达地中海。
4万名大明军队经过休整以后,赶到亚历山大港,乘坐东罗马雇佣的威尼斯人船只经过地中海抵达大明堡(君士坦丁堡)。接下来,他们将主要参加针对金帐汗国的战争。
在大明堡的张祁镇迎接了张遵瑾,从辈分上来说,他们都是张无忌的第四辈,而且身份相同,都是王。张祁镇是大秦王,未即位前的张遵瑾之前是公爵,考虑到要面对秦王,太子的爵位不够,于是临时被加封为是吴王,这也是大明唯一没有封土的王。
两位王者以平等的礼节交往,第一次来到东罗马的张遵瑾饶有兴趣地观察了这个陌生的国家,他之前已经从东罗马派遣过来的使者和大明派遣过去的使者口中了解过东罗马的种种情况,当实际的近距离深入,让他有了更多的体会。
他在日记中写道:“……大秦国国王,诚蒙古大汗也,仿蒙元故智,人分四等。一等曰国人,乃汉人及汉人、波斯人混种;二等曰回回,乃大食人、一赐乐人、突厥人;三等曰鲁密人,乃大秦国土著;四等曰泰西人,乃大明堡以西诸国人。后三等,概以征讨臣服先后而排序之。”
当年来到西面的张棣,因为基本盘的人口较少,不得已学习蒙古人征服中原时期的四等人制度,每每征服一个国家,就以该国之民,去征服其他国度,列为统治阶级,以此类推,才可以用较少的人口控制巨大的国土。
张遵瑾的任务,是率领他的军队,在黑海和高加索山区,与金帐汗国展开了血腥的残杀。针对蒙古人的战术,大明军队非常熟悉。蒙古人怎么作战,大明就怎么作战,针锋相对,而且更胜一筹,这样才可以击败蒙古诸国,坐上了蒙古大汗的宝座。
张遵瑾在辽阔的东欧草原上对金帐汗国展开了血腥的屠杀,他杀死见到的每一个金帐汗国臣民,毁掉每一口水井。金帐汗国却无法针锋相对,因为张遵瑾是在他们的国土上作战。残酷的消耗战吓坏了蒙古人,金帐汗国不得不征发罗斯人参战,导致了日后罗斯人的崛起。
与此同时,摆脱了北面战场压力的张祁镇,则将全部的战争资源投放到了巴尔干、意大利方向,他率领强大的武术家横扫巴尔干诸国,又侵占意大利北方,巨大的军事压力迫使欧洲诸国不得不考虑和平的可能性。1466年,在罗马教皇的赐令下,张祁镇与欧洲诸国达成了和平协议,规定张祁镇改宗,尊奉罗马教廷,并不得阻拦欧洲诸国人民前往巴勒斯坦圣地朝圣,而张祁镇收获的就是巴尔干的统治权以及永远的和平。
战争结束以后,援助东罗马的军队也返航。这次战争到了1万多明朝军队的伤亡,但是他们并非毫无收获,攻击金帐汗国收获的众多战利品,全部归宿明朝军队,而且从此打通了东罗马和大明之间的海上通航之路。
东罗马援助成功以后,张文奎的心情很好,他终于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