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之南音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是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其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

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起源于何时,文献资料没有明确记载。民间有多种传说大多数是起源于唐,形成于宋,发展在明清时期。

南音与唐代及唐以前的音乐有一定关系。南音中保留了与唐以前同名曲牌,还有南音与唐代大曲的同名曲牌等。宋代,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泉州作为陪都,商业经济繁荣,同时文化艺术也得到了交流和发展,在浙江、福建流行的南戏对南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南音中保留了南戏中的一些剧目。南音在明代已成型并且发展。明万历年间坊间木刻刊本共刊了南音清唱散曲二百五十九首。泉州沿海的深沪(今晋江市深沪镇)有“深沪南音班社”,德化有“德化东里弦管”南音班社。清代,南音再进一步发展,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南音曲目以描写男女爱情和历史故事的题材为主,这一时期出现了讽刺社会不良现象、封建制度,歌颂妇女勤劳、家庭和睦为题材的曲目。20世纪40年代之前,泉州称南音为“南曲”,至今“南曲”和“南音”通用;由于南音乐队编制中有管乐和弦乐两大类乐器,因此,闽南老一辈艺人有称南音为“弦管”;厦门、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多称为“南乐”;南音爱好者互称对方为“弦友”。新中国成立后,南音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新成立的“泉州南音研究社”,收集整理南音资料,开办南音培训班,举办南音演唱活动。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这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南曲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

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南音由“大谱”“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俗称“指”“谱”“曲”)组成,既有用于歌唱的声乐曲又有用于演奏的器乐曲,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大谱,即纯器乐曲。有标题、曲谱和琵琶弹奏法,没有曲词,以琵琶、洞箫及二弦、三弦为主奏乐器;散曲,有谱、有词。一般由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四件主要乐器伴奏,由歌唱者执拍板坐唱,也可以手抱琵琶自弹自唱;指套,亦称“套曲”,或被简称为“指”。每首“指”都有曲词、工义谱、琵琶弹奏法和撩拍符号,通常只用于演奏,少用于歌唱;过支联套曲,它是“指”“谱”“曲”严格按照“管门”“滚门”重新组合的传统演奏、演唱的形式。南音以上述的“指、谱、曲”和“过支联套曲”、独特的演奏演唱形式和以泉腔方言演唱为特征之外,加上自成体系的“工父谱”以及汉唐遗制的古乐器,便构成其基本完整的音乐传统体系。

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二千多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代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丰富内容。其中,“大谱”里的三套《金钱经》中的“番家语”“喝哒句”,“指谱”中的“兜勒声”“普庵咒”,以及那些悠长缓慢的大撩曲(七撩拍)等,一直延续着汉唐以来中国音乐的血脉,并珍存着古代西域音乐文化的某些信息。

南音以“父工六思一”五个汉字记谱,对应“宫商角徵羽”,旁边附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号,自成体系,完全不同于习见的“工尺谱”,比“敦煌古谱”更严密,为南音乐种所独有。

除了在闽南地区的泉州、漳州、厦门和港、澳、台地区以外,泉州南音还流播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成为维系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乡情的精神纽带,对增进民族认同感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泉州南音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闽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闽南人聚居之地几乎都有民间南音社团。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Ⅱ-71。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将南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者:杨晓君

责编:李扬